•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鹿传霖(1836年~1910年),男,清朝末年大臣。字润万,又字滋(芝)轩,号迂叟。直隶(今河北)定兴人。同治元年(1862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初入清军胜保部,对抗捻军。历任广西兴安知县、桂林知府(1874年),广东惠潮嘉道道员...……更多
简介清朝隆裕太后
...的诏书。奉迎正使和副使待光绪帝回宫之后,率领着奉迎大臣们前往后邸迎接皇后入宫。与此同时,瑾、珍两嫔也由神武门被迎入后宫。在婚期过后,隆裕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但光绪帝只宠幸珍妃,和隆裕之间感情很不好...……更多
...拜体仁阁大学士,历转东阁、文渊阁、晋升武英殿充学务大臣。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宣布立宪,设立资政院,孙家鼐出任总裁,召诸臣轮班进讲,亲撰尚书、四子书讲义以进。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赏太子太傅,在寿县城北...……更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郡王衔。宣统元年(1909年)筹办海军大臣,并赴欧美考察海军。次年授海军部大臣。民国元年(1912年)1月,与载涛等组织宗社党。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天津闲居。日军侵华期间,载洵坚持气节,拒绝到伪满州...……更多
...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陈宝琛十三岁中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1868年)二十一岁登同治戊辰科进士...……更多
简介北洋政府高级将领姜桂题
...津推进。六月,八国联军入侵,西太后授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准备乞和。李立即召姜桂题入京,拱卫京师。姜桂题秉承西太后旨意,联合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后又迎护慈禧、光绪回京,因“功”加太子少保衔,授紫禁城及...……更多
...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废,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负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更多
...次年回到紫禁城依旧被囚禁,直到1908年驾崩。光绪皇帝生平简介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是道光帝的孙子,咸丰帝的亲侄子、妻外甥(慈禧太后的外甥)和继位人,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与慈禧胞妹叶赫那拉·婉贞的...……更多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朝廷令内阁陆军大臣荫昌督军南下,李景林随军南下参战。为久攻不下的汉阳龟山,李景林担任敢死队队长。率领全队,身先士卒,冒死冲破了义军防线,攻下阵地,把大清的龙旗插上了...……更多
...是清宣统二年(1910)由贵州籍人、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陈夔龙发起,由云南、贵州两省同乡募款在津兴建的会馆,是天津唯一的一座云、贵籍人的会馆。建此会馆的目的是为了两省同乡往来天津有居住的处所,亦为同乡...……更多
...纨职,朱纨愤而自杀,朝野为之叹息。但自此明廷罢巡视大臣不设,中外不敢言海禁事,海防废弛,倭寇更加猖獗,荼毒东南沿海十余年。朱纨有后人所辑《甓余杂集》十二卷传世。 ……更多
...发兵前往讨伐他,派人偷偷来侦察我们。明世宗已传令要大臣按照以前的诏书出兵,汪文盛又采纳安南投降过来的武文渊的计策,上书说莫登庸可以拿下来的情况,一面又传檄要莫登庸向朝廷上表献地。此时,明世宗在大臣的意...……更多
简介清朝大臣范承谟
...,号螺山,辽东沈阳(今辽宁沈阳)人,汉军镶黄旗,清朝大臣,大学士范文程次子。范承谟进士出身,曾任职翰林院,累迁至浙江巡抚。他在浙江四年,勘察荒田,奏请免赋,赈灾抚民,漕米改折,深得当地民心。后升任福建总...……更多
慈禧太后掌权下的皇位继承:光绪与宣统背后的政治博弈
...家的皇帝是绝无可能了。慈禧为了封住那些依附于恭亲王大臣们的嘴,便说“我这不是给毅皇帝(笔者注:同治的谥号)立嗣,我这是给文皇帝(笔者注:咸丰的谥号)选次子!”实在高明!为国家选新君那是国家的事,每一位...……更多
...间十大才子”。顺治四年(1647年),年仅14岁的宋荦应诏以大臣子列侍卫。第二年通过考试,被选拔为通判。康熙三年(1664年),被授予湖广黄州通判,累擢江苏巡抚。康熙皇帝三次南巡,皆由宋荦负责接待。被康熙帝誉为“清廉为...……更多
陈宝琛和陈宝箴是什么关
...厚,多出人才。陈宝琛(1848—1935年),福建福州人,晚清大臣,十三岁中秀才,十八岁中举,二十一岁登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末代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1935年卒于北京。陈宝琛陈宝琛早年入翰林,直言敢谏,同张之...……更多
