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学习绘文|赏青铜国宝,品文化之美
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宝鸡,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古称陈仓。周人从这里发祥,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先河。千年历史传承,文脉绵延不绝。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更多
...器物的不同,也展示了青铜器镂空、铜金银、镶嵌等工艺之美。在锈蚀表现单元,观众可了解青铜器原始的色彩以及青铜器产生不同锈色的原因。一场青铜器饕餮盛宴 30余件/组一级文物让人大饱眼福本次展览展出的文物中,一...……更多
54岁王菲罕见晒全家福,冲上热搜:这个地方带女儿来了50次
...异兽, 是比文字更古老的图腾,见证了上古文明的瑰丽之美......这些陈列在博物馆里形形色色的文物,就是一段段“活”的历史,它们走过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穿过金戈铁马的春秋战国,见证了秦汉隋唐的天下一统、宋元明...……更多
...青铜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享有“唤醒文明的使者”之美誉,见证并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几千年前,祖先用青铜器打造了一个礼乐之国,夯实了文明的根基,开启了辉煌的青铜时代。山西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更多
三星堆人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
...禁想,三星堆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商朝一亡就埋掉国宝?疑点重重自20世纪初至今,我国对三星堆的考古工作一直在不断进行。在遗址中,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被发现,这些文物具有许多特点,同时也存在一...……更多
亲悦读|讲讲国宝被发现的故事,其中两件出自咱山东
记者 赵世峰如果国宝开口说话,它们会说什么呢?也许是这样:何尊:“最早的中国在哪里,我来告诉你……”鹰形陶鼎:“我不要当鸡食盆,我的故乡是天空……”大口尊:“别怕,我不是炮弹啦……”太保鼎:“咱梁山七...……更多
网红国宝:西周毛公鼎,清朝道光年间出土,被村民300两白银卖
...很重视的,古人讲究的是诚心。【二】西周毛公鼎网红级国宝。西周留下来的鼎,现存于世的也不少。毕竟材质是青铜器,在地底下沉睡个几千年也不会腐烂。但毛公鼎之所以能成为网红级国宝,是因为该鼎经历实在是传奇。从...……更多
...模的圈限,那跳跃成姿态万千的熔铜结晶体所展现出流畅之美,是人工铸造无法想象的。“我将这些被当作熔渣的青铜魂魄捧在手中,我一直在苦苦寻觅的青铜文化新生‘密码’,不就在我手中了吗?夏禹铸九鼎以来,铜终可在...……更多
专家古玩市场闲逛,竟发现夫差留给西施唯一国宝,商家:150万
...问马承源先生,为何一定要把它买回来。他说:“这是件国宝啊!我是搞文物工作的人,看到了不想办法把它抢救回来,那么我上愧对祖宗,下愧对子孙!”吴王夫差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吴国君王,流传至今,有关于他的历史实物...……更多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服的钩和带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为展示不同时代带具之美,10月31日起,“束带衿庄——吉林省博物院带具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多件国宝级文物。本次展览选取100余件院藏带具文物,结合辅助图片、文...……更多
...让我们跟着业内专家走近那些熠熠生辉的文物,捕捉时光之美,深入认识中华文明的绚烂与辉煌。涉及八个类别,登录文物藏品近14万件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先民们在此开垦生产,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给...……更多
山西大同农民挖出2000年前酒器,离奇失踪24年,险些流落海外
...秋时期精美的青铜器,浑源县的名声一时间轰动了中外。国宝的发现,使这个安静的小县城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一些国内外的古董商闻讯而来,想要靠这些文物发财,到处打听、购买这些出土的青铜器。在这批出土的青铜器中,...……更多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一起,了解殷墟国宝,感受中华文明何以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更多
聆听文物千年心声,《万物友灵》探寻传统文化之美
今年夏天,一部《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系列短片火爆网络,该片讲述了文物玉壶旅行回家背后隐藏的一段段跨越时空的故事,三集在抖音累计获赞超2000万,B站每集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沉浮千年,文物的心声期待被听见;物换...……更多
...学生们,根据课程安排,先后为孩子们带来了体育素养、国宝文化、红色主题教育、诗歌朗诵等课程。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互动,兴趣高涨。据了解,本次托管班为期10天,自1月28日开始,至2月6日结束。托管班一经公布,便...……更多
