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小种子承载大梦想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4-24 04: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小种子承载大梦想

讲述人:大连市特种粮研究所首席专家 谢辉

【一线讲述】

我从事农业工作已经40多年了,可以说见证了中国农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从事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工作,促进粮食稳产、增产。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躬耕黑土地,推动粮食高产优质,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中国“好粮”,成为我的新愿景。

20世纪90年代,为从有限土地上生出更多效益,我积极探索适合大连的地膜覆盖旱种技术和两茬生产技术,都收到较好增产增收效果。在辽宁省率先推广中国农科院“中糯1号”鲜食玉米,在当时达到了“玉米论穗卖”的效果。

1999年,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组建高蛋白和高油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联合攻关组,我对高油大豆“中作983”两个原种提质保纯,推出大豆“中黄13号”和“中黄35号”参加育种繁种和推广,“中黄13号”已连续5年在全国种植面积第一。

“吃饱后自然要吃得好,培育高产优质品种,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中国好粮”是我一生追求的事业。2005年起,我开始和大连的同事们一起探索太空育种,利用太空失重、微重力、交变磁场、强辐射等空间环境,对种子进行强干预,获得地球上不能得到的基因诱变,实现品种优化高产。

大连特种粮研究所(航天育种基地)分别进行了5次太空种子搭载,共搭载品种22个。现已选育出经辽宁省审定的航天功能性水稻新品种3个、千年古莲新品种2个、观赏植物新品种16个、水稻新品系77个。以2021年辽宁省审定的软米稻“连粳4号”为例,与“金禾1号”相比,糖低35%、钙高90%、硒高45.8%,推广面积达30万亩,比种普通水稻平均亩增收600元。

为了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我用10年时间在特种粮食的“五彩”上下功夫。经过艰苦引选,红、黑、白、紫、绿,五彩色的水稻、玉米、大豆、花生已经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软米稻“连粳3号”“连粳4号”填补辽宁没有软米稻的空白。为了带动农民增收,普兰店航天育种基地以订单式农业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我们选育出的新品种为农民增收增效近百亿元。

如今,大连的特种粮研究所每年引进和选育的国内外特种水稻、地瓜、花生、谷子、玉米、蔬菜新品种试验展示280多个,应用新技术9项,繁育原种18个,承担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Fe辐照作物试验、辽宁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适应性试验,辽宁省降解膜应用试验等科技项目7项。研究所有特种菜观光长廊1018米、水稻主题公园180亩,年接到考察、调研、学生实习、观光客近万人次,已经成为科研的舞台、品种的擂台、科普的平台、观光的景台,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一份农业科技力量。

