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武王为何能在宜阳之战中一战成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7 21: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

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主将甘茂一度信心动摇想半途而废。但自身客居秦国为相,在国内受樗里疾、公孙郝攻击,在国外与韩相公仲倗结怨,只能背水一战。最后甘茂将个人钱财全部用于公赏里,重赏之下,一鼓作气,终于拔掉宜阳。此战秦军依靠强大实力,连续作战,最终攻占中原重镇宜阳,取得一个大胜利。从此,秦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

秦武王为何能在宜阳之战中一战成名

秦国数十位君王中,秦武王颇受争议,给人四肢发达政治无脑的印象,即位之初就赶跑了张仪,其实这是大势所趋。

张仪进入秦十多年,谋略口才相当出众,虽然有大功于秦国,但外交声誉呈断崖式下降,令各诸侯国杀之而后快。

当时秦国魏系势力膨胀,张仪作为代表人物,驱逐他无疑是削弱魏系势力的最好办法。而且,张仪回到魏国后,各国把矛头对准魏国,合纵之势瓦解。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为了分化宰相权力,下令改革丞相制度,设置了左丞相和右丞相,分别由甘茂和樗里疾担任。

《史记》记载:二年,初置丞相,摢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樗里疾智慧超群,凭头脑立下许多战功,在秦国有“智囊”的美誉,甘茂也不落下风,不仅思维敏捷,而且还善于领兵打仗。

因此,张仪的离开并没有让秦国受到太大的损失,甘茂和樗里疾的加入,让秦国国力依旧保持着快速地上升势头。

年轻的秦武王颇有志向,想要超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等先祖的功绩,为了实现理想,他制定了“通王川,窥周室”的方案。

三川位于中原腹地,归为韩国管辖,想要窥视周室,拿回九鼎,就必须越过三川,对于信仰武力的秦武王来说,这个问题可以靠暴力解决,宜阳之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至于统帅人选,秦武王选择了甘茂,除了他能带兵之外,关键是樗里疾相当特殊,他是秦武王的亲叔叔,如果执掌兵马,对秦武王是一种威胁。

攻打宜阳之前,为了不被魏国骚扰,秦武王派人出使魏国,魏惠王被迫答应协助秦国出兵。

尽管如此,感甘茂依然有很大的顾虑,他认为秦军劳师远征,宜阳城又易守难攻,胜负难以预料。

一旦战事不顺,朝廷内部可能会有流言蜚语,秦武王知道甘茂的意思,为了给他定心丸,秦武王亲自给甘茂写了一封保证书,于是甘茂才毫无顾忌地领兵出征。

战事爆发了,虽然秦军英勇善战,但是韩国人以逸待劳,宜阳城易守难攻,战事进入了僵持阶段。

一转眼五个月过去了,战争依然没有分出胜负,韩国守城顽强,而秦军只能望城兴叹。

此时,作为邻居的楚国也相当谨慎,一方面派兵驻扎在北部,防止秦军进攻,另一方面,宜阳被攻破对楚国不利,楚国随时发兵支援。

秦军久攻不下,而且南面随时会受到楚国的进攻,朝廷内部舆论纷纷,以樗里疾为代表的势力直指甘茂,秦武王也萌生了退兵打算。

在这种情况下,甘茂拿出了保证书,秦武王是个好面子之人,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攻打宜阳。

公元前307年,宜阳之战持续了一年,战事已经到了白热化,秦武王为了面子也是拼了,不断向前线增兵。

楚国重臣陈轸曾经在秦国任职,对秦国实力相当了解,建议楚怀王不要支援韩国,而且楚怀王看秦武王势在必得,所以放弃了支援的打算。

《史记》记载:其秋,使甘茂、庶长封伐宜阳。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

最终,韩国人终于扛不住了,秦军攻陷了宜阳,六万韩军被杀,其余人弃械投降。韩国恐惧万分,派人携带珍宝到秦国求和,就这样,宜阳之战结束了。

此战之后,崤函之险彻底被秦国控制,宜阳成为秦国东进的桥头堡,从此秦国终于走进了中原。

秦军跨过宜阳险关,秦武王终于梦想成真,得到了西周九鼎,一时间意气风华。

《史记》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然而,秦武王在一次举鼎的比赛中发生意外,不慎失手重伤身亡,年仅23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武王攻下宜阳改变秦国命运,他能不能列入六世之余烈?
...其实这6位君主在位期间,还有1位君主没有上榜,那就是秦武王嬴荡。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的儿子,也是秦昭襄王的哥哥,那么问题来了,他能不能列入六世之余烈呢?他对秦国做了哪些贡献呢
2023-04-19 09:31:00
秦国攻打宜阳能够成功,只因甘茂耍了一个小心眼
...昏君。何也?历史之必然。你可能会说,怎么会没有呢,秦武王嬴荡就是一个昏君,其实不然,秦武王在位虽然时间比较短亦或者他的行为举动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他绝对不能划入昏君的行列。
2023-04-18 09:40:00
秦武王:雄心壮志与命运弄人的传奇君主
...秋霸业的秦始皇之外,还有一个稍显“荒唐”的君主——秦武王。在现代影视剧中,名为“嬴荡”的秦武王,大多是以一个有勇无谋,不学无术,最终因与人比试,举鼎而亡的昏君形象出现。其实在
2023-12-14 17:22:00
宜阳之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秦军
2024-04-30 21:49:00
嬴荡攻克宜阳,打下秦军东征六国的基础
不知大家可还记得《芈月传》中鲁莽的秦武王赢荡,就是那个举鼎不小心玩脱了砸死了自己的一个铁憨憨。然而,电视剧是加工后的影视艺术,并不能真正地展现出一个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大家把“举
2023-04-22 17:17:00
历史上的秦武王这个人你了解多少?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秦武王(嬴姓、赵氏、名荡,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又称秦武烈王、秦悼武王,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勇武好
2023-01-07 16:30:00
19岁继承君位的秦武王,4年后举鼎身亡,为秦国做了哪些贡献?
秦武王在位4年间,作了3件大事,为秦国最终能够一统天下出了一份力。首先,定西戎,平巴蜀。《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武王元年,与魏惠王会临晋。诛蜀相壮。张仪、魏章皆东出之魏。伐义
2024-02-19 15:04:00
秦武王举鼎而死引发秦国内乱,赵武灵王横插一脚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大摇大摆地进入洛阳,不顾周赧王的阻拦,执意去看九鼎,并和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结果举鼎绝膑而死。不得不说,秦武王死得有点意外,有点窝囊。我们来看看这件事情的经
2023-06-05 05:42:00
秦武王嬴荡:力大无穷却命运多舛的帝王
...王熊旅流露出称霸天下的野心,曾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而秦武王嬴荡更是因举龙文赤鼎,不慎被鼎砸中胫骨而亡。那么,秦武王作为一国之君,应该明白千金之子不垂堂的道理,他为何非要去举鼎呢
2023-11-16 22: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