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解读牛李党争背后的政策分歧
在唐朝后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党争活动,即牛李党争。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与李德裕、郑覃为首的李党之间进行一场长达四十余年的争斗。党争双方在内政、外交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深刻影响了唐朝的政局...……更多
聊聊中晚唐的重要历史事件——牛李党争
...逢吉却不赞同李吉甫的用兵策略,双方在此问题上产生了分歧,矛盾开始升级。后李吉甫暴死,裴度接替李吉甫为宰相,继续执行李吉甫对淮西用兵的政策,李逢吉则因与裴度政见不合,罢去宰相职务。此后矛盾步步升级,由个...……更多
唐武宗李炎的决策与会昌灭佛的影响
...措施。在唐朝后期,他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李炎将李德裕从淮南节度使调任宰相,贬牛僧儒、李宗闵。李德裕从事政治活动40年,他是唐后期才能卓越的人物。起用他为宰相,可谓李炎有胆识眼力。李炎在位7年,他当了7年...……更多
唐宣宗与李德裕的恩怨之争
...,唐宣宗还差得很远。例如,当时朝中有一位宰相名叫李德裕,此人才能卓越,唐宣宗却没有重用此人,还将其贬谪至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宣宗即位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二十一日,唐武宗李炎病重,宫中突然传出旨意...……更多
​长庆元年的科考舞弊案,是“牛李党争”的导火索
...涯的外甥,而王涯又参加了此次恩科的对策复核,指不定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由此,被称作“元和制举案”的科考“丑闻”浮出水面。其实,要搞清楚牛僧孺等三人到底有没有问题,关键还得看他们在对策里说了什么...……更多
...们“习惯性疲软”:还能咋整?老规矩,认了呗。宰相李德裕一声高喝:绝不可妥协,请陛下发兵讨伐,刘稹必败。李德裕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一生几度沉浮,终于在晚年获得了唐武宗的信任,并协助唐武宗开创...……更多
唐朝元和年间,会昌时期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深反映。元和三年三月制科举,翰林学士元稹、李绅、李德裕等人状告此次科举不公,主考官韦贯之、杨於陵等人利用职务之便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其中因涉及家族、入仕出身、座主门生、个人恩怨等因素,矛盾越来越大,牵...……更多
晚唐宰相被贬海南,登高望远写了一首诗尽显旷达
...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唐李德裕《长安秋夜》李德裕是晚唐名相,为武宗时期的首辅大臣,有政绩,建树颇高,李商隐誉其为“万古之良相,一代之高士。”。从这首《长安秋夜》所描写的场景中,...……更多
唐武宗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败给了时间
...始整顿超纲。此时,他首先做的事情便是将颇有才名的李德裕召入朝中,命其为礼部尚书,并予以丞相之责。而李德裕,也成为李炎最有力的臂膀,更成为李炎削弱宦官权力的助手之一。当李炎听从仇士良建议,想要将被贬外地...……更多
...长子李永病逝,追谥为庄恪太子,文宗后继无人。后果李德裕入相:840年,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入相。▲李德裕(787年~850年)过程始末一、文宗即位之初840年,唐文宗在多年忧心抑郁后病重,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假传圣旨,...……更多
唐朝是对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朝代,它的发展历史简述
...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后励精图治。一改唐武宗的封杀佛教政策,再次尊崇佛教。十、残唐而亡宣宗之后,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能之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唐朝后期,战争不断,经济政治衰退,唐宣宗大中十三年(...……更多
唐朝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次“兄终弟及”,你知道几个?
...,李炎即位,这就是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倚重宰相李德裕,澄清吏治,有志于革除积弊。同时致力于削弱宦官、藩镇和僧侣地主的势力。会昌三年(843年),唐武宗李炎命诸道平定昭义刘稹叛乱。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更多
...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武宗崇信道教,于会昌五年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由于毁佛成功,从而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更多
唐朝的牛李党争,为什么对唐朝的统治影响那么大?
