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大学:门里光阴,门外年华
...陈训慈、陈布雷等浙籍人士,引介著名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担任校长。竺可桢认为,“办大学者不能不有哲学中心思想”。在第一次校务会议上,他提出浙江大学各方应平均发展,使学生既得基本训练,又能各具专长,养成...……更多
“网事”如风人如松
...师生交流网球球艺。左四为王启东教授。普洱 整理1936年竺可桢先生出任浙江大学校长,提出“健全的体格”是大学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自觉其所负使命的重大,努力于学业、道德、体格各方面的修养”。抗日战争爆发,在...……更多
...学生构建“一生一案”的长周期培养方案。发布会现场,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葛坚列出一组数据:目前,竺可桢学院本博贯通长周期培养的学生占比近50%;浙江大学还遴选了30名对涉农学科具有浓厚兴趣且立志未来从事涉农学...……更多
...转自:遵义日报20世纪40年代遵义的一部百科全书——读竺可桢日记有感石永言 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领导的浙江大学,于抗日战争中内迁遵义、湄潭办学,1940年1月29日由贵阳抵达遵义,至1946年5月16日离开遵义至桐梓而去重庆...……更多
...任、全球胜任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浙江大学王牌学院,竺可桢学院推动以54名“求是讲席教授”为代表的顶尖人才和长聘教授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人才组建教授学术小组。同时,学校设立了“启真问学”“青青计划”等多个导学...……更多
原浙大校长韩祯祥去世 自言“祖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大学校长,积极推行教育教学改革。在此期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创办,开始了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积极探索。在当时,高中生保送直接进入高等学府还没有先例,浙江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批自...……更多
...全国培养不少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竺可桢校长曾经对学生说:“诸位同学,有两个问题应该常问问自己:我来浙大做什么?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也...……更多
...家看。”李敬泽说,书写好了,伤痛还是在。提问环节,竺可桢学院汉语言文学(求是科学班)学生林前旭抛出了心中的疑问:“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情感往往很浓烈,而当代的文学作品中,情感表达越来越含蓄,这是为什么?...……更多
...大学精神,维护教育尊严,可不是一件小事。著名教育家竺可桢先生说过,“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涉事高校要以公正透明的调查结果,让所有人看到,不管谁“闹”、怎么“闹”,都不能撼动教育的公平正义,确...……更多
纪念苏步青诞辰120周年:420余件展品多面展现大师的人生
...赴浙江大学数学系任教,为祖国培养人才。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写给严仁赓、苏步青两人的亲笔信也一同展出。这封信有三页,由竺可桢本人用毛笔书写,落款时间是1949年4月29日。这次展览还展出了苏步青与家人、学生等...……更多
扈学秋散文集《苦乐年华》《光阴对面》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召开
...、东昌府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扈学秋散文集《苦乐年华》《光阴对面》新书发布暨作品研讨会,在聊城市科学技术局V创空间会议室召开。聊城市文联党组成员、文联副主席臧利敏,东昌府区文联主席孟庆剑出席活动并讲话。东昌...……更多
...个头高,羽毛球水平高,还有学习成绩和科研能力高,是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他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学姐的邀请下,为河池的中小学生讲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心态调整、努力学习、潜心科研的奋斗故事。视频引起广大网...……更多
纵使年华老去,依然在光阴的沉淀里,从容不迫,且行且惜
...世俗所累,一点清逸,一份淡泊,纵使年华老去,依然在光阴的沉淀里,从容不迫,且行且惜。 ……更多
大学生演绎“大先生”,南大新生戏剧节上演“跨越时空的对话”
...校美育改革案例特等奖,《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纪念竺可桢先生》短剧获戏剧赛道三等奖的好成绩。未来,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将继续在美育教育上延伸挖掘,将更多大先生事迹搬上舞台,扣好新生第一粒扣子,让新生在美育...……更多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浙江大学交出新答卷
