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他是历史上最穷的状元,考试时写了8个字感动光绪落泪
...思夺得状元的不乏其人。比如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宋高宗赵构选拔人才,开科取士。已经四十岁的张九成闻听消息后跃跃欲试,心情无比激动。之前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因为政府军打不过金国军队,北宋在1127年被灭国,...……更多
中国历史上10大状元排行榜
...词最好的状元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他在宋高宗赵构统治时期的绍兴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154年高中状元,他写的词总体风格是“豪壮典丽”,但也并不完全不局限于某一种文风,为世人所铭记的是忠愤悲慨的爱国...……更多
从武林世家到武状元:张三甲的传奇人生
...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时光来到光绪二十四年,一个人来到了当时的京城,他的名字叫张三甲。他心怀壮志,决心要通过武举考试,成为武状元。张三甲出生在一个习武世家,从小就显示出惊人的武艺,...……更多
...渡以后,陈公辅在朝廷任吏部员外郎、左思谏等职务。在宋高宗赵构面前,依然保持着直言善谏的本色。高宗念其功劳,赐其三品服,又命尚书省画了陈公辅的头像送来,以便随时观览。绍兴十二年(1142),陈公辅过世,年65岁...……更多
古代云南学子的状元情结
...袁嘉谷为“独一无二的状元”。从“聚奎楼”到状元楼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云南乡试主考官张建勋倡议在昆明修建一座“聚奎楼”,以激励云南学子发奋学习,早日金榜题名,填补云南状元之空白。此楼建成8年后,31岁...……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张三甲,武艺高强无人能敌
...安二年,始置武举”。武举制聪哥公元703年开创,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废除,前后有着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这其中通过武举出现的人才可谓数不胜数,比如唐朝中期两次收复长安的著名大将郭子仪,他就是武状元出身。今天要...……更多
...然,不仅有进士、探花、榜眼,还出了三位状元。其中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状元为武国栋,也是科举史上倒数第二个武状元。旧时武科考试,分“外试”与“内试”。据记载,清代共109名武状元,直隶28名,其中天津3名。武...……更多
细数中国历史上科举状元中的奇人异事
...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脸皮最后的状元——裴思谦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更多
...,曾许诺将本属于大宋的麟、府、丰三州赏赐给西夏。而宋高宗赵构在金兵的逼迫之下,也忍痛同意割让河东、河西两路等黄河以北州府,将麟、府、丰三州及岚、石等州并入西夏的版图。麟、府、丰三州位于陕西最北端,是宋...……更多
...895年,骆成骧再次参加会试,中榜成为进士,获得了参加光绪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资格。这个机会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他展现自己的舞台。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考试,试题往往涉及国家大政,军政经济等重要议题。骆成...……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时的统治者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真正的从历史上消失了。我们所知晓的能够青史留名的人物,大多都是经历过科举考试的选拔,并且取得...……更多
从作弊状元到慈善家:陈冕的传奇人生
...举人、翰林院编修王芷庭,17岁时参加乡试中举。1883年(光绪九年),他参加殿试,国子监祭酒(国立大学校长)盛昱出现在考场上。仗着跟主考官的关系,盛昱把陈冕的卷子要来看,主要想看看陈冕到底是什么水平。盛昱连连...……更多
孙毓汶为了中状元将翁同龢灌醉,为了母亲入祖坟给慈禧写信
...是结下了仇,也成了死对头。后来,翁同龢站队,靠近了光绪,成为了帝师。而孙毓汶则投靠了慈禧,事事处处都是对着干。甲午战争时,翁同龢主战,大败后彻底失势。孙毓汶则按照慈禧的指示,积极附和李鸿章,多次劝说光...……更多
介绍南宋状元,王十朋的前世今生
...陛下正身以为本,任贤以为助,博采兼听以收其效”,被宋高宗认为经学淹通,议论醇正,亲擢为状元。当时的学者争相传诵他的策论。文章中说到了当时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宋高宗也接受意见,进行了纠正。然后下诏:“十...……更多
科举背后的权力与利益:状元是如何产生的?