(本报记者吴琳采访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4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00多个水稻新品种“打擂台”
...随风摇曳,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金秋九月,300多个水稻新品种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沈阳农业大学卡力玛水稻实验站集中亮相,来自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专家及综合试
2023-09-09 05:56:00
好种子怎样更好推广到农民中去?——东北三省粮食生产蹲点调研之一
...可靠的种子更好推广到农民中去,同时,进一步研发更多新品种,更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现实需求,做到种源自主可控、种业科技自立自强,从而推进种业振兴,依旧是一道重要课题。“好种子才有
2023-05-09 18:49:00
东北粮仓“十九连丰”的密码
...转运至存储仓(2022年11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新品种,科技煮香“中国饭”寒冬时节,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内正在进行一场“大考”,几百个品系的稻穗一字排开,研究
2022-12-19 14:47:00
稻花香里看丰年 辽宁盘锦水稻即将迎来大丰收
...,在曾经的不毛之地上,先后诞生了近60个耐盐碱的水稻新品种,预计2023年盘锦水稻最高亩产可以达到1600斤以上。多年来,盘锦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了减肥
2023-09-24 11:35:00
大连:10万斤航天功能稻种子明年推广“下地”
...天育种基地是“连粳4号”等特种粮科研实验基地,也是辽宁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特种粮食作物品种选育、研发和新技术推广的民营研究所。“连粳4号”是从国外引进的功能稻“LGC-1”和中
2023-12-12 10:25:00
辽宁:万户争春赛农技
...多了几张宣传单。去年,王明奎在专家指导下试种了玉米新品种,好的地块一亩能打1800斤粮。“今年,我还想找专家咨询一下,多选几个好品种,多产些粮。”王明奎说。种子展台右侧,一堂
2024-03-15 02:45:00
让“种子”精神代代赓续
...袁老师生前只要不出差,几乎每天都要到科研试验田看看新品种、新方法、新技术在田间的效果。他经常告诫我们,‘种田无小事’,电脑里是种不出水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隆平农业科技黄埔
2024-06-03 02:36:00
辽宁160余万亩水稻陆续开启秋收益100余斤
...市,荣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今年新种植了辽星香稻1号水稻新品种。合作社理事长张权元介绍:“该品种不仅带香味,而且抗倒伏、抗病性强,粮食起步价就达到2元一斤,收益十分可观。”农业农村
2023-09-26 01:51:00
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东北黑土地耕作新观察
...技翅膀,种田变得更轻松。在辽宁省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的一片广阔田野里,几台“铁牛”来回穿梭,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合作社引进了北斗导航定
2023-05-10 07: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身房为什么是秃头重灾区
作者:豆泥(图/unplash)你每周规律健身,每次训练都不敢懈怠,练到大汗淋漓之际习惯性拿起毛巾擦擦头,和汗一起被擦走的总是还有几根头发
2025-09-16 05:14:00
央媒看太原 | 央视关注太原特色老醋月饼市场升温
央媒看太原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中秋节了,各地月饼生产制作开始忙碌起来。9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太原市的月饼市场开始预热
2025-09-16 06:25:00
铜仁市驻贵阳老干部流动党支部组织召开集体学习会议
9月11日,铜仁市驻贵阳老干部流动党支部召开集体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5-09-16 00:08:00
静脉曲张康复患友旗袍秀,身心健康再绽芳华
9月13日,贵阳脉通血管医院大厅内出现了一抹“优雅红”。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声,一群身着大红色旗袍的女士,手中轻舞羽扇
2025-09-16 01:11:00
代谢健康指数发布,测测你离“代谢综合征”有多远
9月13日至14日,第二届数智健康学术会议在京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聚焦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应用
2025-09-16 02:44:00
【天眼关注】烟火气、人情味、现场感——“锅气”背后的三重渴望
傍晚时分,贵阳老城区的巷子里飘来阵阵菜香。一家名为“老味道小炒”的餐馆里,厨师手中的炒锅上下翻飞,火苗蹿起,牛肉与辣椒在高温下碰撞出诱人的香气
2025-09-16 04:18:00
国家级白酒大师齐聚劲牌,共鉴毛铺草本酒与劲牌清香年代独特风味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默晓龙)近日,劲牌公司迎来一场高规格的品鉴盛会。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杜小威等五位国家级白酒专家应邀莅临
2025-09-15 11:09:00
CCOS 2025 | 安徽爱尔眼科医院刘勇、刘帅帅、陈诚等受邀出席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
2025年9月4日-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作为国内大型眼科学术盛会
2025-09-15 11:35:00
聚焦秋季男性健康: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带来科学防护攻略
中秋渐近,秋意渐浓,昼夜温差显著增大,空气愈发干燥,各类流行病也进入了活跃期。在这个时节,男性群体尤其需要重视养生保健
2025-09-15 12:57:00
停止运动后 肌肉原地变肥膘?
经过一夏天的苦练,好不容易见到的一点肌肉,会随着停止运动而“秒变”肥膘吗?肌肉长得越多,脂肪囤积越多?这种担心有点多余
2025-09-15 13:18:00
后背反复长痘、瘙痒?济南中研医生:可能是毛囊炎
不少学生发现,后背总冒出红色小疙瘩,又疼又痒还反复,以为是普通痘痘,却越抠越严重。其实,这很可能是后背毛囊炎,尤其在学生群体中高发
2025-09-15 13:23:00
倒计时!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9月19日启幕
本报讯(记者 刘雅婷) 一场汇聚全球智慧、融合科技与人文的养老产业盛会即将在古城西安拉开帷幕。9月19日至21日
2025-09-15 15:14:00
标本兼治 济南国医堂中医张青松“三个调”治囊肿
囊肿是一种有形的包块,囊肿内部可能包含空气、液体或半固体物质。脓液的集合体称为一个囊肿。中医治囊肿有独特的优势,受到患者普遍认可
2025-09-15 15:44:00
曹博带队赴北京考察 探索武当中医药健康文化走出去战略
9月8日至10日,武当中医药文化联合会会长曹博赴北京考察调研,期间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组委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5-09-15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