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与周进: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悲剧
鲁迅先生曾称赞《儒林外史》为“伟大”且又“唯一”的古代讽刺小说,这充分证明了《儒林外史》作为讽刺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痴迷科举而又深受其害的士人形象生在清代这个封建王朝的吴敬梓用讽刺的手法将那些...……更多
...品较少。到了中后期,渐次有了几部堪称伟大的作品,《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皆属此类。《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大约在1750年前后成书,作者吴...……更多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一部讽刺科举黑暗的传世之作
...夜赶科场。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百。——《儒林外史》有的人不慕功名辞官卸任回归故里,有的人不远万里星夜兼程赴京赶考,人们总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发愁是怎么滋味,到了两鬓斑白的年纪才觉得行路艰...……更多
《儒林外史·范进篇》玩法特色
儒林外史·范进篇是一款国风角色扮演游戏,该游戏的玩法主要是剧情和收集,当然还有地图的探索和人物对话,游戏内的目标不仅仅是帮助范进中举,还要去找到社会变化的根源。儒林外史·范进篇玩法特色儒林外史·范进篇...……更多
科举制的兴衰:从隋朝到明朝的演变
...?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做官。吴敬梓所著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其中关于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拜会,赠银送房,胡屠户受赠,千恩万谢。这些关于范进生活变化的描写,就能很好的说明问题了。普通百姓在做官之前,统治...……更多
范进中举后疯了,你要是知道他最后混得有多好你也得乐疯
...知道和光同尘的货色,治政上一塌糊涂。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一书,本身就是在讽刺这种现象。你要是范进,知道自己中举了的话,会乐疯了吗? ……更多
晨报小记者走进吴敬梓纪念馆 游“秦淮水亭”学“儒林文化”
...梓纪念馆,通过环境、建筑、雕塑等了解吴敬梓生平及《儒林外史》创作背景,小记者们在参观过程中学到了文木亭上的楹联,了解了太湖石“瘦皱漏透”的特点,看到了“绕城暖足”“举家搬迁”“范进中举”的雕塑,了解了...……更多
...个“片石居”:一在西湖边断桥附近,一在伍公山上。《儒林外史》一书中,有提到马二先生游玩杭州的经历,其中一段提到了“片石居”,实际上是把这两个“片石居”进行了完美融合。《儒林外史》中的这一闲笔,引出了“...……更多
为何范进中举后突然疯了?把他中举后的官职放到现代,或许你也疯
...试就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中难度,可想而知。在《儒林外史》中,范进便是社会底层读书人的缩影,他半生参加科举,直到五十多岁才考中举人。范进欣喜若狂,最后竟然乐极生悲,也实在令人唏嘘。那这举人的功名在当...……更多
清末只会考试的读书人是谁
...二史),他说,一个人怎么能写了这么多东西?吴敬梓《儒林外史》里说,苦读到白头的范进,不知道苏东坡是何许人也,我们只当它是小说;徐灵胎的“读书人,滥时文,烂如泥”,我们当它是打油(诗);张岱的“小僧伸脚...……更多
...的扭曲,是通向人性扭曲的栈道。譬如,晚清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就刻画了一个扭曲的灵魂——老秀才王玉辉。所谓正统思想在他脑中根深蒂固,平日里张口闭口离不开“礼”字。女婿死了,女儿打算绝食以殉夫,包括公婆...……更多
聊聊唐朝诗人的读书生活
...不是在酒肆里喝得大醉,就是去长安的平康里找妓女。《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情景,早在唐代就埋下了根苗。在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有五位年龄很大的考生同时中举,其中曹松五十四岁,王希羽七十三岁,刘象七十岁,...……更多
丁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子作妾被苏轼调侃\"一树梨花压海棠\"。还有明代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这些趣事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象和风气。而在清代也有这样一位文人叫做丁澎,他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好读丁澎是出生于崇祯...……更多
