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在古代,近1吨的司母戊方鼎是怎么造出来的?
...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近1吨的司母戊方鼎是怎么造出来的?1998年12月15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专题报告会举行。什么是夏商周断代工程? 它是一项中国的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更多
鼎在商朝和西周时期达到高峰
...前,中国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至商朝和西周时期达到高峰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因鼎大得可以做马槽,又俗称“马槽鼎”。司母戊...……更多
为何只有妇好如此耀眼,而妇井籍籍无名
...重的青铜礼器。而为妇好铸造的司母辛方鼎,则明显小于司母戊方鼎。如果说青铜器的容量和重量是由当时社会所遵循的礼制所决定,那么司母戊方鼎的主人,会不会其地位也要高于司母辛方鼎的主人?青铜器只是墓主等级的一...……更多
平陆方鼎 古拙生动
...来连接四壁的附加角板,于是认定这只鼎同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一样是采用拼铸法制作而成的,简单说就是先铸造部件,然后将部件拼接起来。平陆方鼎由5个主要部分共17个部件拼铸而成。每一面大致分为上、中、下三段...……更多
欣赏青铜时代的代表——鼎
...鼎、一语九鼎、一言九鼎等等。 注释1: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又称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更多
西周青铜器为何沦为“煎锅”
...后都隐藏了一段心酸往事,比如何尊、大禾人面方鼎、商司母戊方鼎等,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国宝级青铜器,谁能想到当年的大禾人面方鼎居然被农民给砸成了稀巴烂,所幸的是后来还是被专家费尽千辛万苦给拼凑了回来,但是...……更多
透过商朝的青铜礼器,谈商朝的“竞争性宴饮”
...无可替代的地位,这些青铜器在历史中起到重要作用。《司母戊方鼎》是商周晚期的青铜器,是现存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外表气势宏伟,庄严凝重,纹饰华丽可谓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鼎内有“司母戊”三字,所以鼎也就以此...……更多
真实的商朝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频繁迁都?
...工艺就已经那么高超和精美了。1938年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重达875公斤。这是3000多年前商代制造的啊。因为铜液的冷却速度是很快的,要制造青铜器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往模具里灌注完毕。一个烧铜液的干锅它也就那...……更多
“国宝”三秋杯为何现代也无法仿造
...,也许每个人能想到的都不一样,比如最大的青铜器文物司母戊方鼎,既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且也是我国古代青铜技艺的代表;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的战国越王勾践剑,历经千年也还依然锋利无比;也有书法绘画的国宝...……更多
国内最强的县级博物馆,或许是这里
...400公斤,一度是最大的先秦时期青铜圆鼎,规模仅次于商司母戊方鼎。“铸客大鼎”在抗战时曾与故宫文物一起被迁移至四川乐山保存,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一直存放于安徽博物院。 原鼎现存安徽博物院,故馆藏展品为1∶...……更多
国之重宝缘何“改姓”
...书里的国宝,从小到大我们可能对它的另一个名字——“司母戊鼎”更为熟悉。国之重宝缘何“改姓”?这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学术争鸣?自大鼎出土之日起,围绕其名称问题,各家颇有著述,至今争讼不断。商代卜辞和金文书体...……更多
西周墓发现什么神秘青铜器
...,令人叹为观止,最著名的青铜器就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同时,也有许多神秘的青铜器让人费解。1959年3月,安徽省屯溪市修建机场,就在施工时,工人们意外地挖到一座古墓。专家赶到现场,经勘察认定,这是一座...……更多
朝歌和西岐,这两个曾经辉煌的古都究竟在现代中国的什么地方呢
...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青铜器的制造技术上达到了巅峰,司母戊大方鼎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武丁时期商朝可以说是达到了鼎盛。武丁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增强了商朝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使得商朝成为当时最强大...……更多
商朝的灭亡真的是因为青铜器吗
...数。可是也正是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毁了商朝的根本。(司母戊鼎)商朝的青铜器种类众多,用途也是不尽相同,如青铜礼器,青铜兵器、青铜乐器、青铜车马器还有一些青铜工具。但是最多的还是青铜酒器,各类的青铜酒器占了...……更多
...礼器、兵器就达3560件以上。 举世闻名的后母戊鼎(又称司母戊鼎),不仅造型庄重威严、纹饰华美典雅、冶铸工艺复杂,更以其875公斤的重量位居世界青铜器之冠。(赵汉青 杨佳欣)推荐阅读【双语视频】走进殷墟①丨认识中...……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绝世珍宝
...是宝物名称的来源。TOP2后母戊鼎这件文物之前被称作“司母戊鼎”。“国之大事,在祀及戎”,这件文物就是商代时期用于祭祀的用具,被认为是中国青铜史上的典范。这件文物是当今稀世国宝,但这件文物并非中国第一绝世...……更多
司母戊鼎为什么变成了后母戊鼎
...发现这个鼎其实应该是比较的有意思的,因为和我们说的司母戊鼎好像并不是一个名字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何呢?其实大家还是没有搞清楚里面具体的原因了,这个后母戊鼎其实就是司母戊鼎了,那么这个后母戊鼎中的后字怎么...……更多
盘点史书中武将的七大神迹,刘裕独驱千人是否真实?
