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的生活有多讲究?你看这个“丙午神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3 00:05:00 来源:中国吉林网

你能想象古人的生活有多讲究吗?他们甚至能精致到腰带上。

这样一个造型雅致、镶嵌着宝石的东汉错金银工艺珍品,竟然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之挂钩。这就是国家一级文物、吉林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汉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的生活有多讲究?你看这个“丙午神钩”

(图片来源 吉林省博物院)

铜带钩长15.7厘米,通体错金银,宝石镶嵌,造型精美,铸工精巧。

文物的基本结构为似龙单龙的异兽与凤结合,通体共镶11个不同质地的宝石。上部为异首,颈部修长,首部似鹰。眼窝嵌异色石珠,前额嵌水滴状绿松石。钩身鸟啄神人,双手抱鱼至怀中,尾部作飞鸟,口含蓝宝石。非常神奇的是,鱼置于“神人”怀中,能上下活动而不脱出。观足双翅卷曲向后显环形,背部一圆钮,并有错金铭文“丙午神钩,君必高迁”八字。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院。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的生活有多讲究?你看这个“丙午神钩”

汉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是1968年榆树县刘家乡福利村出土的。当时村民为了灌溉农田而挖水渠,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出土了这件铜带钩。它造型精美,保存完整,为汉中央王朝赐予扶余国贵族的遗物。

带钩作为一种古老的束衣扣具,一直都与古人生活的“讲究”密不可分,尤其是战国秦汉之后。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带钩的首次出现是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带钩。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独立使用革带;战国秦汉时期,带钩使用普及化,人们开始追求造型上的美观,往往还寄托了当时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汉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上有着无数祥瑞,有着辟邪压胜、避病祈福、飞升成仙等各种吉祥的寓意,就是典型那个时代的标志;魏晋时期,带钩被带扣和带鐍所替代;到了唐代,束具变为蹀躞;唐中晚期蜕变为带銙,沿用至明;到了清时,“腰带”替代銙带,逐渐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模样。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的生活有多讲究?你看这个“丙午神钩”

古人的智慧与精致的生活情趣,在这精美的文物上,是否已经展示得淋漓尽致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文/图(除署名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为展示不同时代带具之美,10月31日起,“束带衿庄——吉林省博物院带具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多件国宝级文物。本次展览选取100余件院藏带具文物,结合辅助图片、
2023-10-31 19:3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竟然这么会玩儿
开栏语富饶的黑土地,孕育了多彩而灿烂的文明。吉林省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在这里,历史的印记被一件件文物镌刻,诉说着年的辉煌与沧桑。在吉林这片沃土中
2025-05-18 10:4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雨这么大,古代人原来这么避雨
...雨轻轻松松,没有合成材料的古人,该如何与暴雨过招?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就藏着古人避雨的小秘密。画中牧童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风雨里赶牛归家。这身行头可不
2025-08-01 19:13: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那就是元白釉高足杯。元白釉高足杯口径8.5厘米,底径3.8厘米,高8厘米,看似小巧却藏着古代惬意的生活方式。它
2025-09-12 22:29:00
...续吉大考古人“坚守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的初心,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联合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即将启动‌《吉大宝藏2025》大型演绎性科普微电影的拍摄,揭开文
2025-04-10 18:3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一枚600多年前别在帽子上的“金牌”
...的发现为研究明代女真文化及葬俗提供了宝贵资料。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图片来源 长春博物馆
2024-07-20 00:2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笔、墨、纸、砚必不可少。《文房四谱》记载:“四宝砚为
2025-08-30 16: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来吉林Get王一博同款腰带!
...叫做蹀躞带,在唐朝只有世家公子才能佩戴。这条腰带,吉林省博物院也有同款,那就是金扣玉带。这件金扣玉带1958年出土于扶余县更新公社西山屯金代墓葬,共有金扣1,金环1,玉铊尾1
2025-07-18 20: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再奢华的饰品 也比不过东汉的这串玛瑙项饰
...。东汉玛瑙珠间金管项饰也是一件随葬品。1981年出土于吉林省榆树县老河深1号墓。1号墓是老河深墓地的一座大型墓葬,随葬品相当丰富,除了这件玛瑙项链外,还有金耳饰、金银指饰、银
2025-05-23 14: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