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20 20:42:00 来源:戏说三国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是汉文帝长子,母亲窦姬(窦太后)。在位16年,卒于景帝后三年(公元前141年),谥号“孝景皇帝”。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同时,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顺利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国的叛乱,史称吴楚之乱,或“七国之乱”。

公元前195年,刘邦立兄刘仲之子刘濞为吴王。刘濞开铜矿,铸“半两”钱,煮海盐,并设官市,减免赋税,吴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刘濞的政治野心也逐日滋生。文帝时,吴太子入朝,与皇太子刘启(即景帝)下棋,发生争执,皇太子愤怒之下抓起棋盘将吴太子砸死。汉文帝派人将吴太子尸体运回吴国,从此,刘濞称疾不朝。此时,各诸侯的势力不断增强,而且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法律。他们狂妄自大、骄横跋扈,目中无人,根本不把汉王朝放在眼里。

景帝即位后,刘濞变得日益骄横,造反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夺诸侯王的封地,由朝廷直接统治。他看到中央集权尚且不稳,对发展生产极为不利,就向景帝提出削藩的建议。他说:“诸侯们早已预谋造反,削他的地,可能他就会早一点反,危害也就小一些。不削地,他晚一点反,将来势力变强了,准备得更充分,那样一来,对咱们的威胁也就更大了。”

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的建议,于公元前154年分别以各种罪名先后削去了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及胶西王的6个县。朝廷削地的诏书送到了吴国,刘濞诛杀了朝廷派来的官员。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告知各诸侯国。消息传开后,胶东王刘雄渠、胶西王刘昂、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起兵配合。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爆发。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汉景帝见叛军来势凶猛,十分担心。急忙召集众臣商讨对策,可是众臣都不言语。正在为难之际,他想起文帝临终前的嘱咐,“如有战乱,可拜周亚夫为将军。”于是,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统帅36个将军去讨伐叛军。

汉景帝派周亚夫等与叛军交战时,内心摇摆不定,这给袁盎可乘之机。袁盎原是吴相,与刘濞关系甚密。袁盎对汉景帝说:“方今之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刃血可俱罢。”为了能让七国罢兵,汉景帝听信袁盎的话,表示“不爱一人以谢天下”,于是腰斩晁错于东市,并族诛。汉景帝诛晁错,去掉了七国起兵的借口,然而七国仍然没有罢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反叛的面目,汉景帝后悔莫及。

周亚夫率大军分兵前进,并派一队轻骑兵断了吴楚联军的粮道,派主力部队在昌邑城南挖深沟、筑高墙,阻止吴兵北进。刘濞急于进攻,多次挑战,周亚夫仍是只守不攻。这样一来,打了两个月的消耗战,吴兵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粮食也供应不上。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这时,周亚夫看准了反攻的最佳时机,命令全部精锐部队开始四面出击。吴楚联军惨败,吴王刘濞被杀,楚王自杀,其他五个诸侯也迅速被打垮,周亚夫只用了3个月时间,就平定了七国的叛乱。

从此以后,诸侯只能在自己的封国中征收租税,不可以干预地方的行政,因而他们的权利被大大削弱,汉王朝成为真正统一的封建帝国。

清静恭俭

“清静恭俭”是对景帝政治功绩一个传统评价。“清”是指为政少事;“静”是指安定百姓;“恭”是指善待臣民;“俭”是指节省汰用。景帝继续执行黄老(黄,是黄帝,老是老子)无为政治,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汉景帝时期,开始实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所谓的约法省禁,是指法令要比西汉帛书简约,刑网要宽疏。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刚即位就下诏:“令田半租”,即收取文帝时十五税一之半,即三十税一。从此,这个新的田租税率成为西汉定制。公元前155年,汉景帝下令推迟男子开始服徭役的年龄三年,且缩短服役时间。

汉景帝即位后,继续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因此,他曾多次下令让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

他允许住在土壤贫瘠地方的农民搬到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从事农业生产,并“租长陵田”给一些无地少地的农民。多次颁诏强调,用法律手段,打击一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汉景帝还两次下令禁用谷物酿酒,用粟喂马。

