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0 20:42: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是汉文帝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公元前141年),谥号“孝景皇帝”。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同时,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顺利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

公元前195年,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刘濞开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并设官市,减免赋税,吴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刘濞的政治野心也逐日滋生。文帝时,吴太子入朝,与皇太子刘启(即景帝)下棋,发生争执,皇太子愤怒之下抓起棋盘将吴太子砸死。汉文帝派人将吴太子尸体运回吴国,从此,刘濞称疾不朝。此时,各诸侯的势力不断增强,而且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法律。他们狂妄自大、骄横跋扈,目中无人,根本不把汉王朝放在眼里。

景帝即位后,刘濞变得日益骄横,造反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由朝廷直接统治。他看到中央集权尚且不稳,对发展生产极为不利,就向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议。他说:“诸侯们早已预谋造反,削他的地,可能他就会早一点反,危害也就小一些。不削地,他晚一点反,将来势力变强了,准备得更充分,那样一来,对咱们的威胁也就更大了。”

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的建议,于公元前154年分别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去了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及胶西王的6个县。朝廷削地的诏书送到了吴国,刘濞诛杀了朝廷派来的官员。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告知各诸侯国。消息传开后,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昂、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起兵配合。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汉景帝见叛军来势凶猛,十分担心。急忙召集众臣商讨对策,可是众臣都不言语。正在为难之际,他想起文帝临终前的嘱咐,“如有战乱,可拜周亚夫为将军。”于是,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帅36个将军去讨伐叛军。

汉景帝派周亚夫等与叛军交战时,内心摇摆不定,这给袁盎可乘之机。袁盎原是吴相,与刘濞关系甚密。袁盎对汉景帝说:“方今之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刃血可俱罢。”为了能让七国罢兵,汉景帝听信袁盎的话,表示“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于是腰斩晁错于东市,并族诛。汉景帝诛晁错,去掉了七国起兵的借口,然而七国仍然没有罢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反叛的面目,汉景帝后悔莫及。

周亚夫率大军分兵前进,并派一队轻骑兵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派主力部队在昌邑城南挖深沟、筑高墙,阻止吴兵北进。刘濞急于进攻,多次挑战,周亚夫仍是只守不攻。这样一来,打了两个月的消耗战,吴兵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粮食也供应不上。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这时,周亚夫看准了反攻的最佳时机,命令全部精锐部队开始四面出击。吴楚联军惨败,吴王刘濞被杀,楚王自杀,其他五个诸侯也迅速被打垮,周亚夫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平定了七国的叛乱。

从此以后,诸侯只能在自己的封国中征收租税,不可以干预地方的行政,因而他们的权利被大大削弱,汉王朝成为真正统一的封建帝国。

清静恭俭

“清静恭俭”是对景帝政治功绩一个传统评价。“清”是指为政少事;“静”是指安定百姓;“恭”是指善待臣民;“俭”是指节省汰用。景帝继续执行黄老(黄,是黄帝,老是老子)无为政治,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汉景帝时期,开始实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所谓的约法省禁,是指法令要比西汉帛书简约,刑网要宽疏。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刚即位就下诏:“令田半租”,即收取文帝时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从此,这个新的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公元前155年,汉景帝下令推迟男子开始服徭役的年龄三年,且缩短服役时间。

汉景帝即位后,继续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因此,他曾多次下令让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

他允许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搬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农业生产,并“租长陵田”给一些无地少地的农民。多次颁诏强调,用法律手段,打击一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汉景帝还两次下令禁用谷物酿酒,用粟喂马。

在法律上,汉景帝实行轻刑慎罚之政:其一,继续不断地减轻刑罚,修正文帝废除肉刑改革中不当之处。其二,强调用法要谨慎,增强司法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性。其三,要对一些特殊罪犯给予一定照顾。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汉景帝即位后开始逐渐重视文教事业,打击豪强。当时,在教育中最突出的是文翁办学。文翁,通晓《春秋》,以郡县吏被察举(郡国守相经过考察后向朝廷推荐),汉景帝末年任他为蜀郡太守。文翁首创了郡国官学,在文化传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成就得到后人肯定,武帝也非常欣赏文翁的办学模式,因而全国推广。

