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唐朝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的生死之交
...七年(801年),二十三岁的元稹,在长安结识了三十岁的白居易,他们互相欣赏对方的才华,又加上政见相同,有共同的语言,便一见如故,从此,二人成为至死不渝的好友。元稹与白居易因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更多
唐朝文人为何能够名气这么大
...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完全依赖于古代的邮政服务。以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诗帖为例。这两位诗人在贞元十年通过了正式考试,并获得了官位.从那时起,他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他们的友谊可以在许多诗歌中看到。有一次元稹生病...……更多
元稹与白居易:生死相依的诗歌挚友
...唐贞元十七年(801年),23岁的元稹在长安结识了30岁的白居易。他们彼此欣赏对方的才华,政治观点相同,语言相同,一拍即合。从此,两人成了终生的朋友。元稹与白居易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共同创立“元和体”,世称“...……更多
白居易在一篇奏章中,为何痛骂元稹是大奸臣
...人就同一题材,互相作诗相赠。唐诗的应和唱酬作品中,白居易与元稹的最多。这是因为白居易和元稹在年轻时相遇,一同参加科举考试,一同进士及第,又是一同在朝为官,在文学主张、生活情趣以及政治态度上长期保持一致...……更多
“垂死病中惊坐起”的后一句,是白居易与元稹深厚友谊的体现
...如果说是两人友谊都各自深厚时,那就不得不说到元稹和白居易。两人一起提倡了“新乐府运动”又被人称为“元白”不过据后人考证,两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仅限于此。元稹生于779年,白居易生于772年,按理说两人相隔了8岁...……更多
...,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下面一起来看看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怎么样。白居易与元稹是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更多
唐代文人元稹与白居易相知相惜的故事
在唐代文坛上,元稹和白居易两个文人给历代后人留下了文人不是“相轻”而是“相亲”的佳话。若有兴趣知晓,在此听笔者聊聊什么是“新乐府运动”,元白二人的相识及他俩亲密的友谊。(一)什么是“新乐府运动”何谓...……更多
为何说白居易其实是个伪君子
白居易的大名相信大家都听过,堂堂唐代大诗人,不少诗作在课本上都有。他诗歌题材广泛,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更是世代唱诵的名篇。白居易早年便结识元稹,二人结为终生诗友,莫逆之交。两位大诗人共同倡导...……更多
聊聊文坛有名的白居易推徐凝抑张祜事件
...代诗人张祜,徐指的是同时期的诗人徐凝。当年40多岁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张徐二人都从老家来到杭州,希望得到他的举荐。当时张祜的呼声很大,而徐凝名气也不小,两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经典诗作。张祜提到了自己的作品《...……更多
聊聊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一往情深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元稹渣了所有妹子,却对白居易一往情深”。“元白情深”应该算是唐诗中的一大佳话,在元稹去世后,白居易曾写下感人至深的悼亡诗一句“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千年来感动了无数人。...……更多
元稹:才情横溢却情感放荡,风流韵事与道德争议并存
...易的幸福。相反,他在婚后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与好友白居易一起寻欢作乐,对自己的妻子视而不见。当韦氏病重之时,元稹竟然置妻子的生死于不顾,仍然与朋友们外出鬼混。最终,韦氏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撒手人寰,元...……更多
写出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唐朝诗人元稹,居然是个大渣男
...于典型的豪门大户人家。而巧的是,元稹和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是同年进士,这在古代可是非常铁的关系,放到现代就是同一批进入体制内的,那关系可不是一般的好。白居易在诗文上,比元稹好也比元稹出名,元稹则是在仕途...……更多
“悯农诗人”的冤案
...李二十。又因为矮小瘦弱,有“短李”的外号。 李绅和白居易元稹同年,三人关系密切。白居易有一首诗叫《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老白给自己编诗集,自己的娃越看越亲,自己的诗越看越美,一...……更多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晚唐的诗人,大多数都承认元稹的看法。当时文坛领袖白居易,表示赞同和肯定元稹的说法。为此,白居易还写了“李杜文章在,光明万丈长”,这一著名评语。白居易就不用多说了,他是唐朝诗人中,命运最好的一个。当时...……更多
泡桐:花簇紫霞英
...”,泡桐是春花,清明前后开花,常被古人写进诗文里,白居易就写有《桐花》一诗,里面说“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我的记忆里,也有泡桐的一席之地。上中学那会儿,每天上下学骑单车都是走的西溪河下。西溪河下是...……更多
浅谈白居易一生的三位知己
...。公元840年,这一年知己好友元稹已经去世了9年,69岁的白居易,满头白发,坐在窗前,一阵阵沙哑的咳嗽声从窗边传出,可见他的身体状况也已经很不好了。他在怀念过去的日子,也想到了这一生最重要的好友元稹。他们曾经...……更多
欣赏元稹面对桐花思念白居易写下一诗
...弥补了读者们组CP的遗憾。这一对万年CP组合就是元稹和白居易,他们俩是同科中举的进士,自此开始一生的友谊,就算是元稹去世了九年之后,白居易还为他写下了“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样痛彻千古的悼亡佳...……更多
唐朝官妓商玲珑,凭什么让白居易和元稹斗的昏天暗地?
