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历史名人鲜为人知一面:陆游撸猫、李清照醉酒、苏轼吃货之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19:54:00 来源:戏说三国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太为人知的另一面,明面上是一个样子,私下是另一个样子。古代名人也是如此。大家平常知道的都是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其实古人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陆游写诗很豪放,他平日里竟是个猫奴。李清照写词很委婉,私底下却是个酒鬼。而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除了当官作词,竟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豪放的陆游,平日里爱撸猫

爱国诗人陆游,一生有三大爱好:爱国、爱唐婉、爱猫。前面两项广为人知,这里就不再多说。但大家没想到的是,陆游竟然还是个猫奴。平常在家除了写诗就是撸猫,要不就是给猫写诗,仅流传下来为猫写的诗就有20来首。要知道他给唐婉的诗只有10多首,看来论重要程度,猫要排在唐婉之前呀。

揭秘历史名人鲜为人知一面:陆游撸猫、李清照醉酒、苏轼吃货之旅

陆游最出名的一首诗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内容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悲壮又霸气。然而你知道《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是什么?内容竟是:“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看到这里,各位没有闪到腰吧,陆游可真是爱国爱猫两不误啊。

揭秘历史名人鲜为人知一面:陆游撸猫、李清照醉酒、苏轼吃货之旅

婉约的李清朝,私底下爱喝醉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她后来流浪漂泊的后半生也让人为之涕下。然而,你以为这就是李清照的全部吗,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李清照其实是个酒鬼,爱喝酒还总是喝醉。她留下的近50首诗词中,和酒有关的就有一半,如果她要是早出生300多年,和李白应该是个酒友。

揭秘历史名人鲜为人知一面:陆游撸猫、李清照醉酒、苏轼吃货之旅

李清照以酒助兴或借酒消愁,可以说是酒陪伴了她一生。她时而“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时而“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谁曾想一个著名的大才女,竟是一个没事就喝酒,并且喝多了连家都找不到。

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竟是个吃货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其实他的一生是不太得志的。他因政见不同而数次被贬官,最远的一次都被贬到了岭南之地。一般人这样早就顶不住了,可苏轼却很豁达。他一方面寄情山水,写下了许多优秀诗词,另一方面他化官场失意为美食食欲,开发了很多新菜肴,并以东坡命名。堪称北宋第一”吃货“!

揭秘历史名人鲜为人知一面:陆游撸猫、李清照醉酒、苏轼吃货之旅

据说苏轼被贬到常州的时候,当地有一官吏请苏轼到家吃河豚,顺便点评自己的厨艺。只见苏轼只吃不吭,在吃完后只说了一句话:“据其味,真是消得一死!”众所周知,河豚是有毒的,要是烹制不好,会使人中毒。苏轼真是用生命在吃啊!

那些在史书中留下光辉一笔的名人们,不仅有其光鲜亮丽的一面,他们私底下也是很可爱的。这样看来,历史是不是就没有那么枯燥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清照多狂?写了篇咏梅词自称千古第一,王安石苏轼都不放在眼里
李清照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才华大家有目共睹,不过她的傲气也挺出名。举个例子,她写过一篇《词论》,就几百个字,批评了一堆前辈,比如李煜、柳永、苏轼这些大词人,几乎把之前所有
2025-01-03 11:05:00
历史上被“热死”的名人
...著名的诗人,但是他最让世人知晓的身份应该还是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系出名门,父亲赵挺之是宋徽宗时的宰相。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也就是苏轼去世的这一年,他在父亲的主持
2023-08-30 21:01:00
李清照的背景有多强?姐夫蔡京,妹夫秦桧,还有一亲戚名气更响亮
说到宋代的词人,我们必然绕不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平心而论,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其中却少有女才子,尤其是像李清照这种证,古烁今的存在更是难得。但是我们也知道,所有的文人成就不仅仅来
2025-04-10 21:26:00
...《满江红》的壮志豪情,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宋词,一位位历史名人的故事,在运河上徐徐展开。如今,《如梦上塘》已成为浙江省夜间经济试点(培育)城市的重要坐标,也是展示杭州城市魅力的重
2025-02-18 08:40:00
苏轼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有何才能
...对于这种做法(苏轼的部分词作的确不太符合韵律要求),李清照等人有所“诟病”,但文学史上历来都有“词至苏轼,其体始尊”之说,可见苏轼对词音律的改革影响是多么的成功和深远。 除
2023-07-02 22:21:00
南宋二十位著名词人,两位抗金将领上榜
...称“苏辛”,共同代表了豪放派宋词的最高艺术水平,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之称。其现存宋词数量为宋代第一,苏轼打开了豪放派大门,但真正意义上第一个走进
2023-05-12 08:12:00
潍坊历史名人笔下的夏天
...书画展演等形式,再现了“潍州原是小苏州”的繁华,让历史名人的诗意在现代焕发新生。浮烟山,曲落歌起,万众欢腾;凤溪地,一曲流水,璀璨迷离;白浪河,灯如海马如龙,昔日郑板桥笔下“
2025-07-09 14:19:00
中秋馈赠1400年极简史:杨贵妃送唐明皇桂花月饼 王安石赠苏轼彩灯 清代送玉器
...在当时被视为罕见的浪漫行为,成为了中秋夜话题之一。李清照在生活中也颇为讲究。传说在一次中秋夜晚,她为远在他乡的丈夫赵明诚送去了一壶自酿的桂花酒。李清照酿酒时加入了桂花,意在用
2023-09-19 15:19:00
聊聊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植物之中的百花,生来就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颂扬,并以花卉草木入诗文言志,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文学的起点《
2024-05-27 2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