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一粒种子的“晋级”之路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洪安喜查看水稻长势。 市农科院供图洪安喜向记者展示“秦康银丝”样本。 记者 郭飒 摄 记者 郭飒谷雨后,农事忙。市农科院的水稻育种试验田里,洪安喜驻留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这一片育种试验田有20多亩...……更多
稻花香里逐梦
...,于是我最终选择主要钻研水稻,培育出安康独有的水稻种子。”洪安喜说。 为加快品种选育,洪安喜先后从四川、广东、湖南等地引进新品种100余个,筛选出“扬稻6号”“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宜香2084”“天优 10号”...……更多
我市自主选育的3个植物新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是安康市农科院粮油研究所水稻育种专家、正高级农艺师洪安喜历经6年选育而成,品种属杂交后代选育的中籼优质细长常规稻。在安康4月上旬播种至始穗107天,主茎叶片14~15叶,株高102cm,株型紧凑,茎秆硬且韧性强,叶片略窄直立,剑...……更多
航天育种:一颗种子,一个希望
...种子“太空专列”,堪称航天育种的里程碑式事件。太空之路走到今天,人类得以窥见宇宙无比瑰丽的景象,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航天产业强牵引、广辐射、高投入、高效益的特点,正在成为全球共识。人们相信,航天育种...……更多
从一粒种子到满仓好粮
...、扩大开放中持续释放发展活力。江西人自古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弄潮儿,江右商帮的辉煌激励着赣鄱儿女自强不息。45年来,江西人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在经济建设中闯新路、开新局,走出江西、融入全国。浩...……更多
三亚:育出好种子
...年龄不同学科的育种人因为一个共同的愿景——“育出好种子”,从祖国各地来到这里,进行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一代代育种人薪火相传,播下希望的种子。2月23日,在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里,棉花育种专家赵国忠在...……更多
育好每粒种  打好“翻身仗”
...临哪些难题,未来还需从何处发力?日前,第二十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与会专家表示,我国种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与种业振兴的目标相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种...……更多
云南施甸农科服务团 :将种业创新论文写在大地上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杨文明“只有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云南施甸县是袁隆平院士题词“云南施甸—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的地方。但科研生产设施条件不足、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滞后、...……更多
海南省种子总站征集“海南好米”品种
...家公园集中组织开展水稻品种田间种植展示评价,海南省种子总站、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公开征集参展品种。海南省种子总站拟于2023年下半年在三亚海棠湾水稻国家公园集中组织开展水稻品种田间种植展示评价,为做...……更多
...域相关知名专家将围绕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强国之路、打造一流南繁育种基地、国家粮食安全、植物工厂、基因设计、基因编辑、小麦育种、辣椒育种、水稻育种、马铃薯种业、大豆种业、海水鱼类生物技术创新、畜禽...……更多
育种加速器实现多种作物生育期减半
...-10年。为了加快育种速度,我国很多育种专家带着珍贵的种子到海南南繁基地进行加代育种,一年形成2-3代种子。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智能园艺装备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解析了环境-营养耦合调控生育期机理,通过...……更多
发挥资源优势助推生物育种产业化
...企业家交流合作、谋划种业创新发展的品牌盛会。”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说。这是凝聚种业发展共识、共谋种业振兴之策的平台,也是整合各方资源集聚科研力量、推动种业创新的平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中国科学...……更多
津产“小种子”迸发“大能量”(图)
...代新征程新伟业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津产“小种子”迸发“大能量”(图)展会现场种业企业、科研院校、制种基地的种业专家与参会人员参观并展开交流。 本报记者 潘立峰 孙立伟 摄 小站稻香飘万家、卫青萝卜享...……更多
一粒良种播下端稳“饭碗”的信心
...开始,邓鹏和团队成员隔几天便会在秧田里播下一批水稻种子。一块块秧田面积不大,却集合了中稻、晚稻等众多杂交制种水稻品种,是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重要的试验田。“农业与气候息息相关,无论育种技术多么先进,选...……更多
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我们得以平视世界,袁隆平功不可没
...功不可没。2.粮食安全是我们国家农业的首要任务,一粒种子中包含很多科技内涵。3.“小薇”的株高比较矮,和传统水稻相比,它的身形更适合在空间站种植,它的谷草比也相对较高。4.通过海量的杂交来寻找最佳组合,成功几...……更多
