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嘉靖皇帝追尊事件,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君权与礼法之争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当中,大部分的皇帝都是继承的来自自己父亲那里的皇位,但是也有着不少的例外,有的皇帝是从自己的兄长或者叔伯甚至祖父那里继承的皇位。一般来说,这样的皇帝在继承皇位登基之后,如果自...……更多
夏、商、周三朝立国时间超长的原因
导读:我们通常讲到封建王朝的周期不会超过三百年,但夏、商、周这三朝的立国时间却远远超过这个标准。这差异的背后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包括版图面积、宗教、社会制度、土地制度和治国方式等。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更多
西汉的郡国并行,是怎么影响汉王朝国运的?
...七国之乱的余悸,在思想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证实了君权是受命于天的,君权为天也成为必然。所以汉武帝在主父偃的建议下实行\"推恩令\",废除了郡国并行的局面,重新确立了秦朝实行的郡县制,但是在\"天人感应\"学说的...……更多
从“赐死”看中国古代的专制统治与臣子忠诚
...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反抗意识。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封建王朝的终结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剪辫子的时刻终于到来。在理应欢呼雀跃、拥抱变革的时候,人们却惊讶地发现,一些人竟然死命护着自己的辫子,拒绝剪断。这一情...……更多
孔子的思想不受待见,那么儒学是如何成为统治思想的?
...来儒家思想,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演变,儒家思想最终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分别在孔子的思想上加入了“民本”和“性恶论”等,形成了王道和霸道两种政治理想。但是此时的时代正逢战国,各国之间...……更多
中国官服制度:等级与权力的象征
...是后人为了合理化朱元璋皇权地位而捏造的,具有一定的君权神授的意义。为了强调君主政体的神圣性,明朝的统治者也像历代统治者一样,制定了一整套反映天命的服饰制度。另外,据《明史御府志》记载,冠服有玄衣、黄裳...……更多
传国玉玺:皇帝的象征与王朝的更迭
...秀从河北起兵击败王莽,玉玺再次落入刘王室手中。 2.君权神授东汉末年,皇帝想利用宦官的权力来控制和平衡大家族。结果权力制衡没做好,太监造反,玉玺也因此丢失。后来,孙坚无意中在腐朽的洛阳城中发现了一枚藏匿...……更多
礼部尚书:古代王朝的权力枢纽
...部的情况来看,吏部的实权肯定是最大的,所以自古代的王朝都是把吏部放在第一位。吏部就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它主管着人事的升迁,对于那些当官的人来讲。吏部可谓是大于天,所以吏部尚书又有天官一说。因为升官这种...……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西汉王朝抗击腐败进程中的作用
...天是宇宙间最高主宰,有绝对的权威,而人为天所创造,君权也是天所赋予。如此一来,君权的法理依据就在于天命上,即君权天授。人君受命于天,奉天承运,代表天的意志治理人世,因此天下一切臣民都应绝对服从君主,即...……更多
分封制为何能一直存在到成熟的封建社会
...的集中,这就遭到了很多儒学维护者的抨击,要求要限制君权,要恢复分封,例如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他们非常反对君主独裁专制,抨击的矛头直指君主本人,有时候言辞激烈到可以杀头了。 尽管分封在历史上出现了很多问...……更多
唐宋时期的监察制度:维护国家秩序的重要手段
...和裙带关系为官入仕,执政能力却极其差的高级官员,在封建王朝中后期极为罕见。如果说科举制使得官员的行政能力得到保证,那么在科举制形成之后,对于这些官员的能力考查和行为勘察的监察制度,才称得上是促使官员努...……更多
康熙来到孔子墓前,看见碑文为何迟迟不跪
...术”,再加上宋明理学的发展之后,儒家学派俨然成为了封建王朝的主流思想,为了加强文化专制以及维护封建统治地位,历朝历代的君王大多都会在继位之后祭拜孔子。到了清朝时期这样的传统也依旧延续着,曾经康熙皇帝就...……更多
中国社会形态的两次战略性更革
...取代分权贵族政治,日趋刚性化的皇权掌控社会,但柔性君权的周制并未消弭,或隐或显地在朝廷乃至社会基层(村社)延绵推衍。两汉以至明清,秦制呈显性,周制呈隐性,而在观念领域则阳儒阴法,周秦二制彼此颉颃又相互...……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开国皇帝是谁,开创了什么王朝?
