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正直的西汉名臣袁盎,因为晁错的死被打上了小人的标签
...一个被他怼的便是他哥哥的好朋友周勃。周勃乃汉初开国名臣,在平灭诸吕、迎立文帝的过程中,更是立下了赫赫功绩,在此时的西汉朝堂之上,绝对称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刚刚即位的文帝都对他推崇倍至,每次退朝,...……更多
如何评价历史上真正的汉景帝刘启
...此残忍的刑罚,可见,汉景帝有多么的决绝和冷酷。一代名臣就这样殒命,对于战局几乎连丝毫的作用都没有起到,唯一只能证明的,恐怕就是汉景帝的冷漠无情。据《汉书》记载,校尉邓公在事后上疏言事:夫晁错患诸侯强大...……更多
被称为“无双国士”的袁盎,结局怎么样了?
...,遂与之修好,最终二人成为挚友。袁盎也被许多人称作小人,原因是晁错的死与他脱不了关系。晁错向汉景帝谏言削藩,不料却引起七国之乱,朝廷一时之间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于是袁盎献策,认为应当杀晁错做出退让,如...……更多
历史上以“清君侧”为名义的造反事件有哪些
...伐杨国忠为名义在范阳起兵。当时的唐玄宗身边确实是有小人的,宠幸杨贵妃,把国政交给杨国忠,杨国忠只知搜刮民财,以致群小当道,国事日非,朝政腐败。最后身边的这此小人也不是被叛军所杀,而是在皇帝逃亡过程中发...……更多
揭秘中国历史上四位惨死的名臣
前言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无数名将、名臣数不胜数,他们有的忠心耿耿,有的驰骋沙场忠君报国,为自己的国家开疆拓土,立下不世战功。即便如此,虽然他们都是忠臣良将,但最终却落得一个非常悲惨的下场,本文盘点一...……更多
名臣周亚夫的结局可谓是十分悲惨。一代功臣周亚夫,导致他走向悲剧的应该是这两件事情,第一件是皇后的兄长封侯,还有一件是匈奴将军封侯。有人说周亚夫的政治觉悟太低,导致他虽然立有多项功劳,结果还是没能换得...……更多
为何称汉景帝回头浪子?为何采取仁慈统治政策?
...文人对他的美化,刘启其实是一个心胸比较狭窄的皇帝,名臣周亚夫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证明。周亚夫因为曾经反对立刘启为太子而遭致刘启的嫉恨,刘启上台后,很快就找到借口,将这个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周亚夫杀死...……更多
平定“七国之乱”之人,为何最后却被活活饿死
...。他仅用三个月平定七国之乱,拯救江山于倒悬,却被汉景帝害死。他的一生充满传奇,结局却让后人唏嘘不已。他就是周勃的儿子,汉文帝到汉景帝时期的名将周亚夫。周亚夫的一生可以分为4个阶段:继承父亲爵位、视察军...……更多
汉朝七国之乱和明朝靖难之役,为何结局不一样
景帝二年(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上《削藩策》,力主削藩。景帝召集群臣讨论。晁错曾任太子家令,在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把晁错当成可以倚重的智囊。景帝即位后,晁错更受宠信,景帝对他言听计从,故而朝堂之上多...……更多
七国之乱:汉文帝的深谋远虑与晁错的削藩政策
汉景帝即位的第三年,由于晁错大刀阔斧,力推削藩,激起了吴王刘濞等七国之乱,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叛乱,仅用了三个多月就平定了。这主要还是得益于汉文帝的深谋远虑,提前布局,可以说,吴楚等七国之乱,早被汉文...……更多
话说西汉汉景帝在位时做了一件事,时至今日依然被史学界所诟病。那就是他杀害了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最大功臣周亚夫。汉景帝为何要诛杀这位功臣呢?有一种说法是,周亚夫的被杀,是因为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在吃肉的...……更多
汉景帝亲手打死吴国太子,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根
汉景帝作为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之一,可以说是一位合格的君主。但是汉景帝的脾气却令人不敢恭维,正是在这种怪异的脾气之下导致汉景帝做了一些荒唐事。这些荒唐事最后引发了祸乱的种子。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景帝在当皇...……更多
