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卓奥友峰科考:希望解密高原生理适应机制
...过花甲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彤时,他正在海拔约4950米的卓奥友峰科考大本营里佩戴测量血氧、心电监测的传感器,开展大脑认知测试……而他前两天还佩戴多种传感器,从卓奥友峰前进营地徒步到海拔6200米采集了自己的指血。...……更多
多种古生物化石被发现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速看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卓奥友峰和希夏邦马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两座著名的八千米级山峰。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组成的“巅峰使命”卓奥友峰与希夏邦马峰古生物科考分队,完成了野外调查。这也是第...……更多
镜头直击!海拔5300米,消防员是如何开展救援的?
...队(以下简称“支队”)组织13名高海拔山地救援骨干在卓奥友峰(8201米)沿线及日喀则市定日县绒辖乡(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点),平均海拔5300米处开展高原高海拔实战化训练。此次训练瞄准“专业化、职业化”,立足“高寒...……更多
二〇二三,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模拟的速度快1.8亿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首次登顶卓奥友峰:我国具备了开展极高海拔综合科学考察的体系化能力卓奥友峰地处中国与尼泊尔边界、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海拔8201米,是世界第六高峰。这是我国科考队首次...……更多
...何静登上了人生中第一座8000米级高峰——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在当时标配两瓶氧气的情况下,只用了一瓶氧气的何静发现了自己“无氧”的可能。这次登顶后,何静并没有立刻选择珠穆朗玛峰作为下一站,“我不确定自己...……更多
为什么高原人群能够适应低氧环境,并且没有高原反应?
高原地区是全球海拔较高、氧气含量较低的地方,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当地的高原人群却能够适应这种极端环境,几乎没有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这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好奇,他们开始深入研究高原人群的生理机制,希望能揭示...……更多
一呼一吸总关情!记医用液氧供氧器创始人刘颖
...中,由于在海拔5500米的恶劣环境中持续作战,引发严重高原反应,突发急性肺水肿并发脑水肿,不幸英勇牺牲。 ▲援藏干部、西藏友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颖(采访者本人供图)对此,援藏干部、西藏友氧健康科技有限...……更多
高原荒野 尖兵突击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高原荒野 尖兵突击——陆军某合成团侦察分队实战化训练掠影■李桂增 李 培 袁 凯 摄影报道①②③④攀陡崖、越壕沟、蹚冰河……近日,陆军某合成团组织侦察分队在高原复杂地域开展实战化训练,淬炼...……更多
高原失眠 应对有方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高原失眠 应对有方■本报记者 孙兴维姜 晨绘某部战士小张:我到高原驻训有一段时间了。来到高原后,我晚上经常失眠,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也会提前醒来。由于晚上睡眠质量不佳,我在白...……更多
揭秘高原人群的神奇秘密,他们如何抵挡住高原反应?
...在高高的山脉之间,隐藏着一群拥有神奇秘密的人群——高原人。他们生活在海拔极高的地方,常年面临着缺氧、极寒和恶劣环境的考验。与我们相比,他们似乎能游刃有余地抵挡住高原反应,在这恶劣的环境下生活得更健康、...……更多
智能穿戴普及已成趋势 华为以科技创新推动运动健康行业发展
...的数据参考。这其中,科技设备无疑是全场焦点。比如“高原环境模拟舱”,它可以通过调节气压、温湿度来模拟从0-6千米的海拔高度。并且在这个模拟舱里面配备了床、淋浴间,在真实测试的时候,测试人员会在里面生活几天...……更多
中国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主体已向东生长300公里
...国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科研人员提出青藏高原东向生长新模式,解决了国内外学术关于青藏高原东向生长驱动机制的难题。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地学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据介绍,青藏高...……更多
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
...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10月23日电 (记者 李江宁)23日,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西宁召开。此次会议以“守护雪豹同道同行”为主题,将通过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研讨会主会议和3个...……更多
守护高原“花苞” 绽放 杭州民盟公益项目走进西藏那曲
...·豆苞女孩’项目的第一站放到了色尼区,希望帮助雪域高原的‘花苞’们健康成长。”民盟杭州市文化文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杭州筑巢人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陈涛表示。此行中,“培英公益·豆苞女孩”项目共覆盖色尼区20所...……更多
高原呆半个月增高2厘米?
