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学习绘文|赏青铜国宝,品文化之美
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宝鸡,位于八百里秦川西端,古称陈仓。周人从这里发祥,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先河。千年历史传承,文脉绵延不绝。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更多
...器物的不同,也展示了青铜器镂空、铜金银、镶嵌等工艺之美。在锈蚀表现单元,观众可了解青铜器原始的色彩以及青铜器产生不同锈色的原因。一场青铜器饕餮盛宴 30余件/组一级文物让人大饱眼福本次展览展出的文物中,一...……更多
54岁王菲罕见晒全家福,冲上热搜:这个地方带女儿来了50次
...异兽, 是比文字更古老的图腾,见证了上古文明的瑰丽之美......这些陈列在博物馆里形形色色的文物,就是一段段“活”的历史,它们走过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穿过金戈铁马的春秋战国,见证了秦汉隋唐的天下一统、宋元明...……更多
...青铜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享有“唤醒文明的使者”之美誉,见证并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几千年前,祖先用青铜器打造了一个礼乐之国,夯实了文明的根基,开启了辉煌的青铜时代。山西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更多
三星堆人到底什么来头,为何商朝一亡就埋掉所有国宝
...禁想,三星堆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商朝一亡就埋掉国宝?疑点重重自20世纪初至今,我国对三星堆的考古工作一直在不断进行。在遗址中,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被发现,这些文物具有许多特点,同时也存在一...……更多
亲悦读|讲讲国宝被发现的故事,其中两件出自咱山东
记者 赵世峰如果国宝开口说话,它们会说什么呢?也许是这样:何尊:“最早的中国在哪里,我来告诉你……”鹰形陶鼎:“我不要当鸡食盆,我的故乡是天空……”大口尊:“别怕,我不是炮弹啦……”太保鼎:“咱梁山七...……更多
网红国宝:西周毛公鼎,清朝道光年间出土,被村民300两白银卖
...很重视的,古人讲究的是诚心。【二】西周毛公鼎网红级国宝。西周留下来的鼎,现存于世的也不少。毕竟材质是青铜器,在地底下沉睡个几千年也不会腐烂。但毛公鼎之所以能成为网红级国宝,是因为该鼎经历实在是传奇。从...……更多
...模的圈限,那跳跃成姿态万千的熔铜结晶体所展现出流畅之美,是人工铸造无法想象的。“我将这些被当作熔渣的青铜魂魄捧在手中,我一直在苦苦寻觅的青铜文化新生‘密码’,不就在我手中了吗?夏禹铸九鼎以来,铜终可在...……更多
专家古玩市场闲逛,竟发现夫差留给西施唯一国宝,商家:150万
...问马承源先生,为何一定要把它买回来。他说:“这是件国宝啊!我是搞文物工作的人,看到了不想办法把它抢救回来,那么我上愧对祖宗,下愧对子孙!”吴王夫差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吴国君王,流传至今,有关于他的历史实物...……更多
看了这些国宝,才知道古人生活有多讲究
...服的钩和带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为展示不同时代带具之美,10月31日起,“束带衿庄——吉林省博物院带具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开展,此次展览展出了多件国宝级文物。本次展览选取100余件院藏带具文物,结合辅助图片、文...……更多
...让我们跟着业内专家走近那些熠熠生辉的文物,捕捉时光之美,深入认识中华文明的绚烂与辉煌。涉及八个类别,登录文物藏品近14万件南京地处长江下游,先民们在此开垦生产,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数千年的悠久历史,给...……更多
山西大同农民挖出2000年前酒器,离奇失踪24年,险些流落海外
...秋时期精美的青铜器,浑源县的名声一时间轰动了中外。国宝的发现,使这个安静的小县城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一些国内外的古董商闻讯而来,想要靠这些文物发财,到处打听、购买这些出土的青铜器。在这批出土的青铜器中,...……更多
学习绘文丨殷墟国宝!新知识点了解一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一起,了解殷墟国宝,感受中华文明何以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中国的汉文...……更多
聆听文物千年心声,《万物友灵》探寻传统文化之美
今年夏天,一部《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系列短片火爆网络,该片讲述了文物玉壶旅行回家背后隐藏的一段段跨越时空的故事,三集在抖音累计获赞超2000万,B站每集视频播放量超500万……沉浮千年,文物的心声期待被听见;物换...……更多