...,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2项,获评中国专利金奖1项。竺可桢学院是浙江大学实施英才教育、培养优秀本科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过去一年,浙江大学有15名本科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项目,其中竺可桢学院学生有10...……更多
《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在花溪》选题研讨:沉入历史深处,展现知识分子风骨
...国画创作,速写是这两者之间的桥梁。 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先生一生勤于记日记,根据1940年的《竺可桢日记》的统计,他从1月到10月之间,先后有5次到青岩考察和协调解决浙江大学西迁后的办学问题。日记明确记载了在青...……更多
...回归祖国,其中就有对我国气象事业创建作出巨大贡献的竺可桢、涂长望等先辈。秉持科技报国理念,中国人从接管外国人的气象台,到筹建自己的气象台和测候所、发布由中国人自己制作的天气预报……他们夙夜观测,刻苦研...……更多
...钱学森力学班”、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通州校区“竺可桢班”、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茅以升班”的学生书信真情告白,致敬老一辈科学家、致敬科技工作者。除了科学演讲之外,节目将前往北京怀柔科学城、平谷...……更多
浙江网球的“前世今生”
...育文化底蕴外,或许还有一种传承。浙江大学的老校长的竺可桢就是一位网球迷,1948年10月3日,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他在日记里写道:晨阴75°(华氏),下午阴75°,院中桂花将开。(下午)壹点半照相后散,余与高尚志、胡世...……更多
曹娥江畔忆曹娥
...的篇章。就如著名乡贤、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者竺可桢,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爱国港胞张杰……他们的业绩已为世人瞩目,他们的足迹遍及天南海北,但是,他们从未忘记,自己是绍兴的儿女,来自于曹...……更多
孟羽童不改简介是想留存经历,回应离职后颜值飙升:只P图没整容
...》的综艺,出生在1999年的孟羽童,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当初她跟其他8位实习生一样,走进格力公司的大门实习。经过董明珠的层层筛选,最终只留下孟羽童一个人,2021年9月,孟羽童正式入职格力电器,当时董明...……更多
李大钊“办女学”亲笔信现身南京
...款。 最终,经过其多方努力,终于在1927年建成科学馆。竺可桢、吴有训、严济慈、李四光、童第周等人都曾在此工作,吴健雄也曾就读于此。这栋楼就是现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内的健雄院。蔡元培、李叔同等手稿亮相除了李...……更多
浙大四男生以寝室名义设助学金,约定持续20年资助困难学生
...,他和室友姜博丰、郑福军、陈泽文共同设立“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313助学金”,每月向浙大教育基金会捐赠500元,研究生毕业后增至800元,资助来自西部地区的有困难的浙大学生。四名男生约定,要将这笔助学金坚持至少20年...……更多
发挥高新特色优势 擘画“教育硅谷”蓝图
...品牌文化重塑校园 “多元立体”凸显亮点今年2月,杭州竺可桢学校在滨江区全新亮相,并与滨文中学、浦沿中学成立了竺可桢学校教育集团,成为滨江建设“美好教育高地”、探索全新育人模式的实践载体。“三所学校目标一...……更多
钱江观潮丨30米长的斑马线,他走过上万遍
...献血超5000毫升,成了名副其实的“熊猫侠”;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4名同学,联手发起“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313助学金”,共同资助来自西部地区、有困难的浙大学生……人的成长进步,与树的生长一样,都需要“深扎根、不...……更多
幻方量化:对徐进作出停职处理
...、创新与实践。 另据私募排排网介绍,徐进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混合班,浙江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自主导航、立体视觉、模式识别、路径规划及机器学习等。杭州每日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多
...能,适应未来社会趋势,引领未来社会发展。著名教育家竺可桢先生曾言,“大学犹为海上之灯塔”。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高校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将高等教育的发展逻辑同中...……更多
“我想从学校的门外走到门内!”浙大32岁保安张凯的考研路
...知道南天门。浙大南大门的意义对我来说意义真的很大,竺可桢老校长的两个问题也刻在门上,门里门外就是两个世界,我自己守护着这道门,有一天我通过自己努力,从门外走到了门内,我觉得是一个特别神圣的事,我想成为...……更多
生命的流转不因年华的逝去而停止,时光易逝,人生在向前
