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秋战国时期活跃于中国北方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曾经对华夏文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所谓“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然而在战国之后,北狄作为一个民族却在历史上消失了。狄人基本接收了华夏文化,融入到了华夏文...……更多
...方后裔自然也就通过编户齐民而成为了“赵民”,融入了华夏族之中。后来,这些赵国境内的鬼方后裔改为了赵氏。倗国墓出土文物2014年,吉林大学对山西南部的倗国墓地人骨DNA进行了检测,其结果是:在27个样本中,有11个为Q...……更多
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部落为什么是游牧民族的先驱?
...力一样是战车和步兵。他们一样喜欢东亚肥沃的耕地,是华夏族靠着步兵和战车才让他们在东亚最富饶的农业区没了立足之地。“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单纯的不依赖农业生产的游牧文明是不存在的。春秋...……更多
商周时期,鬼方部族为何会被周朝毁国灭迹
...华民族历史悠久,如果要以有文字记载算起的话,最早的华夏历史可以从商朝时期算起,我们所熟知的甲骨文就是这一时期的通行文字,无数文明才能就此传承下来。然而,商朝时期有一个奇怪的民族叫做鬼方,他的历史在商朝...……更多
汉朝名将驱逐匈奴,华夏族征服欧洲的未竟之路
...并非是外族,非但不是,令人更震惊的是,匈奴乃正宗的华夏血统。《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也就是说匈奴是淳维的后代。这个淳维是谁?夏后氏指的是谁?这不得不提中华五千年...……更多
拯救华夏文明的真正传奇女子是谁
...雅利安人的话,那么,妇好的这一次远征的胜利,无疑是华夏的幸事,倘若这些古雅利安人成功的入侵了华夏大地,那么,今天的中国也将被种姓制度所困扰。所以,有学者认为,妇好的这一次远征的意义,不亚于传说中的蚩尤...……更多
...的地区恰恰就是青海。直到西周时期,还有许多羌未融入华夏民族,被称为“姜氏之戎”。姜齐后裔基因在全国各省的比例分布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应该都是古羌集团在黄河中上游创造的新石器文化...……更多
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晋国为何是第一个倒下的
自古以来,就有人说“华夏文明靠春秋,春秋大义靠晋国”。由此可见晋国在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地位。晋国的崛起始于周武王姬发之子。早期与其他诸侯国并无太大区别。然而,晋国真正的崛起却是在晋襄公统治时期。晋献公...……更多
商朝与夏周文化大不相同,商人为何如此独特
...之戎,姬姓的晋国宗室曾经因为与姬姓西戎通婚而被其他华夏诸侯攻讦指责许久。这也是炎黄-夏考古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大致还会有强烈的游牧民族逐水草、驰突无垣的特征,很难形成长期建设的城...……更多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封叔虞于唐,有北御戎狄侵扰之意,于是该地区形成了中原华夏族与戎狄之族杂居的局面。所谓“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昭公十五年唐叔虞在封地内实施的民族政策也较奇特,定公四年谓唐侯...……更多
中国疆域的基本盘有多种名称,例如“华夏”“内地”“汉地”等,这个区域是中国农耕民族生活的主要地区,也是中国历代疆域的核心地带。从秦朝到清朝,只有占据这个地区的王朝才能称之为“中国”,而基本实现该区域...……更多
...学研究,汉羌同属一源,在语言学上有“汉藏同源”说。华夏的祖先原本也是羌人,也就是西边牧羊之人。后来华夏先民迁移到渭河上游,发展出了农耕文明,于是才分离而出。而继续停留在青藏高原的牧羊人,被称为“西羌”...……更多
鬼方到底什么来头,为何被周朝毁国灭迹
...学者根据“鬼”这个称谓,认为鬼方必是异种之人,所以华夏采用“鬼”这个蔑称来指代它。而至于鬼方的地理位置,史书只有十分模糊的描述,如《山海经》说“鬼国在贰负之尸北”,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周王季伐西落鬼...……更多
...有利于文明的传播,有利于中原周边地区的开发的。三,华夏化还是夷化?文明的双向交流一个地区迁徙来了一个新的部族,他们是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还是入乡随俗,融入当地民族之中呢?孔子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更多
为何有商朝大战雅利安人的说法
...印欧人(雅利安人)的入侵,并成功将其击败,从而捍卫了华夏文明!如果这个是真的,那就十分惊人了,但这个说法经过考证,基本被认为是不靠谱的猜想,为什么呢?咱们就先说说这个事儿到底是怎么开始的吧。其实,这也不是...……更多
探究影响秦晋关系的因素
...的环境对其的发展非常不利。晋献公之时,晋国的疆域与华夏诸国相邻,又临齐、周、郑等文明国家,国土平坦开阔,因此使得晋国在晋文公时期跃居各国之首。秦国两国的国土相连,从秦国的角度看,想要成就霸业必须先东出...……更多
