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朝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区别
...前的繁荣状态,当时主流的学派,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从汉武帝时期的人和事儿入手,给大家掰扯掰扯四大学派之间的区别,并认识一下在那个时代,他们各自的...……更多
史上唯一能跟“儒家”抗衡的学派,突然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启蒙时代,这个时代之中出现了法家,儒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诸多思想,都成为了后世中国人受用无穷的思想源头。在那个时代之中,儒家和墨家堪称是整个社会之中的两家马车,可是从汉朝之后,墨家似...……更多
墨家:古代中国的秘密组织及其创始人
...所灭)。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同儒家、法家、道家合称春秋战国四大学派。墨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军事军、教育家、科圣,也是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出身平民,反对儒家和暴政,反对兼...……更多
...将他们称作“先秦七子”。其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当仁不让领衔,且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在七子之中占据三席,显然儒家堪称最具影响力的学派。那么,这七子都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主张呢?首先,...……更多
孔子后人装病不愿朝见朱元璋,朱元璋给他写了封信,病立马好了
在我国千百年的历史中,历代帝王很多都推崇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甚至有一些统治者做出了“独尊儒术”的极端行为,儒家的地位也因此被抬到了很高的地位。儒家常以忠君为主要思想,但是当朱元璋召见当代衍圣公时,却...……更多
兼爱非攻:墨家学说的思想与影响
...技术,而让墨家学派之所以能够纵横战国时期,成为能与儒家学派相提并论的“显学”的,主要还在于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原名墨翟,据说是战国时期宋国人。他的身份比较特殊,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更多
揭秘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他被冤枉了两千多年
...,儒墨激烈交锋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焦点在于儒家和墨家之间的论战。一方面,儒家崇尚“三皇五帝”时代的制度,要求恢复古代的盛世;另一方面,墨家则强调实用,提倡“尚贤”、“兼爱”,主张今人可以优于古...……更多
战国时期,外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
...语:战国时期,外交(邦交)活动受哪些思想影响?仁义儒家,无为道家,兼爱墨家,墨子非攻思想,庄子无为而治。战国时期,诸侯并立,各诸侯国为完成统一大业,都开展了一系列邦交活动,例如,苏秦、张仪、战国四君子...……更多
儒学大师董仲舒,为何能终结“百家争鸣”现象?
...中的“大道”而互相竞争、互相促进。这些学派的代表有儒家、道家、纵横家、阴阳家等等。这些学派与其思想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摆在各国君主面前,就看他们识不识货。这种先秦时代文化、思想上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历史...……更多
秦汉唐三朝的巅峰对比,是法家误国还是儒家殃民?
到底是法家误国,还是儒家祸国殃民,这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有人说,法家把自己包装成了儒家,所以祸害了儒家。也有人说儒家提倡天子神圣论,过度膨胀了天子的权利,所以儒家误国误民。其实,上述都有问题。对于法...……更多
墨家学派:春秋战国时期的璀璨明珠,为什么销声匿迹了?
...,影响最大的流派也只不过是十多家。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儒家和道家,儒家也是直接统治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但在当时,有一个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甚至锋芒超过儒家学派的存在,那就是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墨家学派...……更多
儒家、道家和法家各自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我们把儒家、道家和法家看作公司的话,三家的思想差异就一目了然了。儒家强调老板第一,员工间要相亲相爱,赚钱不重要,老板要996咱们就反对他;道家则认为人要清静无为,做好了自己本分后,赚不赚钱就顺其自然;而...……更多
战国初期和儒学并称显学的墨家,为何在汉朝后就销声匿迹?
...时代里,墨家能够不仅占据了一席之地,还达到了能够和儒家并称当世显学的程度。可就是这么一门曾经无比辉煌的学说,为何会在秦汉之后就默默无闻了呢?《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更多
中华文化的璀璨光芒:孟子与庄子的思想传承
...人”孔子周游列国之后,返乡教书育人开设杏坛,传道“儒家学说”;又有“太上老君”之称的老子留下5000字箴言的《道德经》被后人发扬成“道家学说”;更有“兼爱非攻”的墨家学说、“严刑峻法”的法家学说、“知彼知...……更多
《儒法道》:“三教”之争背后的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视角
...用很多当代政治学的观点,对中国传统的三种主流思想即儒家、法家、道家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解读,并尝试对它们中的每一个提炼出四种基本观点或者理念。比如,儒家是“礼制、伦理、仁政、君子”,法家是“强君、农战、法...……更多
哪个朝代皇帝的权利最大
...而开始独尊儒术。此时的西汉王朝皇权专制达到了顶峰,儒家反而开始逐步适应了新秩序的社会现实。继承自周礼天命观的儒家赋予了皇权以法统正当性的地位,而皇权则通过独尊儒术进一步加强自身统治的稳固。但同时,此后...……更多
孝道观念在殷商到西周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动荡秩序混乱的局面下,孔子以周礼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派的基础理论“仁”学,以这种道德哲学为基础,\"孝\"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并通过“仁”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孝道文化的内涵,使得孝文化走向伦理道德规范...……更多
儒家文化中人为何不为自己而活
...他害怕家长、老师的失望。在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并不是一个主流的学派,即使孔孟在世时,儒家也做不到全面普及,反而是注重实际的法家拔得头筹,建立秦朝,黄老之术、墨家等都居于儒家之前。但是到了汉武帝...……更多
中国历史上皇帝按综合排名,谁能位居榜首?
...如道家、墨家等,将官方的文化教育和政策重心完全转向儒家。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国家的官方思想,儒学经典成为必修的教材,儒家礼仪道德也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这一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的效果。汉武帝统一了文化观念,...……更多
汉朝对商朝、周朝文化的继承和影响
...和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意思差不多。不过他们遵从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之后历代秦国国君都坚持这个政策。因此法家文化就是秦国的代表文化。现在再看一下西汉。关于西汉的文化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两个政策。一个是西汉初...……更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为何百家思想仍继续传播?
