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6 18:00:00 来源:戏说三国

晋地处今山西汾水流域,这里原是戎狄之族的游牧区域。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周初封叔虞于唐,有北御戎狄侵扰之意,于是该地区形成了中原华夏族与戎狄之族杂居的局面。所谓“晋居深山之中,戎狄之与邻,而远于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昭公十五年唐叔虞在封地内实施的民族政策也较奇特,定公四年谓唐侯“疆以戎索”,即按照戎狄生活惯例分配牧地,而不像鲁、卫农业地区按周法分配耕地。戎狄与晋的关系一直密切,连晋公室成员也把与戎狄族婚配视为平常事。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如晋献公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韦昭曰,“西戎之别在骊山也。”后骊姬生奚齐,献公还要立其为太子。另有晋公子重耳和夷吾之母,为戎之女,“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晋尤其与姜戎关系密切。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文献记载姜戎首领驹支曾说过这样一话:“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其大德,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毋是剪弃。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觳之师。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骰志也。岂敢离遏?”可见晋的政治活动,晋文公之称霸诸侯,均曾得力于姜戎。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春秋初期,晋献公建都于绛,开始了对外兼并的战争,在战胜骊戎和北狄之后,又接连吞并了霍(今山西霍县)、耿(今山西河津)、魏(今山西芮城)、北号(今河南三门峡市)、虞(今山西平陆)等华夏姬姓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国土跨到了黄河南岸和西岸,成为据有崤山天险而又多马的强国。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在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余年间,被晋国先后吞并的华夏族诸侯小国有霍、耿、魏、北号、虞等,而更多的还是戎、狄族国家,主要有赤狄潞氏(灭于前594年)、赤狄甲氏(灭于前593年)、留吁(灭于前593年)、铎辰(灭于前593年)、肥(灭于前530年)等。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总计晋灭同姓异姓二十余国,成为能与楚国相匹的最大华夏国家。此后,戎、狄之族中同晋国长期杂居者,变游牧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渐同华夏族融合。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晋为了同楚国抗争,还曾以军事技术援吴,以牵制楚人北上,这无疑又将华夏文化传播到了东南地区。

晋国的征战与融合:从戎狄之地到华夏大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战国时代的戎狄部落为什么是游牧民族的先驱?
...山西、陕西交界处)地区的戎人部落被秦国驱逐后,投奔晋国,得到了“狐狸所居,豺狼所嗥”的“南鄙之田”。戎人可没有因此放牧,他们“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不但开荒成功,还在那
2023-02-04 16:04:00
周宣王提携重用诸侯,影响华夏后世五百年
...非常大的。也是郑国堵死了周王室的复兴之路。【称霸者晋国】晋国更是大家熟悉的诸侯国,晋国初封于周成王,有桐叶封唐的故事流传。其实晋国在西周时期是很不起眼的,它真正的崛起,就是在
2023-10-07 14:35:00
春秋时期的晋国邦交策略及其影响
...邦交关系的处置成为各个诸侯国称霸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晋国的邦交在春秋社会上有许多可借鉴之处,邦交关系的和谐是晋国能成为春秋霸主的原因之一。春秋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晋国
2024-02-06 18:03:00
春秋五霸中,如果没有此人中华文明或已灭亡
...国被攻破,只剩下5000人寄居在曹国苟延残喘;中原大国晋国四周都有戎狄势力,燕国惨遭戎狄入侵等等。 当时南方楚国不断北进,试图饮马黄河,北方戎狄不断南下,华夏文明在南北夹击
2022-12-29 17:13:00
老年称霸的秦穆公,其实从来没有在中原称霸
...霸,是不是很意外?原因无他,只是因为秦国的邻居——晋国像堵墙一样,挡住了秦穆公东进的野心。因此,秦穆公称的霸,其实就是在西戎等少数民族地区称霸。其中缘由,还得从秦国起源说起—
2024-06-11 10:52:00
晋国的崛起之路:从偏远小国到春秋霸主
从一个偏远小国变成春秋霸主,晋国的崛起史和发展史,就是一部筚路蓝缕的扩张史。《史记》中记载,“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赵国是晋国的重要继承者之一,其实用四战之国来形容晋国
2024-01-14 05:59:00
探究影响秦晋关系的因素
...长盛不衰,其中最广为人知便是“秦晋之好”,即秦国与晋国之间的联姻。秦国和晋国在春秋时期联姻多次,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实际上政治婚姻无法真正决定秦晋之间的关系。那么,
2024-06-16 20:41:00
姬姓与异姓诸侯的分封:西周初期在东方的布局与战略
...鲁国分得“殷民六族”,卫国分得“殷民七族”,唐国(晋国)分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左传·定公四年》),燕国也至少分得了0622-04侯氏、0637-01氏两支殷贵族。这两
2024-02-05 12:38:00
...国)不断入侵华夏诸国,邢国和卫国被北狄攻占,郑国、晋国也正被北狄入侵,而西戎横行于关中地区,威胁洛阳,山戎则威胁燕国,“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伊、洛,往往有戎”。南方的楚国
2024-04-29 22: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