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朝书生写了几十个字,不料竟挑起了两国大战
宋神宗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力求富国强兵,想让大宋再现往日辉煌。除了对西北的西夏严阵以待,宋神宗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西南边陲的交趾国,大约相当于今天的越南一带。《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熙宁年间...……更多
大破交趾爱兵如子的猛将,晚年却被闲置,北宋若用此人,西夏可灭
...西夏军打得全军覆没,众人佩服郭逵有先见之明。 图2 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大破交趾后主动撤军宋神宗即位后,有感于宋朝的积贫积弱和“三冗”的难堪局面,想要有所作为,于是任用宰相王安石主持变法。可是变法才...……更多
王安石变法到底有没有增强北宋国力?若能坚持,北宋必将大一统
...常之小。不过,北宋也有一段时间强盛过,这段时间就是宋神宗在位期间。在宋神宗和王安石的改革下,北宋一度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得到了上升。本文主要说说宋神宗时代的军事力量和疆域变化。...……更多
宋神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纳李宪建议,于次年正月改熙河路为熙河兰会路。七月,宋神宗采纳徐禧建议,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1082年(北宋元丰五年),神宗在银、夏交界修筑永乐城屯军,想要困住兴州的西夏军。不料西夏出动了30多万大军围城,...……更多
宋神宗赵顼:中兴之主与军事决策的成败
宋神宗赵顼,是一位怀揣雄心壮志的君主。他在国内积极进行改革,任命王安石进行变法,虽然变法失败后进行了元丰改制以应对北宋冗官成灾的问题。从行为上看,宋神宗堪称中兴之主。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在36岁时因病...……更多
他是北宋最牛书生,招降三十万人攻城略地两千里
...将近十年的准备,王韶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熙宁元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运动。与此同时,王韶向宋神宗呈上《平戎策》三篇。宋神宗胸怀壮志,一心想要解决割据西北的西夏政权,而王韶的《平戎策》详细...……更多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成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呢
...石自然就成为南宋政权初期批评的对象。宋高宗在编纂《宋神宗实录》时,就力主把王安石贬成万世罪人。到了元朝修《宋史》的时候,史学家们就对南宋大儒们的观点进行总结,对王安石进行了批评“天变不足惧,祖宗不足法...……更多
宋神宗赵顼想成为千古一帝了,为何郁郁而终
...发展,大宋王朝终于迎来了一位不想再装孙子的帝王——宋神宗赵顼。他是北宋继太祖之后最具雄心壮志的帝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穷一生精力试图改变大宋多年来被外族欺负的局面,但最终却是徒耗国力,神宗自己也落了个...……更多
陈百祥领衔香港明星足球队大战贵州村超
近日,香港明星足球队,包括陈百祥(叻哥)、黄日华、张兆辉、罗家英、何家劲和马国明等人,前往贵州参加友谊赛。他们与贵州榕江村超队进行对决,吸引了上万名观众观赛。最终,明星足球队以4:3的比分获胜,并赢得了...……更多
北宋变革的坚定支持者熊本的政治生涯与平乱功绩
...熊本还在基层积累经验时,王安石得到了刚刚即位的新君宋神宗的大力支持,开始进行一系列变法改革运动。听闻这一消息,支持王安石各项主张的熊本欣喜若狂,于熙宁元年(1068)上书对变法大加赞颂,并因此升任提举淮南...……更多
这个家族为大宋世代镇守边疆,功不可没却少有人知
...,为大宋世代镇守边疆,功不可没却少有人知西夏内乱,宋神宗再也抑制不住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了,便正式决定伐夏了。宋辽在出现纠纷的时候,宋神宗并不是忍气吞声的。他内心非常痛恨辽国。早就想和他们干一架了。但是...……更多
北宋九位皇帝的生平简介一览
...在位时间仅4年,重用改革派如欧阳修等,但建树不多。宋神宗·赵顼维持新政、坚持变革,是宋朝有抱负、有作为的皇帝,但是有心无力,其治下发生的王安石变法、新旧党争、乌台诗案(苏轼的文字狱)让其心烦不已,也是英...……更多
2022-12-22 12:30生平,一览,皇帝,简介
士燮统治交州四十年,后裔结局如何
...统统杀了。几年后,石歇的弟弟石毅等人也被处死。整个书生世家,唯有石歇的儿子当人质病死。 ……更多
...有28岁,比孙权仅仅大一岁,可以称得上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了。“凤雏”庞统于建安十九年围攻雒城时战死,死时36岁,那么他“献连环计”的时候,只30岁。而刘备蹉跎半生,不知不觉已是“人到中年”了,...……更多
宋朝畸形统治下的名将悲歌:王韶与王寀的家族传奇
...英的一种奋斗。王寀的父亲王韶乃是一位名将,可以说北宋神宗朝武将的巅峰,但他父亲的死却很悲壮。王韶由武将入局,王寀从文臣出局,代表着一个家族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失败。随着这个家族的失败,北宋距离灭亡也没几年...……更多
雍正皇帝与安南之战
...与西夏国陷入鏖战的阶段,越南大举进攻广西各地,惹得宋神宗调集西军精锐南下、反击。在明朝永乐皇帝在位时期,明朝曾经直接收复了交趾国,并且设立了布政使司。但是,面对高昂的管理成本,明宣宗在位时期,明朝从越...……更多
陈友谅大军兵临城下,一个书生帮朱元璋逆转了局势
...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大帐的角落里站着一个书生一言不发,虽然是新来的,但朱元璋看他神情,不像是因为紧张或者害羞才没有发言,而似乎是一种不屑,这就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了。散会之后,朱元璋特意把这个...……更多
永乐城之战:大宋的军事强盛与战略误判的悲剧
...外战争,不是兵将无能,而是皇帝、士大夫们管得太宽。宋神宗登基后,全方位支持王安石变法,宋军的武器装备和战斗力直线上升,好大喜功的宋神宗狂妄地立下了“灭西夏”的决心。“五路伐夏”在军事上损兵折将、大败亏...……更多
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
...的官员等等...以解决国库亏空的问题,史称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对此非常满意,但这就触犯到旧党的利益了(宋朝大部分官员同时也是地主)司马光作为旧党的代表人,第一时间发起了激烈的抗争,这使得新法的施行受到层层阻碍...……更多
北宋皇帝神似南唐李后主,传闻是李后主为报仇转世?
