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何说刘备的宽仁敦厚,只是他在低谷时期的一个悲情牌
...就是要曹操为天下人所不齿。 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并非像三国志、三国演义中形象那么正派,的确刘备在史书中记载,他确实礼贤下士、为人宽厚,可这仅仅是他的冰山一角,从东汉末年混乱到三国时期的分裂,那时候的史书记...……更多
为什么诸葛亮打仗“输多赢少”
...人认为,他善于治国,却不擅长军略,原因正是陈寿在《三国志》中的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当然也有不同观点的人,他们认为诸葛亮同样擅长君略,不然不会被后世人奉为武庙十哲之一...……更多
古代皇帝和妃子穿的衣服是穿过就扔,还是洗洗还能穿
...唐宣宗,在宫中“衣浣濯之衣”。著名节俭皇帝宋太祖,史官很严谨的在史书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常服之衣,浣濯至再。”名声不大好的赵光义,惜字如金的史书恭恭谨谨地记着:“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其实愿意穿...……更多
...流史学家认为三国正统是魏国三国时期最权威的史书是《三国志》,这本书的作者是陈寿,是曹魏为正统的。陈寿原本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官员,是大名鼎鼎的谯周的徒弟,但是他因为不愿讨好宦官黄皓,不得志,多次遭受贬谪。...……更多
陈寿在三国志中为何贬低蜀汉官员
...虚构的内容。要理解这三个国家的真实历史要读历史书,三国志那么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广受历史学家“三国演义”称赞真的能相信吗?史书“三国志”一直被批评在许多地方。 有人说,这本书是过于简单的叙述,事情没有明...……更多
诸葛亮屡次北上都能全身而退,是因为有他们存在
...的无当飞军,但是张郃久战不胜,最后退去。这一点在《三国志》和《汉晋春秋》之中都隐隐提到过一点。无当飞军也是为什么诸葛亮北上之后还能全身而退的原因之一,也是诸葛亮那个时候身边的核心精锐力量。但是由于蜀汉...……更多
史书为何会将刘邦写成流氓呢
...乃是唐太宗,毕竟玄武门之变,影响太恶劣,并且唐朝的史官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玄武门事变之事“语多微文”,唐太宗于是责令史官重写,美其名曰:“改削浮词,直书其事”,既然有了这么一个例子,反正我是对于每朝每代...……更多
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做了什么事情?
...件事,就是没把自己“杀兄囚父”的事情给删了,而是让史官如实记载,编成《起居注》流传后世。公元643年,即贞观十七年,按照李世民的寿命(649年去世),这一年,李世民同志已经妥妥的进入晚年了。这一年,李世民做了...……更多
秦朝能够成功统一天下,究竟是什么原因?
...终一统天下。《史记·秦本纪》云:“孝公既立,使人请史官曰:‘昔者……孝公以商君之法治秦,……’史官皆曰‘治秦不可与谋’。”这种发展得益于商鞅变法的成功实施,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自秦孝公开始,秦...……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的君主,是否可以被视为正统天子?
...的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和之前的东晋十六国,在中国传统史官的观念里,还是存在差异的。按照中国传统史官的观念,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正统在东晋,甚至直到南北朝的南齐前后,依旧有人将南朝视为西晋、东晋一脉相承的...……更多
孔子便有《书》可读,有《春秋》可删
...有职业官史的存在,因此孔子便有《书》可读西周有职业史官,“史”的职能已经具备。周人烁金为鼎,铸鼎纪事。从金文的内容来看,凡大事、大功、王命,往往做一吉金为铭,刻辞以扬王法成命,以显赫王命之尊,以记身世...……更多
李世民查看史书后,给玄武门之变定调子,要求仿照周公诛管蔡记载
...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底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更多
三国一名将对蜀汉忠心耿耿,却因几个文官惨遭灭门
...和杨仪的不和,在蜀汉集团内部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颜善养兵,勇猛,品格高,当时避之不及。但杨仪不冒充颜,颜大怒,如火如焚。水。”可见,魏延出身于军队,身上自然有些莽撞。然而,在...……更多
历史上赵云与诸葛亮之死的传说都有哪一些
...,死于建兴七年(229年)。赵云死后,被追谥为顺平侯。《三国志赵云传》记载:七年卒,追谥顺平侯。赵云堪称三国时期最完美的武将,武艺高强,忠勇无双,义贯金石,演义中,其白马银枪,玉树临风的形象,历来受到人们喜...……更多
李世民作为千古明君,是否有篡改历史的行为
...要求观看记录皇帝言行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但遭到了史官褚遂良的拒绝。陛下圣德在躬,举无过事,史官所述,义归尽善。陛下独览《起居》,于事无失,若以此法传示子孙,窃恐曾、玄之后或非上智,饰非护短,史官必不...……更多
唐太宗晚年被人诟病的无非五件大事
...受直谏了;二、游猎巡幸,贪恋酒色,广纳美人;三、干涉史官,篡改史书,沽名钓誉;四、大兴土木,兴建宫殿,耗费巨大;五、远征高句丽,劳民,伤财。太宗晚年不善纳谏的事情,的确存在,而且是记录在两唐书的正史中。据...……更多
《晋书》:唐朝对三国历史的重新审视
...是敢怒而不敢言,无人敢站出来揭露他们的罪行。陈寿《三国志》历史上最早对魏晋时期历史整理编纂的是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是蜀国人,后期在晋朝做官,公元280年,时值西晋刚刚统一三国,陈寿着手准备《三国志》,这...……更多
三国鼎立下的正统之争:曹魏、蜀汉究竟谁为正统?
