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造成五胡乱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6 16: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造成五胡乱华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由四个原因造成的:一、胡人内迁。

胡人内迁主要有三个原因:战争、政策、天灾。

从华夏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开始,华夏与胡人一直就是时战时和的特殊关系,商朝时期的鬼方,周朝时期的昆夷、猃狁,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都是如此。

《徙戎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胡人最初居住在草原之上,过着游牧生活,也有半游牧半农耕的胡人,在与华夏在不断的融合之中,逐渐向内地迁移,尤其是在边境地区,胡汉杂和生存是一种普遍情况存在。

在华夏政权与胡人长期的战争中,有很多胡人投降了华夏政权,也被安置在华夏政权的周边,比如汉朝和唐朝为了接受投降的胡人,特别建造了受降城。

胡人

曹操为了控制匈奴诸部,将内附的匈奴人设置在并州,并分为了五部,相互牵制,曹操在与蜀汉的战争中,还将汉中、武都、阴平等地的胡人内迁到关中居住。

再一个就是草原上的自然灾害比较严重,只要一场暴雪,就会导致胡人大量的牲畜被冻死,胡人为了生存,要么南下向汉人抢劫,要么迁到自然灾害较小的汉地居住。

在胡汉混杂居住的地区,由于完全不同的生活习惯与处事原则,胡人与汉人自然会发生矛盾,打打杀杀是常事。

《史记匈奴列传》:贵壮健,贱老弱。《徙戎论》:其性气贪婪,凶悍不仁,四夷之中,戎狄为甚。弱则畏服,强则侵叛。

胡人的天性就是欺软怕硬,尊重健壮的人,看轻年老体弱的人,胡人弱的时候,就会臣服华夏政权,胡人强大的时候,就会背叛华夏政权,反之亦然。

胡人内迁

当华夏中央政权衰弱后,胡人自然就会觊觎中原,当西晋因为八王之乱把整个天下的实力消耗殆尽的时候,就是五胡乱华的开始。

二、西晋分封。

西晋是自汉朝之后,第二个开启分封制的大一统朝代。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除了边境郡县保留军队外,取消了地方郡县兵,改以司马氏诸侯王出镇地方军事,控制各地兵权,并分封司马氏族人为诸侯王。

比如汝南王司马亮都督豫州、楚王司马玮都督荆州、河间王司马颙都督关中。

与汉朝不同的是,晋朝的诸侯王是有兵权的,大诸侯国设置三军5000人,中等诸侯国设置二军3000人,小诸侯国设置一军1500人。

司马炎的本意是如果朝廷有权臣想篡位,可以让司马氏族人拱卫中央政权,结果这些司马氏族人争权夺利,根本不管朝廷的死活,只想自己的利益。

西晋分封

当杨骏、贾南风专权时,司马氏诸王开始了争夺中央政权的控制,进行了一场长达16年的政治与军事斗争,把整个西晋的实力败光了。

胡人看到西晋如此衰弱,才会趁虚而入,导致五胡乱华。

分封制就是开历史倒车,已经被两汉证明是不可行的制度,但司马炎不相信,认为汉朝的灭亡就是没有宗室的拱卫,显然他的政治智慧不够。

三、晋武帝昏庸。

五胡乱华的爆发与晋武帝司马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司马炎在位期间,不断在犯错。

首先是司马炎的民族政策。

公元270年,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联合其他胡人在凉州发动叛乱,西晋用了9年时间,才彻底平定秃发树机能的叛乱,这一叛乱行为无疑为西晋的民族政策敲响警钟。

公元280年,晋朝大臣郭钦建议晋武帝司马炎将西河、安定、北地等地的胡人迁回他们的原属地,并且从河内、河南、河东三郡挑选四万户人家以充实当地。

司马炎昏庸

这一做法是有助于稳定西晋的边疆,避免再出现秃发树机能这样的起义,一个鲜卑部落的起义,进行用了9年才平定,可见西晋军队的战斗力严重下降。

但晋武帝司马炎没有采纳这一建议,甚至对于胡人的内迁根本不重视,胡人一直在内迁,西晋边疆的战争风险越来越高,司马炎完全没有料到。

其次,司马炎弄了一个错误的分封制,上面已经讲到了。

最后,司马炎选了智商有问题的司马衷当继承人,还给他找了个有野心的皇后贾南风。

司马衷是个没有正常智商的人,当皇帝完全是个摆设,皇权就会旁落。

司马炎去世后,辅政大臣杨骏专权,杨骏是司马炎的岳父,出身弘农杨氏,在朝廷一手遮天,提拔自己的亲信,打击政敌,引发皇后贾南风的不满。

司马炎不断犯错

贾南风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的父亲是贾充,贾充就是参与弑杀魏帝曹髦的人,贾充的野心传给了贾南风。

贾南风不甘心杨骏专权,于是联络了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要求他们率军讨伐杨骏,贾南风与楚王司马玮一起起兵诛杀杨氏外戚集团,诛三族,彻底消灭了杨骏一党。

