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16:30:00 来源:戏说三国

“皇叔”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叔叔,因为血统上的亲近,使得皇叔通常有着尊贵的身份和优厚的待遇,在清朝,最为有名的皇叔恐怕就是清朝初年的“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了吧,这位距离皇帝宝座只有一步之遥的大清第一皇叔不仅是顺治朝初年的实际掌权者,实际上也是清初的无冕之皇。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除了多尔衮之外,晚清同治、光绪年间的皇叔恭亲王奕和醇亲王奕譞,以及奕劻等,都是清朝比较著名的皇叔。然而在清朝晚期,有这样一位末代皇叔,他在清朝灭亡之后便逐渐陷于穷困潦倒之中,但是面对日伪的威逼利诱,他却坚持不与之同流合污,最终靠着摆地摊艰难度日。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作为皇族和满族的代表,不仅出席了全国代表大会,还被周总理安排成为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成为了新中国的“弼马温”,他就是光绪皇帝的胞弟、宣统皇帝的七叔,传奇皇叔爱新觉罗载涛。

天潢贵胄,禁军大臣:

在晚晴的皇族之中,载涛其人可谓根正苗红,其祖父为清宣宗道光皇帝,其父为道光皇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奕譞,而他的两个哥哥一个是清德宗光绪皇帝,一个是宣统皇帝的生父、清朝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这样的出身,意味着载涛的人生将注定不会平凡。从后来载涛的人生经历上来看,也确实印证了我们的猜测。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载涛生于光绪十三年,比光绪皇帝小十七岁,由于血统高贵,载涛三岁时便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不久又被光绪皇帝加恩封为辅国公。光绪二十八年,年仅十五岁的载涛被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加封为贝勒。

慈禧太后恩赏载涛意在加强亲贵宗室尤其是年轻亲贵在朝中的势力,此时的慈禧太后在回銮后为了向列强展示其“变革”、“改革”的决心,因此开始推行“新政”,这场旨在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清末新政”。既然要推行新政,那么就必须有人来推行,慈禧太后因此看中了年轻的载涛。

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行将就木的慈禧太后在临临终前加封载涛为加郡王衔,与铁良等任总司稽察。清廷新设禁卫军后,年轻的载涛任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光绪、慈禧两宫崩逝后,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成为了新皇帝,而载涛的同胞兄弟载沣成为了监国摄政王,实际上掌握了清廷的最高权力。载沣掌权后,作为同胞兄弟的载涛更为朝廷所重用。

宣统元年,载涛奉命管理军咨处事务,宣统二年,载涛以i清廷陆军大臣身份访问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虽然载涛的身份和官职在不断提升,但是性格懦弱无能且毫无任何政治经验和能力的载沣无法改变大清王朝即将灭亡的既定事实。面对风雨飘摇的局势和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载沣和载涛兄弟二人显得手足无措、根本无法应对。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载涛与载洵等人组成宗社党,反对清帝退位。宣统皇帝退位后,载涛赋闲在家,这一时期的载涛思想发生了变化,他看出了帝制已经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已经被国民所抛弃,因此,面对遗老遗少们热衷的复辟活动,皇叔载涛始终冷眼旁观,并没有积极参与。张勋复辟时,二度复位的宣统皇帝将载涛封为禁卫军司令,但是这场锚具仅仅持续了十几天便失败了。而载涛依旧在自己的府中深居简出,极少会客。

变卖家产、坚守气节:

清朝灭亡后,很多皇族都出现了生计问题,几百年来的八旗祖制让这些皇族们已经习惯了领取“铁杆庄稼”,“不工、不商、不农”让这些昔日锦衣玉食的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们丧失了维持生计的本事,而常年养成的大手大脚的阔绰消费方式使得原本坐拥万贯家财的他们很快便入不敷出了。与很多宗室贵族一样,载涛也面临着这样的窘境。

载涛身上的皇家光环逐渐暗淡下去。但他仍然得到人们的尊敬,遗老遗少称他为“涛贝勒爷”;老北京人和他见面时,还是异口同声地称他为“七老爷”或“七爷”。他与人交往没什么架子,总是谦逊有礼、和气迎人,但凡有人跟他打招呼,他也嘘寒问暖。

1929年,此时距离清朝灭亡刚刚过去十七年而已,昔日的皇叔载涛此时已经家无余财,万般无奈之下,载涛只能将自己居住了三十多年的贝勒府卖给辅仁大学,而载涛则与全家十几口人租了一处狭小的四合院。

载涛虽然将贝勒府变卖,但是十几口人坐吃山空,很快便又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迫于生计,载涛只好拿出家中珍藏的一些字画和古董,来到北京地安门外,与普通北京市民一样,摆起了地摊,由于时局动荡,几乎没有什么收入。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载涛每天摆摊所得,也仅够家中人勉强度日。一天,载涛正常出摊时,被一位前清的遗老认出,一时之间,“皇叔摆摊”的消息传遍了北京城,从那以后,出于对落魄皇族的同情,善良的老北京人每天总是把最好的一个摊位留给载涛,载涛的生意也因为他昔日的名气而有所好转。

溥仪投靠日本人后,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听说了七叔载涛的遭遇后,溥仪向七叔载涛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其到伪满任职,然而载涛却不为所动,并对溥仪投靠日本人的行径嗤之以鼻。自始至终,即便生活最为艰难的那段时日,载涛仍能坚守民族大义,从没有投奔溥仪。

