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27 16:58:00 来源:鲁网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为新时代社会服务贡献青春力量。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初入展厅:历史的微光,照亮信仰的初萌

展厅内,文物静静陈列,每一件都宛如一位沉睡的诉说者,等待着人们去唤醒它们背后的故事。烟台第一位共产党员郭寿生向中共中央局汇报工作的手稿,那略显褪色的纸张上,字迹却依旧清晰有力,仿佛能从中窥见那个年代的信念之火;《向导》报刊登的《烟台调查》文章,用质朴的文字勾勒出胶东早期革命的轮廓,展现出共产党人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艰难探索。队员们站在这些展品前,内心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填满。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先辈们在晦暗不明的前途里,凭借着对信仰的执着,点燃了胶东革命的火种。其中一位队员轻声说道:“看着这些文物,我仿佛能感受到当时的他们,面对重重困难,却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退缩之意,这份坚定,真真切切地印在了我们的骨子里。”在如今这个安稳的岁月里,人们很难想象,那些年轻的面孔,是如何在枪林弹雨中坚守初心,又是在怎样的困境里,紧紧攥着信仰的火种,不让自己倒下。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抗战风云:在血与火中,触摸英雄的心跳

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实践团员们来到了胶东抗战的展区,这里每一处陈列都像是狠狠揪住了全体参观者的心。雷神庙战斗的那块铁皮雨搭,0.8 平方米的面积上密密麻麻分布着 138 个弹孔,当目光落在上面时,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仿佛能透过这些冰冷的孔洞,看到当年革命先烈们在弹雨中穿梭,为了心中的正义和民族的尊严,拼尽全力。他们明知道敌我力量悬殊,明知道这是一场生死未卜的战斗,可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团队负责人站在一旁,声音微微颤抖:“以前只能在书本上读到这些战斗故事,如今站在这些实物面前,才真切地体会到,那些英雄不是传奇故事里的人物,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人啊,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只是在那个特殊时刻,他们选择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更大的使命。”而任常伦的英勇事迹更是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战场上百战归来,负伤九次却又立功十一回,每一场战斗都像是在生死边缘的舞蹈,可他从未想过退场。直到那次海阳长沙堡战斗,他用自己年仅23岁的生命,为这场民族解放的战争添上了一抹悲壮的底色。在他铜像前驻足凝视,忍不住去想,是什么支撑着他在战火中一路冲锋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使命感,一种对脚下这片土地和土地上人民的深沉热爱,这种情感跨越时空,在团员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模范胶东:在建设奇迹里,感受信念的力量

胶东模范区的展区更是让团员们震撼不已。那一个个惊人的数字,1944 年胶东地区财政收入占全省的56.3%,工业和农业指标在各根据地里名列前茅,1948年对外贸易额如此之高,这背后是怎样的努力和付出?讲解员告诉大家,这离不开党组织的英明领导,更离不开胶东人民万众一心的拼搏。党员人数从抗战初期的1840名激增到49850名,这哪是一串普通的数字,这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真心凝聚民心,用实际行动赢得百姓信任的结果。许世友司令员在胶东战斗的八年,从青丝到白发,他带领着军民在战火中开辟出一片天地,罗荣桓元帅的那句评价“胶东是一把插在敌人背上的刺刀”,让人们瞬间明白了胶东在这场战争中的分量。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不仅要对抗外敌,还要保障后方的稳定和生产的持续,他们用双手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奇迹。“看着这些成果,我突然明白,这不仅仅是战争的胜利,更是信念的胜利。”罗荣桓元帅曾评价:“胶东是一把插在敌人背上的刺刀。”

当代传承:让红色血脉,在医者心间奔涌

走到文化展区,讲解员介绍了红色剧作家马少波创作的京剧《闯王进京》,以及一位华侨在七七事变爆发当天回国参加八路军的感人故事。这些展品和故事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胶东人民在文化和抗战中的多维度贡献。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结语:以青春接续奋斗

活动最后,学生们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并集体默哀,向革命先烈致敬。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信仰的重塑。实践队员们带着这份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敬仰,踏上了归途。(文:赵健华 图:高婕)

责任编辑:李 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8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赓续沂蒙精神,践行济世初心”实践团开展“三下乡”活动
为积极响应新时代号召,厚植家国情怀,山东第二医科大学“赓续沂蒙精神,践行济世初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7月13日至18日期间,先后走访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先进典型访谈、健康宣
2025-08-22 11:40: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启志愿服务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4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启志愿服务队赴日照市五莲县户部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组织青
2025-07-19 20:11:00
康护筑未来,仁心传薪火——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赴坊子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14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明天计划”志愿服务队携手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服务行”专家团队,走进潍坊市坊子区开展“康护筑未来,仁心传薪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推
2025-07-18 16:09:00
山二医临床“三下乡”:重走渤海走廊,赓续渤海老区红色血脉
...,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雄关赋渤海,涛涌颂革命”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历时2年,深入山东省北部、西北部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完成了对渤海
2024-08-05 15:39:00
践行使命 服务乡村|天津医科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扫码阅读手机版
...践团师生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盘山烈士陵园和盘山革命纪念馆,缅怀先烈、学习体验,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担当时代使命责任。 活
2024-07-15 13:23:00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博士团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边防检查站为边防官兵义诊。甘辛摄7月8日—14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派出“博士团”师生36人组成暑期“三下乡”民族团结实践团,走进广西边境城市东兴、凭祥、
2024-07-23 15:54:00
...工业大学社会实践队在于都开展了反诈骗宣传活动;广东医科大学社会实践队联合县人民医院在社区开展健康科普活动,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梓山镇潭头村开展直播助农活动……今年暑
2023-09-16 08:41:00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杏林红”种子班师生到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等地进行实践研学
...行40余人,先后来到雷神庙战斗遗址——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杨子荣纪念馆进行实践研学活动。在胶东抗战第一枪纪念馆,“杏林红”种子班成员详细了解了雷神庙战斗发生的背景,战斗过程
2024-04-08 10:34:00
山东大学生“三下乡”征集引关注,40余所高校学生参与
...当代青年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风貌。图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实践团队义诊服务。东北师范大学的实践团队深入吉林省长春市,探访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与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通过实地调研与红
2024-08-21 18: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