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粽香绵长品端午 笃行逐梦新征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11:19:00 来源:苏州新闻网

□邵永国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草木葳蕤,粽叶飘香,又至端阳。

“端午”一词最早见于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仲夏端午,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每至端午,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在粽米飘香中萦绕思念之心,在五彩绳绕腕间传承爱国情怀,街头巷尾“挂满”了端午元素,是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弘扬。现如今,端午节越来越成为传承民俗文化、凝聚爱国共识的载体,需要我们不断赓续并发扬光大。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佳节,各地习俗不同,但追思先贤先烈、厚植家国情怀历来是端午节的鲜明主题。两千多年前,郢都破城、楚国灭亡,爱国诗人屈原纵身一跃、以身殉国、忠贞赴死,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壮歌。屈原爱国忧民、宁死不屈的气节和风骨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端午早已超越了一般传统节日的纪念意义,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矗立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有着不同的丰富文化内涵。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历经千年传承而历久弥新,其背后是国家和民族长期积淀的历史和文化,承载了厚重的家国情怀与精神内涵: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为民情怀,是“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的高尚节操,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刚毅坚卓……一首首诗词歌赋,一代代民间祭奠,孕育出浓郁的历史气息、厚重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伦理内涵,必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精神力量,在赓续历史文脉中奋勇前行。

粽子南咸北甜,香囊或方或圆,五彩绳可长亦短。端午时节承载起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镌刻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密码”和“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基因血脉和勇毅前行的力量。“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嫦娥”登月、“羲和”逐日……中华民族奋进的步伐清晰可见,这一切都源于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奋斗基因。美好幸福的生活等不来、靠不来、要不来。今天,新时代的热血青年和仁人志士传颂端午文化、弘扬文明新风,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韧劲,踏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铿锵步伐,锚定目标任务,埋头苦干、担当作为,奋力在奔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谱写新篇章。

端午粽香绵长浓郁,千滋百味都是中国味。让我们与家国同行、与时代并肩,从端午文化中涵育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奋进力量,让爱国在“粽情”传承中熠熠闪光,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永远是我们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指引着中华儿女在复兴征程中续写新的华章。(文/吕一舟)责任编辑:崔永霞
2025-05-28 17:08:00
...避趋之”的家国情怀,将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迈向新征程,不负新时代。(通讯员 尚兆廷)责任编辑:郑泽之
2023-06-29 09:41:00
...将古人的精粹融入今人的生活,让古人的哲思照耀今人的征程,在铭记与传承中自信从容前行。(尹贵龙)
2023-06-22 12:06:00
...超意识,当下更具有时代色彩。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龙舟竞渡百舸争流,中华健儿们齐心协力奋力划桨,你追我赶,浪遏飞舟,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
2024-06-09 11:37:00
龙舟奋楫 “粽”香悠长|龙舟漾遗风  粽情系家国
...蓬勃之势,展现出传统文化新活力。传承民族基因,弘扬爱国情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无疑是最醒目的端午文化符号。这一天,重温浓情假日,更感受到奋勇争先的民族精神
2024-06-11 14:13:00
...存,家国情怀长。昌乐县农发行以心忧家国、清正廉洁、爱国情怀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为主题,深度挖掘端午文化内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支行青年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认知和
2024-06-19 09:51:00
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开展“粽享端午节·厚植爱国情”课程
...午节的认知、习俗、包粽子等方面深入研究端午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认知:让传统文化入心端午节遇上纹样,艺术来源于生活,孩子们在课堂上完成了端午节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从中华传统文化
2024-06-12 20:14:00
【文脉华章】温故丨引诗句 忆屈原 总书记这样诠释家国情怀
...不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爱国诗人屈原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家国情怀最深沉的寄托,其诗作中的爱民、忧民之思,时隔千年,依然能够引起今人的共鸣。在端
2024-06-10 21:15:00
时政微观察丨端午寻根 文脉绵长
...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回望五千年中华文明,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
2023-06-22 09: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