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烟花爆竹成为春节标配,与唐朝时期的这个人有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6 02:38: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竹节上钻上一个小孔,再小心翼翼地填入硝药。这个名叫李畋的唐朝年轻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用融化的松油封住了小孔。

李畋用火点燃了引线,紧张地在一旁注视着。

“轰!”烟雾消散后,这个一脸黝黑的年轻人,显得格外兴奋。

成功了!

这种前所未有的巨响,震耳欲聋、充满了力量感,可以为天下苍生驱走瘴气,带来吉祥安宁!

……

公元618年,一个崭新而强大的王朝开始崛起。

辞旧迎新、普天同庆之时,应该用个什么新的、振奋人心的方式来庆祝纪念?一个建议得到朝廷采纳:可以用新式的爆竹来除妖驱邪,通过惊天动地的轰鸣,在天地间展示本朝威仪。

就这样,李畋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长安。

大庆当天,入夜,只见长安城内无数爆竹齐放。其轰响,如同天雷滚滚;其火光,照亮了夜空。唐太宗喜形于色,重赏李畋。从此,每逢喜庆佳节,燃放烟花爆竹就成为唐宫乃至民间固定的习俗。

延绵千年的浪漫,由此发轫。

烟花爆竹成为春节标配,与唐朝时期的这个人有关

一次“跨界”的创新

爆竹,是创新的产物。

它之所以在唐朝产生,得益于两种技术的成熟:熏蒸和火药。

先民很早就有通过燃烧熏蒸给空气消毒的传统。古人将竹子、草或麻杆捆绑燃放,兼具照明与消毒驱邪的作用,被称为庭燎。

到了唐代,“药王”孙思邈最早记叙了“硫磺伏火法”,即通过把硝石、硫磺、含炭物质混合在一起制作火药。

李畋则通过跨领域的技术融合,发明了爆竹。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畋生于湘赣交界处的麻石村。他天资聪慧,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而后他搬至狮形山半岭上狩猎为生,与采药人仲叟为伴。

一天,两人进山狩猎,在山里遭遇了风雨。回家后,仲叟一病不起。周围邻居都认为,仲叟是被山魈的邪气(实为瘴气)害了。

李畋十分焦急。他突然想到,父亲曾说燃竹可壮气驱邪。试了试,感觉有点效果,但是只是烟熏,效果一般。

李畋想让烟雾消杀的覆盖面再大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引发爆炸,放大其威力。

于是,他将时兴的火药加入其中。他在竹节上钻一小孔,将硝药填入,用松油封口引爆,效果极佳。

爆竹点燃爆响,山鸣谷动,将鬼怪邪魅全都吓跑了。而爆炸产生的烟雾,也将周围的空气消杀得干干净净。

这样,无论是震撼作用,还是消毒效果,爆竹都让大家觉得满意。随后仲叟痊愈,也证明李畋的创新成功了。

乡邻纷纷学习效仿,当地一时间爆声四起,清香扑鼻,瘴气消散。

烟花爆竹成为春节标配,与唐朝时期的这个人有关

缘于一场瘟疫

按说,爆竹本是山间樵夫的发明,为何能够得到唐朝从上到下的推广呢?

因为当时唐朝正遭遇着一场瘟疫。

隋末唐朝,战乱频仍,疫病也流传广泛。公元612年,隋炀帝在位时期,山东、河南大水,淹没四十余郡,不久出现瘟疫。山东地区疫情尤为严重,“人多死”。疫病的肆意蔓延,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瘟疫持续到了唐太宗时期,在多地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630年(贞观四年),突厥地西伊州(今哈密)疠疫导致“百姓死亡无数,长城之南,暴骨如丘。”

642年(贞观十六年),夏,谷(湖北)、泾(甘肃)、徐(徐州)、戴(山西)、虢(河南灵宝)五州疫盛。

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卿州大疫。山西、河南大疫。

......