...张地讲,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这一文化政策,才最终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华夏文化中所占的绝对比例,对中国人思想的确立及人格的培养,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从董仲舒所编撰的《春秋繁露》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他对儒家思想的改造...……更多
汉武帝刘彻:千古第一帝的辉煌与决断
...汉武帝刘彻终于可以在朝廷上大展宏图了。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意识形态,因为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统一。董仲舒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特殊地位铺平...……更多
先秦七子:塑造中国文化的思想火种
...想家,他们又被称作“先秦七子”。这七位思想家分别是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以及法家的韩非子。他们不仅创立了各自的思想体系,还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其中,...……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事件。该书强调“义”,提倡“仁政”和“礼乐”,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这也折射出春秋时期,诸侯国治国理政还是比较重视礼义的。孔子本人也游走各国,想拜相辅佐君主推行仁政。但屡屡碰壁。一方面,当时战乱频仍...……更多
公孙弘:汉朝的官场传奇
...常重视孝道,众所周知武帝崇尚儒学,在思想上主要采取儒家的“孝治”。建元元年(前140)十月,这一年公孙弘已经是六十岁的高龄老人,武帝下诏全国凡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可以向朝廷推荐人才,因为公孙弘在家乡...……更多
西汉时期的儒家思想教化:政治与道德的统一
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后,统治者便开始着手规划政治蓝图,统一思想。为此,西汉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构建思想教化体系,形成思想教化网络。通过对思想教化网络的营建,确保了教化的顺利实施。西汉...……更多
墨子是如何贬斥孔子的?
儒家学说之“新”,在春秋战国时代来看,既是其一方面迎合了诸侯国君们期图以礼制来约束日益膨胀的卿大夫和地方权力,另一方面又是在乱世中能够苟且生存的重要法则,因为儒家大抵还是以“尊尊亲亲”为原则的,就是...……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的原因
...治国;战国时期,采用了法家。战国初期的魏国,法家、儒家并存,魏文侯用法家变法扩张,用儒家来吸引人才。齐鲁大地上的鲁国,是儒家的发源地,讲究礼仪之邦,基本上都是儒家。……像兵家,优秀的将领,各个国家都很...……更多
战国时期的墨家学派可以比肩儒家学派,为何会消声遗迹?
...人都不知道墨家学派,因为相对于封建时期的统治来说,儒家学派更被统治者所接受,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墨家学派会消声遗迹的原因。不过,话又说回来,墨家学派可不是一般的学派,虽然这个学派站到了封建统治者的对立面...……更多
刘彻与刘病已两位皇帝的治国策略
...同 严格来说,汉武帝和汉宣帝的治国方针都是法家结合儒家,也就是所谓的“霸王之道”。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略有不同。刘彻尊儒,虽然没有罢黜百家,但更看重儒生在他治国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儒家思想讲究民俗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是司马防的长子,司马懿的兄长。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
2024-06-30 20:18:00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2024-06-30 20:18:00
南唐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昪,也就是后主李煜的祖父。此人出身寒微,父亲又在战乱中失踪,一度沦为流浪四方的孤儿。然而,李昪却在三十多年后成为南唐的皇帝
2024-06-30 20:18:00
司马孚(180年-272年4月3日),字叔达,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重臣,西晋宗室,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
2024-06-30 20:19:00
根据《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通(生卒年待考),字雅达,河内温县人,魏国的安城亭侯。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七子
2024-06-30 20:20:00
司马敏(生卒年待考),字幼达,河内温县人,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八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对于司马敏来说,史料上的记载更加匮乏
2024-06-30 20:21:00
公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一度直逼明朝名义上的首都南京,但仅过三十五天,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即王守仁)平定
2024-06-30 20:21:00
受人蛊惑挑战嬴政,力不能及逃亡他乡
根据史料可知,嬴政(秦始皇)之兄弟们至少是四个(一奶同胞、同父或同母)。其中,两个被嬴政处死了,那就是嫪毐与嬴政母亲的私生子
2024-06-30 20:21:00
所有人都知道,小说《三国演义》不是一部神话小说,虽然书中也有一些神神怪怪的故事,但从整体上来说,小说和神话根本就不挨边
2024-06-30 20:19:00
为什么灭掉秦朝的刘邦却差点被匈奴活捉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给中原王朝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2024-06-30 20:21:00
司马进,字惠达,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六子,司马懿六弟。在曹魏时期,司马恂担任中郎这一官职,封城阳亭侯。在汉末三国时期,侯爵分为县侯
2024-06-30 20:20:00
司马馗(生卒年不详),字季达,三国时期曹魏官员,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四子,晋宣帝司马懿的四弟。相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孚,司马馗则比较低调
2024-06-30 20:19:00
自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特别是许田打围之后,汉献帝简直是度日如年,朝中大臣也开始想办法要除掉曹操。办法倒是想了不少,大多都胎死腹中
2024-06-30 20:20:00
民间招募的宫女都是必要验玉女,那么是怎么样来查验玉女的呢
在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无异是秦始皇嬴政,怎么样来检验玉女的呢?都说了当了天子就有三宫六院,美人三千。那么三宫指的是故宫中的内廷
2024-06-30 20:23:00
吕布在白门楼被俘,曹操为何听刘备意见杀了吕
吕布是三国时代最强的武将,他弓马娴熟,号称“飞将”。在很多的战场上,都能够看到吕布的身影。他率领的骑兵是当时最精锐的骑兵
2024-06-30 2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