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02 16:11:00 来源:杭州网

在诸多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关键遗址中,殷墟,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近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让我们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一起,了解殷墟国宝,感受中华文明何以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截至目前,殷墟出土的刻辞甲骨已超过16万片,发现单字约4500个,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新技术的赋能下,我国的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正加速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亚长牛尊是截至目前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容器。“亚”是武官的称谓,“长”是家族姓氏,墓主人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何毓灵介绍,“近期,我们与西北工业大学团队合作,围绕亚长牛尊的青铜冶铸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模拟复原。最新发现,牛尊尾巴上的断裂很可能是铸造过程中造成的。”何毓灵表示,后续还将继续开展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殷墟至今已出土马车上百辆。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商代马车的结构逐渐清晰。当时的车可以坐几个人?怎样驾车?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马车是世界古文明重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殷商人学习了马车制造技术,并发挥创新精神,对其进行了科学改良,使其更适宜本土环境。”何毓灵介绍,“这充分体现出殷商时期中原王朝的开放包容、不断创新、融会贯通。”

与马车一样,青铜铸造技术也体现出殷商人的创新精神。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何毓灵介绍,“冶金术经过夏代、商代早中期不断创新突破,中原铸造出了冠绝时代的‘国之重器’。”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记载,这九字箴言是商王朝建立者汤的盘铭。三千多年过去,这句话仍激励着今人。

文脉悠远,与古为新。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从历史中演化创造、于传承中生生不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总策划:吕岩松

总监制:孙承斌 班玮

出品人:李俊 常爱玲

策划:齐慧杰 周宁 令伟家

监制:胡国香 双瑞 桂娟

终审:于卫亚 康丽琳 姜晨 冯璇

记者:袁月明

主创:王晶晶 陈倩 唐颢宸

设计:王宇轩

编辑:王文源

技术支持:庞子乐

参与设计:齐梓焓(实习)

素材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殷墟博物馆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VR大空间”原创时代,上海出品《封神前传》再现中华文明
...内容上就必须要“过硬”:“我要求团队在历史和文化的知识点上必须做到没有差错,既然是古代文明的呈现,就要有权威性,不能网上的东西就可以随便上。”主创团队为此先后三次前往殷墟遗址
2025-02-10 23:19:00
博物馆研学,在行走的课堂中品读世界
...孩子们循着线索打卡每一件经典展品,仔细观察并记录下知识点,用心感受文物背后沉淀的历史故事。“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观展和学习,可以让孩子们对文物展品的印象更加深刻。”浙江省博物馆
2024-04-28 04:58:00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近3000件套文物首次亮相
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及所出土的甲骨文,使传说中的商朝彻底得到证实,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
2024-02-26 10:34:00
赵清荣:到殷墟奔赴3300年前的商文明|文化中国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7月23日,殷墟博物馆约550个座位的报告厅,座无虚席,“商邑瞽宗”甲骨文二十讲系列专题讲座第七讲正在举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
2024-08-13 10:15:00
从志愿者到专业导游 这位“姥姥”想让更多人“认识”殷墟
...定的回答后,张欣美美地出了门。今天有一群小学生要来殷墟研学,提前“约”了张欣,作为导游讲解的她要去给孩子们讲解,“显摆”是她跟女儿开玩笑的说法。【镜头一】“他们叫我时髦老太太
2024-10-29 12:39:00
据央视新闻报道,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今天(2月26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代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馆内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
2024-02-26 17:27:00
殷墟出土的青铜蒸煮器惊现人头,背后有什么故事
...昧、野蛮的商朝时期又该是何等样的惨状。可怖的青铜甗殷墟坐落于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在三千多年前这里曾是中原文明的中心、商王朝的国都,当时那里还不叫安阳而叫做殷,这也是为什么以此
2024-10-10 12:29:00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殷墟洹河夜游”实景演出受青睐灯初上 景如画(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本报记者 李杉 李慧夜未央,灯初上,洹河畔万千光影投射水中,“殷墟洹河夜游”如约而至。战
2024-04-03 11:18:00
“数智人妇好”有什么功能?她未来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妇好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从甲骨文和金文中走出的妇好,担当着许多角色:集宠一身的美丽王后、忙碌的艰辛
2024-02-21 09: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随着东营西城景梧再生水厂试运行,胜利发电厂每天使用再生水量达近万立方米。待胜利国电(东营)热电公司配套完成开始使用再生水
2025-10-16 06:09:00
“碎陶瓷属于其他垃圾,因为无法回收再利用”“碎玻璃属于可回收垃圾,被熔融后还能再次使用”……10月14日下午,阳光未来小学多功能室内座无虚席
2025-10-16 07:05:00
问政快报(2025.10.16)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10月14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211条,其中,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0-16 07:07:00
江西这个千亿级产业大有“硒”望
金秋十月,宜春市袁州区的富硒稻田翻涌金浪。种植户李福臻蹲在田间,摸着稻穗笑道:“这富硒大米比普通的米贵35%,我500亩地
2025-10-16 07:07:00
大江校服直通车上线!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杜宇蔚)秋风渐起,天气转凉,到了该给孩子准备春秋款校服的时候。找不到放心的渠道给孩子买校服?担心价格虚高
2025-10-16 07:07:00
10月15日,市政协机关“书香颂华诞奋进启新程”读书分享会举行。市政协主席杨继承出席。市政协副主席张守耀、胡建林、李卫平参加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环卫中心获悉,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太原市城管环卫部门持续优化管理服务模式
2025-10-16 07:08:00
面对近日出现的持续降雨天气,我市迅速行动,多措并举组织开展秋收秋种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据统计
2025-10-16 07:08:00
央媒看太原10月15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黄河生态:汾河沿岸的绝美秋景》为题,向世界各国的观众展示了汾河太原城区段的秋韵
2025-10-16 07:08:00
太原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建设掠影
图为锦绣汾东120平方米户型内景。10月15日清晨,太原市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锦绣汾东”项目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
2025-10-16 07:08:00
10月15日从市城管局市政建管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现已顺利完成阳兴大道护坡空洞与边沟路肩塌陷应急抢修任务,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2025-10-16 07:08:00
10月14日,“强国复兴有我 争当新时代好少年”2025年山西省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暨示范性新队员入队仪式在太原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举行
2025-10-16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通讯员孙圆圆在南京,低山丘陵岗地面积占比60.8%,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业一产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不足2%
2025-10-16 07:37:00
大学生携手中学生共筑数字公民成长之路一分钟写作业和一分钟刷视频 感觉有何不同?南报网讯(记者姜静)10月14日下午,一场以“辨识·思辨·责任
2025-10-16 07:37:00
只待客来,开启“舌尖上的环球旅行”
展商正在进行布展工作。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展会现场各种展品琳琅满目。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实习生黄倩从1号馆到9号馆
2025-10-16 0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