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唐太宗悔杀张蕴古:一法改变千年司法,五覆奏制度启幕
“凡有死刑,虽令即决,皆须五覆奏!”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平定四方,威加四海,被尊称为“天可汗”,之后他又开创“贞观之治”,让唐朝繁荣昌盛,让百姓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国富民强...……更多
穿越千年  感受大唐气象
...地区首次大规模贞观主题文物展,呈现了唐代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成长之路和大唐气象,让观众穿越千年时空,感受历史风貌。汇集249件精品文物在中国历史上,唐代国力强盛,威名远扬。李世民为唐代开国与王朝稳定发...……更多
武则天时期,法官道德的两极分化
...一直坚持的理念。到了唐代,初唐的统治者唐高宗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等人目睹了隋朝的覆亡正是由于隋二世隋炀帝的不珍惜民力、不体恤民情。因此唐代的司法道德坚持以民为本,强调宽仁慎刑,爱惜人民的生命;要求法官在办案...……更多
贞观之治时期的唐朝国力如何
...力情况究竟是怎样呢?1.贞观之治简介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更多
“读贞观事,得见全盛”
...。和平是战争打出来的,但和平要比战争珍贵的多。摆在唐太宗面前最有利的选择反而是隐忍,他与房玄龄等五人在渭河桥边与突厥大军对峙,颉利可汗不知虚实只好与唐朝修订盟约,获取大量财物后退出唐境,“空城计”的戏...……更多
唐朝的活力与影响力
...,这个人就是他的儿子李世民,也就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和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并列。也正是由于李世民对唐朝的治理有方,松紧有度,使得日后的大唐帝国的声誉牢牢的和李...……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智慧:从贞观之治看唐朝盛世之路
...度,修订刑律,减轻刑罚,选任贤能,也正由于这样,在唐太宗时期贪官污吏基本上是没有的,这可以算是唐太宗最令人值得称赞的功绩。在经济上,唐太宗目睹了隋朝的落败,所以对于农民非常的看重,要得到民心,自然需要...……更多
简介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更多
守法持正 一断于律
...形成的“天下共法、君臣守法”的治国理念是分不开的。唐太宗鉴于隋朝帝王任权弄法、臣下曲逢上意的乱法行为,提出“天下之法”的说法,认为君主和臣下都应当遵守法律。《贞观政要·公平》载,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更多
贞观之治: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年号,而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灭亡的教训,以史为鉴,励精图治。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如今自己当政,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更多
聊一件发生于唐代贞观之治时期的真实故事
唐太宗半身像宋佚名先来科普一下“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也是他在位二十三年(公元627至649年)唯一使用的年号。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雄才伟略、知人善用、广开言...……更多
贞观之治,明君贤臣共同努力开创大唐盛世
贞观之治贞观,大唐第二任皇帝唐太宗所用年号。李世民登基,天下初定,等着他的不是歌舞升平,而是内忧外患的重重考验。太宗登基之时,大唐建国才九年,“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贞观政要...……更多
聊聊唐代关中十八陵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帝陵——昭陵
...光武帝刘秀原陵“高六丈”的规格来营建唐高祖的帝陵。唐太宗画像。图源:网络最终,李世民采用房玄龄的观点,“封土为陵”,在今陕西三原县的徐木塬营建唐高祖献陵,仅用5个月就完工。唐代帝陵分为“封(积)土为陵...……更多
...勃的大唐贞观年间,诞生了一大批名臣宰相,与开明君主唐太宗李世民一起,谱起一曲“贞观之治”的长歌。魏征,杜如晦,王珪,他们用铮铮铁骨撑起了初唐耀眼的朝阳。这些人不仅才华横溢,且性格迥异,能人自有怪癖,古...……更多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女皇帝武则天有哪些贡献?
...继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唐太宗在位的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更多
...为单位改为以人口为单位,使贫苦的农民得到实惠。死谏唐太宗打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孙伏伽改任大理少卿。当时,唐太宗经常出去打猎驰射,愉悦群臣。孙伏伽及时上书劝止,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赞赏:“卿能言朕失,朕...……更多
袁天罡的墓真的千年无人敢盗吗?别逗了看完真相再说
...看完真相再说。袁天罡和李淳风何许人也?他们两个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很牛的道士,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他们合著了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他们在唐朝被称为“神人”,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智囊,但...……更多
唐律出入人罪司法责任 规定彰显公正价值意蕴
...、简约宽平作为唐代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贞观元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古人云,鬻棺者欲岁之疫,非疾于人,利于棺售故耳。今法司核理一狱,必求深刻,欲成其考课。今作何法,得使平允...……更多
从唐初的政治格局看贞观之治
...月后的8月8日,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第二代皇帝,是为唐太宗。此时,距离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仅仅只有两个月时间。纵观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真正的中央君主集权制,从此形成了将所有权力都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的...……更多
盘点唐朝发生的重大事件
...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3、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更多
聊聊一代英主李世民的辉煌历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崇的明君,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明的治国理念,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世所景仰。早年经历与军事才能: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更多
聊聊唐王朝的高光时刻——“灵州盛会”
唐太宗时期,为处理北方各民族部落关系,北上灵州会见敕勒诸部首领及使者,举行了规模宏大的“灵州盛会”。灵州之行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唐太宗为什么会被各部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他的民族观在历史上又有哪些...……更多
烟花爆竹成为春节标配,与唐朝时期的这个人有关
...天动地的轰鸣,在天地间展示本朝威仪。就这样,李畋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长安。大庆当天,入夜,只见长安城内无数爆竹齐放。其轰响,如同天雷滚滚;其火光,照亮了夜空。唐太宗喜形于色,重赏李畋。从此,每逢喜庆佳节...……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的三大盛世
...玄武门之变”,逼父杀兄赢得了皇位,成为了一代圣君“唐太宗”。 唐太宗继位后,从善如流,连魏征那样指着鼻子指出问题的大臣都能接受,这也使得朝野一清。在任用官员的时候,唐太宗也是选贤与能,从不在意出身、民...……更多
...背景的电视剧,都不能落下一个人——长孙无忌,他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贞观朝功臣济济,唐太宗图形于凌烟阁有特殊贡献的共有24人,长孙无忌被列在首功之位,是开国功臣。长孙无忌不但...……更多
为何说房玄龄是大唐“贞观之治”的主要缔造者
...,房玄龄出生于济南章丘,成长于齐州临淄,死后陪葬于唐太宗昭陵。 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李世民被派到渭北攻打隋军。就是在这个时期,临近不惑之年的房玄龄看到隋朝已成穷途末日,审时度势他投奔...……更多
玄武门之变的内情历来让人生疑,唐太宗继承皇位合法还是不合法?
