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三国有哪三位“王佐之才”
王佐之才,意思是此人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虽伊、吕亡以回。”董仲舒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正是在他的建议下汉武帝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此基础上,王...……更多
揭秘《三国志》中的“王佐之才”:荀彧、诸葛亮、刘晔、张昭
...笔下,三国时期出了四位人物,都被称之为当时的“王佐之才”。那么这四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们又有什么特殊贡献?第1:荀彧。荀彧是颍川名士,甚至可以说是颍川名士的代表人物。他在年少时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更多
...个\"以忧薨\"的悲惨命运。荀彧在年少时就被冠以“王佐之才”,王佐之才就是辅助主公成就帝王之业,但荀彧“王佐之才”更多的是“王道”之意,也就是以教化仁义治理国家。从事情的发展来看,单单的“王道”终会灭亡,...……更多
荀彧:曹操背后的“王佐之才”,他到底有多厉害?
...臣荀彧,他的能力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会人称为“王佐之才”?图1:影视剧中的荀彧形象“王佐之才”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具有非凡的治国能力,最早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更多
周瑜的预言与东吴的未来
...去世后的数十年里不断受到蜀汉的压制。作为东吴的臂助之才,周瑜与刘备的故事,成为三国历史上一段传奇却令人唏嘘的命运交锋。一谈及叹,再惜别离——周瑜的才华与下场周瑜,字公瑾,生于东汉灵帝熹平元年(175年),东吴名将,素...……更多
盘点三国历史上的10大英勇将领
...称卧龙凤雏幼麟冢虎。史料记载:“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韬略万人之英”盛赞周瑜。21岁的周瑜,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死后,辅助孙权,对孙氏忠贞不二,勇武不凡,建安十三年(208...……更多
曹操勇猛与智谋并存,忌惮三位名将的背后故事
...记载,真实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被孙权称之为“王佐之资”。而让周瑜一战成名的是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中,曹操引兵20万之众来到赤壁之下,而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但是周瑜设下了连环计,让曹操二十万大...……更多
周瑜死后孙权当场大哭:公瑾周瑜不死亦无三国
...,年仅36岁。《三国志》记载孙权听说当场大哭: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又亲自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亲自迎接灵柩,为他举行了一场风光大葬。唐朝追封六十四名将的时候,周瑜被列了进去,而同时代进入名...……更多
揭秘三国第一美男子,英勇与美貌并存的传奇人物
...的重要谋士之一。他相貌堂堂,才智过人,被誉为“王佐之才”。尽管荀彧的相貌出众,但他的形象并非美男子的标准。孙策,字伯符,东吴的奠基人之一。他勇猛善战,被赞誉为“小霸王”。孙策的英勇与美貌,使他成为了三...……更多
烽火三国:谋士们的智慧与勇气
...为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荀彧——王佐之才荀彧,字文若,是曹操手下的另一位重要谋士,被誉为“王佐之才”。荀彧在曹操的崛起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不仅在政治上为曹操出谋划策,帮助曹操稳固了...……更多
曹操背后的男人是谁,比预言家还神的奇才
...绩,绝对离不开他身后的军师荀彧,作为在世张良的王佐之才,如果没有荀彧为曹操坐镇主账,曹操是无法成为一代霸主的。荀彧究竟有多厉害,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军师的那些惊人之举。王佐之才荀彧出生于公元163年,是颍川...……更多
...任何的嫉妒之心。在历史上,周瑜能力是超群的,素有“王佐之资”的称号。周瑜在赤壁之役以弱取胜,创造了史书上辉煌的一页;二是扣留刘备,为东吴争取战略优势;三是谋划益州,争取在一统的形势下获得有利地位。周瑜...……更多
三国哪对叔侄叔叔被逼自尽,侄子辅佐曹操
...河南许昌市)人。荀彧出自颍川荀氏,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永汉元年(189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同年,董卓篡夺朝廷大权后,荀彧弃官归乡,率领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从这一角度来看,荀彧对汉室还是...……更多
