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土木堡一役,打断了明朝武将勋贵的脊梁
...朱能之子)为首的实战派将领战死,更是打断了明朝武将勋贵集团的脊梁。此役之后大明王朝200年时间里不断被蒙古人骚扰,一改朱元璋、朱棣时代“吊打”蒙古人的局面,直到明朝灭亡也未彻底消灭蒙古骑兵。顺便说一句,那...……更多
为什么“土木堡之变”改变了明朝国运
...军准备的时间就匆忙上路了,带着京城明军主力三大营,勋贵武将集团的精英们,京城的文官们和他的智囊,“大聪明”王振浩浩荡荡往西北去讨伐也先去了,这支庞大的明军队伍在茫茫边境上走了好多天也没见到瓦剌的主力,...……更多
明朝到底走了那些弯路
...力衰弱,而在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非要带上一大批武将勋贵,这些武将勋贵与皇帝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以说是明朝皇帝统治国家的基础,结果都折损于土木堡,朝廷留守的大臣并非是与皇权那般亲密,并不是荣辱与共,所...……更多
土木堡之变导致的最大恶果是什么
...击打击的都是大明军队的薄弱之处,而土木堡一仗大明的勋贵集团全军覆没,从此大明文臣集团登上了大明权力巅峰,一切也看似合情合理,而且土木堡事发后于谦用了6天就把7个粮仓的粮食全搬回北京,于谦作为兵部侍郎可是...……更多
...堡战场损失的兵力并没有真实记录,唯一真实记录的就是勋贵和武将集团损失人数),这个数据也贴合土木堡战场所处于的狭窄地带。不过,从《国榷》史料来看,明朝京营主力在土木堡战场最多损耗不过1万,而且还只是负责...……更多
大权旁落的朱祁镇,靠什么夺回了朝政大权?
...种政治危机。从史书记载来看,朱祁镇主要拉拢了外戚和勋贵阶层的近亲。明朝皇帝的后妃很多是在勋贵阶层中选拔的,因此朱祁镇也有很多这样的外戚。这些人在宫中后妃有关系,与他身边的人密切,信任度较高。在夺门之变...……更多
明朝的武将开国,最后文官却占据朝政的主导力量
...朝时期,那时开国元勋一堆,不管文臣武将实际上都是功勋贵族,科举上来的文官集团根本没有地位,要不是明太祖朱元璋杀了一批元老,文官们只怕要迟几十年才能登上历史舞台。朱元璋清洗了许多功勋贵族,其腾出来的空间...……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是中国历代皇帝里的倒数第一名
...,三杨加上于少保,整天不上朝睡大觉总没事吧。当时有勋贵集团制衡文官,武将没有那么废,皇帝只要做一个基本的裁决者就行了,哪像之后只能亲自下场去跟文官集团肉搏。这里要解释一下,其实明朝内部各方势力的政治投...……更多
一个年轻冲动的皇帝,一个利欲熏心的宦官导致了明朝差点灭亡
...,北京城就收到前线传来的噩耗:随军出征的重量级武将勋贵,太师英国公张辅、太保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大将吴克忠等五十多人全部遇难,或战死,或死于乱军之中。这支庞大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灭。连皇帝也有去...……更多
杨俊建议趁瓦剌内讧出兵征讨,为何被于谦拒绝?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前期最大的战争失败,数十万大军面对蒙古瓦剌大军时全军覆灭,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也做了俘虏。战后明朝国力断崖式下跌,丧失了对北方草原的军事控制力,就连首都北京都在蒙古人的铁蹄下岌岌可...……更多
明武宗的昏君之称:被误解的皇帝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权力制衡是必然的,文臣宦官武将勋贵,谁有独霸的趋势就要提拔其他势力与之制衡,明朝文臣的势力最大,一开始皇帝提拔勋贵,后来宦官,可是土木堡之变勋贵宦官都受到极大打击。等到了成化帝,重...……更多
正德皇帝南巡,不理朝政却心系动物保护事业
...大明朝,皇帝是一个孤家寡人,文人集团牢牢把握朝局,勋贵武将自土木堡之变后一蹶不振,宗室自靖难之役后早就和帝系一脉离心离德,皇帝说是九五至尊,可统治权必须通过文人集团才能有效,这对任何睿智的帝王来说,都...……更多
“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是忠臣,还是奸臣
“土木堡之变”将明朝数十年之积累毁于一旦,在这一场战争当中丧生的文臣、武将、大军,不计其数。而这一场战争也成为明朝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后明朝再也无力大规模出征蒙古。要知道,此时距离明朝动用几十万大军...……更多
胡善祥被废除皇后位,为何仍被张太后礼遇?
