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朝之初盛行“黄老学说”,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16:45: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时常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才能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以确保刘氏江山绵延不绝、永世长存?

当刘邦与大臣陆贾谈论起此话题时,陆贾认为,专任刑法是秦朝存世短暂、迅速覆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建议刘邦吸纳儒家学说,“行仁义,法先圣”,以求邦固家宁。

汉朝之初盛行“黄老学说”,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陆贾的思想反映了汉初封建统治阶层中的部分人认识到,单纯地依靠严刑峻法统治天下是危险的,应该寻求别的思想工具予以补充,甚至是替代。

刘邦虽然觉得陆贾说的有道理,但他没有完全接受。这是因为,儒家学说原本是奴隶制下出现的意识形态,如果不加以改造,是不能满足封建王朝的政治需求的。

最终,汉朝初期的上层统治者们经过一再地探究、比对发现,“黄老学派”的思想理论有利于汉王朝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巩固封建政权。

“黄老”即黄帝和老子。黄老学派是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派,它提倡刑名之学,接近法家的学说。

汉朝之初盛行“黄老学说”,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黄老学说”主张统治者“无为而治“,又并不提倡完全无所作为,而是要求统治者“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这与韩非所主张的“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等理论观点,是一致的。

随着汉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一锤定音,黄老学派的某些思想被改造,使之成为了“以法为主,以礼为辅”的一种理论形态。

这种理论形态赋予“道”以新的解释,强调“道生法”,守道就是遵法,法和礼仪相辅而行,追求“清静无为”,从而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目的。

但是,汉高祖刘邦没有彻底否定秦始皇的法治传统,主张在“汉承秦制”的前提下,兼用“德治”,“守而勿失”。

当时,有些儒生在竭力倡导“仁义”、“德政”的同时,也主张“无为”。如,陆贾在他的《新语》中说:“夫道莫大于无为”。

汉初推行黄老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曹参。他在担任齐国的国相时,听说胶西有一位盖公,“善治黄老言”。于是,曹参就派人将其请来求教。

汉朝之初盛行“黄老学说”,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盖公跟曹参讲了一些“治道贵清静而民定”之类的道理后,曹参就照着去做。结果,曹参相齐九年,使得齐国出现了相对稳定的良好局面。

曹参继萧何为相后,更是在全国积极践行黄老学说。直到汉景帝时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黄老学说在汉初的政治舞台上盛行了六十多年。

它帮助汉王朝在秦末残破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站稳了脚跟,重建了封建统治秩序。

不过,“黄老政治”提倡的“无为而治”,也使得一些地方割据势力得以恣意妄为,不断谋取政治、经济力量,以至于严重威胁到了中央政权。

吴、楚两个诸侯王国引领的“七国之乱”,就是汉朝初期,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对抗朝廷,进行叛乱分裂活动的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事件。

这一事件,根源于汉高祖刘邦的一个治国思路。他认为,秦始皇废弃“分封制”,招致了秦王朝的“孤立之败”。

汉朝之初盛行“黄老学说”,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因此,刘邦在剪除异姓诸侯王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企图以此加强对全国各地,尤其是偏远地区的统治。

令刘邦没想到的是,时日一久,随着吴、楚等同姓诸侯王国势力的日益壮大,他们竟然成了一个个心怀异志的独立王国。

汉文帝时的政论家贾谊就当时的天下形势,曾冷静地指出,汉王朝就像一个全身患肿病的人,手指头不能随意屈伸,疼起来要命。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成为痼疾,就会葬送汉王朝。

汉文帝刘恒根据贾谊的意见,让部分王国“瘦身”,使之由大变小,以削弱诸侯王的力量。同时,把自己的儿子刘武封在梁国,作为都城长安的外围屏障。

汉朝之初盛行“黄老学说”,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藩”,剥夺诸侯王国的部分领地,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当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着手整治严重威胁着中央政府的诸侯王国时,一场酝酿已久的、西汉封建王朝和同姓诸侯王之间的战争爆发了。