2023泸州两会·声音|建议修复李赦虎故居 让名人故居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护,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胡春德还建议,应该对李赦虎生平事迹、学术著作、教育成就等进行研究、挖掘和提炼,并征集相关文字、图片等资料,加以宣传,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泸州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及魅力,推进地...……更多
简介明朝官员郭子章
...四十六年六月十七日(1618年8月7日)去世,卒年七十六岁。生平经历郭子章(1543~1618),江西泰和人。嘉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543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西泰和县一个书香门第。隆庆五年(1571)考中第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随即...……更多
简介清朝政治人物阿思哈
...奏军中粮马不敷。上责其畏难,解任,以副都统衔在领队大臣上行走。旋召为吏部侍郎,入对失上指,夺官,戍伊犁。三十九年,释回,仍充军机章京。擢左都御史。大学士舒赫德师讨王伦,命阿思哈偕额驸拉旺多尔济率健锐、...……更多
聊聊光绪帝师孙家鼐
...大于翁同龢,还被被授“文正”谥号。翁同龢一、孙家鼐简介孙家鼐,安徽寿县人,生于1827年。1859年(咸丰九年)科举获得状元,这是安徽寿县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状元。他历经晚清五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更多
简介清文宗庆妃的生平
庆妃(1840年~1885年)张氏,汉军旗人张氏之女,清文宗妃,无所出,自庆贵人累进庆妃。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月初一日,生。张氏原为长春宫宫女,因得咸丰帝宠幸,于咸丰九年(1859年)封为庆贵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穆宗尊封为...……更多
简介明朝吏部尚书陈有年
...实际所索数量仍如故,陈有年数次上疏请减,得到了内阁大臣申时行的支持,江西贡瓷终于减免了十分之三,此举不但减少了铺张浪费,也使陶工获得了生路。万历十六年,江南大灾,疫病流行,诏令江南诸省各为其土谋其私禁...……更多
清朝含金量最低的总督,即无军权也无行政权
...,兼巡抚衔,驻保定,同治九年(1870年起),加授北洋大臣衔;两江,驻江宁,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同治五年(1866年)加南洋大臣衔;陕甘,驻兰州,辖陕西,甘肃两省,兼甘肃巡抚事,新疆建省后,又加辖新疆省;闽...……更多
聊聊科举同年徐世昌、陈夔龙与陈志喆
...一科出了很多影响中国近代史的人物,比如曾任前清军机大臣后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还有曾任北洋总督的陈夔龙。近日读史,发现同年进士陈志喆与他们颇有交往,遂收集史料,撰成此稿。一《北洋军阀史料·徐世昌卷》收...……更多
介绍清乾隆时闽浙总督陈辉祖
...市祁东县金桥镇)。大清宰相陈大受子,清朝最高级封疆大臣。以荫生由户部员外郎、迁郎中、军机处行走,历任陈州知府、安徽布政使、广西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湖北和湖南两省...……更多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统皇帝的七叔,传奇皇叔爱新觉罗载涛。天潢贵胄,禁军大臣:在晚晴的皇族之中,载涛其人可谓根正苗红,其祖父为清宣宗道光皇帝,其父为道光皇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而他的两个哥哥一个是清德宗光绪皇帝,一个是宣...……更多
简介清朝大臣伊里布
爱新觉罗·伊里布(1772—1843年),清朝宗室、大臣,字莘农,满洲镶黄旗人,议政大臣巩阿岱六世孙,宗社党首领良弼的祖父,签署《南京条约》的中方代表之一。早年历任通判、知府、知州、按察使、布政使等职,以及陕西、...……更多
慈禧当初为什么会选溥仪作为皇帝
...就在光绪皇帝驾崩的前一天,慈禧在西暖阁秘密召见军机大臣世续、张之洞,征询为光绪立嗣一事。政治斗争艺术已炉火纯青的老太后这一次又想故伎重演,老醇王变成了小醇王载沣,4岁的载湉换成了3岁的溥仪。决定大清国命...……更多
清代早朝制度的演变和改革
皇太极时期,部院(六部、都察院)大臣都是皇族亲贵,因此早朝制度简直和皇帝跟家里人打招呼对接得完美无缺。这个习惯一直到顺治朝都是如此。顺治帝亲政后,由于这帮叔叔伯伯心眼都太多,开始改革这一制度。最重要...……更多
“父子双翰林”传佳话
...清代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以大臣充任,属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和庶吉士等。清朝时期,萍乡虽是湘赣边界的一个小县,但科举成绩却很突出。据统计,清代萍乡考取进士人数居袁州府下属四县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