庞统为什么要冲在最前面导致自己冤死
...在世之时,周瑜的名气远超诸葛亮等人,庞统自命有王佐之才,所以也想成为周瑜那样的儒将,而不单单是为主公出谋划策的军师。第三:自身能力其实在宋朝之前,绝大部分文人除了学习经书之外,还要精通礼、乐、射、御、...……更多
荀彧明知与曹操会有决裂的一天 为何还帮他平天下
...这种经营天下的高远目光,才是荀彧被广泛称赞为“王佐之才”的干货。二、几个战略要点曹操征战四方,荀彧都是坐镇许都。曹操身边是郭嘉、荀攸这几个人跟着。每到艰难困苦之时,曹操总与荀彧通信,咨询大方向。而不是...……更多
揭秘张昭:东吴文官之首的胆识与智慧,却被误解为懦弱的软骨头
...欣然应邀前往投靠。初一接触,孙策便深感张昭身怀王佐之才,遂任命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由此可见,此时张昭之能犹在周瑜之上,才会委以如此重任。而张昭也不负所托,孙策每打下一城...……更多
聊聊民间最推崇的三国8大谋士
...们最推崇的第二个曹魏谋士,便是荀彧!荀彧号称有王佐之才,曹操之所以能够成就霸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有荀彧相助!在得到荀彧之前,曹操手下的战力虽强,但一直无法打开局面,因为曹操缺乏谋士帮他做长远规划...……更多
周瑜和陆逊谁更厉害?依据正史分析,差距太大,根本不在同一档次
...谋的钦佩,但这并不能否定周瑜这名大都督也是有着盖世之才。在正史里,周瑜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在36岁的时候不幸染上疾病而死;说服东吴众位将士抗曹的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赤壁之战更是以东吴为主力完成...……更多
曹操在称王后,一定要置荀彧于死地,这是为什么呢
...能出谋划策,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这样的一位“王佐之才”放在楚汉时期,那便是”萧何“了。他不但在谋士的队伍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位置,而且自身还是名门望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曹操在称王后,却一定要置荀彧...……更多
...的智囊,以其深远的战略眼光和精湛的谋略被誉为“王佐之才”。十数年间,他稳坐中军帐,调控着曹魏的军国大事,因而被尊称为“荀令君”。他在战略上为曹操勾勒出统一北方的宏伟蓝图;在战术上,无论是稳固根据地、迎...……更多
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的忠孝两难与智勇双全
...可惜;要知徐庶可是连司马徽都钦佩不已,称赞其“王佐之才”,司马徽看人可还没看错过啊!要说刘备最为惋惜的,也就是徐庶了。罗贯中: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更多
雄姿英发话周郎
...瑜的狭隘是有分寸的:周瑜之所以欲除孔明,并非忌孔明之才,而是忌孔明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担心其今后对东吴不利,乃是“英雄各为其主”的心理反射;尽管其眼光不如鲁肃长远,但与小人之嫉贤妒能、害才营私泾渭分明...……更多
聊聊三国历史与《三国演义》
...唐代革新家、名相裴度说:观历代“秉事君之节,具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有治人之术”者,唯诸葛亮一人。唐、宋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给予热情讴歌。杜甫诗称:“诸葛大名垂宇宙”。唐初名画家阎立本画...……更多
诸葛亮未成为主公的原因,他与刘备的区别是什么
...亮自己都没有争雄天下的想法,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王佐之才。和朋友聊天都是把自己比管仲和乐毅,可见诸葛亮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当主公,一个野心都没有人,怎么会起兵当主公了。 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更多
真实的历史中,徐庶入曹营后,当真一言不发吗
...本,没事还让他可以弹劾三公九卿吗?徐庶是不是个经世之才,我想《魏略》中最后记载的一段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一切。诸葛亮听说徐庶在曹魏阵营担任“右中郎将”和“御史中丞”等职后,诸葛亮是这么反应的:“诸葛亮出陇...……更多
三国第一鬼才郭嘉的谋略与影响
...范围内。以荀彧、荀攸叔侄二人举例,曹操称其有“王佐之才”,又称其为“吾之子房(张良的字)”,可见两人的能力之强。然而不论是荀彧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针对刘备和吕布提出的“驱虎吞狼”的离间计,都...……更多
一代谋臣荀彧的结局是什么
...有一个人可以说是至关重要。荀彧从小就被人认为有王佐之才,用古人的话说,他是“萧何、曹参”(政治家);郭嘉、贾诩则是“张良、陈平”(谋士)。但是,荀彧的智慧谋略也是一流的。在曹操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每到关键时刻...……更多
