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时政微观察丨端午寻根 文脉绵长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22 09:12:00 来源:杭州网

时政微观察丨端午寻根 文脉绵长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经千年传承至今。作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棹影斡波、鼓声劈浪中举行龙舟赛,品尝软糯可口的香粽,门上挂艾草和菖蒲……端午节生动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感的重要载体。

回望五千年中华文明,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端午习俗 传承千年

五月五,过端午,挂香包,插艾草。

“很多地方端午节有挂香包的习俗,将香包佩戴在腰间、胸前,可驱邪避暑。”端午前,80多岁的王秀英缠丝绕线,精心制作小香包。王秀英手上的香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香包”代表作品。

时政微观察丨端午寻根 文脉绵长

△王秀英和孙女孙歌尧展示“针棒香包”制作技艺。

6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徐州马庄村,走进村里的香包制作室,买下一个王秀英制作的中药香包,笑着说“我也要捧捧场”。

这让王秀英很触动:“总书记的‘捧场’让我很受鼓舞、更有自信,下定决心好好传承。”

和“徐州香包”一样,端午习俗代代传承。

香囊或方或圆,粽子有咸有甜,龙舟可长可短……我国各地端午习俗不尽相同,却都寄托了人们驱邪避疫、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承载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诉说着一个千年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传统节庆文化。

时政微观察丨端午寻根 文脉绵长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一起。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进入新时代,包括端午在内的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上,龙舟作为展示项目亮相奥运赛场,标志着龙舟启动了入奥程序。与传统龙舟相比,精心研发出的竞技型龙舟更具设计感和速度感。今年,龙舟作为正式比赛项目,也将亮相杭州亚运会赛场。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端午节文化习俗在不断传承中创新发展。

文化基因 植根内心

端午节,道一声端午安康。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毒虫滋生、瘟瘴易发,正是“祛病防疫”的关键期。东汉文献中就有关于农历五月五日人们防病防疫的记载。端午节传递着人们对风调雨顺、生命健康的强烈愿望,也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追求。

天人合一、万物并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

端午佳节,龙舟竞渡,源自古代龙图腾祭祀的仪式。从最初的祈求福佑到如今成为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其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文化内涵一脉相承。

时政微观察丨端午寻根 文脉绵长

△近日,来自中国台湾彰化的屈氏后裔与湖北宜昌秭归屈原故里的屈氏后裔相聚一堂,共话端午、共祭屈原、共叙乡情。

不久前,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列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重要元素——

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

传承千年的端午节所体现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流淌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深情告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也为波澜壮阔的时代长河注入源头活水。

精神血脉 赓续不绝

粽叶飘香,又念屈原,这是端午绵长的文脉,也是在思接千古的家国情怀中积蓄前行的力量。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发出了宏远的“求索之问”。他的爱国精神、进取精神、探索精神,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赓续不绝。

今天纪念屈原,是为了寻找古人精神与当下需求的连接点,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用屈原精神为生民“塑心”,为实践“立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屈原的名句,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风雨无阻、勇敢前进。

时政微观察丨端午寻根 文脉绵长

△2013年6月12日,恰逢端午佳节,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太空吃上了美味的粽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总书记引用屈原这句话激励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十多年来,“上下求索”在中华大地化为不断向改革深水区进发、不断向创新创造进军、不断向困难挑战进击的生动实践。“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成为人们前行的姿态,“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砥砺了中华儿女的优良品格。

粽香氤氲的家国情怀熔铸在中华民族精神血脉里,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

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中国人民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坚持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1: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脉华章丨品味端午 与时偕行
又是一年端午,千家万户粽子飘香,大江大河龙舟竞渡。端午节源自上古时代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流传沿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符号,也是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
2024-06-10 08:59:00
三国人物亲密互动 木偶演出精彩纷呈
...羽”一道叩拜。随后,小朋友们登台表演诗歌朗诵《守望文脉》,用稚嫩童声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咚咚咚……”随着“关羽”击响大鼓,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国主题陆地龙舟赛激情开赛
2024-06-09 00:56:00
时政微观察丨保护好“城市的灵魂”
...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2024年7月3日,台湾青年在天坛公园拍照留念。当日,2024“未来能源领袖”两岸青年交流营的营员参观游览北京的奥
2024-08-02 07:33:00
时政微视频丨文脉千秋 江山入画
...彩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百川汇流、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如何赓续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对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着深邃的思
2024-10-06 09:08:00
时政微视频丨文脉赓续 大道如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新时代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国式现代
2024-10-08 13:04:00
时政现场说丨探寻简牍密码 赓续中华文脉
1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情况。云梦县博物馆是湖北省具有特色的县级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集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文
2024-11-06 12:17:00
时政微观察丨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
...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上承千年文脉,下启千秋伟业,自信昂扬、奋斗不息的华夏儿女必将为中华民族续写新的时代华章。
2025-05-22 13:24:00
端午节吃什么?京东观察显示:乌米粽扛起低糖“粽设” 龙舟IP连吃带玩
...所在。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端午节消费观察》显示,传统经典的蛋黄肉粽、鲜肉粽、豆沙粽领跑粽子热度榜,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粽子口味也在持续创新,甜品下午茶粽、
2024-06-07 13:29:00
...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历经千年传承至今。赣鄱大地,文脉悠长,多样的地方传统和文化底蕴,造就各地多彩迷人的端午习俗风貌。“这里的龙舟赛完全不一样。”6月7日,笔者来到龙南市杨村
2024-06-11 03: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校馆弦歌|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为冰雪文化高质量发展赋能
吉林体育学院冰雪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全国首家专项冰雪文化科研阵地。成立仅一年便斩获“吉林冰雪文化研究基地”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双重认证
2025-11-13 22:28:00
数据会说话|吉林的冬天,又要“热”起来了
盼望着,盼望着,新雪季的脚步近了,吉林的冬天正蓄势“燃”动!11月22日,吉林省新雪季开板大会,将在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启动
2025-11-13 22:28:00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网约车管理模式数智化再升级
长春机场停车场在“三专三区”分流运行管理模式的成功实践基础上,长春机场携手网约车运营平台,深度融合数字化、智能化科技手段
2025-11-13 22:28:00
中国网11月13日讯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河北省廊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海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河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责任编辑:吴疆】
2025-11-13 22:30:00
网友留言板丨有网友建议长春地铁报站增设地标提示 官方回应:计划对需求大站点持续优化
近日,有网友在中国吉林网《网友留言板》栏目留言,表示希望长春地铁能优化语音报站内容,增设周边重要地标提示。该网友表示,长春地铁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动脉
2025-11-13 23:00:00
开栏语:山,是世界的脊梁,也是连接彼此的纽带。11月11日,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中国贵州隆重开幕,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这片多彩的喀斯特王国
2025-11-13 13:35:00
在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关键时期,“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是当前提振干部 “四气”、升腾发展气场的重要指引
2025-11-13 13:45:00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