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在清朝要成为正一品有多难
...眼的一笔。代表着极高的荣誉和地位,正一品官员的晋升之路并非易事,而和珅、刘墉、纪晓岚这三位名臣的仕途历程,则是这幅画卷上独具魅力的几抹色彩。首先,让我们聚焦于清朝乾隆时期的传奇人物,和珅。他以卓越的才...……更多
张居正为例古代文人入仕,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隐藏何种文化困境
古代文人入仕,真是一场理想和现实的拔河比赛。考上科举,功名加身,本以为能造福苍生,但没想到,真正的官场是一个充满规则、利益和斗争的泥潭。明代张居正,一个寒门子弟,凭借自己的才学和智慧,一步步从底层爬...……更多
陈循:从孤儿到明朝不老松的绝世文臣
...,也使其最终成为一代贤明。那么,他又是如何一步步从举人走向自己的状元之路的?二、科举之路陈循最初在乡试中获得第一名,但乡试中参加考试的人不多,取得第一名并不稀奇。接着他又参加礼部举办的会试,再次考取第...……更多
科举制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意义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二...……更多
...了清代,267年中贵州竟有多达641人中进士,便有了“六千举人,七百进士”之说。 贵州开科以后,“人才联袂而起,俊秀之士比于中州,各方面都涌现一批英才”(《贵州通史》第二卷),清平卫(今凯里)人孙应鳌,明嘉靖...……更多
避讳制度的发展:从《周礼》到唐宋明清的演变
...多文字狱都是因为触犯了避讳制度而引起的。来自江西的举人王锡侯在编撰《字贯》这本工具书的时候,由于在内容中没有避开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名讳。因此乾隆皇帝认为,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并下旨将王...……更多
揭秘中国科举考试的“满分作文”
科考取士在中国由来已久。承袭千年的科举考试中,古人所面对的可以说只有一种题目:作文。在这一隅天地间,他们又是如何以一支笔、一缕才思,挥洒为国为民的仁人志气,绵延神传文明的千年辉煌?明代绘画中所描绘的...……更多
以名士富绅知名的“锡翰林胡同”
...出资赈灾济贫、赞助书院,又格外爱重读书人,沈阳多位举人、进士生计窘困时都曾得其接济。他得知少年锡钧追随名师,好学思进,欣然以女儿相许,又在北京谋得官缺并购置房产,保证女婿能在那里边做官边从名师续修学业...……更多
秀才与举人的差别:社会地位与经济福利的对比
...其实到这就衍生出了话题,为什么古人经常会管那些不中举人的叫做“穷酸秀才”,而举人不叫“穷酸举人呢”?秀才和举人之间到底是有多大的差别,以至于让人区别对待?社会地位上的差距 在古代,凡是没有高中秀才的人...……更多
假装穿越大唐 走进科举考场
本文转自:齐鲁晚报假装穿越大唐走进科举考场经历过高考的你,看到这些卷子有信心考中吗?科举考试模拟画面。央视纪录片《科举》截图 高考已经结束,但是关于高考的话题却越来越热。不久前网上有个讨论,话题是现在考北大...……更多
古代一女子与和尚狼狈为奸杀掉夫君,元绛只凭一件衣裙就破了
...试。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级一级的考,最先考乡试,成为举人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要入京赶考,元绛此次到东京也是顺利地通过会试,成为贡士。下一步是殿试,也就是皇帝出题并监考。本以为元绛这次能牢牢抓住机会...……更多
古代的“非诚勿扰”究竟是如何进行的
...,文化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科举制度应运而生,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进士作为科举的最高荣誉,自然成为了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由于进士名额有限,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抢进士...……更多
戏子考中进士,皇帝得知后暴怒
...的,而我国是最早出现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的。也就是科举制度,在我国和人类历史上,是最早才有的。但是很多当官的,可能再有了权利以后,就变得不在那么尽心尽力了。这就是一个人有了私心和欲望后的变化。在我国科...……更多
聊聊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的庆贺宴——会武宴
...贺考试获胜。这就是古代为升学而举行的鹿宴。这是新科举人的宴席,始于唐代。据《新唐书选制一》记载:“每年仲冬,州、县、博、监等推举中士,送尚书省;选出的官员、学者,称为“乡贡”。考完后,长官们在乡间举行...……更多
