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燕铁木儿:元朝的权力狂人与荒淫宰相
...流离失所。有些君主成为傀儡,任人摆布。大家都知道,宰相在朝廷中地位显赫,直接位居君主之下,拥有相当的权势。比如秦朝的李斯、西汉的萧何、初唐的房玄龄、清朝的曾国藩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文武双全,声望...……更多
杜甫的坎坷仕途,他本能受重用却激怒唐肃宗
...下级官僚家庭,他家本是襄阳人,曾祖父杜依艺做过巩县县令,于是迁居于此地。祖父杜审言虽然很有才华,但仕途也不顺,只做到膳部员外郎。至于杜甫的父亲杜闲,也只是奉天县令而已。杜甫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第一次...……更多
...三门峡陕县)人,隋末崤县(贞观十四年改为“硖石”)县令,曾追随唐高祖、唐太宗,屡立功勋,后姚懿淡泊名利,归乡躬耕田亩。直至唐高宗登基后,再次请出姚懿,已到花甲之年的他才重新效力朝廷。出生世家,以武入仕...……更多
唐朝大奸臣李林甫:音乐才子与权力之路
...哪怕是在最佳繁荣的唐朝也有着奸臣,而今天要说的这个宰相李林普,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大奸臣。他们能获得皇帝的青睐,那肯定是身上有着非常厉害的一面。作为一个宰相,作为一个奸臣,李林甫有那方面是要远超于他人的呢...……更多
唐玄宗忘记大臣名字引发的乌龙
...了解到这种程度,有几个人不害怕?曾经有个叫李行言的县令升任刺史,赴任前去谢恩,唐宣宗的一番话将他惊得目瞪口呆:你过去在泾阳任县令时曾经不畏强权,杀了十几个盗贼,老百姓都夸你清廉耿直。 一个小小的县令都...……更多
唐朝宰相陆贽身处权力漩涡,却一生清廉如水
...如何两袖清风的。陆贽,一个出身没落望族,却最终成为宰相的人。他一生清廉,从不利用权力为私谋利,哪怕是皇帝明示让他贪污也不为所动。那么,陆贽是靠什么内心支撑自己做到廉洁奉公的呢?他又经历了什么,才最终保...……更多
李隆基:整顿吏治与知人善任,开创开元盛世的英明君主
...只好把这个制度废除。最后,重视基层地方主官,也就是县令的任用。县丞、主簿、县尉等佐官都由县令领导,李隆基认为县令是朝廷治理的最前沿,和老百姓直接打交道,代表了朝廷的形象。因此李隆基经常出题考核他们,确...……更多
苏辙: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杠精之路
...他的人生从46岁开始转折,只用了七年时间,他就从一个县令,被提拔为副宰相。要搞清楚他能迅速提拔的原因,还要从他三次著名的“抬杠”说起。第一次“抬杠”:怒怼皇帝宋仁宗。那年苏辙22岁,正参加题为《贤良方正直...……更多
秦国宰相吕不韦的崛起与陨落
...,二为后期李斯,不过这两人都没有得到善终。对于前期宰相吕不韦,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他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商人及政治家。吕不韦原先只是一个普通商人,在邯郸经商的时候遇到了落魄公子子楚,那时,子楚只是秦国太子...……更多
浅析宋朝制度:创新不足,导致冗官、冗兵、冗费
...密院这一机构也保留了下来,成为专业的军事管理机构,宰相预闻兵事的权力被彻底扒光。也就是说,宋朝是中书省和枢密院两府分立的格局,互相制衡。同时,宰相的财权也被独立了出去。宋朝财政由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更多
只有三品官的狄仁杰,为什么看起来权力这么大
...杰生前最大就当过三品官。但为什么狄仁杰却被称为著名宰相呢?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看明清电视剧给误导了,感觉一品官很多,但实际上历朝正一品都挺难。我们先看一下明朝的官制。明朝最大官职是三公,也就是太师、太傅...……更多
为什么说历史上只有半个范仲淹
...唐武周长寿元年,宰相狄仁杰受酷吏迫害被贬为江州彭泽县令。六十三岁的狄公处变不惊,以国宰之能烹彭泽小鲜。范仲淹凭吊先贤狄仁杰不仅仅只是因为狄公的气节和人格魅力,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狄仁杰与他的先祖范履冰同...……更多
他是战国后期的救火大队长,手上权力比宰相都大,可惜遇到俩坑货
这个人恐怕是战国后期排名第一的救火大队长,哪里有危险就到哪里去,可惜的是遇到俩坑货不断的脱后腿,最终挂了,国家也亡了,看到这里朋友们应该能猜出他是谁了吧?没错,他就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的擎天玉柱...……更多
元载的崛起与堕落:一个唐朝宰相的财富与权力之梦
...数量与和珅相比毫不逊色。他就是唐朝肃宗、代宗两朝的宰相元载。元载(713-777年),字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今陕西省岐山县)人。他原本姓景,出身寒微,母亲带着他改嫁给元景升后才改姓元。图片来源于网络元载自幼嗜好读...……更多
郭躬:西汉的法律专家
...高的人,明帝时秩级千石。千石的级别相当于管理万户的县令。像孙章这样级别的宦官,连诏书上的隶书体都能读错,可能吗?况且犯人是他同乡,如何能不关注?以前没错过,在关注的情况下偏偏读错,谁能相信?第二,郭躬...……更多
清朝官场地位:大学士、军机大臣、六部尚书的权力纠葛
...大学士就是我们俗称的中堂,因皇帝加强中央集权而不设宰相,大学士虽只是荣誉头衔,却成了名义上的宰相。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翁同龢会说出“我不是中堂”这样酸溜溜的话了。电视剧《走向共和》翁同龢、李鸿章剧照反观李...……更多
杨国忠:从草根到宰相的崛起与沉沦
...会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吏崛起为大唐宰相。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转折,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杨国忠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他聪明才智和敏锐观察力的结果。在政治斗争激烈的唐朝官场中,他凭借...……更多