同时,为了保证上令下达,汉景帝还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重要的有两项:一是修建阳陵时,效高祖迁徙豪强以实关中的做法,把部分豪强迁到阳陵邑,让他们宗族亲党分离,进而削弱他们的势力,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二是任用酷吏,如宁成、郅都、周阳等,严厉镇压那些作奸犯科、横行郡国者,以收到杀一儆百的功效,让那些不法官僚、豪强、外戚等个个惴恐,收敛其不法行为,通过阶级关系的局部调整,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

由于汉景帝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进而促进了汉景帝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呈现一番繁荣景象。但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这种状况,也为后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同时也给西汉中期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总结:

政治绩上承文帝德政,下启武帝盛世,他就是一代名君汉景帝。一位执政虽然只有16年,而功绩却古今称誉的好皇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朝之初盛行“黄老学说”,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曹参继萧何为相后,更是在全国积极践行黄老学说。直到汉景帝时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黄老学说在汉初的政治舞台上盛行了六十多年。它帮助汉王朝在秦末残破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站稳了脚
2023-05-05 16:45:00
晁错建议汉景帝推行《削藩策》,结果被反杀
...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所以经常给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讲各种典故和道理,一来二去,弄得太子刘启都有点崇拜他了,咋这么有才呢?于是,将之视为“智囊”。但是呢,晁错有才是有才
2023-01-09 21:32:0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汉风廉韵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放
...特展”后,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同题图片展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正式开放,该展览从廉政思想、廉政制度、廉政文化、廉政人物四个方面对汉代廉政体系作了全面介绍。古人的廉政思
2024-06-05 16:15:00
父亲自杀后,晁错为何随即被腰斩弃市而亡
...的一员,对朝廷的不满已经积累已久。他痛失爱子后,对汉景帝更是怀恨在心,只等一个引燃战火的导火索。当晁错的建议得到汉景帝的采纳,朝廷开始行动削减诸侯王的封地时,刘濞终于按捺不住
2024-05-08 19:05:00
汉朝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区别
...子,只追求表面文章,而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和智慧!当汉景帝让卫绾谈谈儒家和道家的区别和优劣时,卫绾选择了逃避,他说自己只懂儒学,不通黄老之术,因此对二者无法评判!接下来在处理梁
2024-01-28 12:53:00
削藩之路:晁错与主父偃的策略与皇帝支持的重要性
...藩出力最大的两位历史人物是晁错和主父偃,他们分别向汉景帝和汉武帝上书《削藩策》、《推恩令》,两份奏折的年代相隔久远,核心思想也是如出一辙,而然在当时所取得效果截然不同。主父偃
2023-10-24 14:37:00
汉景帝刘启:国家统一与繁荣的缔造者
历史长河中,众多君主才子纷纷登场,然而,汉景帝刘启却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雄心壮志,完成了一次堪称辉煌的大一统,将漫长的分裂统一于他的统治之下。汉景帝刘启究竟是如何实现历史上的这一
2023-10-10 21:57:00
太皇太后窦漪房,又老又瞎,为何刘彻却斗不过她
...她在景帝时执意扶持小儿子梁王刘武上位,数度逼宫,让汉景帝头疼不已;又在武帝前期和小毛孩刘彻硬碰硬,逼杀武帝倚重的儒家大臣王臧、赵绾,更是一言不合就要废掉刘彻,逼得刘彻不得不寄
2024-04-28 10:13:00
堂堂大汉博士,居然力搏野猪一刀毙命
...的野猪给捅死了,就用了一刀!”公元前150年4月16日,汉景帝正陪着薄太皇太后闲聊,内侍跌跌撞撞、面色惨白地跑来禀告了这个消息!那个捅死野猪的生猛博士,名叫辕固,两个时辰前,
2024-04-29 10: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