...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也是历史上难得的治国之君,唐太宗在位期间知人善任,执法慎刑,重弄恤民,使国家出现了广为后世传诵的“贞观盛世”的局面。他的雄力大略,、勤于政事经常为后人称道。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位明...……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明镜自照’的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一代明君,在他身边,有着像魏征那样的诸多谏臣,他积极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堪称中国历代君主之典范。在他心中,始终有一面镜子在警戒、提醒、劝勉自己不要有过失,不要犯错误。...……更多
大唐盛世的缔造者李世民,聊聊他的生平及其贡献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唐朝的历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其统治时期,唐朝经历了一个繁荣的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他的社会贡献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更多
唐高宗李治的大智慧:虽未争夺皇位,却顺利登上皇位
...映入眼帘,谈起唐朝的皇帝,开国皇帝唐高祖、英明君主唐太宗、巾帼英才武则天……21位皇帝中,个个都不凡。然而,在很多人眼中,唐高宗李治是个懦弱的君主,其实他才是大唐王朝的强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治是唐...……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绝境求生,全靠武技。曹操和刘备的武功都很高,演技也都不差。把碧眼紫髯的小字辈孙权孙仲谋排除在外,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曹操和刘备在生死关头的出色表现
2024-06-24 12:23:00
华雄和吕布同为董卓的手下,实力仅次于吕布。当年,天下十八路诸侯联手共同讨伐董卓,潘凤奉韩馥之命率军出征,怎料恰巧遇上华雄等人
2024-06-24 12:22:00
潘凤最后为何死在华雄手里?说起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想必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吕布、关羽、张飞等数一数二的名将,他们各自身怀绝技
2024-06-24 12:19:00
廖化出生在豪门士族,最开始追随刘备,是关羽手下的主簿。等到孙吴袭击荆州之后,关羽兵败,廖化被受降孙吴,但是廖化想继续追随刘备
2024-06-24 12:18:00
我们细看《三国志》卷一、卷三十二《武帝纪》、《先主传》以及裴松之注引的《魏书》和《汉末英雄记》,管中窥豹,也能发现曹操和刘备居然都是武功高手——他们一生中经历无数恶战
2024-06-24 12:28:00
经历五代皇太后,她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剧《母仪天下》,它的主角就是王政君,这部剧该剧以西汉宫廷为背景,讲述历经七朝的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王政君的传奇故事
2024-06-24 12:26:00
谁忠心耿耿、功勋赫赫,为什么被堂兄弟皇太极幽禁而死
爱新觉罗·阿敏是清朝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次子,作为后金宗室和将领,他以其忠诚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赫赫声名,并成为与皇太极齐名的四大贝勒之一
2024-06-24 12:29:00
三国为何有很多病人,关羽是高血压,曹操是精神病,刘琦是肺结核
三国演义中可谓是把每一个人的形象都描写的非常的仔细,从一个动作或者是一个表情中也是非常的生动。这也让我们有了一些分析的依据
2024-06-24 12:30:00
曹操多次在命悬一线的生死关头化险为夷,靠的就是敏锐的战场嗅觉(见势不妙,撒腿就跑)和过硬的武功(想跑,还得有能力跑掉)
2024-06-24 12:29:00
曹操薨逝,刘备在厉兵秣马准备讨伐妻兄孙权的同时,还向正筹备代汉自立的曹丕派出了吊唁使团:“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
2024-06-24 12:23:00
清朝有7代皇帝都没有子嗣,罪魁祸首是什么
皇室大家族最期待的是子嗣诸多,期待这些妃子都能生育,为皇室开支蔓叶。在我们中国人传统式的观念里,繁衍后代是第一件大事儿
2024-06-24 12:28:00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诸葛亮这个人。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诸葛亮号卧龙,在古时龙就是天子的象征,而诸葛亮敢取卧龙这个名字也是比较有含义的
2024-06-24 12:29:00
再者为什么诸葛亮足不出户就能写出《隆中对》,就对外面的事情知晓的一清二楚?难道他当时家里就有电脑有网络,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在天子的位置上坐观群雄成败
2024-06-24 12:30:00
成了皇帝后的朱元璋虽暴虐无比,可面对马皇后,却一贯的温情,甚至听话。因为这是第二个成熟男人的共识: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个贤内助
2024-06-24 12:31:00
陈寿在《三国志·黄忠传》中记载:益州既定,(刘备)拜(黄忠)为讨虏将军建安十九年(214年),黄忠随同刘备率军进围成都
2024-06-24 1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