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真实的历史中,徐庶入曹营后,当真一言不发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13: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很难不对徐庶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徐庶和诸葛亮,一前一后,担任刘备的智囊,几乎可以这么说,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刘备的智囊团F4。

那年刘备还只有徐庶,曹操举兵下荆州,刘备仓皇南逃,半路上徐母为曹兵所俘,徐庶心念老母,对刘备说他方寸大乱,不得不向刘备告辞。

罗贯中用这一段在《三国演义》中,为徐庶做了精彩的改编,让徐庶临别前,还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三国演义》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葛”,说的就是这事儿。

徐庶也因此被塑造成了一个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悲情人物。论谋略,他不亚于诸葛亮;论忠义,他不亚于关羽。于是,后世才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可在真实的历史中,徐庶入曹营后,当真一言不发吗?

真实的历史中,徐庶入曹营后,当真一言不发吗

如果根据《魏略》来看,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因为接下去的记载是这么写的:“至黄初中,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这里记载徐庶在魏国官运亨通了,他先是担任右中郎将,之后又成为了汉朝的御史中丞。

徐庶担任的“右中郎将”和“御史中丞”是个怎样的职位呢?

真实的历史中,徐庶入曹营后,当真一言不发吗

“中郎将”原本在秦汉制中是专指统领禁宫、皇室的护卫,可以分为“左”、“右”、“五官”等三个中郎将,而到了东汉末年则有点职务大乱,许多割据地方的势力纷纷让手下的重要武官担任这项职务,不再限于是皇宫中的护卫,比较有名的人有谁?

周瑜就是孙权的“建威中郎将”,而诸葛亮则是刘备的“军师中郎将”,还有个更有名的,就是曹操的接班人曹丕,曹丕就担任过魏国的“五官中郎将”!

然后我们回到徐庶身上,你认为一个不发一言、不出一策的人,可以干到“右中郎将”的位置?不说话就有高官可以当,还可以坐领高薪,曹操还没那么看重徐庶吧?

真实的历史中,徐庶入曹营后,当真一言不发吗

当然,也许徐庶干的这个官没什么实权,毕竟皇帝当时也不过就是“丞相”的附属品,皇上的大殿搞不好跟丞相府的秘书室是差不多的等级,但你也不能否认徐庶确实在曹操那边做到挺高的官,更别提后面要讲的“御史中丞”了。

我们来看看汉制中的“御史中丞”是干啥的?

“为御史大夫次官,或称御史中执法,秩千石。掌兰台图籍秘书事,综领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听起来好像有一点文言吗,简单地讲,他们所负责的事务是:管理国家图籍的秘书官,并且可以监察天下的郡国官吏、审查所有地方上报的各类账册、文件,甚至对三公和九卿都拥有弹劾之权。

御史中丞这职位重不重要?见仁见智,也许在乱世之中不会有人吃这套什么弹劾不弹劾的。

虽说曹操用人为才,不会因人而废言,但徐庶真的有可能“一言不发、寸功未建”就让他干上这么高的位置,去让他看尽曹操领地内的账册、地图、文本,没事还让他可以弹劾三公九卿吗?

徐庶是不是个经世之才,我想《魏略》中最后记载的一段小故事可以说明这一切。诸葛亮听说徐庶在曹魏阵营担任“右中郎将”和“御史中丞”等职后,诸葛亮是这么反应的:

“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诸葛亮正在北伐途中,他听到了在荆州时期一同生活的两位旧友石韬和徐庶的消息。

石韬官至郡守、典农校尉,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在蜀汉位高权重的诸葛丞相摇头叹道:“以石韬、徐庶二人的才干,也没有得到重用,魏国真是人才济济啊!”于是诸葛亮有了策反二人的计划。当然,后来没有成功。

真实的历史中,徐庶入曹营后,当真一言不发吗

我们刚刚就不断强调,对于徐庶的职位是重是轻这问题,是见仁见智,你也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虚职,不然以一个“秩千石”的“御史中丞”来看,怎么样都算是个超凡的成就了。

或许诸葛亮此言是认为以徐庶之才堪当王佐之任,他应该位列魏国的三公之列,至少也和他自己一样干个丞相。

又或者这句话是为了感叹蜀中无才士,只能让他这样的人来独木支撑,若是能得到徐庶和石韬此类的人物,他们必定能够在蜀国担任要职重任,不会流于“管账本”、“对官员说教”的图书管理员。