...不一、轻重有别,比如现如今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的司母戊方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鼎,鼎高1.33米,重875公斤,而现藏于凤翔博物馆的八首带盖小鼎,大小不超过10公分,重量不足5斤。所以一个普通人也能“扛...……更多
聊聊从夏朝到商朝的历史变迁
...解商朝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线索。比如,有一件名为“司母戊鼎”的青铜器,它是商朝时期的一件重器,重达832.84千克,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的造型雄伟壮观,纹饰精美,体现了商朝青铜器铸造技术...……更多
帝王谷出土一把“神兵”,性能更胜越王勾践剑,美专家揭开了谜团
...今出土的青铜器还是蛮多的,其中著名的有越王勾践剑、司母戊鼎、曾侯乙编钟等逆天文物。其中当年越王勾践剑的出土真的是震惊了世界,而且还远赴国外展览,这把越王勾践剑经历了2500多年却依然没有丝毫的锈迹,显得非...……更多
安阳殷墟博物馆:穿越千年,直击商朝文明的惊世辉煌!
...逸,无不彰显着商朝高超的铸造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追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这些国之重器,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商朝文明智慧的结晶。它们静静地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梦想,让人不禁对古人的创造力叹为观止。...……更多
秦朝大力士和当代大力士相比,究竟谁的力气大?
...但这个古代大力士举起的鼎,究竟有多重?我们都知道,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最重、最大的鼎类青铜器,重达832.84公斤。如果有人能够扛起这个巨大的鼎器,那他真的就是天下无敌了。在古代,很多国家都拥有自己的鼎器,而...……更多
商朝内乱不断,一共迁都五次,最终在他的手上被终结
...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座叫做“司母戊”的大方鼎,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更多
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与三方面影响
...墓内挖掘出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为青铜器和陶器。司母戊大方鼎为商朝青铜器中的珍品,可以称为世界之最,是世界最大的青铜器。迁都的三方面影响:经济影响:迁都使得商朝的经济中心发生转移,新的都城往往成为新...……更多
手工复刻还原历史!日照山海天青岛路中学初中生“双减”作业火了
...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的人面鱼文采陶盆;商周时期的司母戊鼎,三星堆青铜面具,甲骨文等,实现历史课后作业功能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来到展览区,记者一眼就看到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作品,...……更多
逆水寒玩家手搓非遗博物馆!在家就能逛遍5A级景区?
...里不仅有三星堆青铜立人像的压迫感复刻,连商周时期的司母戊鼎也被轻巧搬进展厅,玩家甚至能360°无死角围观细节! 以为这座24年修建的云博物馆已是极限?错了,大宋江湖从来不缺乏高手!没错,在今年一月,有整整八座...……更多
...孝悌的君主到祖庚时期,商代青铜文化发展到完备阶段。司母戊大方鼎,相传就是祖庚为祭祀其母所铸。在他统治的数年间,商代的经济文化和国力都十分强盛。祖庚有长兄祖己,因受后母诬陷,被父亲武丁逐出京城,后含冤而...……更多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近3000件套文物首次亮相
...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铜方鼎、曾“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屯南甲骨、威风凛凛的亚长铜钺等,都将在新馆内展出。 新馆还对近年来殷墟考古发掘最新成果如陶家营遗址、辛店遗址以及2022年度全国...……更多
商朝国力强盛,那么商朝的经商思想究竟是什么
...器形状、色彩,各种各样,款式精致,尤其是远近闻名的司母戊鼎,足以见得青铜业之盛。青铜器 除了青铜业制造发达以外,商代的制陶业等手工产业也发展的较好,商朝除了传统的灰陶、黑陶以外,最大的突破点就是在传统...……更多
人民建议 | 群众对城市发展提出的建言 河南多地有了回复
...’出土于安阳,作为国宝级名片,在公交车上却播报成‘司母戊鼎’。”近日,安阳市一名群众留言,希望严格把关城市名片。对此,该群众提出建议,一是举一反三,检查所有线路广播;二是重新制作公交播报,建议学习北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