当时瘟疫的品类亦多。比如疟疾、伤寒、麻风病、天花、寄生虫病、结核病等,各种“毒王”汇聚为害。有关学者考证,其时的瘟疫中,可能还包括令人闻之胆寒的“黑死病”——鼠疫。

世界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全球性的鼠疫。其中第一次在公元542至710年间,被称为查士丁尼大鼠疫。此次鼠疫源于埃及,一路经地中海传到君士坦丁堡;一路从海路传到罗马,再遍及欧洲大陆。

两条路线,均能到达中国。

为了控制住日益严重的疫情,各种防治手段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从隋末开始提倡体育锻炼,并用药物熏蒸来治病。通过爆竹进行空气消杀,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最初爆竹的雏形,只是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

李畋发明了填入火药的增强版爆竹后,并得到唐太宗的推广。

“李畋被唐太宗召入长安,以百枚爆竹进京齐响生擒山魈,得敕封为‘先师’且领赏银千两。”

此后,李畋以爆竹为业,造福万民。

重大节日燃放爆竹慢慢变成习俗。在中原大地上,人们每逢节庆,纷纷将长竹竿点燃,或将一串串竹节挂在长竹竿上燃爆。

瘟疫终得控制,新生的唐朝得以喘了一口气,开始休养生息。

烟花爆竹成为春节标配,与唐朝时期的这个人有关

千年的浪漫

用竹子装火药制作成爆竹,固然是个里程碑式的创新。但用竹子做爆竹的外壳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密封度不够好、不方便运输,等等。

于是,爆竹继续进化。

李畋用卷纸裹火药来燃放。爆竹也改了名,被称为“爆张”或“爆仗”。随后,人们除了听个响外,对爆竹的光、影、形也有了更多的追求,开发出了诸如“火药什戏烟火”等多种烟花。

到北宋时,烟花水平更加高超。有一种名为“药发傀儡”或“药法傀儡”的烟火,据说能够将戏曲人物形象展现在夜空中。

据《武林旧事》中记载,宋宫中每逢年节“宣放烟火百余架”,可见南宋时放烟花已是重大节日中的重头戏。

到了明清,烟花更为鼎盛。当时,爆竹已有双响震天雷、二踢脚、飞天十响等众多品种。

时至如今,爆竹和烟花的品类越来越多,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先进。

烟花繁,爆竹响。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浪漫美丽的爆竹、烟火,每每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饱含着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成为千年以来人们对于年味的集体记忆。

烟花爆竹成为春节标配,与唐朝时期的这个人有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期天气干燥,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发火灾,为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2025-01-30 09:55:00
无棣县市场监管局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节前烟花爆竹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记者王芳 通讯员李静房磊春节临近,为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消费旺季安全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近日,无棣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应急管理局、公安局开展烟花爆竹产品
2024-01-19 12:02:00
11位人大代表提出“解除烟花爆竹禁令”!深圳官方正面回应
...前,刘宝瑞等11位人大代表提出《关于解除城市民众燃放烟花爆竹禁令的建议》那么,今年过年深圳可以燃放烟花爆竹吗?对此,奥一新闻从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处了解到,12月11日,深圳市应
2023-12-14 15:56:00
海口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烟花爆竹和危化品运输专项整治
...海大道、椰海大道、丘海大道、凤翔路等多条主干道开展烟花爆竹和危化品运输专项整治,为市民游客营造欢乐祥和、安全有序的元宵节环境,展现绿色椰城靓丽形象。2月3日上午九点,记者跟随
2023-02-03 22:29:00
...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洪超2024年春节期间,沈阳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政策继续按照《沈阳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沈阳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以下简称《规定》)执行,禁止区域内
2023-12-15 12:00:00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我省多措并举抓好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元宵,过个“清新”节!■ 本报记者元宵将至,连日来,我省有关部门和各市县纷纷行动,通过开展巡查、源头管控、广泛宣传等举措,全
2023-02-04 06:47:00
...燃管办17日发布消息称,每年除夕以前是非法储存和运输烟花爆竹案件的高发期,从2022年12月起截至目前,全市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烟花爆竹案件319起,其中,查处非法
2023-01-17 18:56:00
...2月29日,有网民向大皖新闻记者反映称,就在“全面禁燃烟花爆竹不合法”这一词条登上热搜榜之际,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仍发通告要求在全县范围内禁止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和燃
2023-12-30 16:59:00
景洪市查处4起非法违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
央广网西双版纳2月6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临近春节,烟花爆竹经营已经进入旺季,违法违规经营烟花爆竹的各种苗头也在“蠢蠢欲动”,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烟花爆竹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消除安全
2024-02-06 16: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