...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一批消息,说是有位39岁的博主去高原旅游半个月,结果身高竟然长高了2厘米。看到这样的消息,很多网友也纷纷表示想去西藏之类的高原地区旅个游,让自己再长长个。那去高原旅游一段时间,真的能让...……更多
...医疗队组长■韩治中 左胜男时隔多年,梅铁牛再次回到高原,变化最大的是名字前面的头衔——以前是博士毕业生梅铁牛,现在是高原专家医疗队组长梅铁牛。带领医疗队队员踏上边防巡诊的崎岖山路,梅铁牛又把熟稔于心的...……更多
...务人员却不敢放松警惕,建议橙橙的父母需要将孩子带下高原,最好是到成都继续救治。最后,橙橙的父母听从了医生的建议,由宋睿亲自护送,向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转院。一路远程会诊 两院接力诊治宋睿原本就是成都市第...……更多
...拔最高民用机场——海拔3258米的塔尔库什干机场完成高高原机场运行试飞。此次客机实地试飞,充分验证了我国高高原航空运行技术的有效性与突破性,为未来开辟更多高高原航线奠定了坚实基础。高高原机场是指海拔高度在24...……更多
...10月22日至23日,以“守护雪豹 同道同行”为主题的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将在西宁举办,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主题交流分享,努力为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更多
协作春风吹高原新吴互助交“彩卷”
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 谢海森 刘亚婷互助高原有机蔬菜进京入港澳、特色产品全国参展销售、乡村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紧抓东西部协作的契机,近年来,互助县知名度不断攀升。这些是发生在特色产业、文旅合作、消费...……更多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近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公布了第十四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评选结果,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国强教授荣获该奖励。“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由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于1995年设立,是国...……更多
把科学健身指导送到雪域高原
...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风险,移居居民则存在高原反应等健康风险,而科学健身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居民身体健康水平。针对西藏特殊的居民健康问题,近年来,西藏自治区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动面对民众需求,积极普及...……更多
...问题拉出来都是一场大讨论。2018年,博士毕业被分配到高原某医院的高诗豪,起初并不理解母校在人才培养上的良苦用心,反而满是彷徨和困惑。“下了飞机,看着机场附近荒凉的山脊,高反的眩晕感一下子冲到头顶。”艰苦...……更多
“点上有高峰、面上有高原”打造学科生态建设青大路径
...叉融合发展”两个战略,努力打造“点上有高峰、面上有高原”的学科生态体系,深入开展有组织科研,探索适应青岛大学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学科生态建设路径。学科集群化、交叉融合式发展于“高原”上攀“高峰”青岛大学紧...……更多
成就高原少年美丽足球梦想
...大山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走出教学楼,来到足球场,高原户外的温度依旧在零度以下,但球场上的孩子却热情似火,他们奔跑着、呐喊着,挥汗如雨,快乐如风。球场上的他们,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意气风发!面对高海拔...……更多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以资源、能源、高原等领域为主攻方向,解决制约青海省创新发展和关键技术问题;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市场阅卷”的科研项目组织模式,运用“揭榜挂帅”“赛马制...……更多
都匀强制隔离戒毒所:高原桥城共话发展 深圳黔南“心手相牵”
...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深圳二所)一行来到素有“高原桥城”之称的黔南州都匀市,与贵州省都匀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都匀所)开展工作经验互鉴交流。深圳二所和都匀所就党的建设、队伍建设、场所管理、社会化延...……更多
...具备领衔承担国家重大平台的主体数量偏少,农业科技有高原少高峰。“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看,江苏省率先进入农业现代化后半程的后半段,我省要进一步强化战略谋划和总体布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更多
...,科学规划,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统筹规划谋项目,绘就高原立体水网新蓝图。坚持从项目切入、以项目推动、用项目支撑,针对“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东北开发、滇西一体化”发展格局新需求,着力构建以重要江河为大动...……更多
