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新健康丨如何让创新药更好地造福罕见病患者?专家、学者这样说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记者陈静)29日是国际罕见病日。让科学治疗离患者更近一些、让患者的负担更轻一些,成为医生和患者组织等不断努力的方向。PNH是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北京协和医院血...……更多
中新健康丨上海:医疗机构探索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是一类发病率很低、多数具有遗传性的疾病,也被称为“孤儿病”。在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并不少。探索为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是此间医疗机构不断...……更多
中新健康|创新药物上海落地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带来福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视力受损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眼底病是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一,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主要眼底疾病类型。记者14日获悉,多重因素导致目...……更多
如何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专家吁建国家级专项基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又称孤儿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其中一些疾病因为患者人数极少,被称为“超罕见病”。如何完善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是各方思考的话题...……更多
中新健康|专家:中国营养师存在人才“缺口” “数字营养”是培养方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营养师队伍存在一定的人才缺口,“数字营养”代表了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培...……更多
中新健康|罕见病诊疗难题正破解 专家:早诊早治是关键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邵萌)“蝴蝶宝贝”“瓷娃娃”“月亮的孩子”“黏宝宝”……这些童话故事般的名字背后,是难以治愈的罕见病和无数家庭的辛酸。今年2月29日是第17个国际罕见病日。世界卫生组...……更多
中新健康 | 中国专家新发现:牙周菌群失调、代谢紊乱或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陈静 倪靖)近年来,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记者25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揭示:牙周菌群失调和代谢紊乱可能参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且牙...……更多
毓璜顶医院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任超:交叉融合、创新突破,守护患者
...术治疗,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医者仁心”是他临床诊治病患的最好写照,每一次临床诊治,每一项技术应用,他都能够站在病患的角度,真正急其所急、想之所想,积极创新的同时注重效价比,为患者留下值得信赖的人性化诊...……更多
中新健康丨专家:我国银屑病诊疗状况改观 中重度患者疾病控制率上升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5月9日电(记者 张尼) 近日,《中国银屑病诊疗现状蓝皮书2023》(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银屑病高发于青壮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社会负担沉重。《蓝皮书》将由北京大...……更多
中新健康丨厦门科技助残 让罕见病患不再孤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厦门5月19日电 (记者 李思源)正值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厦门市残联19日举办“科技助残,让罕见早发现”活动,为高度疑似罕见病的残疾人进行免费义诊与基因筛查,提高公众对罕见病的认知,...……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重庆2月13日电 (曾理 陈超)13日,在享受了周末的春日暖阳后,一场淅沥沥的春雨又让人切身感受到了冬日寒意。当日,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徐智教授提醒,对于呼吸疾...……更多
(聚焦博鳌)让罕见被看见 专家博鳌聚焦罕见病救治难题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博鳌3月29日电 (记者 张茜翼)“我始终相信,不是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因为努力才看到了希望。”在28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分论坛上,京东集团原副总裁、渐冻症“斗士”蔡磊通过视频...……更多
中国探索罕见病多层次保障 多元模式为患者撑起生命的“医靠”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5月18日电(记者 陈静)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李林康18日对记者表示,罕见病不仅是重要的医学和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社会保障问题。“我们希望,多方携手...……更多
群英荟聚 共话发展丨第八届爱尔眼科泰山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眼科医生的临床诊断能力与科研能力,力争为更多的眼底病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诊疗服务,为泰安地区眼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成立「范传峰博士眼底病工作站」提供诊疗服务新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更多
中新健康|对话樊东升:“破冰”渐冻人生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韦香惠) 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的罕见病已经超过7000种,“渐冻症”是其中一种。中国每年“渐冻症”新发病人达到25000人。日前,中国新闻网《...……更多
湖南省罕见病调研团队走访慰问罕见病患者家庭