汉景帝厌恶梁王欲杀之,韩安国进言太后化解危机
雪泣悟主,臣节可亮。韩安国是西汉时期的名臣、将领,也是一位十分善辩的辩士,他自幼博览群书,成名较早,之后被汉景帝选为博士进入朝堂,先后侍奉过景武两帝,在七国之乱和抵抗匈奴中先后立下过赫赫战功。上图—...……更多
周亚夫是汉朝丞相,抗击匈奴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却将他活活饿死
...夫为中尉。负责掌管京城的兵权,并且在驾崩之前嘱咐汉景帝关键时刻可以重用周亚夫。皇帝的临终遗言,分量是很重的。汉景帝牢记父亲的嘱咐,提拔周亚夫做了车骑将军。汉景帝的做法是正确的。再后来因为汉景帝采纳晁错...……更多
...为什么刘邦那些出身“屌丝”的沛县老乡个个能成为一代名臣,难道他们都天赋异禀?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一定时代条件下,如果你自身态度端正、学习能力没问题,再加上跟对上级、站对队伍,成就一番...……更多
平定七国之乱的汉朝名将是谁,为何最终被饿死
...是其中一位,他曾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一展身手,深得景帝赏识。周亚夫是汉朝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刚开始的时候只当了一个郡守。当时在他管理的地方有一个很有名的看相老妇人,这个人叫做许负。他便邀请此人去他府上...……更多
浅谈七国之乱时,淮南王刘安为何不反的原因
汉景帝应对七国之乱的时候,淮南王本来是想反叛的,只不过淮南王是一个书生,他根本就不懂打仗。在他要出兵配合吴楚七国叛乱的时候。他被中央派来到地方任职的宰相给坑了,最终宰相把他手里的兵权给骗了过去。淮南...……更多
汉景帝刘启轻信奸佞屠戮忠良,他是昏君吗?
...,这是他人生中的辉煌篇章,历史为他打上了西汉战神的标签。当然了,志得意满的他不知道,他此时的巅峰就是他来日的末路。(周亚夫画像) 而对皇帝本人来说,他也可以彻底松一口气,因为从惠帝刘盈时期就非常严重的...……更多
汉景帝睚眦必报的性格,为汉朝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张相如有什么品质?打仗很厉害,但不善言辞,另一位名臣张释之就曾以张相如举例,说他是“言事曾不能出口”。被张相如指导培养的刘启,哪里容得下让别人在自己面前张狂?端起棋盘就去砸刘贤。一打,就出事故了,刘...……更多
汉景帝时,七国之乱被平定后,七个诸侯王什么下场?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朝廷权力。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更多
...帝耳朵里,文帝召见并提拔直不疑为太中大夫,同朝中的小人急眼了,便摇舌鼓唇,说直不疑跟自家嫂子乱伦通奸!面对这种恶毒的诬蔑造谣,直不疑只轻轻说一声“我乃无兄”,并不去据理力争,痛击造谣者,来洗清自己的“...……更多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是汉文帝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公元前141年),谥号“孝景皇帝”。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多
刘濞的崛起与七国之乱的爆发
...本想着再积累一些实力,然后起兵造反。但是他没想到汉景帝已经开始削藩准备,于是刘濞依已然没有了退路。况且刘濞自己也知道汉景帝对他的行为是很不满意的,所以这也让刘濞不得不反。汉景帝当时按照自己手下的大臣建...……更多
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最后为何会绝食而死
...没想过要造反。 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就这样,到了汉景帝时代之后,周亚夫再次升迁,升任为车骑将军。按照汉景帝时期的官制,车骑将军在军方内部,大概相当于是三把手。而且,周亚夫做三把手的时候,一把手和二把手...……更多
西汉名将周亚夫,为何落得吐血而亡的结局
...军事家,因刚正不阿、尽职尽责受到文帝的器重和信任。景帝即位以后,周亚夫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有功,授丞相之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谏臣,景帝却想置他于死地,后来周亚夫绝食吐血而亡,那么一代名将周亚夫...……更多
匈奴屡次侵犯汉朝边界,为何晁错却劝阻汉景帝出兵?