中华历史上的正统王朝,一共是二十二朝(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南朝刘宋)、齐、梁、陈、隋、唐、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宋(赵宋)、元、明、清)。而其他僭越、割据、地方政权如新、蜀汉、吴...……更多
封建的出现,要从两千多年前分封制说起
...且以此来成就自己的忠孝,但是周人不一样,他们宣传“君权神授”,意思就是周天子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任何人都得服从。自从牧野大战之后,周人便自以为高商人一等,周武王为了表示对于商王朝的意思尊敬,将朝歌这块...……更多
身处高位,古代皇帝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他们是否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封建王朝盛行的“君权神授”思想下,皇帝即代表着天命,一人之上的超然地位使他们成为了功高震主舆论矛头的靶子。正如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其《大义觉迷录》中所言:...……更多
李渊的悲歌:唐朝建立背后的家庭悲剧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王朝中,汉朝和唐朝成为我国最应以为傲的封建王朝,现在很多人都会以汉人和唐人自居,可见这两个朝代影响深远。武王伐纣之后建立了周王朝,这一建立就维持了八百年,传说这是当年周文王背了姜子牙...……更多
封建王朝末期皇帝为何不选择自我革新,以图存续呢
...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出色的领导才能。相比之下,封建王朝的皇帝们,他们的成长轨迹往往平稳而顺遂,缺乏这种基层的实战经验。 他们或许可以在家业壮大后弥补文化知识的不足,但那些在基层摸爬滚打的训练,却是...……更多
为啥后世朝代不挖前朝的坟,还派人保护
...面存放了些什么奇珍异宝。虽然皇陵中宝物众多,但后世王朝的统治者似乎都不会觊觎前朝皇陵中的宝物。这表现在他们不但不挖前朝的坟,而且还会派专人对其进行保护。前朝正统,需要维护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下诏曰,...……更多
张居正变法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为什么会下场惨烈?
...丧失合法性。面对逐渐长大的皇帝,张居正始终无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这是他所领导的变法运动面临的最大威胁。从表面上来看,张居正的变法措施被逐渐废止是由于他过早的离世,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张居正的集权不是...……更多
古代对皇后的惩处一般是废为庶人,而不是降为妃嫔,这是为什么?
...,也为了蒙古科尔沁,把皇后降为静妃了。综上所述,从封建王朝礼法和政治以及现实角度来看,皇后是一个特殊身份的存在,一般皇帝不轻易废后,但是如果皇后犯错被废,一般都是被贬为庶人,毫无东山再起的机会。 ……更多
汉代监狱制度的演变与影响
...的思想。“宽缓刑狱”狱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后来各代王朝狱政思想的根基。无论到隋唐时期的“仁本刑末”、“德刑并用”,宋朝的“布德悯刑”的思想,还是明清时期的“明刑弼教”、“礼刑结合”思想,都是汉代治狱思...……更多
中国古代唯独哪个省没出一位皇帝
我们知道,中国封建王朝制度已经建立了近两千年,其间出现了422位皇帝。然而,在一个省,连一个皇帝都没有出来。这个省是山东省。但是为什么呢?当你提到山东的时候,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想到山东的青岛啤酒和北方...……更多
宋朝科举改革: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之路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其实是越往后君权越集中,因此历史上最后两个大一统王朝明朝和清朝,被称之为君权高度集中朝代。所谓君权集中,其实并非一句话那么简单,而是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以科举制来说,以君权集...……更多
明朝灭亡:崇祯皇帝的决策失误与汉人封建王朝的终结
明朝最为汉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所灭亡后,后世之人每每提起明朝大叹可惜,让人可惜的原因有好几点,第一明朝是汉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第二点可惜就是说崇祯皇帝,崇祯作为明朝最后一位...……更多
春秋战国揭秘:周朝衰落与诸侯争霸的历史波澜
...。战国晚期,秦国尚未吞并六国,在世界统一之前,东周王朝已被秦国灭亡。在秦国推翻周朝之前,周天子已经名存实亡,只有一个皇帝。公元前367年,此时战国末期,赵国和韩国两个诸侯国逼迫当时的周天子姬卞进行了继庚(...……更多
为何说明朝是封建王朝的“怪胎” ,到底“怪”在哪
如果不是顶着“中原王朝”的帽子,明朝恐怕是一个封建王朝的“怪胎”。它在各个方面都不能与宋清两朝相提并论。或许,这是我对明朝的偏见,但笔者想从帝王与知识分子两股封建社会中坚力量聊一聊,明朝到底“怪”在...……更多
宋朝至明清时期皇帝巩固皇权的策略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是贯穿封建王朝始终的两组矛盾,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都是皇帝在权力体系中寻找相互制约的办法,以期望达到合理牵制相权或地方,让皇权独尊、中央掌权的目的。不过即...……更多
顾炎武为何以封驳制来约束君主权力
...徇私枉法的君主,那么天下必将大乱。由此,他们提出对君权限制的改革方案,也是于情于理。顾炎武和黄宗羲,对君主权力的分化和制约思想,是有一定的先进性的,也可以说是带有一些资本主义色彩,这也与其生活时代资本...……更多
盘点西汉历史上那些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皇帝们
...帝刘邦的第四子,西汉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开创了我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并以此彪炳史册。备受史家赞誉的皇帝,他励精图治,宽仁节俭,爱民重农,对后世产生影响深远。公元前180年,专横狠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