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社会形态的两次战略性更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04: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殷周之变、晋唐之变、宋元之变、明末清初之变皆须关注,而周制演变为秦制和近代转型尤须考辨——

中国社会形态的两次战略性更革

冯天瑜

中国社会形态的两次战略性更革

《周制与秦制》冯天瑜 著 商务印书馆

制度是人类在一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自创的相对稳定、用以实行的规则、法令、礼俗和认知结构,通过传统性、强制性(渐趋自觉)势能,规范社会运作与走向,导致“路径依赖”。制度的长短优劣及其改善之道,应当受到历史的、批判性的特别关注。

中国社会制度史历程繁复错综,原始氏族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法且不深议,自跨入文明门槛,确立权位世袭的王朝政制以后,三千多年的社会制度,略分周制与秦制两大系统。

宗法封建制行“王道”,成形于西周,传世三千年;君主集权制酝酿于春秋战国的列国之间,定格于秦代,行“霸道”,辅以“王道”,传世两千余年。秦汉以降,由皇帝直辖的科层制官僚系统取代分权贵族政治,日趋刚性化的皇权掌控社会,但柔性君权的周制并未消弭,或隐或显地在朝廷乃至社会基层(村社)延绵推衍。两汉以至明清,秦制呈显性,周制呈隐性,而在观念领域则阳儒阴法,周秦二制彼此颉颃又相互为用,综合为一种“霸王道杂之”“儒表法里”的汉制,铸造了前近代中国的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制约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综合。社会运动并非仅是政治制度的变迁,而是综合意义上的社会结构的演绎。

“社会形态说”引入中国百年,突破王朝史帝王家谱旧套,开辟史学研究新生面,深化了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然而,此说本身并不完善,在中国传播与运用中,曾陷入经济决定论的偏颇,又往往照搬外来公式,或者简单套用“亚细亚生产方式说”,将中国前近代社会一言以蔽之曰“土地国有(王有)的东方专制主义”;或者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从西欧历史概括出的“五种社会形态单线递进说”框定中国历史,把制度主流非封建的秦汉以下两千年归入“封建社会”。

引起这类偏失的表浅原因,是“社会形态说”涉及的若干核心概念(如“奴隶制度”—“奴隶社会”,“封建制度”—“封建社会”)没有厘清;深层原因是,未能对中国实际运行的国家制度(如“宗法封建制”“皇权郡县制”)、土地制度作深入辨析,将中国制度史勉强归于西欧“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的演进模式。这种做法日益受到质疑。然而质疑之余,又不应回复到王朝递嬗的述史旧套,而当在王朝更迭的表象背后,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加以综合,探究中国实际经历的社会形态变迁,并与异域(如西欧各国及日本,乃至印度、波斯等)相比较,发现前近代中国制度特色及运行轨迹。

中国制度历代发生演化,殷周之变、晋唐之变、宋元之变、明末清初之变皆须关注,而尤当考辨的社会形态的战略性更革有两次:

第一次大更革(周制演为秦制)发生于周秦之际,在生产力进步(牛耕、铁制农具使用)、生产关系演化(土地可以买卖的地主经济取代土地占有是政治特权的领主经济)推动下,世袭贵族式微,军功新贵、参政士子崛起;“天子与贵族分权”的宗法封建制,演变为“帝王通过朝廷命官统辖庶众”“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君主集权制。秦汉以降两千多年,政治经济制度层面,秦制为显、周制为隐;观念文化层面情形似乎相反,“从周”的儒家为显,“从秦”的法家为隐。周秦两制彼此博弈,互动互渗,共构以地主经济、王权政制为内核的中古—近古社会形态。

中国社会形态第二次大更革发生在清民之际。19世纪中叶以降,随着工业文明降临,西学东渐,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伴随西制的楔入,中国固有的经济—政治结构渐趋解体,发生社会形态的近代转型,由周秦二制综汇而成的社会制度体系是此一转型的基点。

近代制度(无论冠以多少名目)并非单凭某些政治家、思想家“设计”出来,而是在历史演进、中外互动中渐次形成的,是在对周秦二制承继与解构过程中得以重建的。故而清理并反思周制、秦制,须置之于文化生态演化的背景下进行,这是今人探讨制度问题不可旁贷的一项“共业”。

(作者曾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低空经济何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的字眼就此进入全民视野。而随着低空经济热度的不断攀升,到2024年10月,我们悄然发现:三者顺序变
2024-12-10 08:12:00
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工程科技2040发展战略研究
...智能人机交互不断普及。数据资源将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和战略性资源。数字技术革命向新一轮繁荣周期演进,数据产生并扩散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科技发展展现出大科学、定量化趋势,数据驱动的
2025-01-16 19:22:00
...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
2023-06-26 19:26:00
建司75载丨响应国家政策,国寿寿险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积极推广绿色保险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保险,支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以普惠保险服务为例,该公司大力推进老龄、小额、妇女安康等普惠型保险业务拓
2024-10-24 16:27:00
...发挥“智库界”平台资源禀赋,通过承接重大课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综合性、全局性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数字中国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健康养老、
2025-07-04 13:11:00
未来怎么干?看懂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些关键词
...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战略性工作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
2022-10-17 11:08:00
【2025数博会】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贵州在“AI+”时代战略定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社会的“新基石”。“信息通信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全面把握“AI+”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强化数据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2025-08-28 20:08:00
...行统筹部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历史战略性安排,明确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和创新是第一动力。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
2023-01-04 02:41:00
...产业的描述,更展现了人们对前沿性、突破性、颠覆性、战略性等方面价值的综合认识与考量,是人类对关乎自身未来发展的蓝图构画。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不同于科幻电影
2023-09-07 12: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