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阳谋”,你知道几个呢
...安置在许昌,从而掌握了汉朝的实权,同时又表现出忠于汉室的姿态,从而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曹操凭借汉献帝的名义,招揽了很多的人才,平定了各地的叛乱,对抗了袁绍、吕布、刘表等诸侯,最终成为了三国中最强大的一...……更多
魏国北方矛盾激化,公孙渊造反自封什么王
...时,魏国北方的矛盾又渐渐激化了。238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造反,自称燕王,他派遣使臣与孙权联络,并多次侵扰魏国北方。公孙渊的祖父名叫公孙度,父亲名叫公孙康,先后任辽东太守。当年曹操打败袁绍,袁绍的儿子袁...……更多
如果袁绍听取田丰的建议养精蓄锐,能拖垮曹操吗?
...的地盘最大,实力最强。袁绍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号称“四世三太子”。十八阿哥起兵讨伐董卓时,袁绍是盟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县官员垄断军政大权,相互攻击、相互勾结,逐渐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地方割据...……更多
刘备打的旗号也是汉献帝的“皇叔,什么荀彧不投奔刘备
...毒自尽。荀彧一心向汉,辅佐曹操的主要目的是想是匡扶汉室,刘备打的旗号也是汉献帝的“皇叔”,两人本应该是最佳的合作搭档,可为什么荀彧不投奔刘备?首先得从荀彧的家世说起,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祖父荀...……更多
聊聊秦国著名的“犀首”公孙衍
...,还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纵横家,公孙衍。提起这个公孙衍,可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我们熟知的合纵的代表人物苏秦,其实是受了公孙衍的思想的影响。而且公孙衍这个人,可以说是一生之中没有失...……更多
秦武王为何能在宜阳之战中一战成名
...摇想半途而废。但自身客居秦国为相,在国内受樗里疾、公孙郝攻击,在国外与韩相公仲倗结怨,只能背水一战。最后甘茂将个人钱财全部用于公赏里,重赏之下,一鼓作气,终于拔掉宜阳。此战秦军依靠强大实力,连续作战,...……更多
赵云为何放弃公孙瓒,投奔落魄无为的刘备?
...当时显得那么违和。在赵云赶奔公孙瓒身边的时候,正是冀州争夺战开打的前夕,整个冀州上空阴云密布,袁绍和公孙瓒剑拔弩张,誓要将冀州吞入腹中。人人都心惊胆战地揣测,胜利的一方究竟是哪边?公孙瓒(?—199年),...……更多
孙坚轻进战死岘山,董卓势盛大建郿坞
...骁将,姓赵名云,表字子龙,乃是常山郡真定人氏。本属冀州管辖,袁绍据住冀州,士多趋附;独赵云往依公孙瓒。公孙瓒且喜且嘲道:“闻贵州人多愿从袁氏,君独何心,乃来依我?”赵云答道:“天下汹汹,未知孰是,百姓...……更多
朱灵舍弃袁绍而投靠曹操,为何曹操派于禁夺他的兵权?
...要夺他兵权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跟随袁绍朱灵是冀州清河郡鄃县人,家世不详,不过从他后来担任袁绍的部将来看,应当也是当地大族。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夺取冀州而成为冀州牧,朱灵大约就是在此时投靠袁绍而...……更多
官渡大战之前的角逐:曹操身处四战之地,袁绍雄踞冀州却暗藏隐患
在击退公孙瓒和占据冀州之后,乱世枭雄袁绍迎来了人生的巅峰和高潮,袁门荣光再度闪耀。而此时此刻,距离官渡之战开始,还约有7年之久,本文就将简述这7年来发生了一些什么,官渡之战之前的群雄局势发生了如何的变化...……更多
三国最窝囊的军阀是谁,他为什么会失败
...阀,而且很快占领了九州中的四州(青州、幽州、并州、冀州),精兵达到数十万,手下猛将如云,还有一些厉害的谋士门客。在讨伐董卓的联军当中,冀州牧韩馥也是其中之一,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为车骑将军。韩馥...……更多
诸侯第一次合纵攻秦占据天时地利却失败了,错不在公孙衍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滕文公》公孙衍是谁,为何《孟子》中会把公孙衍和张仪并称,难道张仪的对手不是苏秦吗?其实,有时候我们所知道历史,只是史官们想让我们后世...……更多
皇甫嵩:被忽视的东汉名将,最后郁郁而终
...为中心,在洛阳城北边,黄河以北的孟津、河内一带,由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本初指挥军队进攻;在洛阳城的南边袁术、孙坚集结地方部队,威胁轩辕关、伊阙关;在洛阳城的东边,曹操、张邈、孔融等人组成东部联军屯兵酸枣。...……更多
韩馥: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与冀州牧的起伏人生
...,字文节,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的诸侯,冀州牧。韩馥担任过东汉的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举荐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一名参与者。韩馥与袁绍还曾有意立刘虞为皇帝。当时冀州民殷...……更多
外交家张仪与他的头号对手公孙衍,是如何斗智斗勇的?