西周青铜器为何沦为“煎锅”
...、大禾人面方鼎、商司母戊方鼎等,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国宝级青铜器,谁能想到当年的大禾人面方鼎居然被农民给砸成了稀巴烂,所幸的是后来还是被专家费尽千辛万苦给拼凑了回来,但是却仍然还是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更多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在“青铜史诗”里,触摸“中国”脉搏
...家一级博物馆里,“镇院之宝”,当属“何尊”。远观“国宝”,通高38.5厘米,通体饰有四条透雕扉棱,整齐有序,极富立体感。上前仔细端详,何尊纹饰华丽,腹部雕有饕餮兽面纹,粗大卷曲的兽角翘出器外,颇有腾跃欲食...……更多
打卡“新视听体验空间” 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语言,打破传统展览的局限,让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观众现场体验“中纹宇宙:多觉沉浸超高清数字艺术展”。DAC中数艺供图创作团队在前期研究挖掘了跨越数千年的纹样图饰,以艺术媒介变迁史为线索,提炼出远...……更多
...尊身份证’合个影。”在郭晶看来,青少年“邂逅”青铜国宝,正是中华儿女“穿越历史”的一种独有浪漫。内容有趣,布展讲究。郭晶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的文物展品,摆放高度多为0.75米—1米,比常规高度略低一些,“...……更多
...“剪、捏、拓、粘、画”多种形式切身感受青铜器的器型之美、纹饰之美、工艺之美,近千场线下教育活动覆盖了各年龄段人群近20万人次;舞诗剧《只此青绿》、越剧《新龙门客栈》、动画片《长安三万里》、文化节目《简牍...……更多
央博春节新栏目上线!携手有道听力宝呈现六大博物馆“寻蛇记”
...、蛇柄青铜剑、玄武砚滴、蛇钮金印、伏羲女娲像页六件国宝级文物,讲述每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蛇文化缘何而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又如何演变?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蛇文化是否有着不同的诠释?多位博物馆馆长倾情加...……更多
循着文脉过大年 “花样”龙年里一起感受文化自信之美
...人多了新年俗,逛博物馆、穿马面裙,一起感受文化自信之美。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家博物馆都推出了“龙主题”专题展览,湖北省博物馆的这件精美的文物是曾侯乙铜建鼓座,整个鼓座远看像一盆燃烧的火焰,近看有一群被...……更多
新闻多一点|这个博物院里有最早的“中国”
...础上加了“心”字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出的还有不少国宝重器㝬簋是盛食器,圆形簋身与方形底座相连器型庞大,号称“簋中之王”作为盛水器的逨盉展现了一幅龙腾虎跃凤呈祥的吉祥画面在庄严肃穆中增添了几分生动活泼...……更多
云南石寨山古墓挖出一青铜器,距今2000多年,让人看着浑身发麻
...土地上呢。咱们下面要来说的这件青铜器,后来被誉为是国宝级别的文物,但是这件青铜器却令人很是奇怪,因为这件青铜器让人看到的第一眼都会不自主的浑身发麻,的确它太令人震惊了,甚至可以说有点让人发怵。那是在195...……更多
聊聊青铜器装饰造型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观点刚好背道而驰。尽管庄子这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美与这一时期青铜器装饰造型流露的繁缛华丽之美,在艺术境界上会有区别,但二者追求的艺术精神却是具有共通点。庄子追求的是内心逍遥的艺术态度;青铜器的艺术...……更多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虢国博物馆 感受“周风虢韵”之美
...集中采访团队走进虢国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周风虢韵”之美。虢国墓地的发现影响深远“虢国是周朝初期重要的姬姓诸侯国,前后有五个。南虢在陕州,北虢在山西平陆,东虢在河南荥阳,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在虢国博物馆...……更多
亲悦读|春晚上的新年钟声来自这件国宝大钟
...,总有那么一些因为更加独特、精美和珍贵而被人们奉为国宝。在我国,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目录》的文物就是国宝中的“宝中宝”,也是人们了解中国文物的一扇大门。《八千年国宝记忆》从2002年1月国家...……更多
...30年代,安徽寿县的李三孤堆墓,发生多次盗掘,出土了国宝级文物铸客大鼎等青铜重器,大鼎重达400公斤,铸造工艺精湛,犹存大国气象,学术界一般认为李三孤堆墓为楚幽王墓。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张闻捷:李...……更多
三星堆有何隐含秘密
...土的文物特别是青铜文物来看,都是有原型的,或许这件国宝级文物青铜神树隐含的就是《山海经》中的秘密。 ……更多
...中国乃至世界上丝绸织造工艺的顶级水平,是不折不扣的国宝。《武僧演武图》武术《演武》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武术相融合的方式“唤醒”了精彩绝伦、热血沸腾的百年古画《武僧演武图》。2023年央视春晚上,赵文卓携手武林...……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代盐价这么高,穷苦人家买不起用什么代替?代替品让人难以下口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如今的影视剧有很多是穿越剧和古装剧,因此越来越多人对古人们的生活感兴趣。他们会在大脑里反复琢磨