...走近太平,共享盛世”为主题的公益讲座等活动,讲述《儒林外史》经典故事,更是将故事排练成话剧,宣讲引读儒林、太平文化文脉,在全社会以及校园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沈果、何章平) ……更多
细听“风萧萧兮易水寒”
...律多凄清、悲怆、宛转,引人伤怀,催人泪下。不妨举《儒林外史》里的一个情节来做参照。此书第五十五回写道,有隐逸之风的裁缝荆元擅鼓琴,与闲散人于老者是老朋友,一日,荆元应于老者之邀去弹琴:荆元自己抱了琴来...……更多
比“提灯定损”者更可恶的,是“灯下黑”
...位“提灯老祖”的嘴脸和言行,让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儒林外史》里的严贡生。大家更熟悉的应该是他的弟弟,临终还惦念着“两茎灯草”的严监生,让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吝啬鬼,但其实他只是对自己“抠”却对别人大方、...……更多
选家,古代的职业教辅编辑
...出版的教辅逐渐成为教辅市场的主流。其实,清代小说《儒林外史》中便为我们生动刻画了“时文选家”的生活图景。书中提到的萧金铉、诸葛天申、季恬逸、匡超人、马纯上、蘧验夫等人,都是书里有名的时文选家。其中马静...……更多
...概被剔除的逻辑里,诗歌没有存身之地。清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以辛辣之笔、夸张手段写了两个可笑之事:一是范进不知苏轼是谁,二是马二先生不知李清照是谁。吴敬梓已洞悉了功利型教育的可怕,以冷幽默来表现八...……更多
“市民学堂”开讲金陵美食文化——来一场穿越千年的“味蕾之旅”
...京饮食——既有高档大菜,也有民间风味清代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述:“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大街小巷,合共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茶社有一千余处。不论你走...……更多
苏东坡一边当房东,一边租房住?
...中描述过“典房”,与韩国的“传赊”完全一样。例如《儒林外史》第十九回,青年秀才匡超人在杭州娶妻,没有房子,暂住在妻子娘家,幸亏有朋友潘三帮忙,花40两银子典了4间房,便带着妻子搬过去住。原文是这么写的:“...……更多
...不少图书与大家分享、互换。郝轩拿着刚刚交换的图书《儒林外史》爱不释手,他说:“在活动中了解到很多优质图书,激发了我更强的阅读兴趣,换到了喜欢的书,还跟有相同喜好的书友交流了读书心得,很开心。”活动相关...……更多
古代科举之路:状元背后的辛酸与机遇
...考上了状元才能叫咸鱼大翻身,当看到《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发疯时,都觉得好笑,一个举人,又不是什么状元探花,有什么好激动地,还疯了,这也太没有出息了。但真正进入科举的读书人才知道,所谓状元,三年才有一...……更多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书人可以做什么呢?不妨从他们掌握的技能一探究竟。《儒林外史》里有个马二先生,热衷科考,他并非成体系地学习,而是利用范文、例文来应付考试,属于极为功利的学习。然而,这种情况在宋代业已出现。辛弃疾年轻时从...……更多
告诉女儿,找对象之前,要学会这三种“识人术”
...得尤为重要。洞察人心,避免未来遗憾。在古老的小说《儒林外史》中,有一个名叫沈琼枝的女子。她的母亲早逝,父亲沈大年忙于官场事务,对女儿的教育疏于关心。女儿学得了一些传统技艺,却对婚姻一无所知。直到女儿长...……更多
...梓纪念馆,在馆中详细了解了吴敬梓的生平事迹,参观《儒林外史》各种版本以及《文木山房集》和“落园石刻”“默岩手稿”。太平古城,是媒体采风团在全椒县的第二站。青砖灰瓦、古朴自然,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在古城...……更多
一起来看看水浒传中出现了哪些常备人物
...优秀的小说,从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到说岳、说唐、儒林外史、狄公案等等,其内容也包罗万象,神魔类、历史类、奇幻类、公案类、侠义类……种类可谓丰富。这些书不但在当时大放光彩,时至今日依旧有着不可撼动的地...……更多
...于可以翻找爸爸的书柜了,感兴趣的也依然是人文类,《儒林外史》《一千零一夜》《红楼梦》《官场现形记》等等。这就是阅读最初的兴趣动力,也因此让一个“理科生”在大学有了“转文”的可能。直到从事文字工作,这样...……更多
“沐书香,向未来”,我们在行动!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阅读课程篇
...展示开学以来初二、初三学生的阅读成果,尤其是结合《儒林外史》,展示了思维导图构建在阅读中作用的发挥,丰富了阅读方式,给其他年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可以让孩子们尝试多种方式去向阅读汲取成长营养。2.多维阅读...……更多
