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历史的长河中,《资治通鉴》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成为我们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这本编年体史书从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到公元959年的五代十国时期...……更多
赵光义真的杀死了亲哥赵匡胤吗
...祖传位的动机如何,太宗的确功莫大焉。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太宗之所以能尽心理民,施教化而不怠,达知人之明,睿断人之公。”历史往往出人意料,但历史的结果往往符合大势。天下兴亡,系于人谋;但人谋...……更多
《资治通鉴启示录》 张国刚 著 中华书局出版
...:邢台日报作为一部网罗宏富、体大深思的重要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了宋代以前一千多年治国理政的得失和丰富的社会人生经验,是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历史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对《资治通鉴》研读...……更多
介绍《资治通鉴》的三种传统读法
三种传统读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治通鉴》是一部重要著作,在几万册的史学典籍中,如果要挑几部最具代表性的,必有《资治通鉴》。但一般读者想把握其中的精义,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它篇幅巨大,从战国三家分...……更多
对于隋炀帝,唐朝人是如何评价的?
...大量地融入野史、逸史的内容。如北宋司马光等编修的《资治通鉴》中的“隋纪”,大量地引用了《新唐书》《旧唐书》《隋书》等正史,还从众多的野史、旧史、小说、传记中获取资料。正如司马光所述“唐以来稗官野史,暨...……更多
成也周礼败也周礼,看周礼是如何影响周朝兴衰的
...天子的合法地位,加强了周天子了的权威。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书中,开篇便说明了周礼的重要性: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更多
...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只有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才能更好地把党...……更多
上官仪的兴衰:唐朝废后风波与武则天的权力对抗
...期间,她在政事的处理上表现的很突出,很出色,引用《资治通鉴》里的原话就是: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公元663年十月,忍无可忍的唐高宗没有再选择沉默,而是开始“亮剑”。...……更多
北魏孝文帝对于汉化政策,逐渐由顺从转变为了认同
...的反抗,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更是不断,根据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当时“徐州民桓标之、兗州民徐猛子等所在蜂起为寇盗”,由此可见当时北魏的政治环境十分混乱。面对如此混乱的局势,根本措施还是需要解决民族...……更多
唐朝禁军南衙十六卫的地位如何,有何特点?
...兵反隋、建立唐朝时,禁军的建立便成为首要之务。据《资治通鉴》记载,李渊甫一登基,便仿效隋末大业年间设置的各卫禁军编制,建立了如威卫、监门卫等十六个南衙禁军卫队,并由重臣担任卫尉。这些禁军精兵正则驻扎在...……更多
究竟谁是秦始皇心中的接班人?扶苏?胡亥
...接班人呢?是公子扶苏还是秦二世胡亥?想来我们可以从《资治通鉴》中找出答案。众所周知,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按照礼制应立扶苏为太子。但是,秦始皇并不喜欢他这个长子,因为他觉得复苏过于宅心仁厚,喜欢儒家思...……更多
古代名将的命运与启示:如何面对战乱、内斗与权谋
古代男子所追求的四大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成了一个理想的行为准则。其中,修身和齐家是为个人的追求,而治国和平天下则是为了国家和社稷的利益。在这四者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就莫过于开启一个...……更多
此人战斗力不输周泰,力助诸葛恪大破曹魏
...,魏军遂溃。迁灭寇将军,进封都(亭)〔乡〕侯。”[2]《资治通鉴》:“(嘉平四年)十二月,王昶攻南郡,毋丘俭向武昌,胡遵、诸葛诞率众七万攻东兴。甲寅,吴太傅恪将兵四万,晨夜兼行,救东兴……吴兵得上,便鼓噪,...……更多
2022-12-17 12:31诸葛,战斗力,战斗
唐宣宗、宋仁宗和明孝宗的治国智慧
...。他的去世无疑成为压垮唐朝中兴的最后一个稻草。在《资治通鉴》中欧阳修就对他进行了一个评价“宣宗精于听断,而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呜呼,自是而后,唐衰矣!宋朝——宋仁宗赵祯宋仁宗执政北宋四十年,事实上...……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明镜自照’的
...开创贞观之治大业的谏臣。太宗视魏征的谏言为镜子。《资治通鉴》唐纪贞观十五载,魏征死后,他望哭尽哀,感念不已,自制碑文写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以此...……更多
中国古代皇室教育的多样化
...后代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并且有一套较完善的体系。据《资治通鉴》卷198记载,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太宗精心写了本《帝范》,专论如何当好皇帝的书籍赐给皇太子,书的内容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更多
...骚扰,不能打到京城附近了,这难道不是汉武帝的功劳? 资治通鉴对秦皇汉武,隋炀帝,唐太宗,都是差评。对于开疆拓土,司马君重点说经济损失,绝口不提政治意义。对于对外战争,把其描述成花费巨大,没有价值的鸡肋,...……更多
百花齐放,却终凋零:稷下学宫的兴衰史
...因为这所大学培养了许多圣人。虽然这所世界一流大学在历史上绽放了璀璨的光芒,但最后的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罪魁祸首就是秦始皇嬴政。由此可见秦人确实没为后人留下什么好东西,有的人说万里长城多么伟大啊,却不知...……更多
司马光为什么要耗费19年时间,编写一本《资治通鉴》
...,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而在数千年来的浩瀚史册中,《资治通鉴》始终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许多名家推崇。为了编写好《资治通鉴》,司马光耗费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资治通鉴》的内容里,很长程度上讲究一个“通”。...……更多