...拟状元是广东人朱汝珍,因名字中有个珍字,慈禧又最恨光绪帝的珍妃,因此就一笔勾掉,换上本是第五名的刘春霖。因为名字、长相好坏得失状元的例子在明代的确发生好几起。如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开国后第一次科举...……更多
从隋唐到明清,科举状元的历史变迁与影响
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各个朝代状元及第的前景如何?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考试制度,始于隋朝,完备于唐朝,终于清末。从建立至清朝灭亡,历经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六朝,而其中又以唐朝为最...……更多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阿袁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温州农民家庭出身的王十朋在第一次殿试中高中状元,开启了时年46岁的他利民报国多做好事的开端。王状元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是在陆游的老家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更多
宋高宗赵构:功过参半的开国之君
...建立是一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然而,这一时期却因为宋高宗的决策而充满了曲折和争议。在延续大宋国祚的同时,宋高宗却选择了重用秦桧,这位备受争议的人物屈辱地与敌国求和。这个看似矛盾的抉择,使得南宋的历史充...……更多
...其革,能详陈欤?”还有是对法制经验的总结与借鉴,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殿试策问在叙述了律学发展过程后提问:“方今东西各国,法学皆设专科,能旁采译书,以备参考欤?”当然,这是从大的方面而言,其他法制建...……更多
古代状元奇闻:不为人知的故事与背后的故事
...,科举考试是大多数读书人为官的唯一途径,科举考试中状元,则是众多读书人中的成功者。那么自隋朝创立科考制度以来,历代的状元都是有迹可循的,自唐至清,共有592名状元,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几个很奇葩的状元,6、...……更多
赵楷以皇太子身份参加科举,成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大多寒门子通向仕途的唯一通道。如果谁参加科举,考中状元,那真的是光宗耀祖的一件事。在《范进中举》中范进,仅仅是在他50多岁考中了举人,便高兴得发狂。由此可见,状元郎对士子的吸引力。但是有这么一批人不用通...……更多
他本是状元,因慈禧嫌弃他的名字而落榜,最后他推翻了清朝
...的天赋,感到十分的骄傲,于是还为自己的儿子请来了,光绪皇帝的老师,来教导谭延闿,谭延闿在如此多教育资源的倾斜之下,也表现得十分优秀,他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同时,他的文学造诣也极为令人惊叹不已。后来小小...……更多
太平天国女状元傅善祥:才情出众却命运多舛
...科举考试,在中华历史上的确出现了一个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她就是傅善祥。她成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了仕途,也做出不少成绩,但在最后也难逃红颜薄命的悲催结局。傅善祥出生在1833年的南京,家庭是书香门第,自幼就获...……更多
历史上的女状元傅善祥的才华与悲剧
...穷的戏本子,这些戏本子中,有很多人女扮男装,考取了状元。比如说陈瑞生《再生缘》中孟丽君成为状元后又当了宰相,最后还遇到了失散已久的未婚夫。而徐渭《四声猿》中也有一个叫黄春桃的女人考取了状元,此外还有著...……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古代科举制,从隋文帝创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古代“高考”也不断在革新,其中有三大鼻祖,特别值得我们纪念。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孔子说到古代高考,先要从孔子...……更多
...端方同奏,请立废科举。不久,清廷宣布:“自丙午科(光绪三十二年)为始,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一个持续了整整一千三百年的科举时代就此寿终正寝。谭延闿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会元,...……更多
太平天国开创女科历史,傅善祥成为首位女状元
...北王、翼王。《江南春梦庵笔记》记载女科前三甲分别是状元傅善祥,榜眼钟秀英,太平天国将领钟礼芳的养女,探花林丽花,是林凤祥的养女。傅善祥的文采其实很一般,但是放在太平天国就鹤立鸡群了。为什么呢?第一,就...……更多
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她的命运是怎么变得晦暗不明的
...善祥来,估计大家都不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状元,然而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状元,只不过她是考取的太平天国科举考试。傅善祥出身书香世家,从小就聪明好学饱读诗书,在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所开创的科举...……更多