...没有选择反抗宦官专权,而是选择依附其下。牛李党争的背后是宦官内部政权,而牛李党争的结束,则是宦官彻底沆瀣一气,掌握大权的象征,这也代表着唐王朝的宦官弊病已然病入膏肓,统治摇摇欲坠。总而言之,牛李党争加...……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9次中兴
...之灾死灰复燃。李炎任期虽短(公元840-846),但任用贤臣李德裕,大幅裁官,将贪官与“十恶"相提并论,大禁佛教,抵御外敌,平定泽潞镇,击败回,鹘,国势大振。第6名、唐代大中中兴“大中”是唐宣宗李忱的年号。宣宗继承父亲武...……更多
历史上一门四皇帝的家族,天下独一家
...帝,在位期间颇有一番作为,平定泽潞镇节度使,任用李德裕为相,在全国范围内灭佛,全国拆毁寺院,招提、兰若等共计4.46万余所,扩大了唐朝政府的税源,巩固了中央集权,于任期间,号称“会昌中兴”,公元846年去世。...……更多
...武宗去世后堆积成山的政务一一处理好,还对内贬谪了李德裕,结束了滞留多年未解决的“牛李党争”问题,这时候,宦官们才明白李忱把他们都给骗了,他不仅不傻还十分的精明,然而还不等他们做出反击,李忱登基后下的一...……更多
...改善中唐以来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他对内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抑制宦官势力过分膨胀;打击不法权贵、外戚。他把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李忱勤俭治国,体恤百姓,减少赋税,注重人...……更多
中国历史上有过四次最著名的党派执政,搞垮了三个王朝
...族官僚之间的权力斗争,实际上他们在政治上有着本质的分歧。一个主张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一个主张通过门荫进入仕途。在唐武宗时期,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达到了政治上的巅峰,牛党纷纷被下放;在唐宣宗时期,李党...……更多
牛李党争的影响:唐朝政治、人才选拔与政策的变迁
...策实施受阻:在牛李党争期间,两党在政策上存在严重的分歧。这导致了许多有益的政策无法得到实施,或者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阻碍。这不仅影响了唐朝的发展,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和矛盾。社会风气恶化:牛李党争期间,两党...……更多
本无缘皇位的他奇葩继位:唐宣宗李忱的传奇人生
...,立37岁的光王李忱为皇太叔,由李忱继承帝位。宰相李德裕等人虽然感到惊异,但认为难违先皇遗诏,只好遵从了。(二)傻子皇太叔时来运转能以皇太叔身份继承皇位,并非李忱和宦官是铁哥们,更不是宦官把李忱的才能学...……更多
从拥立之功到抄家之祸:仇士良与武宗的权力博弈
...使,统领神策军左右两军。▲柳公权《神策军碑》二、李德裕入相仇士良担任的观军容使,全称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就是全国军队的总监军。自唐代宗时期的权宦鱼朝恩之后,宦官中没有人再次担任过此职,仇士良的权力达到了...……更多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遭遇
...夫处境闲难、无所适从。皇帝对此也束乎无策,最终以李德裕死涯州,牛党胜出而告终。中晚唐牛李党争延续年。这一党派之争波及范围极广,中唐后期以至晚唐前期的大多数文人都自觉与不自觉地卷入这一漩祸。朋党之争极大...……更多
唐宣宗从“智障”皇叔,到仅次于唐太宗的中兴明君,他经历了太多
...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当时主持朝政的是武宗时期的宰相李德裕,李德裕出身于赵郡李氏,早年以门荫入仕,武宗继位后的公元840年,李德裕便担任宰相、太尉,深得武宗信任,权倾朝野。李忱即位时,李德裕主持册封典礼,大典...……更多
牛李党争:唐朝末期政治斗争的权力游戏
...但李党坚决反对,认为应该对藩镇和吐蕃等外族采取强硬政策。牛李党争本质上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唐朝中上层官员完全凭利益驱使互相抱团,而臭名昭著的宦官群体也被裹挟其中,乌糟糟的搞了40年后,唐...……更多
聊聊历史上历经七朝的大反派仇士良
...士良搞了几次小动作后,均以失败告终,在武宗与宰相李德裕君臣和衷共济之下,权势受到抑制的仇士良只能认怂。毕竟,再凶恶的宦官他也是人,是人就有所畏惧,特别是仇士良那样的大宦官,有家有室有庞大的家业,一旦皇...……更多
唐宣宗李忱生平是怎样的,他有什么故事
...矫诏拥立李怡即位,是为唐宣宗。公元848年,李党领袖李德裕被罢黜后,流放至崖州而死。公元859年,唐宣宗李忱因服用丹药过量而死,享年50岁。唐宣宗李忱是个比较有心计的人,在唐朝后半期持续不断的宫廷斗争、朝臣党争...……更多
他曾经是和尚,因机缘而成为皇帝
...狠角色,他虽然只当了六年皇帝,但他因为任用了能吏李德裕为相,因此在他们执政的几年里天下称治。武宗死后,大宦官马元贽等一商量,决定选一个易于控制的人当皇帝,就这样,装傻充楞十几年还为了躲避武宗迫害当过和...……更多
揭秘汉灵帝逮捕士族官员的背后原因
...员则往往主张减免赋税,减轻人民的压力。这种政策上的分歧使得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汉灵帝在位的后期,由于宦官的专权和士族官员的缺失,导致了朝政的混乱和国力的衰弱。这为后来的黄巾起义和三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埋下...……更多
小太宗李忱:以傻子的身份掌控唐朝的智者
...借此契机开始装傻充愣。众人只以为他被吓破了胆,都在背后嘲笑他,并且给他贴上了胆小智障的标签。从此以后,他更是被人欺负,不管走到哪,都会被人笑话甚至是愚弄。而这时,一个人却笑不出来,他心想这个人如果不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