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匡衡、蔡伦、孔融与李绅,历史名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小学课本上总会引用名人的事迹以达到教化世人的目的,学习历史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质,以此来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但是世人可能不知道小时候很多被吹捧的历史人物,原来都变成了坏人。诸如凿...……更多
颠覆认知: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历史名人另一面
...们年轻的时候对历史更加迷茫。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哪些历史名人被我们误解了!1李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我们小学一、二年级要背诵的课文,经常出现在学校食堂的标语墙上。古诗词没有用任何华丽的辞藻,...……更多
颠覆你认知的真实历史人物
...久以来人们一直称颂关羽不好女色其实是无稽之谈。五、匡衡匡衡因为“凿壁偷光”的故事而名垂千古,被当做学习刻苦的典范,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少年高光,年老却平庸的“长歪”之人。匡衡之所以能够封侯拜相,有...……更多
历史上这三个人是时代的英雄,但是人品却差到极致
...种双面人古人。第一个是大家熟知的“凿壁借光”主人公匡衡,他的学习的经历常常被老师用来提醒我们要努力学习,这个成语来源于“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简单来说就是当年匡衡家里特别穷,连蜡烛都买不起,...……更多
课本里被夸上天的3个历史名人,其实坏到了骨子里,骗过了很多人
语文教科书,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范本之一,它不仅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更是塑造我们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因素,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我们从那书香翰墨中的课本中,认识了历史上很多人,他们某个...……更多
历史上的这三位名人,儿时以为是英雄,长大才知道他们坏在骨子里
...师们总会苦心婆妈为我们讲一些大道理,顺带着再来一些历史名人勤勉读书的小故事,而凿壁偷光的匡衡无疑是最受老师们青睐的人选。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白天要帮助家里人劳作没空读书,而晚上有空又因为买不起油灯没法...……更多
史上这三位名人,儿时以为是英雄,长大后才知道他们本质早已腐朽
...人,历史上这种类型的名人都有谁呢?一、获罪被免官的匡衡许多人都知道“凿壁偷光”这个故事,它因在教育孩子勤奋学习方面的良好效果,历代以来都被父母视为励志故事,用来激励自己的孩子。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西汉时期...……更多
对话潍水先贤|“人中龙”孔融德政北海
...、襟连海岱,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古州名郡,英杰辈出。历史名人灿若星辰,是潍坊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丰碑。鲁网潍坊策划“对话潍水先贤”专栏,探访潍坊历史名人故事,弘扬优良传统,塑造城市形象...……更多
东汉“大太监”蔡伦:不仅会造纸,还会造孽
...载体而言,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人对此贡献很大,他就是蔡伦。古人的智慧让人叫绝,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确实改变了人类书写的历史。但你知道吗,发明造纸术的蔡伦是一个太监。有人说蔡伦不仅会造纸,还会...……更多
匡章:匡章战国时期齐国名将,他历仕齐威王至齐闵王三世,是齐国霸业的奠基者,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桑丘之战他运用间谍战术打得秦惠文王自称西藩之臣,此后二十年齐秦二国再无交兵;他又利用燕国人心离散的机会...……更多
史上最牛太监:影响堪比孔子,贡献远超秦皇汉武任何一位千古帝王
...子,甚至比历史上最有贡献的两大千古一帝还牛。他就是蔡伦,出生于东汉初年的一个铁匠世家,少年的蔡伦聪颖好学,满腹经纶,而且对身边的冶炼、铸造、种麻、养蚕等生产生活很感兴趣。汉章帝刘炟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更多
从太监到造纸术的革新者:蔡伦的传奇人生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中,蔡伦位列第七,他因改进造纸术而享誉世界,但很少有人提起,他的人生结局十分悲惨。作为纸的缔造者,为何汉朝人不重视他呢?也不是不重视,蔡伦也曾经风光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卷入...……更多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匡天龙古人不喜欢直呼其名,通常会使用别称。有时候,古人往往用地名作为对人的称谓,例如出生地、家族郡望、为官之地。第一类,以出生地的地名作为某人的称呼。例如:称唐代诗人孟浩然为孟襄...……更多
孔四岁能让梨,褒十六还条命,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讲述了两位古代名人孔融和褒姒的故事。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将为您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一、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小时候...……更多
汉唐雄风中的汉仅仅是指西汉,东汉有何贡献?
...学者哈特对历史十分感兴趣,他写过一本书,其中东汉的蔡伦居名人百人之七。蔡伦所发明的造纸术对历史发展极其深远。造纸用的材料广泛,纸张价格更便宜,更具有广泛使用的可能。哈特认为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保存,起着...……更多
AI让历史名人“活”在当下,谨防“爆改”变“乱改”
...爆改挑战”系列视频火了。借助AI技术,众多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纷纷“复活”,并用网感十足的语言向网友发出“灵魂拷问”:李时珍谈何为真正的养生、唐伯虎回应不务正业、宋徽宗批评职场人、杜甫在线辟谣……历史名人...……更多
“孔融让梨”世人皆知,可有多少人知道他哥后来为他而死呢?
...从此发奋读书的事情。类似的故事有很多,再比如东汉的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尊老爱幼。一次,家里买了一篮梨,兄弟们都争着抢着要大的梨,孔融却选了最小的一个梨吃。父亲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年纪小,应该...……更多
枣庄到底有谁在啊?!