...学生们,根据课程安排,先后为孩子们带来了体育素养、国宝文化、红色主题教育、诗歌朗诵等课程。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互动,兴趣高涨。据了解,本次托管班为期10天,自1月28日开始,至2月6日结束。托管班一经公布,便...……更多
西周青铜器为何沦为“煎锅”
...、大禾人面方鼎、商司母戊方鼎等,这些都是无比珍贵的国宝级青铜器,谁能想到当年的大禾人面方鼎居然被农民给砸成了稀巴烂,所幸的是后来还是被专家费尽千辛万苦给拼凑了回来,但是却仍然还是留下了无法愈合的伤痕。...……更多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在“青铜史诗”里,触摸“中国”脉搏
...家一级博物馆里,“镇院之宝”,当属“何尊”。远观“国宝”,通高38.5厘米,通体饰有四条透雕扉棱,整齐有序,极富立体感。上前仔细端详,何尊纹饰华丽,腹部雕有饕餮兽面纹,粗大卷曲的兽角翘出器外,颇有腾跃欲食...……更多
打卡“新视听体验空间” 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语言,打破传统展览的局限,让观众零距离体验中国文化之美。”观众现场体验“中纹宇宙:多觉沉浸超高清数字艺术展”。DAC中数艺供图创作团队在前期研究挖掘了跨越数千年的纹样图饰,以艺术媒介变迁史为线索,提炼出远...……更多
...尊身份证’合个影。”在郭晶看来,青少年“邂逅”青铜国宝,正是中华儿女“穿越历史”的一种独有浪漫。内容有趣,布展讲究。郭晶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的文物展品,摆放高度多为0.75米—1米,比常规高度略低一些,“...……更多
...“剪、捏、拓、粘、画”多种形式切身感受青铜器的器型之美、纹饰之美、工艺之美,近千场线下教育活动覆盖了各年龄段人群近20万人次;舞诗剧《只此青绿》、越剧《新龙门客栈》、动画片《长安三万里》、文化节目《简牍...……更多
循着文脉过大年 “花样”龙年里一起感受文化自信之美
...人多了新年俗,逛博物馆、穿马面裙,一起感受文化自信之美。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家博物馆都推出了“龙主题”专题展览,湖北省博物馆的这件精美的文物是曾侯乙铜建鼓座,整个鼓座远看像一盆燃烧的火焰,近看有一群被...……更多
新闻多一点|这个博物院里有最早的“中国”
...础上加了“心”字底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展出的还有不少国宝重器㝬簋是盛食器,圆形簋身与方形底座相连器型庞大,号称“簋中之王”作为盛水器的逨盉展现了一幅龙腾虎跃凤呈祥的吉祥画面在庄严肃穆中增添了几分生动活泼...……更多
聊聊青铜器装饰造型所蕴含的丰富内涵
...观点刚好背道而驰。尽管庄子这种“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美与这一时期青铜器装饰造型流露的繁缛华丽之美,在艺术境界上会有区别,但二者追求的艺术精神却是具有共通点。庄子追求的是内心逍遥的艺术态度;青铜器的艺术...……更多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走进虢国博物馆 感受“周风虢韵”之美
...集中采访团队走进虢国博物馆,近距离感受“周风虢韵”之美。虢国墓地的发现影响深远“虢国是周朝初期重要的姬姓诸侯国,前后有五个。南虢在陕州,北虢在山西平陆,东虢在河南荥阳,西虢在今陕西宝鸡。”在虢国博物馆...……更多
亲悦读|春晚上的新年钟声来自这件国宝大钟
...,总有那么一些因为更加独特、精美和珍贵而被人们奉为国宝。在我国,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目录》的文物就是国宝中的“宝中宝”,也是人们了解中国文物的一扇大门。《八千年国宝记忆》从2002年1月国家...……更多
...30年代,安徽寿县的李三孤堆墓,发生多次盗掘,出土了国宝级文物铸客大鼎等青铜重器,大鼎重达400公斤,铸造工艺精湛,犹存大国气象,学术界一般认为李三孤堆墓为楚幽王墓。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张闻捷:李...……更多
三星堆有何隐含秘密
...土的文物特别是青铜文物来看,都是有原型的,或许这件国宝级文物青铜神树隐含的就是《山海经》中的秘密。 ……更多
...中国乃至世界上丝绸织造工艺的顶级水平,是不折不扣的国宝。《武僧演武图》武术《演武》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武术相融合的方式“唤醒”了精彩绝伦、热血沸腾的百年古画《武僧演武图》。2023年央视春晚上,赵文卓携手武林...……更多
王陵出土的文物,挤压变形几乎成为废品,修复后是美轮美奂的国宝
...托举着底座,构成了这件文物的基石。我们现在看到这件国宝,还能发现上面黄白相间的金银色彩。其实这就是所谓的“错金银”工艺,它指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金属细工装饰技法,通过镶嵌或者涂画的方式,将金银装饰在青铜...……更多
中国出土大量精致面具,先民为什么要戴面具