但贾南风由此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因为要扳倒杨骏,贾南风让诸侯王司马玮率军参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之后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司马氏诸侯王为了争权夺利,开始了相互攻伐。

在八王之乱中,贾南风自己也被赵王司马伦所杀,八王之乱是贾南风起的头,贾南风是司马炎亲自安排给自己的太子娶的妻子,司马炎的水平可见一斑。

司马炎选择的辅政大臣、继承人、继承人的皇后不是心术不正的人,就是心智不齐全的人,没一个正常人,司马炎的识人水平太差了。

四、司马家的传统。

司马家族是靠权谋起家的,司马懿装病十年,欺骗曹爽,等到曹爽带着皇帝出宫扫墓的机会,率军控制了洛阳城,然后指着洛水发誓说只要兵权,保曹爽一族的富贵。

司马懿家的传统

等到曹爽投降,司马懿就大开杀戒,诛杀曹爽及同党三族合计五千余人,一场政治清洗要杀五千人,司马懿可谓心狠手辣。

司马懿之后将权力世袭化,家族化,整个司马家族的人都开始为取代曹魏做准备,司马师废立皇帝,司马昭当街弑君,司马炎改朝换代,司马晋终于取代曹魏。

司马炎搞分封制,大封司马氏为王的目的是希望诸侯王拱卫中央政权,司马炎尸骨未寒,司马家一帮亲戚就杀起来了。

兄弟、叔侄、爷孙之间相互残杀,没有人顾及一丝的亲情,全部为了自己的利益大开杀界,这种行为真让人开了眼,直到把诺大的西晋王朝杀得奄奄一息。

司马家族的族人之所以相互残杀,是因为他家的传统历来如此,重视权谋、利益,忽视亲情、规则,司马懿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第一人,后面的司马族人有样学样,都学着司马懿一样,把自己的族人当成敌人,残杀一通。

西晋王朝没有实力了,胡人自然就崛起了,灭亡了西晋,取而代之,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八王之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6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朝是如何丢掉中原的?
...的政权灭亡了西晋,而八王之乱就是导火索,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西晋的内乱,包括政治制度的错误、继承人的错误、野心家的篡权等诸多原因叠加在一起造成的灾难,直接造成了朝代的灭亡,也难
2023-08-23 15:26:00
一代开国明君,却因晚年的一个决定成了千古罪人
...通君王尚且难以驾驭,何况一个弱智呢?司马衷继位之后根本无力管理朝政,皇后贾南风专权,贾南风杀了皇太后和宰相后,各地王侯和胡人反叛,史称八王之乱。贾南风和司马衷中华民族最黑暗的
2023-01-08 16:40:00
晋武帝因做错一事少做一事,给汉人带来三百年大浩劫
...。按照立长不立幼的原则,就是司马衷继位。这是国家的根本,政权平稳迭代的根基,是不可以动摇的。一旦动摇,政权的稳定马上出问题。司马遹第二、司马衷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叫司马遹(yù
2023-01-17 23:07:00
贾南风:站在权力之巅10年,经历让人瞠目结舌
...了。胡人狼子野心固然不得不防,但此等见利忘义之徒,根本成不了气候,实在不足为虑!只可惜,他错了!而且错得离谱!一个改变华夏历史千年走向的决定这一年,洛阳的风来得比往年早一些。
2024-01-29 14:39:00
五胡乱华之源:司马家内耗与胡人崛起
...舌的同时,又让人感到太多人智商没底线。比如有人声称司马光主张把从西夏夺取的土地还给西夏是因为司马光受了宫刑,因此心理变态(这是摆明没分清楚司马光和司马迁),更有甚者,还有的人
2024-04-30 17:15:00
司马懿子孙建立的晋朝昙花一现,是用人、制度、思想都出了问题
...背上了很多前朝的包袱。这些包袱,最后成了压垮晋朝的根本原因。 晋朝建立后,司马炎选择效法汉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并行的制度。司马炎登基的时候,一口气封了司马家二十七人为王。
2023-02-14 17:41:00
司马家族是如何把西晋江山败光的
...随便住,随便住。整个西晋一朝,士大夫阶层生活糜烂,根本没有任何的文化建设,也不可能去同化这些胡人。西晋衰落后,胡人纷纷建立政权。八王之乱后,西晋江山已经千疮百孔公元290年,
2024-06-08 21:04:00
为何魏篡汉要比晋篡魏名声要好得多
...起义爆发,王莽建立的新朝只存在了15年就灭亡了,主要原因就是王莽改革失败了,如果王莽改革成功了会发生什么?那王莽就是汉高祖再世。篡位可以,如果你篡位之后能开创一个盛世,后世不
2024-07-17 16:03:00
五胡乱华的罪魁祸首是不是晋朝?
...发生了一些变化,可是他们组织结构和政治形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原来的部落酋长首领仍然控制这本部族,在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他们是不敢造次的。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时代,由于长期
2023-06-14 18: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