...于宋徽宗出生的轶事。据记载,赵佶降生之前,他的父亲宋神宗赵顼曾经观赏宫内藏画,当他看到后主李煜的画像前时,见李煜丰神俊逸,仪表不凡,被其吸引,心有所动,不觉观摩良久。后来,在宋徽宗降生的那天夜里,宋神...……更多
被朝廷寄予厚望的大将,却在危机时撂挑子,还和皇帝骂架
...来,高骈越发不满,他拉开了君臣嘴仗的序幕:“为何用书生而不用我?我若领兵,匪患不足为惧!” 唐僖宗一开始还没有打算撕破脸,只是告诉高骈:“你的功劳很大,也很有能力,只不过你不是不愿意为朕分忧吗?你别瞧...……更多
北宋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战斗力远在禁军、厢军之上
...姓名。除了对付西夏外,蕃兵还参加了不少北宋的战事。宋神宗年间,他派郭逵征讨交趾,蕃兵也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由于水土不服,许多人都死在了南方,对此北宋朝廷还下旨嘉奖。宋徽宗时期,派童...……更多
宋神宗攻打西夏失败,不仅是物质损失更丧失了信心
宋神宗期间的王安石变法主要有两大项,一个是经济,一个是军事。在“对外关系”上,宋朝最无法忍受的就是西夏的独立,所以灭夏一直就是宋朝的最大对外军事行动,当时,驻守西北的王韶向朝廷呈《平戎策》,表示\"欲取...……更多
宋神宗讨伐西夏时为什么会败给西夏呢
宋神宗即位后,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所以任命王安石展开变法,并且计划消灭西夏,一统西北地区。此后宋神宗发动熙河开边,经过数年的运营,终于是收复熙、河、洮等六州,算是完成了起初制定的目标。不过此...……更多
从王安石到苏辙:宋朝变法之争及其深远影响
...,有一位皇帝看不住了,他便是在宋朝历史上地位重要的宋神宗。雄心勃勃的他准备大干一场,从而摆脱如今宋朝的这副模样。就在此时,一位叫做王安石的书生引起了宋神宗的注意,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便确立了变法同盟。就...……更多
越南进贡一只“麒麟”,宋仁宗大喜,司马光为何面色凝重
...。 苏轼说司马光“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宋神宗也说“司马光方直”。他们一致赞扬司马光诚信忠直的品质,司马光本人更是说过,他这一生不能说是就没说过谎话,但也只是说过一次罢了。麒麟来朝这事儿得往...……更多
...皆以失败告终。辽夏关系,时常紧张。西夏和辽位置对比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辽国再次背刺盟约,辽军兵马多次擅自越过作为两国边界的拒马河,拒马河就是“澶渊之盟”两国边界的白沟河的上段。同时,辽国遣使入宋...……更多
宋夏战争史诗:从定难五州到永乐城惨败的悲壮历程
...西夏认怂了。最后,大家都不再逞强,而是坐下来谈判。宋神宗时代,因为有王安石坐镇,所以北宋是一刚到底。王安石时期,北宋推进到了河湟谷地,拓土两千里,断了西夏右臂。王安石虽然罢相,但新政继续。因为宋神宗亲...……更多
...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1067年正月宋朝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即位。宋神宗时年20岁,英姿勃发,雄心勃勃,力图振兴北宋王朝。为了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同时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宋神宗于1069年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更多
宋神宗的“灭夏计划”被他给搞砸了
...增。西夏方面也因为各种错误举措处于战略劣势,如此,宋神宗准备消灭西夏。然而,就是因为此战主帅徐禧的无能和刚愎自用,使得此战大败。捎带脚,当时正处于官场巅峰的沈括也被带入了人生谷底。从此,对官场失望,自...……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