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31 19:39: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从人类衣皮穿麻开始,如何系束衣服就成为人们考虑的问题,随着审美意识的提高和手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服饰制度的变革,和文化融合的深入,系束衣服的钩和带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为展示不同时代带具之美,10月31日起,“束带衿庄——吉林省博物院带具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多件国宝级文物。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本次展览选取100余件院藏带具文物,结合辅助图片、文献等材料,展示古代丰富多姿的带具品类,还原古代人们的智慧与精致的生活情趣,揭示带具所蕴含的制度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利用丙午带钩、渤海金銙带、金扣白玉腰带等重点文物阐述古代吉林与中原文化、及周边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此次展览中展出了四件国宝级文物,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飞马鎏金铜带鐍、绿松石金带銙、金扣白玉銙带,四件文物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其中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是东汉时期的青铜铸品,现为吉林省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本次展览展出至2024年1月中。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

记者殷维文/图/视频

制作马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的生活有多讲究?你看这个“丙午神钩”
你能想象古人的生活有多讲究吗?他们甚至能精致到腰带上。这样一个造型雅致、镶嵌着宝石的东汉错金银工艺珍品,竟然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之挂钩。这就是国家一级文物、吉林省博物院的
2024-07-13 00:05:00
国宝画重点丨“碳水”美食的快乐,古人这样实现
松软可口的饼子爽滑劲道的面条各式各样的“碳水”美食带给人快乐几千年前的古人也是“碳水”爱好者这袋距今约3000年的粟米饼长得像不像巧克力曲奇? 种子是“碳水”美食的根在新疆阿勒
2024-04-29 10:31:00
南京这场绘本阅读分享会充满诗情画意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听国宝说话,品中华文化南京这场绘本阅读分享会充满诗情画意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6月28日,一场由南京市玄武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和江
2023-07-03 05:29:00
重庆白鹤梁题刻入选央视“《国家宝藏》中华文明标识”国宝
在此前的节目中,演员许凯成为了白鹤梁题刻的“国宝守护人”来自全国9大文博机构的27件国宝的前世今生故事一一亮相,看得无数观众醉心不已。历时3个月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知名文博探索节
2024-08-03 21:13:00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河南人的审美从古至今都在线
...上蔡县的宋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根据河南出土的国宝级文物记载,从宋代的三彩荷叶童子枕,到隋代、唐宋时期的陶瓷枕,这些造型逼真、制作精美的枕头深受祖先的喜爱。祖先们为什么
2024-08-15 11:17:00
“国宝”三秋杯为何现代也无法仿造
...也有防伪技术。比如,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收藏了一件国宝级的文物,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我们至今也无法完全仿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吧。提到国宝级别的文物,也
2023-05-13 11: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竟然这么会玩儿
开栏语富饶的黑土地,孕育了多彩而灿烂的文明。吉林省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在这里,历史的印记被一件件文物镌刻,诉说着年的辉煌与沧桑。在吉林这片沃土中
2025-05-18 10:45:00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个历经千年不衰的物件更是一个地方文明的记忆载体那些古人的生活用具依旧有迹可循家养牲畜与今相差无二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陶制家禽文物(图/杨瑶)此刻仿佛和数千年前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
2025-08-05 20:35:00
罗家坝遗址博物馆首批馆藏文物定级揭晓 9件一级文物见证巴国春秋
...等。该文物器表纹饰丰富,呈现了古代巴人的重要生产、生活画面,是目前发现青铜豆中纹饰种类最丰富的一件。出土于罗家坝遗址25号墓的巴蜀图语铜印章,圆形,桥形钮,阳文。印面由星、月
2023-12-20 16: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