全力备春耕 科学育种做强农业“芯片”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春来风光好,田间备耕忙。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眼下,全国各地正加紧种子选育,全力备春耕,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黑龙江:种子选育持续进行中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实...……更多
让更多好吃的“快到碗里来”
...进江苏的田间地头和“种子仓库”,探索种质资源的创新之路。摸家底,让资源“起死回生”育好一粒良种要花费多少功夫?省农科院助理研究员朱银介绍,江苏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是我国作物种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更多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海南考察南繁科研育种工作,小小的种子在总书记心里的分量始终是沉甸甸的。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牢记总...……更多
扎根南繁四十载 培育水稻新品种
...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一粒种子,孕育希望,造福人类。提起关于种子的故事,今年61岁的钱前眼神中闪烁光芒。“1983年7月,我从南开大学生物遗传学系毕业,同年10月初次踏上海南,参与水稻育种...……更多
中部粮仓|育种:种业大省攥牢农业“芯片”
本文转自:新华网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作为种业大省,近年来湖南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积极培育稳产高产的优良作物种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的重点实验室内,副教授黄成正在指导学生认真操作实...……更多
种业创新如何助力粮食产能持续提升?——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观察
...“嘉优中科”系列籼粳杂交稻。“提升粮食产能,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说,除了提高现有耕地质量以外,还要加强对盐碱地等资源的开发利用,选育耐盐碱水稻品种扩大播种...……更多
程攀:硕士毕业回农村,独守稻田12年育出新品种
...程攀从“田间菜鸟”成长为“育种候鸟”。手捧着收获的种子,程攀内心充满了喜悦。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一个人的15亩稻种试验田金秋十月,农民丰收季,也是水稻育种研究人员收种的时节。 农作物良种繁育核心基地千亩...……更多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科学家谈思考、讲进展、聊规划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见习记者 余佳琪 本报记者 黄媛艳 陈彬又到冬季,北方已下起皑皑白雪,而在中国南海之滨,气候依然温暖,万物竞相生长。50年前,袁隆平院士宣告三系法杂交水...……更多
发展设施农业 保障种芯安全
...家二线南繁基地杂交水稻年制种面积3万亩左右,年生产种子超1000万斤,占广东省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量的90%,种子供应广东省及湖北、湖南、江西和广西等省份。“目前我们这里试种的水稻能达到400斤的亩产,水稻品质十分高...……更多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小种子承载大梦想讲述人:大连市特种粮研究所首席专家 谢辉【一线讲述】 我从事农业工作已经40多年了,可以说见证了中国农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从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工...……更多
内蒙古扎赉特旗:    育好种子种好稻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内蒙古扎赉特旗:育好种子种好稻内蒙古兴安粳稻优质品种科技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在育种。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张景阳 通讯员 孙鹏宇 王甜田近日,记者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兴安粳稻优质品种科...……更多
选育更多优质高产水稻品种
...的香稻品种。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聂守军还把“绥粳18”种子带到了会议现场。今年两会,聂守军将关注点放在种质资源的创新上。“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又是育种创新的‘芯片’,是培育优质、高产、抗逆农作物...……更多
“米中碧玉”增城丝苗米,走出种业传承创新之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玉娴 汤芷欣中国丝苗看广东,好吃丝苗在增城。广州市增城区是丝苗米发源地,中国丝苗米之乡。久负盛名的丝苗米,在穗港澳家喻户晓,被称为“米中碧玉””饭中佳品”,饮誉东南亚。“一粒...……更多
小稻种凝聚大智慧 “滨城”企业自主研发高耐盐碱水稻测产验收 扫码阅读手机版
...年轻的创新力量为企业在高耐盐碱水稻育种的材料创制、种子培育和优良品种推广等方面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包万军表示,“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的原创技术,在这一领域,中国技术在国际上领先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我们希望...……更多