2025-02-13 20:12:00
李渊真是被迫造反?把他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会发现我们都被骗了
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画卷上,涌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过往,而唐朝毫无疑问是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鼎盛时期的唐朝,南征北战无往而不利
2025-02-13 20:27:00
清朝男人真实的发型,和电视上演的不一样,早期叫金钱鼠尾!
这几年清宫剧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一些服饰和装扮,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清朝时期,男性的发型并不是一直都是牛尾辫的
2025-02-13 20:35:00
秦彝的绝技真的能战胜杨林吗?秦彝的实力在隋唐排名是什么水准?
在隋唐时期,有两位武艺高强的名将,他们分别是北齐的秦彝和北周的杨林。他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结果却是秦彝战死
2025-02-13 20:38:00
原创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曾携带了两箱黄金,可为何他还落魄到住窑洞
【本文由历史旧事儿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哦!】自蒋介石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也随着老蒋去了台湾。可到了台湾后的阎锡山
2025-02-13 20:47:00
原创那位坚信“龙”存在,离家16年去深山寻龙的道长马东营,现咋样了
古诗中提到: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的龙其实有很大的形象差别,比如说中国人眼中的龙,它代表的是一种吉祥
2025-02-13 20:48:00
合肥“香花墩”地名引热议:“香花墩”很古很神奇,而且是移动的
大皖新闻讯 “香花墩”是合肥的老地名,被视为合肥包公祠的永久驻地,它承载了合肥古城诸多历史印记。大皖新闻2月12日报道后
2025-02-13 20:54:00
妃子本应为皇帝殉葬,却成功逃出,20年后被发现为守墓人生下孩子
在古代,人殉是体验身份的丧葬方式,虽然它毫无人性、愚昧落后,但这种制服却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5000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2025-02-13 21:03:00
原创魏灭蜀战争中,姜维能料事如神,为何回援没有成功?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蜀道的艰难险阻所发出的最无奈的感慨。正是蜀地道路的艰险难行
2025-02-13 21:05:00
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
文/行走天涯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在古代人人都想要进宫,不论是成为皇帝的妃子,还是成为皇帝跟前伺候的太监和宫女
2025-02-13 14:45:00
李奇龙:“亚洲飞车王子”竟是李长灵的曾孙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4月13日,李奇龙驾驶红旗轿车成功飞越云南大峡谷。汽车凌空75.6米,不仅超越了1997年柯受良飞越黄河一倍的距离
2025-02-13 15:06:00
孙敬会对徐宁的形象设计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画水浒人物的难点在于,梁山108好汉,虽然人数众多,但很多人在形象,个性方面,难免有相似之处
2025-02-13 15:15:00
白蛇“闹”元宵!被称为“最受读书人喜爱的画坛大家”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正式出炉啦。2月12日下午,戴敦邦先生原稿捐赠仪式暨《画里话外三生缘·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新书发布会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主书房举行
2025-02-13 16:07:00
1月10日,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之江馆区亮相。展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
2025-02-13 16:07:00
原创流落海外的10件国宝,大多都“藏在”英国,至今难以归还
我国的历史悠久,国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数不胜数,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自己国人的文化代表却漂流在外,回国之日遥遥无期。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国宝肠胃回国
2025-02-13 13: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