...心的建设规划。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共同努力,为罕见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湖南省罕见病调研团队走访患者。当天下午,以“春暖花开暖意‘龙’浓”为主题,湖南省罕见病调研团队组织医生专家和志愿者...……更多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牵头制定国际临床指南  填补“拇外翻微创治疗”领域空白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3日电 (陈静 顾卓敏)拇外翻是临床上常见的足部疾病。目前,治疗拇外翻的主流方式是手术治疗。记者13日获悉,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下称:上海六院)足踝外科主任医师马昕教授牵头,施...……更多
中新健康丨专家:眼免疫性疾病致盲率高 吁完善诊疗体系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28日电 (陈静 方怜非)“眼免疫性疾病是当前影响眼健康的主要疾病类型之一,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加重家庭社会负担。”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更多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的高原情:战“虫癌”,带团队开创多项先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宁11月28日电 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董家鸿的高原情:战“虫癌”,带团队开创多项先河作者 张添福 张静“我来自班玛县,我需不需要去北京做手术?”“我是甘德县的,我的手术安排在哪天……...……更多
...院互联网医院四大“专病管理服务团队”昨上线为专病慢病患者提供“管家式”诊疗本报讯(记者 徐杨)昨日,医大总医院互联网医院四大“专病管理服务团队”上线,涉及妊娠甲状腺、高血压、肥胖和体重管理、自身免疫性...……更多
临终病患该强化治疗还是姑息治疗
...国,疾病越严重,治疗业务的利润就越高。这就使得临终病患在德国医保体系下,甚至比私保病人更有利可图。而且,如本书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在德国,DRG事实上刺激了医院肿瘤科的大幅扩张,推动了很多病患纷纷选择器官移...……更多
让“罕见”被看见 西京医院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西安2月29日电 (记者 阿琳娜)29日,西京医院围绕第十七个国际罕见病日,在医院急诊广场开展“罕见病”多学科联合义诊暨“罕见病”门诊开诊仪式,旨在关注关爱罕见病群体,帮助民众提高对罕...……更多
广西壮医走出国门 与东盟国家开展深度合作
...64f17917932.jpeg\"/>岳桂华主持主题论坛。于卓摄中新网防城港12月15日电(叶娟 覃日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15日提供的信息显示,该院近日与老挝盛龙国际医院、缅甸中缅友谊医院,分别就深入进行传统医药研究合作、共建...……更多
...分流、推进急危重症预警 内蒙古优化医疗机构就医流程中新网呼和浩特12月23日电 (记者 张玮)23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获悉,内蒙古进一步优化医疗机构就医流程,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分...……更多
植入国产新型脑起搏器助帕金森病患者“一键重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0月17日电 (记者 陈静)通过植入脑起搏器实现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运动障碍性疾病,这不是科幻。今年才4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已被帕金森病折磨数年。记者17日获悉,在接受...……更多
中新健康丨中国多中心研究新成果:“国产创新免疫药+化疗”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生机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1月17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17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在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国产原研创新免疫药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为众...……更多
让群众更有“医”靠——招远市人民医院加快医共体建设步伐
...带教实行导师制,确保进修质量。医共体工作是深化医改中新推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认真分析、及时发现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需改进的问题。创新思维,切实加以改进提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操...……更多
中新健康丨《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联合提示》在京发布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李纯)由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传播分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START记忆门诊行动暨痴呆防治科普传播活动”23日在北京举行。该项行...……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5日电(记者 陈静)从看病“跑断腿”到打造“集成化、一站式”医疗环境空间布局,让患者“医”路畅通;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医疗建筑设计理念迭代更新;从“一刀...……更多
中新真探:甲状腺病患者不能吃加碘盐?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6月3日电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人体不能生成碘,只能靠外界摄入。碘摄入不足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智力障碍及碘源性甲亢等一系列疾病。绝大多数甲状腺病患者在...……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男人洗澡时,3个部位洗洗对肾脏有益
工作忙完回到家里,临睡前洗一个热水澡,让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而且还能够有效按摩身体穴位,对养生具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对于男性
2024-06-30 20:15:00
擦屁屁该咋擦?这10件事爸妈没教过,但你应该知道!
