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9-12 16:47:00 来源:荆楚网

.

.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

时值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之际,在湖北省委网信办的指导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联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上见”团队,邀请到著名楚学研究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长江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刘玉堂,讲述长江文明绵延不绝的奥秘。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有黄河,同样有长江,他们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记忆,形塑了中华文化的风貌,共同淬炼了中华民族的风骨。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大江东去 文开三脉

长江流域,从文化分区来讲,有三大文化圈,上中下游各一个。上游是巴蜀文化圈,中游是楚文化圈,下游是吴越文化圈。中游的荆楚文化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我觉得是浪漫。我们从楚文化中的文学来看,庄子的散文,公认是战国时期写得最出彩的。鲁迅评价庄子的散文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没有哪个能超得过庄子的。那庄子为什么能这样呢?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孟子的文章,荀子的文章也很漂亮,但是庄子的文章,之所以鲁迅认为他超过所有的诸子,就是因为他想象力雄奇瑰丽。庄子《逍遥游》里面写大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以游无穷。”多么大的想象力。

辞赋浪漫 日月齐光

我们再看屈原的《楚辞》,它是以《离骚》为代表。《离骚》共372句,最长的抒情诗。在这里面,日月、风云、雷电、才子佳人、鲜花佳草,还有动物、猛兽、长蛇等等,几乎所有的自然现象、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可能都会出现,任他调遣,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屈原的《楚辞》是浪漫主义的高峰。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像李白,有两句很有名的诗,他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楚王那些辉煌的宫殿,眼见起高台,眼见楼塌了,现在还在哪儿看到?但是屈原的辞赋:“逾数千年,与日月兮齐光。”那杜甫他怎么说:“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杜甫说,我跟在屈原的后面亦步亦趋,但是我达不到他那个水准,我老担心追不上屈原的脚步。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苏东坡有一句名言说:“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惟屈子一人耳。”什么意思呢?他说,我写了那么多著作,我不及一个人的万分之一,这个人是谁呢?只有屈原。《文心雕龙》是最著名的古代的一本文学评论作品,它用“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来评价屈原。不是一代人受到屈原的影响,是一代又一代人都受到屈原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就是浪漫。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长江流域不同的区域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一种风格。它们当然有其共性,但也有某些个性。正因为这些共性和个性交错,所以在各自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色彩斑斓的的长江文化。

策划:陈武 陈俊旺

主创:杨虹磊 伍佳佳 章崴 章可可 刘思睿 麦浪婷【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3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座,都标记着英雄的人民在风雨无阻的跋涉中显现的坚毅风骨。这基座里,有屈原等荆楚先贤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这风骨中,映照有屈原等荆楚英雄上下求索的坚毅身影。今天,我们弘扬“三大精
2025-06-05 12:54:00
9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在宜昌盛大开幕。随着开幕式的举行和大型主题音舞诗画《上善长江》的演出,承千年文脉、拥“三峡明珠”“世界电都”之称的宜昌又一次登上了惊艳世
2023-09-24 21:55:00
...龙舟,是千百年来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明风骨。龙舟竞渡浮水来,劈波斩浪迎端午。鼓声阵阵、彩旗飘飘、龙头高昂。端节午赛龙舟传达的是“龙头所向,是乡愁”。端午文化的核心
2023-06-22 07:55:00
《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长江季回归,梁家辉、保剑锋、华宵一含泪读苏轼
...脉也在这里像换船的码头一样,留下绝艳诗文,保留文人风骨。”学者于丹感慨道。千年之前,李白、苏轼沿长江而下,经宜宾出川,开启人生的第一次远游。百年之前,宜宾李庄这个“地图上找不
2024-06-07 15:14:00
...深厚人文精神。“每年春夏之交,成群结队的中华鲟,从长江入海口出发,沿长江洄游上万里,来到宜昌中华鲟保护区产卵……”20日播出的《龙舟》第一集,从中华鲟的洄游现象开始,对龙图腾
2024-05-22 05:48:00
读书丨江挺:静抚中华文明的文化脉搏——品读《中国文脉》
...的司马迁在微亮的油灯下熬写“历史母本”,魏晋名士的风骨仍然强健,桃花源里的陶渊明还在驻足神游,李白杜甫在月光下推杯换盏,苏堤上的东坡在盼着春天的日出……《中国文脉》与其说是在
2024-05-03 06:49:00
...回肠的爱国主义壮歌。屈原爱国忧民、宁死不屈的气节和风骨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端午早已超越了一般传统节日的纪念意义,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2024-06-08 11:19:00
火了2000多年的湘北城市,没去可惜了
...阳城”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磅礴的气势与秀韧的风骨,洞庭湖信手拈来。观赏洞庭湖的首要任务是奔赴一场浩浩汤汤的日落。夕阳毫不吝啬地在粼粼湖面上铺满浓墨重彩,当真是“浮光跃金
2025-06-05 22:03:00
作者:余阳中部地区依傍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牢记总书记嘱托,中部地区江河文化探源不断深化、保护持续加强、传承推陈出新、文旅融合发展。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
2024-11-11 15: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