...,曹魏被西晋取代。西晋年间,原蜀汉官员陈寿在撰写《三国志》时,尊奉曹魏为正统,称曹操为武帝,曹丕为文帝,刘备、刘禅则被称为“先主”、“后主”。到了东晋时期,著名习凿齿在叙评三国史时,认为应以蜀汉为正统...……更多
浅析曹操形象历史变迁过程与变迁原因
西晋时期陈寿写《三国志》,盛赞曹操慧眼识人、超世之杰。但短短百年不到,至东晋袁山松编《后汉书》,就将曹操描绘成谋朝篡位、乱臣贼子的人物。其后曹操形象数易其稿,最终由英雄变为奸雄。本文拟对历史上曹操形...……更多
聊聊记载南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的《宋书》
众所周知,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史官所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也是今人了解古代历史的主要途径。二十四史主要记载为历朝王侯将相等重要人物,兼记各朝各代的地理疆域、风土人情、天文历法等。可以说,二十四史也...……更多
...记,反有警后世之意,更不可能美化司马懿。陈寿所著《三国志》诸葛亮、郭淮等人的传里,关于太和五年(231年)的祁山之役,也没提到过诸葛亮曾击破郭淮抢粮成功等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建兴九年(231年)春,亮复...……更多
为何司马光会大骂李世民呢
...于李世民纳弟媳为妃这件事,却找不到一点记录。或许在史官眼里,这件事压根不够资格被记载到史书里。终唐一朝,无论是身居高位的官员还是市井百姓,对皇帝强占弟媳的行为基本没有负面评价,更没有说李世民罔顾人伦的...……更多
孟达文武全才,本能改变三国,却成了命运的弃儿
...的描写与正史肯定是有不同的。要说三国,还是要看正史三国志。不可否认的是,三国志的出现,成为了三国演义的经典素材。在三国志中,出现了很多经典的记载,比如说曹魏的五子良将,史书中记载为“太祖建兹武功,而时...……更多
夏侯霸入蜀后,他在曹魏的儿子被杀了吗
...,还是将夏侯霸的儿子发配到乐浪郡(今朝鲜平壤)。《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素为曹爽所厚。闻爽诛,自疑,亡入蜀。以渊旧勋赦霸子,徙乐浪郡。夏侯霸还有一个女儿,后来嫁给了西晋开国元勋太傅羊祜。夏侯霸在曹魏的...……更多
刘禅投降时,黄皓为何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
...口方面,蜀汉和曹魏的人口数量也相差十分悬殊:根据《三国志》记载,蜀汉灭亡的时候,蜀汉人口数量大约九十多万人。其中军队十多万人。以至于蜀汉每次没发的时候,蜀汉妇女都要参与徭役工作。而曹魏方面的人口要比蜀...……更多
...主要是因为在夷陵战败后,诸葛亮说了这么一番话。 《三国志》: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诸葛亮说,如果法正还在,肯定能劝阻刘备伐吴,...……更多
古墓出土,揭开郑成功与朱以海的历史纠葛
...自豪?其实,这离不开我国远古时期就留下的一种官职,史官。有的人会问,史官记录下来的历史一定是真实的吗?他们会不会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忌讳,而诬陷忠烈,赞扬小人?答案是肯定的。你要问是为啥?那可不是一两句话...……更多
司马师对曹魏宗室的血腥清洗:夏侯玄、李丰、张缉的悲惨命运
...让手下士兵用刀环捶打李丰的腰部,将李丰活活捶死。《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记载:大将军微闻其谋,请丰相见,丰不知而往,即杀之。另有史书《魏氏春秋》记载:大将军责丰,丰知祸及,遂正色曰:“卿父子怀奸,将倾社稷...……更多
揭秘真实历史上曹叡的男宠,在曹叡死后思念抑郁而死
...是负责传达诏旨的宫廷使者,或为宦官。其出处见诸于《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中,其中在“宣王(司马懿)顿首流涕”这段文字下,附有晋人裴松之的注解,引自曹魏史官鱼豢所著《魏略》:“(明帝)顾呼宫中常所给使者...……更多
古代交通和通讯不便,他们从何得知天下事
...广为传播,这群记录者而最为人广知的,就是记录历史的史官。史官,是皇帝身边负责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员,最开始是黄帝时代有史官的,只是那个时候的史官连职权都不完善,而周朝这个官职才真正算是完备了。史官,在史...……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有三苏》第七集:国际苏的影响力