...,在这一过程中,“汉文化”、“汉民族”逐渐形成。《资治通鉴》记载,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称帝之后刘邦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等文化没有用处。陆贾驳斥说:“马上得到天下,能马上治天下吗?”刘邦...……更多
从统一到灭亡:刘裕与南朝的兴衰史
...马家族的其他成员全部杀掉。正如宋元史学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释中所言:自此以后,完全禅位的君王就很少见了。三国时期,曹丕只是引发了人人皆可称帝的野心。到了刘裕,他不仅敢称帝,还敢杀人。皇帝也是人。为...……更多
三国时期蜀汉的兴衰:刘备一场决策失误引发的悲剧
...史的长河中,刘备的命运注定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有着理想的君主,但也不免犯下人世间的错误。历史的漩涡中,时局瞬息万变,一个细微的决策可能就能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然而,这一切也是历史的常态。回望历史时,不...……更多
汉宣帝:英明君主的典范,大汉盛世的开创者
...的短视君王,在汉宣帝眼中都不值一提。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也有无比坚定的。 这就是汉宣帝不同于其他皇帝的地方,他有治国长远的眼光和超强的定力执行力。正因为这样,所以大汉国在他的治理下才能够茁壮成长。偏安...……更多
皇帝教育子女有多严格?看课程表就知道了
...射。课程设置方面,常规汉文的儒家经典,《四书》、《资治通鉴》之类,肯定是必读书目。作为皇族,除了满文之外,汉文、藏文、维吾尔文、蒙文等等,这几门外语当然也是必修课。最关键的是,皇子们一年的时间里,只有...……更多
...汗,消息传到京城后,李渊第一次脸上露出了笑容,据《资治通鉴》记载,李渊得知消息后高兴的说道:“刘邦被匈奴人羞辱,到死都没有洗刷耻辱,我有一个好儿子,把我向突厥称臣的耻辱给洗刷了。”不是原话,大致就是这...……更多
朱瞻基是如何影响了整个明朝的兴衰的
前言在明朝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皇帝堪称文武双全,他不仅才情横溢、治国有道,更以亲自率军战胜蒙古大军的英勇事迹蜚声古今。这位令人敬佩的皇帝,究竟是如何在文学与武勇之间取得如此平衡,一举一动又是如何影响...……更多
田单教你如何重振团队士气
一部《资治通鉴》说尽了中国人的处世哲学,让人怎能不爱读!每天带着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资治通鉴》的众多历史人物会告诉你,面临同样的情境,他们是怎么抉择的,又得到了什么结果。若你能悟出他们的...……更多
奇诡世界的人性拷问
...字左右的小故事,同时搭配选自《吴越春秋》《史记》《资治通鉴》《搜神记》等典籍的原文段落,采用和古籍一样的竖向排版,典雅疏朗,辅以严谨的注释。在读历史的同时,可以领略典籍的原貌和古文的魅力。《吴越春秋》...……更多
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掘历史智慧 应对气候变化200余名专家学者共论气候变化考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8日 第 11 版)第五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举办期间,与会学者考...……更多
“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孩子究竟是谁?他在历史上出名吗?
...马光竟然是北宋、乃至中国历史上都赫赫大名的人物。《资治通鉴》和“司马光变法”如果司马光仅仅只是在历史上“砸缸”了,那么他必定也不会如同现在这般被后世人众口相传,果不其然,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不仅“砸缸救...……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羊城晚报□刘立勤我们怎么也想不到,曾被我们戏称为“武知县”的武大海真的当上了县长。我们瓮城历史上从没出过什么大官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本报讯 (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范炳山) 近日,莆田市档案馆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族谱
2024-06-26 07:43:00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何勇海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
2024-06-26 07:44:00
“泇河三公”与明清泇河开通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台儿庄古城运河奏疏馆内的“泇河三公”塑像。 “泇河”是指济宁微山县夏镇李家口至江苏省邳州直河口的一段运河
2024-06-26 05:46: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立遗嘱人群年轻化 虚拟财产也能立遗嘱浙江遗嘱库首次发布蓝皮书记者 蒋欣如本报杭州6月25日讯 (记者 蒋欣如) 25日
2024-06-26 05:55:00
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他首尝解读“甲骨天书”(了不起的甲骨文)《契文举例》被称为甲骨文研究“开山之作”孙诒让《契文举例》书影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从甲骨文发现起
2024-06-26 06:2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在光村的一座旧宅院门口,见到了正在参观的朱小涛先生,他是朱自清的嫡孙,大伙围着他合影,我也一样,合影时趁便问他哪年离开太原的
2024-06-26 06:51: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阳城县邑诗文之风华起于金元,盛于明清。尤以有清一朝多贤哲君子,彬彬之士。其骚客述作如林,皆戛戛然独举
2024-06-26 06:52:00
文化中国行 | 安顺武庙:传承600余年的石柱殿堂
安顺武庙简介安顺武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曾多次被毁、重建。现存大殿、观音阁为清朝中早期建筑,其他建筑均为后期修复或重建
2024-06-25 23:16:00
寻幽探古辽阳城(行天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杨慧宏 鞠立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6日 第 12 版)辽阳白塔和广佑寺
2024-06-26 03:57:00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