最讲武德的春秋霸主是谁
...的伟大思考。本来,自西周以来,楚人便蛮横好战,中原华夏向以蛮夷视之,楚人也常以蛮夷自居;直到楚庄王横空出世,发此惊人之语,楚才有了泱泱大国的气度与天下归心的自信。而从此以后,楚国便正式进入了华夏的行列...……更多
从延津渡看春秋:郑国的战略地位与晋楚争霸
...之中,被称为荆蛮的楚国自周朝开国伊始就是个最入不得华夏诸侯眼中的外姓人,但是楚国却是最为雄心勃勃的实力派的扩张者,长达数百年的北上扩张征程让人感觉它和俄罗斯一样百折不挠,更是让身居北方的华夏族感觉到一...……更多
商朝甲骨文中记载的“鬼方”到底在哪
...后都在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下融入到了中华民族里面,成为华夏大地的一份子。以史为鉴墨上桑原创。可能如今你我的血液里有一部分都是来源于当年的鬼方也说不定。具体鬼方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期待诸位学界的进一步考证。 ……更多
看熊旅怎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表现,对文化发展也非常关切。有人认为,楚庄王是推动华夏文明的第一人。在他的统治时期,孔子巡游到楚国,称楚庄王的政治思想与儒家思想相一致。这使得楚国的思想文化逐渐接近中原文化,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更多
巫臣助吴国军事改革揭秘
...这种情况和后世的日本、朝鲜不同,吴国还是认同归属于华夏一体的。像日本、朝鲜这种不认同华夏一体的国家,在熟练掌握了华夏文化之后,就不仅仅是简化,而是会塑造一些属于独属于其本国的文化。2.屈臣为吴国带来军事...……更多
...。悟李家“以德传家、善行天下”文化,接受精神洗礼。华夏寻根之旅:临汾市丁村—陶寺遗址—晋国博物馆—贾村。来到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探索石器文明的曙光,穿越至数千年前的晋国,一睹晋文化风采,回到“老家”大槐...……更多
...内迁。胡人内迁主要有三个原因:战争、政策、天灾。从华夏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开始,华夏与胡人一直就是时战时和的特殊关系,商朝时期的鬼方,周朝时期的昆夷、猃狁,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都是如此。《徙戎论...……更多
商人:华夏文明的缔造者与传承者
...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族群,不仅建立了辉煌的商朝,更在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其起源、发展以及与东夷、华夏之间的密切联系,构成了华夏文明演进历程中的重要篇章。本文将深入探讨商人的来...……更多
透过古人日常生活了解华夏文明变迁史
...的诸多物品之中,蕴藏着中国人的智慧。李志生著作的《华夏日常生活史》一书,对中国古代社会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进行了清晰梳理和生动呈现,全景式展现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嬗递图景。透过古人的日常,我们可以找到自己...……更多
中原到底有多大?中原都包括哪些地方?
...来中原就是我国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领土。中原又被称之为华夏、中土等,是中国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原的本来意思是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被称为是天下的中心。中原地区的重要性是不用过多的提及的,毕竟...……更多
周宣王提携重用诸侯,影响华夏后世五百年
...,提携重用了四个诸侯,而这四个诸侯前仆后继,主导了华夏后世五百余年的天下形式。【宣王寻求外援】一切要从周宣王的父亲,周厉王开始说起。想当年,厉王止谤,推行专利法,把百姓压迫过于严重,于是发生了国民暴动...……更多
历史上最幸运的帝王周成王,接手的是一个已经被搭建好框架
...说历史上最幸运的帝王,那就非周成王莫属了,细数一下华夏历代帝王,作为王储,不仅在辅政大臣的把持下,能够安全成长,乃至继位,并且跟辅政大臣之间从来没有间隙的,只有周成王一人了,更让人羡慕的是,周成王接手...……更多
...。后来,包括这一地区建立起来的吴国,就是完全独立于华夏之外的国家”。四,北方疆域形势这里说的北方主要是山西高原和河北的情况。山西,原本是周人的故乡,但是商朝建立后周人就迁走了。直到商朝末年,周人才重新...……更多
溯源华夏历史 体验中原礼乐——香港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公众开放首日侧记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香港4月3日电 题:溯源华夏历史 体验中原礼乐——香港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公众开放首日侧记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4月3日是香港历史博物馆“天地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