日本占领北京后,听说了载涛的事情,想利用其皇族的特殊身份,邀请其出任傀儡政府的官员,在一番威逼利诱之后,遭到了载涛的断然拒绝。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但是日本人仍不死心,多次上门劝说载涛,为了避免骚扰,载涛携全家搬出了北京城,来到了清东陵一带的乡下居住,后来日本军人再度找上门,请他出任伪职,面对载涛的严词拒绝,日本人甚至掏出了军刀,威逼载涛,向来以胆小懦弱出名的载涛这次的表现却让人赞叹,他镇定地说:“要杀便杀吧,我既然来到了我的先祖们的墓地,就没在打算活着回到北京。”

载涛的表现让日本人也十分意外,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好悻悻离去。在民族大义面前,载涛和很多满洲贵族一样,穷且益坚,却没有因为贫穷和落魄低下高贵的头颅,坚守了民族大义。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末代皇族,重获新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当周恩来总理从他人口中了解到了载涛在摆地摊的情况后,随即找到毛主席,毛主席在得知昔日皇叔如今的境遇之后,也颇为感慨,因此亲自签署主席令,任命载涛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马政局顾问”。

载涛在听说毛主席为其安排工作时,颇为感动,在之后的数年间,每当想起这段往事,载涛都会十分激动地说:“知我者,毛主席。”载涛曾经是京剧票友,还擅长演猴戏,因此一时之间被人们戏称为“弼马温”。

载涛在担任解放军马政局顾问后不久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全国各地,他先后奔走于牡丹江、扎兰屯、肇东等地,亲自选定优良马场。之后载涛又奔赴西北地区的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选择优良马场,此时战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载涛为了能给志愿军战士培养出优良的战马,北上兴安岭,西走陕甘宁,终日奔波,以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为祖国和人民不辞辛劳的工作着。末代皇叔载涛为了新中国的战马培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最有民族气节的王爷,饿死也不做卖国贼

载涛的一生不可不为之传奇,他一生爱马术,爱做菜,爱骑车,爱唱戏。不是骑兵,却骑术精湛,不是伙夫,却厨艺非凡,不是车手,却车技高超,不是戏子,却盖过名角。

在清朝末年的众多王爷中,载涛以其特殊的经历,堪称晚清王爷中的一朵奇葩。1970年9月2日,一代传奇皇叔载涛在北京安然离世,终年83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1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张松如何掩饰他卖国的嘴脸
...荣,即使过上了出有车、食有鱼的生活,也掩盖不了张松卖国贼的嘴脸。为了自己的利益,实不该也!总结:张松早就不满自己不被刘璋重用,想要谋逆。而出使前画西川地形图,显示了他的不臣之
2023-10-20 17:29:00
载涛:乱世不倒翁,宁死不做卖国贼
...享荣华富贵,日本侵华后,他虽生活落魄,但宁死也不做卖国贼,他是晚清最有骨气的王爷。
2024-10-07 12:38:00
晚清最有气节的王爷是谁
...但在生命的中后期,始终保持独立人格,拒绝做亡国奴和卖国贼。在新中国初期,他又积极为国尽力,真正实现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尽管人生风雨兼程,但他的心灵,最终获得了安宁。
2023-10-16 16:44:00
除慈禧太后外,他是另一个加速晚清灭亡的人
...机大臣,在光绪三十四年被授为铁帽子王,对于这位大清王爷,溥仪给出的评价是“晚清第一贪”,收袁世凯钱,不仅袁世凯代替的做内阁总理,还让自己的儿子和袁世凯结拜为兄弟。可见爱新觉罗
2023-01-28 17:51:00
李公有没有卖过国
...可嘉,为国家省下了一亿两白银赔款。李鸿章不是投降派卖国贼,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是清朝的替罪羊,是慈禧太后的背锅侠。李鸿章的一生,不知代表满清政府签订了多少丧权辱国的不
2023-02-22 19:54:00
清朝无昏君?清朝最后六个皇帝都毫无作为,而且都是奇葩
...日本人的扶持下建立了伪满洲国,是个彻头彻尾的大汉奸卖国贼。帮着日本人杀害了不少的中国人。在抗日战争后期,苏联红军攻打伪满洲国,俘虏了宣统并且在远东军事法庭做了证人最后把日本战
2023-01-15 21:05:00
这部小说要是拍成影视剧肯定贼有意思
...合污,待日据时代汉奸临朝,他借一出《击鼓骂曹》痛斥卖国贼出卖国宝奉送日寇,结果被贼人当场打死,死后半城百姓自发相送,污了一世的人终究有了清白。读来让人唏嘘泪下,竟觉得:读圣贤
2023-01-03 19:44:00
首播热度破4000,狂追八集不过瘾,网友:终于又可以熬夜追剧
...爆炸胜券在握,没想到他们自制的硫磺炸药竟然是哑炮,卖国贼没事,俞天白反倒成了流亡的反贼。而接下来梁乡、杨凯之、俞天白等人在前往海外的游轮上相遇,这些人之后如何拯救即将破碎的山
2025-05-13 14:41:00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他的侍卫发了3个毒誓
...就这样袁崇焕被冤枉而死,而老百姓也认为袁崇焕是一个卖国贼。袁崇焕被凌迟处死以后,百姓分食其肉,头颅被挂在城门旗杆示众。一代英雄竟是这么个下场,令人心寒。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贴
2023-04-24 12: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