唐朝的官阶制度:宰相狄仁杰为何仅为三品
...事等等领域中,都有取得极为突出的成就,曾经两次官拜宰相,分别是天授二年(691年)成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来因遭诬陷而被贬谪,又在神功元年(697年)再次被升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大唐宰相。不过可能很多人都...……更多
明清大学士:官衔演变与权力消长
...的龙图阁大学士——包拯朱元璋自胡惟庸一案后开始废置宰相一职,由皇帝亲统六部。可是大明江山之大、事务之多让朱元璋很难独自应对,因此在洪武十五年开始仿宋官制设立殿阁大学士。当时大学士的只是皇帝的顾问兼秘书...……更多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背后的原因
...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正纪纲”。当朱元璋用过的宰相要么专横跋扈,要么尸位素餐时,他就认为制度不行了。因此李善长、胡惟庸和汪广洋也就成为了宰相制度的殉葬品。要废除中书省并改制就得杀掉胡惟庸,要杀掉胡...……更多
杨国忠与裴柔:宰相夫妻的荒诞闹剧与权力游戏
所谓:宰相肚内能撑船!说的是:当一个人,达到一定地位后,心胸就必须要相应开阔起来,不能啥都斤斤计较了,否则啥事都别想办成。不过话又说回,对于另外一些事,就无关地位高低、有否学识了,恐怕谁都会斤斤计较...……更多
赵匡胤自导自演的完美戏,为何当时无人敢反对他
...瑭相比,赵匡胤的地位和资历属实太浅。而且柴荣时期的宰相和枢密使已经多是文人,曾任宰相的景范、李谷、范质、王溥和枢密使王朴甚至是科举进士。柴荣临死前半个月才调了曾历任知州的武将吴廷祚任枢密使,但是如此短...……更多
朱元璋的历史倒车:从分封制到废除宰相制度
...等三位明君,全都在实行殉葬制度。再者,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说实话,宰相作为政府首脑,协调君臣关系,总理天下事务,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历朝历代都有设置宰相。可老朱为了独揽大权,偏偏废除了宰相制度,个人认...……更多
长孙无忌:唐朝忠心宰相的权力之路与悲惨结局
“长孙无忌是两朝皇帝的宰相,虽然拥有滔天的权势,但是对唐朝的江山忠心耿耿,并且他还是皇帝的舅舅。虽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可惜最终还是遭到奸人的迫害,死的十分凄惨。”长孙无忌的身世其实是非常可怜的,在...……更多
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史上最辉煌璀璨的伟大年代,也酿成了安史之乱
...官和史官参与讨论国家大事,监督朝政。同时李隆基重视县令这一职务,他认为郡县官员作为和百姓直接打交道的官员,是国家治理的最前沿,他们代表国家形象。所以,李隆基经常亲自出题考核他们,以此作为升迁罢黜的依据...……更多
李泌:从神童到宰相,他的智慧为何在关键时刻未被采纳?
...在唐朝年间,李泌的先人们并不显赫,父亲李承休只做到县令而已。不过,李泌却很厉害,他在七岁时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玄宗召见了七岁的李泌。当时,唐玄宗正与宰相张说对弈,让李泌以“方圆动...……更多
胡惟庸与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
提起古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业,当然是宰相,是百官之长,权力仅在皇帝之下。当然,宰相不是谁都能当的,任职者必须是皇帝的心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诸葛亮,他虽是宰相但影响力不亚于当时的国君。当时他带头廉政...……更多
宋朝之前都有过权臣篡位,宋朝后为什么再也没有出现过?
...年篡周的宋太祖赵匡胤。权臣如果仅仅是位高权重,哪怕宰相之类的,也未必能够篡位。在古代,宰相之类活跃在朝堂之上的大臣,他们手里的权柄再高,也还是文职人员,想要篡位胁迫皇帝的话,那还是要手里有兵权,武力值...……更多
...员欺软怕强,搞权钱交易,于是群众结伙向知县告状,可县令贾蕃不仅不受理,还抛出雷语:“尔等刁民,官不贪污,何以养家糊口?尔等再闹,必然大刑伺候!”此等雷语一出,犹如火上浇油,事态迅速升级,群众掉头聚集到开...……更多
宋朝时期的“榜下捉婿”,一种独特的婚配现象
...子,而普通人家最多就几十两银。人口5万以上的大县,县令工资20两,不满5000户的10两。一两银子在宋朝相当于300到500元人民币,有的说还更高,大家可算算。宋朝不仅对官员体贴入微,还对官员家属照顾得无微不至,官员到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
明朝万历争国本事件具体情况是什么
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曾到大高玄殿祷神盟誓,相约立朱常洵为太子,并且将密誓御书封缄在玉匣内,由郑贵妃保管。朝中大臣受到流言影响
2024-06-24 22:03:00
简介明朝大臣魏允贞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4:00
简介明末少傅崔呈秀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5:00
朱元璋临死前要求为何会返放过张美人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为如此,当皇帝去世之时,倘若他想要人殉葬的话
2024-06-24 22:05:00
丹书铁券最早起源于汉高祖刘邦,众所周知刘邦并不算一个地位稳固的开国皇帝,它既不是秦国皇亲国戚,也不是六国遗民,统治正统性不强
2024-06-24 2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