宋代科举“抑势家,拔寒士”是为什么?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久远,科举制的出现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存在。在隋朝以前寒门子弟根本没有跨越阶级的机会,直到隋朝建立以后,出现了科举制度才有了平民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至少不像西周时期,...……更多
从读书人到官僚:清代进士的经济特权与影响
...多结识官场中人,自然好处多过坏处。别说是进士,就是举人也已经很了不起了。相信大家对范进中举有很深刻的印象吧。在中举人之前,范进的老丈人很看不起他,成天对他骂骂咧咧。但是中了举人后态度就变了,在范进面前...……更多
...不过,他的江湖是国家的统治中枢——朝廷。但凡有河东举人进京赶考,必定要在李邦彦那里盘桓逗留几天。而李邦彦也总是盛情款待,他的父亲也会停止买卖,出席文士们的宴会,称兄道弟,谈笑风生。这些文士要离开了,李...……更多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科举时代的“唯分数”争论狄永从隋唐到明清的1300年间,科举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不唯分数”到“唯分数”的演变过程。唐代进士科实行“通榜”和“公荐”制度,当时录取进士不仅看考...……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两大“青天”
...,后者实在是科举怎么考都考不好,熬到了40岁,无奈以举人身份做了个不入流的小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包拯进入官场后,一路绿灯,26年间25次升官,几乎平均一年一升迁,人生的路,就跟开了挂一样。海瑞呢,在官场里...……更多
...即便如此,中了进士依然是很不错的结果,当年范进中了举人都差点疯掉。虽然进士做为封建官僚体系里面的高级别等级,在谭延闿眼中并不高级,状元既然被否决了那么这个进士不当也罢,他一不缺钱二不缺名,回家当了教师...……更多
从科举到学堂: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
废除科举,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件颠覆性的、地动山摇的大事。有些人认为,如果没有1905年的废除科举,就不可能有1911年的“辛亥革命”!参加科举考试,是一千多年来无数读书人的图谋进取之路,是贫寒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更多
六堂与清代萍乡科举
...景澄,与晚清重臣李鸿章、左宗棠交往密切。清代萍乡有举人147人,亦居袁州府之首。清代袁州府共有解元5位,其中萍乡就有4位,分别是李炳春、胡增瑞、欧阳炳章、文景清。萍乡小西门内的文昌宫门前石柱上刻有对联:“五...……更多
从状元答卷揭示古代科举的严格与才华的展现
如今的高考和古代科举制度差别较大,但是金榜题名是每个考生最大的梦想,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那一刻。很多人说如今的高考不公平,其实笔者认为这是目前最为公平的一种考试制度。在古代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选拨...……更多
古代状元放到现在什么水平?含金量好高
...以有很多,有很多人穷尽毕生之力再也考不上去了,它与举人之间的差距很大,中了举人才有可能做官。古代“范进中举”之后欢喜太过直至疯魔的故事并非是空穴来风。故事中他是秀才的时候,吃了老丈人一点肉直接被骂的狗...……更多
瑞贵人入宫六年命丧黄泉,她究竟与令妃有何关系
...名的学霸世家,他们一家在五代里,出了七个进士、六个举人,享有“四世五翰林”的美誉,瑞贵人的父亲德保就是乾隆二年的进士,甚至有人认为索绰罗氏是清朝内务府包衣世家中的翘楚,也就是包衣中的numberone。此外,辛者...……更多
林则徐:从少年才俊到朝廷重臣的传奇之路
...桌上烛火燃尽方罢休。终于,在一片欢呼中,林则徐高中举人,这让林家更添风光。亲朋再次云集庆贺,而林则徐也在众人祝福下顺利迎娶心仪已久的郑淑卿,可谓双喜临门。然而好景不长,林则徐首次赴京会试落第,这无疑是...……更多
乾隆朝最尴尬的一次科举,官员多说了一句话,第11名成了状元
科举在古代是选拔人才的常用方式,从隋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读书人通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最终成为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虽然科举制度在今天看来...……更多
...有所不同,宋代士绅主要指担任官职者,生员并无特权,举人的身份价值也主要在科场。宋代士绅致仕后不一定返乡,他们也会选择其他地方居住。明代则不同,一方面,科举制度中的举人、生员都是终身头衔,举人获得授官的...……更多
贾雨村在家乡遭遇了什么变故,明明是举人老爷,却穷成那样?