在小时候,我们关于生活起居的“操作”都由爸妈代劳,等我们长大有了动手能力,就有样学样,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可是仔细想想
2024-06-30 20:17:00
耳朵经常瘙痒,但什么也掏不出来,或许这些原因需要你了解!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为数不少的人都会有掏耳朵的习惯,甚至还会觉得掏耳朵这个动作非常的舒服,左掏右掏的没完没了,但是耳朵作为人体上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
2024-06-30 20:48:00
晚上睡前记得这几件事,肾脏会很“开心”,不妨今晚就试试
众所周知多喝水多排尿就能够帮助冲刷肾脏里面的垃圾,减轻肾脏负担。肾脏和泌尿系统关系非常紧密,肾脏过滤的尿液都需通过泌尿系统的作用排出
2024-06-30 20:43:00
男人早上起床后,如果这两个地方臭烘烘,肾可能有点伤不起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通过过滤尿液,将尿液中的有效成分深入到身体各处,给身体补充营养,毒素和垃圾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只有肾脏健康
2024-06-30 20:45:00
女人若常吃这几种主食,坚持一段时间后,赘肉可能慢慢溜
因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一些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这就会导致出现肥胖的情况发生。现在今天已经过去大半了,马上就要迎来炎热的夏天
2024-06-30 20:46:00
为什么有人喝水就有尿,有的人喝水多,却不去上厕所?早知道早好
人每天都得喝水,身体的各个部位都需要水分,人在喝水后再排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天的排尿过程,同时也是我们身体排除垃圾废物的过程
2024-06-30 20:18:00
枸杞有副作用吗?枸杞应在这个时间吃,效果可能不错!早知早受益
其实我们都知道枸杞是非常熟悉的,很多的人都比较喜欢用枸杞进行泡水,喝,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身体来说可以起到养生的价值。枸杞中的营养本身就是非常丰富的
2024-06-30 20:18:00
女人大姨妈提前和推迟哪种对身体伤害性较大?女人可能傻傻不知道
大姨妈也是女身体发育成熟的一种标志了,女性生理期的各种各样的表现以及原因了,当女有了这种概念的时候也会更加的了解有很多女人在生理期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
2024-06-30 20:44:00
长期不吃晚餐的人,除了变瘦,还发生了什么?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我们非常讲究一日三餐按时进餐,这样才能够保证身体的健康,为身体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但是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的人为了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2024-06-30 20:50:00
肌肉男每月100斤鸡胸肉,体脂5%!现在的他成这样了!
现在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各大社交网络的网红以及明星了,现在说起时尚两个字大家想到的都是“网红同款”和“明星同款”,任何东西
2024-06-30 20:46:00
早睡养生,早起反而伤身吗?早起时,尽量别超过这个时间点!
现在可以说已经到了春天那么几层也是变得不像冬天那么的困难了,但是对一些人来说按时起床真的是非常的困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起床困难户了
2024-06-30 20:42:00
白头发爬上头?平时常吃“碱性食物”,不论年龄,头发渐渐黑回来
很多人都因为白头发而感到很烦恼,毕竟有白头发的人真的很容易显老,当然是希望自己有一头乌黑的秀发,白头发也不再是老年人的烦恼
2024-06-30 21:08:00
减肥和晚饭有关系吗?减肥最容易犯的4个误区,早知早好
减肥和晚饭有关系吗?减肥最容易犯的4个误区,早知早好历史上有个以胖为美的朝代,它叫做唐朝,而且在那个朝代还有一个身材丰腴但依旧十分美丽的杨贵妃
2024-06-30 21:05:00
想胃部健康,要注意5个症状,做到“三要、三不”,胃会慢慢便好
现在人们条件虽然好了,但是在饮食方面,却更加随意,如爱吃辛辣食物,经常熬夜等,这些不良的习惯都会引起胃病。如今,我国胃癌患者逐年增多
2024-06-30 2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