...有状元大、小金榜,休宁19位文武状元手书、奏折,尤以光绪年间黄思永的状元试卷为最。所展的书箧箱柜、笔墨砚盂,经史子集、字画文稿,以及夏日凉扇与避蚊水桶,冬天茶焐与取暖烘篮。还有不同形状的油灯、烛台,乃至...……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清代民间家有说过这么一句话:“别把状元不当宰相,但也别把宰相当状元”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就相当于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说不厉害那肯定是假的,而且是很厉害。但是状元暂且还不是官,本身就有不确定...……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三国人物亲密互动 木偶演出精彩纷呈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精彩的木偶戏表演吸引游客驻足端午佳节,粽叶飘香。6月8日,以“端午传非遗 雅韵游武侯”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在武侯祠博物馆热闹启动
2024-06-09 00:56:00
痴迷寐叟的宝寐阁主蔡晨笙
本文转自:劳动报寐叟墨迹郑有慧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盫、巽斋、寐叟等,浙江嘉兴人,进士(1880年)
2024-06-09 02:56:0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赣鄂湘三省联合举办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主题活动共谋红色档案共享开发利用本报黄石讯 (全媒体记者李芳)今年6月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
2024-06-09 02:57:00
【新书推荐】饮美酒探寻精神与情怀 看地图走进真实的历史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9日 03版)《沉默时,请大声朗读情书》梁彦增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2024-06-09 03:36: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读历史 游北疆内蒙古推出首批10条文物主题游径 本报6月8日讯 (记者 冯雪玉)6月8日,端午假期首日
2024-06-09 04:15:00
李建成手下的哪4大心腹,若都在长安的话,李世民未必能赢
前言: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的强盛,各方面的发展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先进的地步
2024-06-08 19:24:00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叶青翠,天淡纸鸢舞”。6月7日,山西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副教授、民俗学者闫春介绍说,端午节既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2024-06-08 19:57:00
萧淑妃死后,其子李素节为何一贬再贬后被杀
李素节是萧淑妃与唐高宗李治的儿子,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很受唐高宗喜爱,李素节六岁时,被唐高宗封为雍王,王皇后没有子嗣
2024-06-08 19:23:00
李渊被迫退位,提了什么特殊要求
如果说对外交流最为昌盛的古代王朝,那就要说唐朝了,在唐朝中,中国的国力空前昌盛,并出现了许多的中国发明,可谓是一段十分亮眼的时代
2024-06-08 19:26:00
李渊退位后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李渊下台以后,虽然不完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但确确实实是在逍遥自在地生孩子玩,不然,他想善终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中国历史上
2024-06-08 19:27:00
杨广杀32个姓李的,李渊用哪四个字逃过一劫
隋唐,其实是两个年代,为什么要合在一起呢?其实就是因为隋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两个皇帝之后,就被唐朝给取代了。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广
2024-06-08 19:39:00
重生吧 文物丨海南历史上这位有名的才子,字也太好看了→
你知道吗?海南历史上有位读书很厉害的人名叫张岳崧是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本期《重生吧,文物》带你认识这位海南才子的书法真迹“清代张岳崧行书轴”重生自述大家好
2024-06-08 21:00:00
秦朝花了五百多年建朝,隋朝、唐朝为何只花了一年
我们知道我国的古代历史,王朝交替非常频繁,对于这些王朝很多人都能脱口而出,唐宋元明清之类的。当然,这些王朝虽然更替频繁
2024-06-08 20:09:0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一句话,终一语成谶。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亲情交织的故事
2024-06-08 19:42:00
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何关系
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的关系很微妙,杨贵妃比安禄山小16岁,杨贵妃却是安禄山的干妈。为什么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呢?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2024-06-08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