...来年“春闱”大比,说明已经过了“秋闱”乡试,是个“举人老爷”了。看过《范进中举》的当知道,举人就可称老爷。会受到同乡的大力支持和尊敬,彻底咸鱼翻身,甚至举人也有做官机会。明代大名鼎鼎的贾俊和海瑞就都是...……更多
状元榜眼探花联名题刻重现乌山
...始赐壬戌武举出身,官至太常少卿”,说明黄桂原本为武举人,在嘉定元年又考上了文进士,且为探花,可见其文才武略。关于郑性之,福建民间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在他考取功名前,因家境贫寒,曾遭三坊七巷一名屠夫羞辱...……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书画雅趣丨过往尘烟序新章,来日笔墨绘期许
岁月如歌,悠悠流转,过往的每一笔一划,皆成序章。在书画的长河里,我们曾挥毫泼墨,亦曾细笔勾勒,那些或深或浅的痕迹,都是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2025-01-13 08:52:00
文源阁是怎么设计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成果发布文源阁是怎么设计的张利芳文源阁是一处大型藏书楼,主要用于收藏《四库全书》等
2025-01-13 09:56:00
在故宫解码宋代文化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一个痴迷艺术的皇帝,一幅藏满秘密的名画,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三联书店近日出版文化学者祝勇“微观故宫系列”新作——《在故宫寻找宋徽宗》和《在故宫解密〈清明上河图〉》
2025-01-13 10:01:00
《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随想
1982年秋,我因偏头痛休学在家,务农之余,仍不忘留心书法。偶翻吉林日报,看到吉林市七中历史教师刘刚捐献苏轼墨迹《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给吉林省博物馆的消息
2025-01-13 10:44:00
溥仪病逝后,溥杰说出一个隐瞒300年的秘密,解开清朝一大悬案
九子夺嫡是清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康熙皇帝的9个儿子争夺了皇位,最后四阿哥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正式即位,是为雍正皇帝。康熙晚年废了皇太子
2025-01-13 01:42:00
白天商界大亨,晚上摸金校尉,河南房地产大老板的“鬼吹灯”人生
“麒麟竭生麒麟劫,十年别来思无邪。”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传响至今是经典神作,也当即是大多数人心中盗墓志怪类小说的天花板
2025-01-13 02:07:00
皇妃肚子痛得满地打滚,皇帝叫来御医一看,当即就将她赐死了
“故宫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生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古代深宫中的女子生活的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高人一等,在皇权面前她们的生活可算是微乎及微
2025-01-13 02:18:00
明世宗朱厚熜的上岗路,利用杨廷和的装糊涂步步紧逼
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在迎驾使团的陪护下到达京师郊外的行殿并接见了礼部尚书毛澄。然后朱厚熜就不走了,因为他发现毛澄上呈的登基仪注要求他由东安门入皇宫
2025-01-13 07:27:00
英国君主,为什么只当国王,而不是皇帝?
在世界历史上,帝王的头衔往往代表着统治者的权力和地位。虽然,英国历史上曾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庞大殖民帝国,但其君主始终被称为“国王(King)”或“女王(Queen)”
2025-01-12 16:17:00
法场之上,单二爷为何只认程咬金一个朋友,喝程咬金的送行酒
罗成一生中最引人瞩目的战役莫过于锁五龙之战,这场战役发生在洛阳,洛阳王王世充请来了五家反王联合抵抗大唐。在这场激战中,秦叔宝负伤回长安养伤
2025-01-12 17:41:00
多行不义必自毙,以色争宠的赵合德,最终还是死在欲望两个字上面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价值一些,而不能辗转俗世,只有破坏和消耗
2025-01-12 17:43:00
多次易主的张辽与张郃都受到重用,为何吕布却遭到天下人的唾弃?
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易主改投明主的人物有很多,严颜、太史慈、庞德、徐晃都相继投奔明主而去,他们的英勇战绩瞬间掩盖了降将的身份
2025-01-12 17:44:00
俗语:“枕下放三物,进财不寻路”是啥意思?三物分别指什么?
“耳昏俗语久欲洗,为我一谢山前流。”在中华历史上,俗语的历史发展可谓是源远流长,它是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在推动历史进程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5-01-12 18:00:00
儿子偷带母亲“腌鸡蛋罐”鉴宝,专家看后称常不敢估价,怕被抓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都较大的提高,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不再像以前那样为吃穿发愁
2025-01-12 18:06:00
南宋一幅“鬼画”,内容很是诡异,至今无人参悟其中深意
中国绘画艺术在全球绘画艺术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深刻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些艺术品依然是人们模仿和欣赏的对象,证明了其在艺术史上的独特和永恒价值
2025-01-12 1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