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国宝”三秋杯为何现代也无法仿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3 11: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有强烈的防伪意识,以防止自己买到假冒伪劣的产品,但您也许不知道古人其实也有防伪技术。比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收藏了一件国宝级的文物,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我们至今也无法完全仿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吧。

“国宝”三秋杯为何现代也无法仿造

提到国宝级别的文物,也许每个人能想到的都不一样,比如最大的青铜器文物司母戊方鼎,既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而且也是我国古代青铜技艺的代表;还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剑”的战国越王勾践剑,历经千年也还依然锋利无比;也有书法绘画的国宝文物《清明上河图》,能让我们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北宋汴梁的市井与繁华……总而言之,国宝级文物不计其数,都是古代先民们智慧的体现,也是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国宝”三秋杯为何现代也无法仿造

值得一提的是,也并非所有的国宝文物看起来都像国宝,比如明代有一种独特的杯子,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却有“黑科技”。据专家介绍,故宫博物院有一件这样的杯子,即三秋杯,曾让国内外的专家和学者都感到十分惊奇。所谓“三秋”,顾名思义就是秋季中的第三个月,也就是农历九月份,因为这种杯子上通常绘制秋季的场景,所以得名“三秋杯”。专家们介绍,从瓷器分类的角度看,三秋杯是斗彩瓷器,即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品种,在明成化年间发展的最为广泛和成熟。

“国宝”三秋杯为何现代也无法仿造

在故宫博物院的这件杯子上,描绘的是两只蝴蝶在蹁跹飞舞,此外还有山石和花草的点缀,整个画面看起也十分得和谐自然。有意思的是,很多人看完这件三秋杯后都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觉得并没有能让人感到惊叹的地方,但其实是还没有发现它的奥秘所在。如果您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蝴蝶翅膀是紫色,而且色彩浓郁,但是在阳光下紫色的翅膀却不反光,也就是看起来和摸起来都温润如玉一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必然要反光,但实际上却不反光,因此专家们对三秋杯违背科学的现象感到十分的疑惑和费解。

“国宝”三秋杯为何现代也无法仿造

一直以来,专家们都在尝试仿制三秋杯,不仅研究古代典籍,尝试了多种传统古法烧制三秋杯,而且还应用了现代的科技,比如在泥料的选择和制作方面,彩色釉的配方和精确的控制烧制温度等等,但可惜最终都没有能成功,无法达到三秋杯上蝴蝶紫色翅膀的效果。专家们表示,要么是做出来的紫色不对,要么是紫色暗淡粗糙,要么还是明显反光,总之没有一件能达到或者接近明代三秋杯的样子。

“国宝”三秋杯为何现代也无法仿造

专家们都绞尽了脑汁,经过研究也发现这种紫色可不一般,正如《明清瓷器鉴定》中有描述:“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铁”。由此可知,这种紫色叫做“姹紫”,是古代烧制瓷器的时候烧制的紫色不完全,看起来有点像黑色和红色,因此也叫“差紫”。有的专家表示,这种姹紫是因为彩釉上色后沾染污渍导致,也就是说也许是偶然得到的一种色彩,并非是刻意为之的结果,故此,即便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到。不过,也有专家提出了质疑,认为是古人采用了某种秘不示人的配方,才使得“姹紫无光确为真”。

“国宝”三秋杯为何现代也无法仿造

或许,未知和谜团就是国宝的魅力所在吧,吸引我们不断的去研究,也希望专家们能在不久的将来破解三秋杯的奥秘,为我们还原出令人惊奇的姹紫,让古人的技艺也能有所传承延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1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泸州老窖携手中国文物学会开启“国宝大讲堂”
...联合中国文物学会、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的“国宝遇见国宝·国宝大讲堂”活动首站在北京举行。“国宝遇见国宝·国宝大讲堂”活动现场本次“国宝大讲堂”北京站活动邀请中国文物学
2023-08-21 13:15:00
长篇小说《国宝》:再现文物南迁背后的故宫人
...宫人的誓言:人在,文物在。作家祝勇的最新长篇小说《国宝》,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近60万字的篇幅书写中国近现代历史,通过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聚散流徙,讲述其因南迁而
2025-02-26 21: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择选重要文物南迁。故宫人带着国宝历尽艰难,展开了行程数万里的迁徙之路。在社会各界与各地民众的守护下,完成了世界文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的文物
2025-06-20 11:24:00
一场没有文物的国宝展,为何如此好看?故宫《石渠宝笈》来南京了
想象一下,当你站在一幅幅传世画作面前,画作中的人物和风景仿佛魔法般跃然生动地“活”了起来,让你近距离地感受到人物的流动、树木的摇曳、江河的奔腾,是一种怎样的神奇体验?近日,行走的
2023-07-11 22:16:00
...故事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此次图片展共分为四个篇章:“国宝南迁”“城南胜景”“天地妙蕴”“国宝遗韵”。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再现了故宫文物南迁的艰辛历程,以及安顺人在保护故宫文
2024-10-10 06:04:00
故宫国宝再来渝、大足敦煌首次牵手!2025年三峡博物馆这些大展不容错过
...布了2025年的重要展讯——70多年前曾南迁来到重庆的故宫国宝回渝,敦煌、大足石刻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的首次联展等一大批重磅展览都已经在路上了。据介绍,2024年重庆中国三峡博
2025-01-13 19:51:00
大陆师生去了台北故宫,马英九陪同看了这些国宝
...宫博物院建成,自此北京、台北两个故宫分隔海峡两岸,国宝也分置两院。尽管双方曾经历漫长的冰封期,但故宫的历史并没有被割裂。2009年10月,“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惊艳亮相,
2023-07-19 14:01: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议,决定将文物转移至上海庋藏(后再转南京),以避免国宝毁于战火。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南京危机,藏存于南京的故宫文物分三路紧急转移。最早撤离的是南路,其迁移线路
2025-07-24 23:44:00
这件国宝曾流落废品收购站差点被毁!之后的发现令人震惊……
本文转自:新华社上下5000年,“中国”之称从何而来?在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中究竟能否找到“中国”最早的出处?这件青铜器,解答了人们的“千古疑惑”剥离外表的锈迹透过历史的沧桑它展
2023-07-09 18: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