汉景帝刘启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个诸侯王国联合发动了武装叛乱。

“七国之乱”虽然来势汹汹,但它违背了天下苍生“休养生息”的意愿,故而没有得到广大民众的响应、支持。叛乱爆发三个月后,就被太尉周亚夫统帅的大军平定了。

“七国之乱”警醒了汉王朝,并促使它尽快解决诸侯王国的问题。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汉景帝把各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同时,裁减了各王国的官吏,降低了他们的职位。

汉朝之初盛行“黄老学说”,为何会悄然退出历史舞台?

这样,各诸侯王国的独立地位被取消了,变得如同朝廷直辖的郡县。

“七国之乱“,从反面教育了汉朝的统治者,必须进一步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和奴隶主残余势力的斗争。

如此一来,“清静无为”可以融通各种势力,使之相安无事的理论破产了。事实证明,地方割据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乱为”,就会为所欲为;就会兴风作浪,就会危及中央政权!

于是,至此,已经不能适应汉王朝统治所需的黄老学说,悄悄地退到了历史的帷幕后面去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7: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汉初黄老之术与儒家思想的交锋
...历战乱的旧山河,刘邦听取了大多数大臣的建议采取了“黄老之术”并且实践之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高祖之后的文、景二帝虽然也注重天下读书人的培养,但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推行上依然坚了持
2024-04-03 14:44:00
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在西汉王朝抗击腐败进程中的作用
...系列的积极影响,为后世所称赞。廉政思想:西汉初年“黄老思想”受到推崇,不过受到腐败问题的影响,最终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黄老思想被儒家思想所代替西汉王朝取代秦朝重建统一帝
2023-01-06 21:54:00
汉初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固
汉初吸取了秦末农民战争的教训,采取在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所谓\"黄老学说\",实际上是道家学说中的两派。\"黄\"指\"黄帝之学\",\"老\"指老子的学
2024-03-07 12:52:00
汉武帝刘彻的治国理念:儒学与大一统的推进
...国家,相反的是他采用了更为柔和的方式,那就是,使用黄老之学。 所谓黄老之学,其中心思想就是无为,运用于刘氏政权中,就是避免征战,养民生息,虽然从今天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
2023-09-23 16:40:00
窦太后抵触儒学,对汉武帝新政横加干涉,把儒生丢进野猪笼
...那就是太皇太后窦氏有自己信仰的一套学说,那就是无为黄老学说。黄老学说起源于战国时期,结合了道、法两家的思想,道家学说和法家理论的一个强强联合产物。窦氏非常崇尚黄老学说,可以说
2023-05-02 10:05:00
窦太后打压儒家为何会连累侄子窦婴和心腹直不疑
...和解读。首先说直不疑,这个人在西汉初年名气很大,是黄老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黄老学说是道家学说的分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治国思想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因为受到秦末农民战争
2023-05-13 11:03:00
张汤的死并非个人恩怨,背后藏着怎样的阴谋诡计?
...利益的冲突,也是派系利益的对抗。汉武帝刘彻即位初期黄老学说在朝廷占据统治地位,所以他提拔了儒家学说,形成了朝廷对抗,以此与窦太后争夺朝廷大权。窦太后去世后,刘彻搞了独尊儒术的
2023-05-18 05:13:00
如果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坚持黄老思想治国,接下来历史会如何?
...在。那么如果当年汉武帝没有罢黜百家,而是坚持继续以黄老思想治国!接下来的历史,会如何发展呢?想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先从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前,汉朝的社会状态说起。汉朝从
2024-02-28 20:28:00
《商君书》和《吕氏春秋》哪个是大秦救命良方
...,还是他的那本书:《吕氏春秋》。这本书的主流思想以黄老学说为主,另外还兼儒墨,合名法。与我们的普遍印象不同,黄老学说可不是纯正的道家,它有另外一个名字:齐法家。相比于一味强调
2024-04-15 22: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