在法律上,汉景帝实行轻刑慎罚之政:其一,继续不断地减轻刑罚,修正文帝废除肉刑改革中不当之处。其二,强调用法要谨慎,增强司法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性。其三,要对一些特殊罪犯给予一定照顾。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汉景帝即位后开始逐渐重视文教事业,打击豪强。当时,在教育中最突出的是文翁办学。文翁,通晓《春秋》,以郡县吏被察举(郡国守相经过考察后向朝廷推荐),汉景帝末年任他为蜀郡太守。文翁首创了郡国官学,在文化传播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成就得到后人肯定,武帝也非常欣赏文翁的办学模式,因而全国推广。

同时,为了保证上令下达,汉景帝还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重要的有两项:一是修建阳陵时,效高祖迁徙豪强以实关中的做法,把部分豪强迁到阳陵邑,让他们宗族亲党分离,进而削弱他们的势力,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二是任用酷吏,如宁成、郅都、周阳等,严厉镇压那些作奸犯科、横行郡国者,以收到杀一儆百的功效,让那些不法官僚、豪强、外戚等个个惴恐,收敛其不法行为,通过阶级关系的局部调整,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

由于汉景帝推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进而促进了汉景帝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呈现一番繁荣景象。但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这种状况,也为后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同时也给西汉中期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清静恭俭:汉景帝的政治智慧与儒家治理

总结:

政治绩上承文帝德政,下启武帝盛世,他就是一代名君汉景帝。一位执政虽然只有16年,而功绩却古今称誉的好皇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朝之初盛行“黄老学说”,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曹参继萧何为相后,更是在全国积极践行黄老学说。直到汉景帝时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黄老学说在汉初的政治舞台上盛行了六十多年。它帮助汉王朝在秦末残破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站稳了脚
2023-05-05 16:45:00
晁错建议汉景帝推行《削藩策》,结果被反杀
...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所以经常给太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讲各种典故和道理,一来二去,弄得太子刘启都有点崇拜他了,咋这么有才呢?于是,将之视为“智囊”。但是呢,晁错有才是有才
2023-01-09 21:32:00
汉朝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区别
...子,只追求表面文章,而没有政治斗争的经验和智慧!当汉景帝让卫绾谈谈儒家和道家的区别和优劣时,卫绾选择了逃避,他说自己只懂儒学,不通黄老之术,因此对二者无法评判!接下来在处理梁
2024-01-28 12:53:00
汉景帝刘启:国家统一与繁荣的缔造者
历史长河中,众多君主才子纷纷登场,然而,汉景帝刘启却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雄心壮志,完成了一次堪称辉煌的大一统,将漫长的分裂统一于他的统治之下。汉景帝刘启究竟是如何实现历史上的这一
2023-10-10 21:57:00
削藩之路:晁错与主父偃的策略与皇帝支持的重要性
...藩出力最大的两位历史人物是晁错和主父偃,他们分别向汉景帝和汉武帝上书《削藩策》、《推恩令》,两份奏折的年代相隔久远,核心思想也是如出一辙,而然在当时所取得效果截然不同。主父偃
2023-10-24 14:37:00
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的母亲究竟有多厉害
...皇帝,珍宝财富比京师还多。窦太后宠爱刘武,以致希望汉景帝刘启将来能把皇位传给弟弟刘武。于是在一次宴会上,窦太后就向汉景帝提出了心中的想法。汉景帝为了不让窦太后生气,便当即答应
2024-03-18 17:04:00
“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又是怎么平定的?
...最终的结局是冤还是不冤?“七国之乱”是如何爆发的?汉景帝从小就是一个熊孩子性格,每一个熊孩子到处捅马蜂窝的时候都只是觉得这好玩,而不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汉景帝当
2024-01-16 19:44:00
晁错到底说了什么?引得各路诸侯杀心四起
作为一名西汉名仕,晁错先后服侍过汉文帝与汉景帝,他在农业、军事、政治上都有不小成就,对汉朝的兴盛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就是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大臣,却被腰斩于东市,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
2024-04-25 15:40:00
窦漪房: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汉朝皇后,从宫女到皇后的传奇人生
...漪房,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窦太后,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刘启的母亲,汉武帝刘彻的祖母。从一介宫女到成为后宫之主,她用了16年,之后又成为太后、太皇太后,辅佐过汉朝三任皇帝,窦
2024-03-31 13: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