...何使得文武平衡,让代表文人的文官集团,和代表武将的勋贵集团在权利各方面达成制衡。在朱元璋时代,他以强势的政治手腕将两个集团完全打趴下,确保了江山稳固。朱棣没有他爹那么强势,于是搞了个技术性操作。自己带...……更多
朱见深为何会信任汪直,赐给他兵权?
...的重臣,重建了朝廷的文官内阁,就是因为对这些掌权的勋贵们不信任。他在后宫中宠爱万贵妃,将朱祁镇定下来的吴皇后废除,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吴皇后及其家族让他很不放心。所以朱见深执政的二十多年中,他反复采用制...……更多
商辂被明英宗贬为平民永不叙用,为何朱见深要启用他?
...祁镇复辟时没有任何政治班底,全靠发动“夺门之变“的勋贵和宦官集团的支持,所以他想坐稳皇位必须依靠这些人。而当时掌控政权的是以于谦和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他们都是朱祁钰的执政基础,所以朱祁镇上台必然会对这...……更多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的真相究竟如何
...中还提到了后世的明太祖朱洪武“火烧庆功楼”,将满朝勋贵、文臣武将赶尽杀绝的故事。而有趣的是,在小说《大明英烈传》中,除了对朱洪武近乎肉麻的歌功颂德之外,并没有提到“火烧庆功楼”这段故事。而一次偶然的机...……更多
...而上位,在朝廷中根基不厚,甚至可以说他们被杀,那些勋贵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造反?再说在洪武十三年之后对勋贵的屠杀,也是先杀陈友谅部下或者元军归附的将领,而非是朱元璋最初的红巾军将领,这也让接下来被杀的...……更多
石亨推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于谦为何拒绝?
...凡事在官场混的,都会注意这种细节。更何况朱骥出身于勋贵家族,于文官集团本来就不是一条路,在文贵武贱的大背景下,于谦又何必找个没有政治依靠,反而受到文官集团排斥的女婿?因此说于谦因谦逊而推辞于冕的官位,...……更多
朱允炆立足未稳就削藩,逼反朱棣断送了自己的江山
明初三股势力,勋贵,藩王宗室,文官集团。前面二者都是有兵权的,你不能一边提拔文官,打压勋贵,同时又削藩,想削藩就得拉拢勋贵。更何况,勋贵和藩王是有姻亲关系的,而朱允炆恰恰缺乏这一点,他母亲是吕本之女...……更多
明朝的防御系统强不强
...受瓦剌的突袭招致惨败,史称土木堡之变。随着开国武人勋贵集团和靖难功臣集团在土木堡之变被消灭殆尽,明朝帝王只能通过内廷的宦官来制衡文官集团以保证帝王的意志得到贯彻,这就使得明朝君臣矛盾逐步加重,皇权与相...……更多
钱皇后没有子女,太监建议废钱皇后改立周皇后,为何朱祁镇拒绝?
...知,是掌控京营军权的重要人物。可以说钱家是北京世袭勋贵中的标志,朱祁镇大婚时甚至让英国公张辅和成国公朱勇为正使,可见其家族在勋贵中的地位。钱家在土木堡之变中也受到重创,在朱祁钰执政期间因为和朱祁镇的关...……更多
大明军事奇才项忠的传奇一生
...被输得个干干净净,不仅精兵强将损耗殆尽;而且随军的勋贵近臣、文武高官也或死于战场、或陷于敌手,皇帝本人也沦为瓦剌人的战俘。此战之后,明初的勋贵集团彻底退出了朝堂,留守京城的文臣们失去了制约,这深深影响...……更多
他把陆炳当小弟,严嵩见了都要喊前辈,他是谁?
嘉靖朝是一个勋贵、武官势力抬头的时代,因为和文官们闹翻的嘉靖需要掌握兵权的勋贵为自己撑腰,他甚至把李文忠、刘伯温等人的后代都找了回来。在众多的勋贵武官中,陆炳虽然拜名气很大,但论实权还真只算算第三,...……更多
明英宗亲征土木堡的前因与后果
...长,征战不休,内耗不断,趁蒙古内乱、相互征伐之时,明朝趁机将其统一。明成祖朱棣分别遣使臣赴漠北,与鞑靼、瓦刺“谕之通好”。瓦刺拨得头筹,首领马哈木为借助中央力量对付鞑靼,于是归顺大明,朱棣将瓦刺部封袭...……更多
宋朝与明朝有非常多的相似点,它们相似之处有哪些呢?