种业振兴海南新“稻路”
...势,推进种业振兴新“稻路”?在3月19日举行的2024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水稻种子及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业内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水稻育种研发,共推水稻应用技术,共享稻米新成果。南国都市报...……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多散步真的对血管好吗?医生说实话:年过50,坚持3件事比运动
韩大爷今年62岁,身体一向还算硬朗。然而,3个月前,他被查出了高血脂。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问题,韩大爷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
2024-06-17 13:39:00
女性身高152—176cm标准体重对照表,若你达标,不用减肥
女性在形象管理的道路上,历来都对自己的外貌有着极高的要求。其中,脸蛋与身材无疑是她们最为关注的两大焦点。这两点不仅是女性魅力的体现
2024-06-17 13:42:00
为什么脑梗逐渐增多?医生提醒:睡觉时常有4个异常,要及早检查
脑梗全称脑梗塞,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它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诱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2024-06-17 13:39:00
女性绝经后,会衰老吗?医生:4物要舍得吃,或有帮助
似乎一提到女性脾气不好,便会被认为她不是在月经期,就是更年期了。其实,这并不是无理取闹,是所有女性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也是过渡到老年期的重要阶段
2024-06-17 13:43:00
转告父母:服用“他汀药”期间,尽量少碰这4物,别再忽视
他汀类药物,作为临床降脂的得力助手,以其卓越的疗效在医学界崭露头角。这类药物能够巧妙地调和人体内的脂质成分,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024-06-17 13:51:00
女护士处理男患者隐私部位时,会觉得尴尬吗?27岁护士说出实话
一旦出现明显的身体不适,多数人会选择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院里除了有医生之外,还有很多女护士。女护士又被称为辛勤的“白衣天使”
2024-06-17 13:51:00
绝经后的女性,是否有保养子宫的必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绝经期后,女性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包括荷尔蒙水平的改变、骨密度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
2024-06-17 13:44:00
浙大研究:每天多吃一个鸡蛋,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李阿姨,您的骨骼密度测试结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份健康报告上显示的数值,简直比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还要优秀!您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如此精心地呵护自己的骨骼健康的呢
2024-06-17 13:47:00
56岁大妈用艾叶当枕芯,半年后去医院体检,医生羡慕:气色红润
李大妈今年56岁,从农村老家归来后,手中提着一兜沉甸甸的晒干艾叶,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她兴冲冲地宣布,要用这些艾叶制作一款艾叶枕头
2024-06-17 13:45:00
用艾叶泡脚,真的能“祛湿”吗?艾叶究竟是降火还是上火?
艾草,这味历史悠久的中药,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06-17 13:52:00
大爷顿顿不离大蒜,7个月后去体检,医生疑惑:平常咋吃的?
大蒜是国人饮食中常用的一种调味食材,也是民间传说具有各种神奇效果的“治病神器”,有人说大蒜可以杀菌灭虫、还有的人觉得大蒜抗癌有一套
2024-06-17 13:46:00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冠心病的前兆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心脑血管专科医院,是黑龙江省市医保、新农合定点单位,哈尔滨市急救中心香坊第三分中心
2024-06-17 14:16:00
喝下中药多长时间有效果?如何判断是不是对症了?医生告诉你
在我国古代,药学堪称璀璨夺目的瑰宝,它深深根植于华夏大地,凝聚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智慧与心血。中国传统医学的药学理论,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2024-06-17 13:58:00
北京好年华五维锚定双眼皮:“五眼比值”为什么比“眼裂长度”更科学
对于咨询或者面诊过双眼皮手术的姑娘们来说,“眼周数据测量”是一个并不陌生的环节,比如眼裂长度、眉眼间距、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等等
2024-06-17 14:16:00
高血脂不能吃香菜?医生:若想降低血脂,3种菜尽量少吃
老李自从去年查出高血脂,就一直有控制饮食,为了降血脂更是连肉都不吃了,想着每天吃素总不会有血脂问题了吧。没想到3个月后复查
2024-06-17 13: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