...,荡漾在汉朝边界。汉朝士兵快马加鞭,向宫中报信。汉景帝听后,勃然大怒,召集众将军商议。在这种情况下,汉朝将军们都会生气,自己的族人被匈奴士兵斩杀,抢走牲畜,抢走女人。强盗般的行动,让汉人无法容忍,众将...……更多
汉景帝非要周亚夫死,是周亚夫的犟脾气害了自己
...想明白,他是大汉功勋卓著的将军,曾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何非要他的命?其实,是周亚夫不肯低头的犟脾气害了他。名将之风,细柳营成军中典范周亚夫之父周勃是汉代开国功臣,在名将如云的刘邦时期,周勃并不算很出...……更多
一代明君汉景帝,与父亲共同开创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汉文帝刘恒的嫡长子,西汉的第六位皇帝。因为是嫡长子,再加上汉文帝膝下子嗣薄弱,所以在他继承皇位的道路中,并没有经过什么曲折。在他在位期间,为了加强皇权,将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因此他推行了...……更多
平定七国之乱的他却被饿死,如何看待汉景帝逼死周亚夫?
...拜宰相却最终饿死的主人公——周亚夫。1、如何看待汉景帝逼死周亚夫这件事周亚夫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两朝重臣,对外他抗击匈奴,对内他平定七国之乱,为大汉基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一生极富传奇,做下了许...……更多
汉文帝刘启为什么被称为贤君?
...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对中央构成了很大的威胁。直到汉景帝时期,爆发了由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最终景帝采取了晁错的建议,派将军周亚夫平定了此乱。虽然各大诸侯王势力很大,但并不影响文景之治的出现。一、汉文...……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李自成进攻北京前,曾提出三个条件,崇祯为何宁愿亡国也不答应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明代是亡在满清铁骑手中。但事实上,明代是亡于内忧,而并非外患。如果不是李自成推翻明代的统治,满清也无法捡个大便宜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大概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深,或是为了报答拥立之恩,所以一直在权相史弥远的挟制之下,他对政务完全不过问,只顾自身尊崇理学
2024-06-24 20:37:00
刘伯温死前吃一口烧饼,这是为何
刘伯温,似乎与烧饼很有缘,先是有预测未来的《烧饼歌》,后又在临死前吃了一口烧饼破了大明王朝的寿命,这烧饼在刘伯温手里,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执政后期,蜕变成厌倦朝政、追逐声色的昏君,他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等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奸臣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
2024-06-24 20:37:00
宋理宗后期祸国殃民的行径,引起了朝廷内外的民怨与反抗。如针对奸臣当道祸乱朝纲的乱象,有人就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
2024-06-24 20:37:00
《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是笔糊涂账。最典型的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一个人几乎就能抵挡住吕布,按理说加上关羽和刘备
2024-06-24 20:38:00
庞德本来是马超手下,随着马超兵败曹操,他也跟着马超逃到了汉中。哪料马超却又投降了刘备,把庞德扔给了张鲁。曹操在平定汉中时
2024-06-24 20:38:00
朱元璋为什么对他外甥李文忠两次改姓
由李文忠到朱文忠稍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他的父亲是李贞,子随父姓,他姓李实属正常。李文忠十二岁的时候
2024-06-24 20:38:00
当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主角身上时,便会忽略“导演”的存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曹操才是这一幕的导演。出征前曹操突然脑子犯抽
2024-06-24 20:39:00
这些猛将各个勇武过人,虽然性格各有不同,但毫无疑问在当时都是各方的英雄。不过有个地方非常得值得思考,那就是战败后武将底下的士兵
2024-06-24 20:39:00
就这样庞德抬棺大战关羽而来。打了两次,百余回合,竟然被庞德一箭射中左臂。这是为什么?其一:英雄迟暮站在关羽角度来言,你再不喜欢他
2024-06-24 20:39:00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
2024-06-24 20:40:00
皇帝和普通人吃的真的不一样吗
很多皇帝吃的东西,百姓很有可能吃不到,甚至如果吃到也不会吃饱,皇帝作为一个国家之主,想吃什么,都会为他送到,下面的人,也会尽心竭力的巴结皇帝
2024-06-24 20:40:00
简介明朝工部尚书曾鉴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
简介明初将领郭英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