《三国演义》没有提到,但曹操和曹丕都很器重这个人,曹操曾经长
...两个人相比,戏志才的资格比郭嘉还要老,不然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不会先把他介绍给曹操效力。那么大家要问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为什么不来主动投靠曹操呢,这与东汉末年的社会风气,当时的士族阶层有作为有一定地位的...……更多
断臂英雄王佐:巧施苦肉计策反金营猛将陆文龙
...的心腹大患。一日,岳飞正在苦思破敌良策时,部下参将王佐突然入账,只见王佐脸色惨白,右臂已被斩断,伤口却敷药包扎完毕,大惊失色,忙问王佐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参将王佐见金贼久攻不下,而元帅整天愁眉苦脸,心...……更多
归国游子在内蒙古:我是侨,更是“桥”
...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的一座新能源绿电厂区见到加拿大华侨王佐,他的办公室内正播放着这首歌,而王佐这一段游子归国的故事,就此讲起。蒙古族青年王佐于2003年前往海外游学。两年时间里,他在德国和新西兰见识了现代化农...……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问题在于:《越公其事》是不是可信?古史突出范蠡文种,弱化勾践,越公其事突出勾践,弱化范蠡文种,两者都有不可信之处,但相比之下
2024-06-26 15:08:00
作为皇帝的朱棣还做了两件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第一件事是好事。朱棣营建、迁都北平,树立了北京在之后的政治文化地位。当今天的游客在故宫
2024-06-26 15:08:00
通过上文可知,古史严重扭曲了勾践的形象,《越公其事》中的勾践形象可能更为真实一些。那么,这里带来一个问题:灭吴之后,一个雄心勃勃
2024-06-26 15:08:00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维方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这话不假,朱元璋的残忍在他的子孙身上如同密码一样流传着
2024-06-26 15:09:00
朱棣:1403年-1424年在位,明朝第三代皇帝,朱元璋第四子,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燕王,性格多疑好杀。攻败明惠帝之后夺位
2024-06-26 15:09:00
毕竟当时司马昭控制着洛阳城中的禁军,即便曹髦再不怕死,也没有人敢伤害曹髦,但曹髦终究不能以一敌百,他手下的数百名杂兵也不可能将洛阳城里的禁军完全诛杀
2024-06-26 15:10:00
当时曹髦左右的人怒斥司马伷一行人,以至于司马伷的士兵都被吓得逃走了。此时中护军贾充赶了过来,迎面与曹髦战于南面宫阙之下
2024-06-26 15:10:00
在中国历史上通过“靖难之役”而获登大位的明成祖朱棣,按照汉儒文化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其获皇权之道,似总有被后世正统史学家们有所指摘与诟病之嫌
2024-06-26 15:10:00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他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生于元末群雄争锋的年代。公元1360年朱棣出生,11岁被封为燕王
2024-06-26 15:10:00
南京乃虎踞龙盘之地,既是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老根据地,朱棣却为什么要迁都呢?明成祖迁都北京,是雄才大略。朱棣的胸襟,一般人
2024-06-26 15:11:00
吴国,吴王寿梦时期,吴国开始联晋反楚,国力日益强盛,至在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大约公元前512年,孙武携带《孙子兵法》来到了吴国
2024-06-26 15:11:00
朱元璋65岁的时候,太子朱标病死,其子朱允炆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多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继承人落在了侄儿手里
2024-06-26 15:11:00
唐朝之时,一位叫孙壬林的官员,《唐故魏州昌乐县令孙君墓志铭》:周幽王遭犬戎之难,武公将兵,佐周平戎,其有功平王命命卫为公□□□□□□为卫上卿□邑于□其孙武仲
2024-06-26 15:12:00
可以阅读大量兵书,由此在继承前人军事思想与分析现实军事案例的基础上写下《孙子兵法》。在孙武眼里,深受周礼束缚的战争思维
2024-06-26 15:12:00
孙武祖父孙林父,是卫国的卿,但由于为人专横且逞强,与卫国国君关系非常紧张。但孙林父有一个大靠山晋国,因此经常能够利用他与晋国的关系来制约国君
2024-06-26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