...以便很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个女子能够让古代的两大才人白居易和元稹为他明争暗斗,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商玲珑这个人吧。商玲珑的故事可能在大家的潜意识里都会认为商玲珑是一个名门的千金小姐,要不然是...……更多
韩愈为何写下一诗,痛快淋漓的骂李白
...李白崇拜得五体投地。然而,在多年后的中唐,由元稹、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却让当时诗坛出现了尊杜贬李的风气。 杜甫的价值被大大发掘出来,由此影响了后世,宋朝时对杜诗的崇拜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然而在提...……更多
白居易的哪首送别诗,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白居易被后世称为“诗魔”,他与当时的元稹等人,一起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他本人同时也与元稹并称为“元白”,他们的诗作,大多都是重写实,提倡通俗,也就是说执照自己的内心...……更多
韩愈为维护李白写下流传千古的骂诗
...在李杜相继陨落后不久,中唐文人们开始了全新的认识。白居易和元稹推动了“新乐府运动”,认为杜甫的诗歌主张才是正途。因此,杜诗的地位直线上升,一时风头无二。这也奠定了杜甫作为诗圣的基础,宋代崇尚杜甫到了更...……更多
伟大诗人白居易和他的古原草诗(172)
...典故及其处典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语义:原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意为不管烈火怎么无情的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滋生,绿染大地,满山遍野都是青青的野草了,极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野草的顽强...……更多
元稹与宦官的恩怨:唐代文官与宦官斗争的缩影
...暗,元稹蒙冤。其实,这件事也有前因后果。02 元稹与白居易元稹家境贫寒,贫寒到家里已经容不下他这张吃饭的嘴。因此元稹跑到了长安一个道观中安心备考,谁知在那里碰到了同样缘由借住的白居易。二人惺惺相惜,互相...……更多
《离思五首》背后的故事:元稹的情感纠葛与人生抉择
...产生了感情。贞元十八年,元稹第二次参加贡举,次年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入秘书省任校书郎。也就是在这,他和元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元稹门第不高,依旧得不到重视,也没办法转回蒲州去,不像电视里演的状元...……更多
薛涛: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爱上滥情的元稹被辜负
...《锦江集》,她的成就绝非局限在“唐诗”范畴,她曾与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大文豪往来密切,书法练得也不错,深谙王羲之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法门。同时,她又与西汉的卓文君、前蜀的花...……更多
...实上,考中进士到成为“公务员”还有一段距离。我们以白居易为例,说说唐代的“公务员”考试。白居易从小就跟随母亲远走江南,寄居在亲戚家,但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背景的,不然,他这个祖籍山西,出生河南,户籍陕...……更多
才女薛涛,白居易和杜牧是她的粉丝,一生却被元稹给毁了
...过前些年的诗名传播,薛校书的名气已经传遍大江南北。白居易、刘禹锡、杜牧这些冠绝一时的诗人,都是她的粉丝。 韦皋的继任者们,如李德裕、武元衡等到任程度后,都会来拜会薛涛。薛涛居在清净地,往来皆贵胄的日子...……更多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寥寥数字,一个绝世美女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它浓缩成了现代人审美的两个常用词汇:樱桃口、小蛮腰。假如你用这两个词赞美一位女士,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应呢?你很可能得到的是...……更多
身为皇族后裔的元稹本想做一个好官,却被迫成为了一个文豪
平心而论,与白居易并称的元稹知名度的确没有前者高。其实这也不能怨他不努力,身为皇族后裔的元稹本意是想做一个好官,文学创作只不过是个兼职而已。奈何现实的打击、仕途的挫折让有志青年丧失了方向,只好潜心研...……更多
元稹:从激进愤青到显赫文人的政治生涯与文学成就
...巨匠如李白、杜甫,以及其他著名文人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元稹的政治生涯堪称独特。元稹年轻时,是一位激情澎湃的愤青,生活在理想主义的幻想中,一路走过坎坷。然而,中年后,他逐渐向现实妥协,迅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