宋朝和明朝是我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我仔细对比了一下两个王朝,发现两者有非常多的相似点。一,政治制度上,两个朝代都是重文轻武,都是文官在政治上是主导地位。两个朝代中,出的历史名人都是文官比武将多得...……更多
2022-12-18 14:32明朝
土木堡明英宗败得多惨?武勋贵族被全歼,文武系统全灭
...,非事廵游也,然虏未及征,已有土木之变。”——蒋冕明朝时出现过这样一位皇帝,他既当过敌人的俘虏,也经历过两度为帝,从个人能力方面来看,这位皇帝也并不是碌碌无为之人,可他一生中也的确做过不少荒唐事情。这...……更多
朱元璋建立的卫所制度是怎么衰败的
...续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再配以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勋贵集团的大量陨落,明朝初期所建立的尚武精神逐渐被重文轻武的策略所取代。其次,军事方面卫所制度遭到进一步的破坏,卫所士卒大量逃亡,军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更多
聊聊土木堡兵败后朱祁镇身边的忠诚与背叛
...覆没,土木堡一片萧杀,空气里弥漫着血腥,土木堡为大明朝落泪。明英宗朱祁镇败军之将不言勇,何况是举国精锐战败。被俘曾读过北宋史。1127年,金朝大军南下攻取首都东京,直接虏走微、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史称“...……更多
姚广孝为朱棣策划靖难之役,为何不在靖难功臣的名单中?
...这种格局形成的同时,又出现了一个默认的现象,那就是勋贵掌握军权。在明朝的所有军事权力的职位中,都是由勋贵出身的子弟进行掌握。这些勋贵形成了集团势力,成为左右明朝的另一股强大的力量。 从勋贵集团的来历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刑部尚书王用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2:00
寇白门曾婚嫁声势显赫的朱国弼,为何晚年却独自漂泊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3:00
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其他藩王都是持什么态度
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从北京准备攻打当时的明代都城南京,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
2024-06-24 14:54:00
简介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14:54:00
朱元璋灭元朝的时候,为何没有汗国来帮忙呢
成吉思汗的军队在消灭宋朝之前,一直都是对西部进行进攻的,后来消灭的金和夏。蒙古国在到达亚洲和欧洲,对这里的人们赶尽杀绝
2024-06-24 14:55:00
吴三桂长的帅吗?是美男子吗
吴三桂堪称美男子。吴三桂祖籍江苏高邮,弥漫着水气的杏花春雨的江南;他本人却是在风霜凛冽的辽东长大。江南的水气和塞外的长风同时溶进了他的气质
2024-06-24 14:56:00
朱棣坚决迁都北京的原因是什么
建立大明朝时,朱元璋定都应天,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当时的南京经济发达,环境宜人。但是明朝北方却一直有个不老实的邻居,经常骚扰边境的居民
2024-06-24 14:56:00
朱棣攻入南京见到朱允炆后,他会怎么做
朱棣是明朝继朱元璋、朱允炆之后的第三位皇帝,他是朱元璋第四子,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洪武三年,朱棣被封燕王,洪武十三年
2024-06-24 15:25:00
明朝的粮长制是怎么由来的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起因结果始末1.实行粮长制公元1371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宣布全国实行粮长制
2024-06-24 16:03:00
历史上朱棣还杀死三千宫女是真的吗
朱棣,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朱棣一生勇武,对外,在军事上毫不手软,五次北征蒙古,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
2024-06-24 16:05:00
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
2024-06-24 16:05:00
锦衣卫为何受到明朝历任皇帝的偏爱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虽然在洪武二十年朱元璋深感锦衣卫权力太过于庞大和锦衣卫私设刑狱对国家法律的践踏
2024-06-24 16:06:00
建文帝和郑和七下西洋有什么关系
朱棣大家都知道,其皇位来的不是很正统。这还要从建文帝说起。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古代人非常热衷于维护“正统”
2024-06-24 16:06:00
朱元璋坚持实行分封制的真相是什么
分封制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封国拥兵自重,进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比如:周朝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多年的战乱;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也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
2024-06-24 16:06:00
播州之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明神宗万历年间,朱翊钧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史称“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
2024-06-24 16: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