光阴如流水,时光只解催人老,时光易逝,年华易老。时光永不停息,生命在时光中老去,珍惜时光,珍惜生命,珍惜现在,不念将来,不畏过往,未来可期。文嘉的昨日歌,告诫我们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繁忧,昨日...……更多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先后培养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为代表的30余万名栋梁英才,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62位海内外院士和31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特别是1905年至1971年交大在唐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为何说绥州争夺战不仅改变了北宋西北战略,还有宋朝后续发展
众所周知,西夏是宋朝时期,边境地带的一个强劲的对手。西夏自李继迁夺回了五州之后,势力便渐渐发展壮大,到了宋仁宗时期,军事力量已经不容忽视
2024-06-09 14:08:00
为何说明朝悍将蓝玉如果还活着,朱棣照反不误
蓝玉,一个大明王朝奉为“战神”的男人,他身经百战,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年轻时候的蓝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士兵
2024-06-09 14:16:00
为何说苏辙的一篇雄文,掐灭了大宋复兴的希望
前言封建王朝的更迭犹如历史的齿轮滚滚向前,从来没有停止过。虽然王朝更替不断,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秉持未雨绸缪的态度予以继续发展下去
2024-06-09 14:16:00
大金王朝最后一支军队,为何能孤军奋战三年
天兴三年(1234年)春天,金国被蒙古灭亡了。在金国灭亡后的第三年(1236年),在西北巩州(今甘肃陇西)城的城头上,仍然飘扬着金国的大旗
2024-06-09 14:24:00
成吉思汗的15万蒙古大军,为何敢挑战金国的百万之众
金国强大的时候,总是欺负漠北的草原民族,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就连西夏强大起来以后,也能来搜刮一番。总之,蒙古各部落不团结的时候
2024-06-09 14:26:00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找到了吗
【朱棣苦苦寻找朱允炆16年,似乎找到了,可最后为何没有公布呢?】历史上的某些人因下落不明而为后人所熟知。建文帝朱允炆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2024-06-09 14:22:00
汉朝为了解决匈奴之患,差点国家破产
似乎自古以来,看似繁华强大的中原王朝,一直都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和劫掠,在历史上更曾有两次被北方少数民族所征服;当然
2024-06-09 14:18:00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崇祯为何不退守南京
朱棣当初给明朝留有后路,那就是南京,崇祯皇帝并不是没有发现,而是心灰意冷的崇祯帝主动做出了选择自缢煤山。其之所以不愿选择这条后路
2024-06-09 14:25:00
朱允炆很困惑,外敌入侵靠叔叔,可内乱呢
朱元璋生于乱世本是淮右布衣,他自幼父母双亡,家庭赤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攀登者,可是他并没有那些先进的攀岩设备,他只是一个人在负重攀爬
2024-06-09 14:21:00
明英宗当俘虏时,大明境内总共还有多少宗室
前言: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十五日,明英宗朱祁镇亲率大军出京师,准备讨伐太师也先的瓦剌军队。当时扈从的除了朱祁镇最爱的太监王振以外
2024-06-09 14:21:00
朱元璋欲杀沈万三,马皇后是怎样救了他一命
网络上常常流行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却不知道,在几千年前,有人却因为钱太多惹怒了皇帝,差点被处死
2024-06-09 14:23:00
冯道真如欧阳修评价的“不知廉耻”吗
序言:说起冯道这个人,可能大多数读者都不太熟悉。这是一位古代奇人,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在他死后的一个半世纪里都被人歌功颂德的
2024-06-09 14:39:00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
2024-06-09 14:40:00
朱元璋有多爱朱允炆,一起来看看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成功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这两个人建立的王朝都经历数百年而不倒,用千古一帝来形容他们两个都不为过
2024-06-09 14:27:00
万贞儿比明宪宗大17岁,为何能被独宠23年
古代皇帝坐拥三宫六院,除了正统的皇后之外,一般还会册封很多妃子。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后宫里的妃子都在尽可能地讨皇帝欢心
2024-06-09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