...线上抗击日寇的传奇故事07枣庄有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众历史名人物华天宝 名人辈出他们使枣庄的历史文化星河灿烂仅凭这点便是别的城市所无可比拟的早在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奚仲在这里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辆马车 先秦...……更多
这三个人是千古罪人,但他们的发明我们每天都在用
...后筷子会成为饭桌上的必需品吧?第二位:东汉造纸大师蔡伦对于蔡伦,我们大多是在教科书里有所耳闻,他发明的造纸术算是妇孺皆知了。但真实历史上他可不是盏省油的灯,作为东汉宦官,他阿谀奉承有一套,曾被窦太后的...……更多
中国历史上功盖千秋却私德极差的人物
...甚,残忍至极。” 赵匡胤也因此将他踢出了武庙。三、蔡伦蔡伦的历史功绩就不用过多赘述了,他的造纸术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人麦克·哈特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100名人排行榜》中,将他排在了第七位,远远超...……更多
孔融被杀:政治主张与曹操背道而驰的代价
...贲中郎将、北海相、大中大夫等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历史名人,为什么会在建安十三年的时候被求贤若渴的曹操杀害呢?按理说,曹操是一个爱才惜才,求贤若渴的人,对于孔融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人,他应该重用才对。于...……更多
...睡着还要被李时珍骂……”这几天,在AI的帮助下,不少历史名人仿佛连上了5G,纷纷化身“暴躁哥”“暴躁姐”,刷爆各大短视频平台。尤其是那句“回答我,look in my eyes,tell me why”,让人忍俊不禁。整体来看,这场网络接力...……更多
揭秘历史名人鲜为人知一面:陆游撸猫、李清照醉酒、苏轼吃货之旅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太为人知的另一面,明面上是一个样子,私下是另一个样子。古代名人也是如此。大家平常知道的都是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其实古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陆游写诗很豪放,他平日里竟是个猫奴。李清照...……更多
山东历史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之邴原
有志者寥竞成邴原求学的做事东汉末年,青州出了两位文化巨匠,一位是名震全国的经学大师郑玄,一位是与郑玄齐名的学者、教育家邴原。郑玄以博学多识、精注典籍见长;邴原以品性高洁、志向宏伟著称。当时海内有这样...……更多
哪些被吹捧的历史人物,后来变成了坏人
...演义时,有意的扬刘抑曹罢了,把刘备无形当中美化了。匡衡 我们知道匡衡是因为“凿壁偷光”的故事,说的是匡衡以前很喜欢读书,但家里没有钱,买不起油灯,有天他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于是,他想了...……更多
...一样乱撞。学习是一件刻苦的事情,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历史名人中,哪位不是在孩提时期经历了一番风雨方能有所成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现在学习再苦,能苦得过凿壁借光的匡衡吗?能苦得过囊萤...……更多
三国演义中因中箭而亡的名人1、孙坚2、张辽3、徐晃
...太史慈,他是东吴的猛将,以勇猛闻名。曾单枪匹马救过孔融,后来投奔孙策后,战绩赫赫。不过在合肥之战中,他夜袭曹营,却中了张辽的埋伏,被乱箭射中。虽然拼死抵抗,但伤得太重,最后战死沙场。太史慈的结局告诉我...……更多
三国顶级名士之一,靠哭穷得以读书识字,差点儿和曹操成冥婚亲家
...,兵原安家于北海。借此机会,炳渊结识了时任北海丞相孔融,一拍即合。孔融是国内著名的学者,在得到他的爱慕之后,炳渊的名气也越来越高。不久,兵原回到中原,被曹操征为司空羽。▲孔融剧照加入曹操麾下为他效力后...……更多
潍坊历史名人笔下的夏天
...书画展演等形式,再现了“潍州原是小苏州”的繁华,让历史名人的诗意在现代焕发新生。浮烟山,曲落歌起,万众欢腾;凤溪地,一曲流水,璀璨迷离;白浪河,灯如海马如龙,昔日郑板桥笔下“白浪河水无情甚,不肯停留尽...……更多
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发明,你还知道哪些?
...四大发明自不必多说,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改良于东汉,蔡伦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改进了原有的造纸术,这样制造出来的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纪念邹韬奋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之“韬奋好书”暨“好书评”揭晓大会在北京举行。河北省两种出版物获评2025年“韬奋好书”
2025-11-19 08:36:00
10位无名烈士生前容貌被复原,26位烈士遗骸完成DNA鉴定,怀揣照片的烈士颅骨破坏严重,“可能战斗时就已经不存在了”(见习记者:边义婷 剪辑:刘响)
2025-11-18 17:18:00
《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出版发行
日前,由历史文化学者孙万勇创作的《天地有正气——颜杲卿颜真卿双忠记》一书,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向全国发行。该书忠于史实
2025-11-18 17:23:00
傅山园里遇良师
中华傅山园牌坊重阳时节,我所在的三立书画院一行30余人,赴中华傅山园参加纪念傅山诞辰418周年的临摹画活动。见群中张喜淯老师等现场拍摄的精彩视频与照片
2025-11-18 18:27:00
趣玩山野!连江这个“宝藏营地”——元野营地焕新升级!
2025-11-18 13:01:00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