...生最大的对手并不是民间广泛流传的苏秦,而是一位名叫公孙衍(犀首)的纵横家。那么张仪的头号对手为什么是公孙衍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吧。齐魏马陵之战和秦魏第五次河西之战后,战国的天下格局从魏国一家独大转变为...……更多
曹操疑心杀吕氏,袁绍起兵讨董卓
...出奔并无他志。今若购拿过急,反至激成变乱,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充满天下,万一与公相拒,收豪杰,聚徒众,独霸一方,恐山东非公所有了,不如从宽赦宥,拜为郡守,袁绍喜得免罪,必且感公,何至再生他变呢?”于...……更多
刘备与曹操:崛起之路与领导风格的比较
...得百姓拥戴。后来他曾做过一个县的小官,政绩斐然。在汉室逐步衰落的背景下,刘备自立义旗,与关羽、张飞坚定地维护汉室正统。尽管起初力量弱,但最终刘备依靠其人格魅力,逐渐在混乱的局势中崭露头角,成为三国历史上的另一...……更多
张仪与公孙衍:战国连横与合纵的真正创始人
...年轻人,根本没有和张仪打过交道。 张仪的真正对手是公孙衍,公孙衍才是合纵策略的倡始者;与张仪一样,公孙衍也是魏国人。商鞅死后,公孙衍被秦惠文王任命为大良造,积极谋划,向魏国发起攻击。当时魏国在与齐国的...……更多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后失。设疑兵于斜...……更多
三国十大强兵谁的战力最强?
...突骑又成为光武帝取得天下的三支精锐部队(西凉铁骑、冀州强弩)之一。后来耿夔又率领此军败北匈奴,击貊人与高句丽。到了公孙瓒时,在与胡人的对战中,他感受到一队精锐轻骑兵的重要性,因此,重建了幽州突骑,作为战...……更多
袁绍:被误解的霸主,官渡之战背后的真实人物
...绍,五辈人中就有四人位列“三公”,因此世人尊其为“四世三公”,又或者称之为“汝南袁氏”;但“袁绍”称霸三国可并非靠的是这些虚名。其实袁绍是“庶出”,在当时真论起出身的话,其影响远远比不上弟弟“袁术”。...……更多
公孙衍:从秦国大良造到六国叛徒的传奇人生
...呢?其实,这背后有一个关键人物,即曾任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公孙衍原是魏国人,但在魏国并未得到重用。渴望实现抱负的他效仿商鞅,离开了魏国前往秦国。在秦国,他得到了秦惠文王的重用,并成为大良造。在第一次攻...……更多
...格局的战略家辅佐。就在这时,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的犀首公孙衍入秦,受到了秦惠文王的礼遇,直接被拜为继商鞅之后的秦国第二任大良造。要知道此时的秦惠文王并未在秦国开始爵职分离的改革,也还未逐步形成二十等爵制,...……更多
东汉末年的能臣刘虞,为什么被公孙瓒所杀?
...诸侯、宗亲,要么是没能力,要么是割据一方,真正忠于汉室且有能力的人少之又少,刘虞便是其中一个。能臣刘虞东汉末年的皇室宗亲,最为出名的莫过于刘备,不过因为削藩令的缘故,到了刘备这一代早就没落了,不得不靠...……更多
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天下大乱、分裂割据的局面?
....火烧洛阳,迁都长安 董卓生性残暴,掌权之后大肆残害汉室忠良,汉室官员大批逃离洛阳。公元190年,关东各州郡政府官员商议合力讨伐董卓,张扬、曹操、袁绍等人形成反董势力,推举袁绍为头领。反董势力大致分为三处:...……更多
2022-12-17 16:40局面,天下
公孙衍为何能成为张仪最大的对手
...而,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中,曾被苏秦排挤在连横之外的公孙衍,却在这场较量中崭露锋芒,成为张仪最大的对手。与张仪的连横之术争锋,这个故事的曲折离奇,充满了智谋与权谋的较量。本文将带领读者穿越时光,揭示这段...……更多
...都是袁绍等官宦之地,可见其起点之高。不像刘备虽说是汉室后裔,但由于家道中落,以至于十分落魄,而孙权的父亲出身也并不好。除此之外,曹操还挟持了汉献帝,就此有了号令诸侯的正统在身,而汉献帝对于汉室人才的吸...……更多
秦始皇为何能建立统一王朝秦国
...孝公遗志,继续攻打魏国。秦惠王八年(前330年),大良造公孙衍于“雕阴之战”大败魏军,魏国被迫将河西之地交予秦国。秦惠王九年(前331年),又夺取河东的汾阳、皮氏、焦、曲沃等地,次年再夺魏国蒲阳,并迫使魏国割让上...……更多
曹操最后悔的事情,煮酒论英雄后将刘备放虎归山
刘备参与衣带诏密谋,发起者董承本身就不是汉室忠臣,还是个不可救药的野心家,而刘备与他合作的核心原因,其实就是为了分散押宝,只是没想到形势的变化超出了预期,他得以领兵出征。到这时,曹操并不知道衣带诏的...……更多
公孙渊背信弃义,终被司马懿剿灭
...还有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占据着辽东,这就是瓜分辽东的公孙氏。公元228年公孙氏公孙渊继位后,面临的政局是魏蜀联盟形成南北对峙。严重地。公孙氏历经三个朝代积累的国力,在与中原政权的对抗中形成胶着状态。这为公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