永乐盛世:朱棣的统治与明朝的繁荣
看过吴敬梓创作的以明代为背景的《儒林外史》的人们都知道,作者经常在字里行间借书中人物之口,多次嘲讽明成祖朱棣得位不正。诚然,虽然永乐帝朱棣的皇位是夺自侄儿建文帝朱允炆之手,但朱棣在位期间,能做到五伐...……更多
数十万群众在全椒县“走太平” 许海峰鸣枪助跑
...对美好生活步步高的期盼。太平桥上人流如织全椒县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里,是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评定的“千年古县”。全椒县“走太平”获2021-2023年度“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在2021年文化和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在方国珍和朱元璋对决以前,我觉得方国珍细心的分析了一下自个的战斗整体实力,那时候的朱元璋我觉得战斗能力很强,而方国珍和朱元璋对比并沒有多少的优点
2024-06-26 16:48:00
朱元璋尽管是农户出生,但整治國家的方式也有帝王之术把握的驾轻就熟,只有靠部队牟取天地的君王,常有1个特性,方式强大。朱元璋方式极为强大
2024-06-26 16:51:00
在之前人们國家的封建社会時期里,朱元璋那位草根皇上但是很少有的,在元末明初時期,因为國家太过腐烂了,因此就引来老百姓有许多的埋怨
2024-06-26 16:52:00
“名嘴”海瑞,一骂成名。好一派洋洋洒洒之言,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我看罢此疏,暴跳如雷———他这是儿子在骂老子,还是老子在骂儿子?一派强词夺理
2024-06-26 16:53:00
崇祯初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乱遍及全国。洪承畴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争中,战功不断,曾经设计伏击李自成。李自成全军覆没,只率领十八个部下骑马逃走
2024-06-26 16:56:00
郑成功(1624-1662),明清之际收复台湾的名将。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郑芝龙子。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号“国姓爷”
2024-06-26 16:57:00
郑成功收复台湾平定了三藩的叛乱,趁着告捷余威,康熙又把注意力转向台湾。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
2024-06-26 16:57:00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斯时
2024-06-26 16:57:00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殖民者相继来到东方,抢占殖民地,开始了对中国的掠夺和侵
2024-06-26 16:58:00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时受了重伤,回到沈阳就死了。其子四贝勒皇太极即位后金大汗,就是太宗。162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人马
2024-06-26 17:01:00
当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的时候,后金大汗努尔哈赤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萨尔浒大战以后,明王朝派了一位老将熊廷弼出关指挥辽东军事
2024-06-26 17:01:00
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和儒教处于主导地位,而武将则处于从属地位
2024-06-26 17:02:00
戚继光时代的明朝政府军,多年不事征战,加上待遇又低,武将看不到前途,士卒更看不到希望,空有一支二百万人左右的庞大军,队
2024-06-26 17:02:00
鸳鸯阵,中国古代阵法之一。火器广泛运用于战场后,武器的杀伤力和破坏力显著提高,大而密集的战斗队形难以适应作战需要。明代军事将领戚继光
2024-06-26 17:03:00
名人语录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戚少保年谱耆编·练兵议》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民族英雄。他不仅为保卫祖国海疆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06-26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