徐庶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我们可能很难从史书中的一点点记载看清他,但就这些重要人物对徐庶的评价,以及他在史书中确实在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牵了一条线,他就是蜀汉政权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姑且不论他在刘备阵营所待时间甚短,而且又“自愿”离去,至少他为蜀汉引荐了建国的重要谋臣,这是有功而无过的。

如果你一心认定徐庶到了曹营,就是终身奉行“不合作运动”,所以才逼得曹操只得把他放在一个位高权重的闲缺,在历史记载有限的情况下,也没有人说这样的推断是错误的。

真实的历史中,徐庶入曹营后,当真一言不发吗

但是,若依常理来看,我并不认为徐庶对刘备有那么多忠心,他也不是因为刘备是“汉室正统”所以才投奔于他,他想追寻的或许是能够建立“王霸之业”的君王,曹操看起来难道没有建立“王霸之业”的面相和能力吗?

《三国演义》的故事很忠义、也很精彩,更体现中国古代文人最“威武而不能屈”的一面,我想这大概就是这段故事为什么会这么红的原因。

文天祥壮年拒降蒙古而壮烈牺牲,洪承畴苟且归降并为异族出谋划策,大家世代都称颂文丞相的忠义和勇气,而唾弃洪承畴的卖国求荣之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徐庶加入曹营后,真的一直忠于刘备吗?
...了,向刘备引荐了“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的诸葛亮。随后,徐庶还不放心,直接来到卧龙岗,劝诸葛亮辅助刘备。 母亲看到徐庶弃刘备而来到曹营后,将自己的儿子大骂了一顿,并
2024-04-27 23:05:00
...电视剧影响,笔者一开始也认为徐庶投奔曹操之前推荐了诸葛亮,两人并未同在刘备麾下效力,后来才发现满不是那么回事。同样道理,笔者也曾认为是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后,刘备才把诸葛亮、
2024-03-22 21:33:00
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的忠孝两难与智勇双全
国名士众多,璀璨如郭嘉、司马懿、诸葛亮、荀彧之流,屹立于智囊顶端;或如司马徽、黄承彦等名流隐士;再如庞统、田丰、周瑜等令人噫吁叹息中道而亡;但是更多的是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消散。但是
2023-10-12 14:56:00
诸葛亮,一共有五位好朋友,分别是徐庶、庞统、崔钧、石韬、孟建,但是这五人之中,却有三个在魏国当官,与诸葛亮为敌,还有两人,一个战死,一个失踪,他们都是谁?在魏国当官的三人:徐庶、
2023-01-17 20:39:00
诸葛亮出山后,他的4位好友结局如何?其中2位让诸葛亮叹息不止
...桑与变迁。三国时,流传着“荆襄之地多才俊”的佳话,诸葛亮便是此地璀璨星辰之一。而刘备三次求贤时,除了诸葛孔明,更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等三位才子与他擦肩而过,共
2024-08-13 11:50:00
...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魏略》中记载: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第一次北伐曹魏时,
2024-07-09 14:09:00
徐庶誓不为曹操献一计,为何曹操还供养着他
...!初平二年(191),董卓作乱,徐庶为避难迁至荆州,结识了诸葛亮。建安六年(201),刘备被曹操击败,被迫南下依附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因刘备是汉室表亲,且刘备的名声在外远扬
2023-06-15 17:09:00
在刘备手下大展才华,进了曹营为何却一言不发?
...三国演义》中说徐庶要去曹操那了,临走前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让其顶替自己的军师位子。但在陈寿《三国志》中却不是这样说的,其实徐庶很早就推荐了诸葛亮。《三国志》:“先主在樊(城)闻
2023-01-12 21:16:00
史书上记载的徐庶是怎样一个人呢
...。因为《三国演义》对徐庶有精彩的描写,使徐庶成了与诸葛亮、庞统并列的最著名的谋士,他的智谋故事传播得很广。第一,史书上记载的徐庶是怎样一个人呢?徐庶很有侠义之气,年少时喜欢习
2023-05-03 11: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