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1001年—2000年的“千年英雄”,苏轼成为亚洲唯一入选人。三苏声名远播,早已漂洋过海
2024-06-07 13:36:00
赵奢以逸待劳,为何突然袭击战胜秦军
这天,秦昭襄王十分生气,他拍着桌子说:“赵王欺人太甚,如果不打他一仗,我的面子往哪放,秦国以后还怎么震慑关东六国?”于是
2024-06-07 14:51:00
话说高欢自信都发兵,出御尔朱氏各军。因闻尔朱氏势盛,颇费踌躇。参军窦泰劝高欢用反间计,使尔朱氏自相猜疑,然后可图。高欢乃密遣说客
2024-06-07 14:52:00
汉昭帝刘弗陵的臣下专权但不篡权
围绕着这个人有许多神奇的传说,那么小编就来说一说,他的母亲非常的神奇,据说他母亲刚生出来就紧握双拳,谁也打不开,长大以后呢
2024-06-07 14:50:00
聊聊配享太庙荣誉的雍正宠臣——鄂尔泰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让很多人了解到了康熙晚年和雍正一朝的历史,也认识了更多的历史人物。但电视剧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也不可能塑造所有的人物
2024-06-07 14:56:00
刘备只有一州太守格局为何想做皇帝
换一种角度来看历史,或许能够看到更加清晰的一面。读过三国的人对刘备这个人那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作为蜀汉的开创者,成为了三足鼎立的一分力量
2024-06-07 14:55:00
明代宗朱祁钰死后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明代宗朱祁钰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明英宗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弟,明轩宗朱瞻基生育了两个儿子,但是这两个儿子都做过皇帝
2024-06-07 14:56:00
法国描绘清朝的画作中,清军与法军为何看起来像两个时代的军队
大清的末年,可以说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非常极端的状态之中,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虽然说清朝也做了很多的改动,希望能够挽救自己的命运
2024-06-07 14:53:00
延禧攻略的高贵妃,乾隆为何对她宠爱有加
延禧攻略当中的高贵妃嚣张跋扈,到处欺负人,作为剧中前期的最大反派,她嚣张到连皇后的面子都不给,对着曾经级别比她高的娴妃
2024-06-07 14:57:00
关羽听闻有冀州来客,见来人并不似寻常行商,心知此中必有深意。于是,他缓缓起身,轻声对陈震道:“先生,里面请。”言罢,便引陈震进入书房
2024-06-07 14:58:00
明朝最大胆皇妃是谁,皇帝殉葬时成功逃脱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统领的封建王朝,同时也是一个颇受争议的王朝。人们赞扬它,是因为大明王朝的那种骨气让世人敬佩
2024-06-07 14:59:00
明朝为何有大量蒙古骑兵
明朝以“驱除鞑虏”为口号,是在元末反抗蒙古统治的斗争中建立起来,大明与蒙古水火不容。然而明朝军中也有不少蒙古骑兵,这是怎么回事
2024-06-07 15:00:00
聊聊一代白袍军神来龙始末,战绩水分多少
都说南北朝时期历史被严重夸大,根本不符合人类常识,如南梁的一代军神陈庆之,率领七千白袍军力敌北魏尔朱荣的百万大军围剿。但是陈庆之真的这么厉害
2024-06-07 15:02:00
谁高中状元,却因长得丑被皇帝夺回
现在年轻人找工作或考公务员时,都会有一个面试,如果你长得好看的话,确实可以为你在面试中加分不少。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认为,看脸是现代社会的时代特点
2024-06-07 15:03:00
汉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孕育出源远流长的汉文化,如今汉朝灭亡已经千年年,但是这个朝代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即使在今日
2024-06-07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