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2月25日是农历正月十六,全椒县举行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走太平”,全县及周边多地数十万群众走上街头,走过太平桥进行祈福。中国首枚奥运金牌得主许海峰专程回到家乡,为“快乐健身行”活动鸣枪助跑。
许海峰站在队伍前列
全椒县委副书记、县长唐雨告诉大皖新闻记者,“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县历史悠久、富有特色、极具影响、群众自发的传统民俗活动,自东汉初年开始延续至今两千年盛况不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传承时间最长的全民健身走活动,被纳入安徽省首批非遗目录,是安徽省全民健身十大品牌之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逢正月十六这一天,全椒县城万人空巷,南京、合肥、滁州等周边市民纷涌而来,纷纷走上太平桥,为新的一年焚香祈福,共求健康平安。
参加快乐健身走队伍绵延数千米。
当日上午启动仪式后,大皖新闻记者随着绵延数千米的人流“走太平”,传统路线为三桥两街,从汉代建的积玉桥进入袁家湾老街,过宋代建的红栏桥至太平大街,最后走过太平桥。
万人参加快闪“歌唱祖国”
“这是第二次参加家乡‘走太平’活动,非常开心!”许海峰开心地对大皖新闻记者说,上次参加“走太平”活动是2019年,经过新安晚报牵线搭桥他终于回到思念已久的家乡。时隔5年,此次他专程回到家乡参加“走太平”活动,心情十分激动,他表示“走太平”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全民健身活动。
全椒县“走太平”被誉为“中华民俗的活化石”,2006年12月被列入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介绍,“走太平”传统路线为三桥两街,从汉代建的积玉桥进入袁家湾老街,过宋代建的红栏桥至太平大街,最后走过太平桥。“走三桥”寓意为“遇难平”,意为遇到困难皆可平定;而过两街,意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步步高的期盼。
太平桥上人流如织
全椒县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的故里,是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评定的“千年古县”。全椒县“走太平”获2021-2023年度“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在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的“我最喜欢的‘非遗过大年’视频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第五名,是安徽省唯一获评并获奖项目。
民俗活动精彩纷呈。
作为一项传承了近2000年的民俗,“走太平”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周边苏浙沪、上至京津塘、下至粤闽桂,皆有人专程到全椒走太平,祈大运。2009年开始有外国友人参与正月十六走太平活动,美、澳、意、日、韩、德等国外友人结队前来,2011年印度尼西亚组织留学生前来“跨南海 走太平”。近年来,每年参与群众达60万人次。
大皖新闻记者 叶素健 摄影报道
编辑 许正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