...游风景廊道发展规划》,探索生态友好、绿色低碳、具有高原特色的旅游风景廊道发展之路。为打造交旅融合发展青海样板,青海交通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契机,海北藏族自治州交旅融合发展试点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快进慢...……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大王集镇多措并举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连日来,永城市大王集镇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多措并举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确保辖区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
2024-06-03 02:48:00
田间地头话安全 护航“三夏”保丰收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示范区应急管理局田间地头话安全 护航“三夏”保丰收为帮助辖区群众做好“三夏”生产工作,5月31日,示范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局宣传志愿者到分包联系的张阁镇沈牌坊村
2024-06-03 02:49:00
新麦58小麦品种亩产创新高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6月1日,在虞城县利民镇张楼村的新麦58百亩试验田现场,虞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季学用一行对这片试验田进行了实打验收
2024-06-03 02:49:00
会昌科学防控病虫害助农丰收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本报讯 (记者曾艳 通讯员华辛明 刘源鹏)眼下,会昌县13.71万亩早稻进入分蘖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2024-06-03 02:49:00
朝天椒喜迎丰收 鼓起群众“钱袋子”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河口县南溪镇:朝天椒喜迎丰收 鼓起群众“钱袋子”●记者 黄健 通讯员 刘闰炎炎夏日,河口县南溪镇溪东社区的500亩朝天椒成熟了
2024-06-03 02:53:00
“美丽大使”科技支撑 君子兰产业欣欣向荣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沈北新区财落街道尹家村路旁,“花卉小镇”与“君子兰产业园”的招牌互相“依靠”。花卉小镇内,500余栋温室大棚一列列一行行整齐排列
2024-06-03 02:54:00
粽香四溢沈城 端午市场升温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端午佳节临近,记者6月1日走访沈城市场看到,以粽子为代表的传统节日习俗商品销售明显增长
2024-06-03 02:54:00
淮北发展壮大肉牛产业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本报讯(记者 吴永生)记者日前从淮北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淮北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
2024-06-03 02:55:00
被蚊子叮咬后,为何有人起红点有人起大包?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夏季气温升高的同时,蚊子也开始蠢蠢欲动了。它们会在我们身上留下独特的“印记”。这些“印记”有时表现为显眼的大包
2024-06-03 02:55:00
小麦高产的“新”力量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任 雷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汝 平金色麦田,午收正酣。涡阳县楚店镇后水波村张林森家庭农场高产攻关田正在测产
2024-06-03 02:56:00
“大块头”田间显身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淮北市“大块头”田间显身手■ 本报记者 吴永生5月31日上午9时,在淮北市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刘洼湖小麦种植基地
2024-06-03 02:56:00
全链条服务保丰产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宣城市宣州区全链条服务保丰产■ 本报记者 罗 鑫5月29日,记者来到宣城市宣州区向阳街道办事处桐梓岗村的油菜田里
2024-06-03 02:56:00
庭院养蜂 方寸生金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皖西日报记者 杨秀玲 本报记者 袁 野初夏是丁埠村一年里最生机勃勃的时节,草木繁茂,野花点缀,而在村民的院里院外
2024-06-03 02:56:00
人歇机不歇忙抢收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凤台县人歇机不歇忙抢收■ 本报记者 柏 松 本报通讯员 徐艳友5月28日清晨,凤台县岳张集镇六院村万亩小麦攻关田里
2024-06-03 02:56:00
考前焦虑如何纾解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本报记者 陈婉婉随着高考临近,很多考生的焦虑情绪会越来越明显。如何科学地纾解紧张情绪,把身体调整至最佳状态从容迎考呢
2024-06-03 0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