...者的统治地位。大家可以去江西省博物馆近距离感受这件国宝的魅力。 商代青铜兽面面具但是,随着其他贵金属的使用,青铜逐渐丧失核心地位,青铜面具出土的类型和数量也逐渐减少。到了西汉时期,青铜面具已经几乎消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春节特稿丨杨柳:春节记⑧——磨盘
磨盘文/杨柳我们去大伯家串门,刚走上阶沿,就听见屋里吵得不可开交,大伯的声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那妖精就莫想进我杨家的门
2025-02-08 07:03:00
嘉庆当了三年儿皇帝,受尽了委屈,亲政后马上反击对乾隆发泄不满
中国古代帝王史上,第一个有太上皇称号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其后,获得太上皇这个称号的又有十几人,依次是刘邦之父太公、北魏献文帝
2025-02-07 22:52:00
龙啸云死后,你看林诗音嫁给了谁?夫妻生下一子,爱上林仙儿女儿
江湖中无人不知小李探花的大名,小李探花李寻欢,出身名门,家世显赫。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他们一家就出了七位进士,父子三人更是高中探花
2025-02-07 21:44:00
中世纪最大会战的统帅是谁?是这个12世纪中国北方的失败者
历史上不靠谱的数字记载很多,有人会拿咱们的史书说事,说中国的百万大军是虚构,这就存粹是读书少,洋鬼子的纪录更加夸张。中世纪的欧洲战史动辄就是十字军遭遇了几十万异教徒骑兵
2025-02-07 21:45:00
为什么那么厉害的诸葛亮,曹操没对他评价一番?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个问题还挺有趣的,基本上我们了解三国的这段历史都是从三国演义上知道的,但这个毕竟是一本历史的小说,只是遵循了一些主要的脉络
2025-02-07 21:52:00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俗话,“皇帝多奇葩,明朝特别多”,但奇怪的说,明朝不仅没有因为出了这么多奇葩皇帝而短命早亡,反而存在了近300年时间
2025-02-07 21:54:00
中国古代的神医,寿命都很长
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孙思邈应该是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神医了,他们生活的朝代不一样,但都留下了精湛的医术和不朽的佳话给后人
2025-02-07 22:10:00
古代这两人有多可惜?只差一步就统一天下,却偏偏没走好最后一步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群雄混战的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5-02-07 22:12:00
49岁的女博士履新重庆师大党委书记,优雅干练,曾任重庆二师书记
2023年9月,49岁的张艳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有网友认为,张艳博士以思想政治工作见长,她的经历和领导能力表明她非常适合担任师范大学的领导
2025-02-07 14:39:00
身世富贵、倾国倾城的她,曾14次怀胎,36岁离世
李鸿章身为清王朝的一员大臣,曾拥有过荣华富贵,而这些富贵不但没有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失,反而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他的子孙后代依旧富贵如初
2025-02-07 15:01:00
一场空前大灾荒下的众生相
光绪初年(1876-1879年),满清统治下的中国,发生了一场特大旱灾饥荒,其中以1877、1878年尤甚,而这两年的阴历干支纪年属丁丑
2025-02-07 15:12:00
0.08毫克能让人致死,知道我国最毒的蛇有多毒吗?咬后几乎没痛感
大自然是平衡的,有生物赖以生存的一面就一定有它相应的天敌和弱点,人类虽然渺小,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大脑来做很多事情。大象虽然笨重
2025-02-07 15:14:00
高官死后,家族成“中国最牛豪门”,背后这位母亲有多厉害?
#妈妈的时光故事#华人星光原创内容作者:华人星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一位好母亲,足旺三代人,今天是母亲节,讲一位中国妈妈的故事
2025-02-07 15:53:00
《康熙王朝》康熙最疼爱的女儿蓝齐格格:生前当工具,死后更悲惨
文/陈澄原创不易,请关注转发。1.怒摔八音盒,与康熙决裂蓝齐儿回京城看探亲,没有看见父亲和母亲在一起,便起了疑心。她根据好心太监的提示
2025-02-07 15:56:00
徽州年俗“上九”庙会
徽州人的一生,需要经过各种庙会的“洗礼”,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神鬼合一菩萨老爷的保佑,庙会伴随着每个徽州人的成长。如徽州区岩寺镇每年正月初九的举行“上九会”
2025-02-07 1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