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中新健康丨如何让创新药更好地造福罕见病患者?专家、学者这样说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29 22: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记者陈静)29日是国际罕见病日。让科学治疗离患者更近一些、让患者的负担更轻一些,成为医生和患者组织等不断努力的方向。

PNH是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师韩冰教授29日在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一种非常有代表性的罕见病:超级罕见、危害很大。韩冰说,虽然患病人数不多,但是,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贫血、血栓,肾功能损害;有些病人甚至出现脏器衰竭,死亡率在5年达到30%左右,10年生存期明显低于正常人。

“PNH患者的发病年龄多为20到40岁的青壮年。”韩冰说,这些人正在求职、结婚、生子等人生节点上,疾病引发贫血、血尿、身体乏力、丧失劳动能力,使他们失去正常的生活的权利。PNH患者血栓风险是正常人的50倍,发生急性肾衰的风险也是正常人的10倍以上,有一些患者会有平滑肌功能障碍的问题,

据了解,已被发现的罕见病中,有很多目前仍无法治疗;但是,PNH患者是有药可治的。以依库珠单抗为代表的C5补体抑制剂“面世”改变了自然病程,可以让患者的生存期接近正常人,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过,患者需接受终身治疗,才能缓解相关症状,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率,减少因肾衰等的死亡概率。韩冰教授指出,这意味着患者可以重新回归社会。

据悉,目前,依库珠单抗已在华上市,并被纳入医保。韩冰告诉记者,其所在医院血液内科已与罕见病科联合,在医院内开始治疗。不过,若让更多PNH患者因依库珠单抗获益,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运输问题、异地医保报销问题等。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政策支持,才能让患者更便捷地用药。

来自新疆喀什的小杰(化名)在2021年底被确诊罹患PNH。她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在纳入医保之前,她买1瓶药的价格是2万元,其一年治病的开销是近50万元;依库珠单抗被纳入医保后,1瓶药她只需自付2518元。这大大减轻了小杰的经济负担。

谈及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PNH病友之家发起人佳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PNH主要患病人群为青壮年,长期患病,身体虚弱,让他们失去了很多求学、就业的机会,所以他们的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都非常严重。韩冰教授指出,罕见病药物被纳入医保非常重要,其所在医院成立罕见病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探索。她指出,这大大提升了药物可及性。不过她希望,未来医保报销可以实现双通道(医院和药房),而非仅仅是从医院开出的药可以进入医保。

多年从事罕见病治疗的韩冰教授坦言,在中国,专职罕见病医生很少,大多数医生是在常见病诊疗的同时开展罕见病的治疗。2018年和2023年国家两次公布的《罕见病目录》,共收录了超过200种罕见病。“但是,诊疗罕见病,医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实现真正的‘专’。”韩冰直言,整个罕见病医疗群体存在着巨大的临床需求缺口,从医生角度是这样;在护理、检验等领域亦如此。

在线接受采访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品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昊教授直言,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罕见病用药被纳入了医保,但实际上还有待解决的难点。小杰告诉记者,目前其所在城市购药还存在一些困难。她需要韩冰教授帮忙联系购药,再通过冷链物流运到新疆喀什,一次购药需要约一周时间。

如何弥合罕见病患者药物可及的“最后一公里”,陈昊教授坦言,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其用药规模始终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扩张。罕见病用药的配备必须依据医院具体的诊疗能力、诊疗范围和诊疗水平诸多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要求普遍全部配备,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科学的。在这位专家看来,承担罕见病诊疗的地区诊疗中心可以依据流行病学的发病情况和患者的综合情况,去配备相关药物;在配备方案上,可以利用大数据,智能地进行供应链管理,去优化罕见病用药的配备主体。

关于罕见病药物费用问题,陈昊教授认为,探索建立多元共付共同分担的机制去缓解患者用药负担,才能让更多患者因创新药治疗获益。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教授接受采访时认为,对于境外创新药,政府部门应鼓励药物进口,并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的通道;应该鼓励中国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与相关国内外药企合作,加速引进药物。对于无法引进的药物,比如:不在专利期、保护期的,可以鼓励国内仿制。孙洁希望提升惠民保的可持续性以及它对罕见病的保障效能,并期待有更多的罕见病患者通过惠民保分散风险。

作为患者组织发起人,佳佳还表示,在医生层面,希望专家能够组织更多的继续教育、学术活动,让更多医生,尤其是基层的医生,了解相关疾病。对疑似患者,开展相关检测,使他们有机会尽早得到确诊;对于患者自身,她希望病友能够更多地了解PNH疾病知识,包括如何开展运动,坚持药物治疗、自我管理等等。在她看来,每个病友都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因为这不是个人的问题,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记者 韦香惠)今年夏天,高温带来的健康影响多次在社交媒体引起热议。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气候变化已经不仅是一场生态危机,更是健康危机。9月14日,“2024清
2024-09-15 18:38:00
中新健康丨上海:医疗机构探索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是一类发病率很低、多数具有遗传性的疾病,也被称为“孤儿病”。在中国,罕见病患者人数并不少。探索为患者提供前沿有效的
2024-02-29 22:43:00
中新健康|创新药物上海落地为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带来福音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视力受损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眼底病是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一,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主
2024-03-14 18:21:00
如何解决罕见病患者“用药难”?专家吁建国家级专项基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2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罕见病,又称孤儿病,一般为慢性、严重的疾病,常常危及生命。其中一些疾病因为患者人数极少,被称为“超罕见病”。如何完善罕见
2024-02-29 22:44:00
中新健康|罕见病诊疗难题正破解 专家:早诊早治是关键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北京2月29日电(邵萌)“蝴蝶宝贝”“瓷娃娃”“月亮的孩子”“黏宝宝”……这些童话故事般的名字背后,是难以治愈的罕见病和无数家庭的辛酸。今年2月29日是
2024-02-29 22:55:00
中新健康|专家:中国营养师存在人才“缺口” “数字营养”是培养方向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记者 陈静)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上海儿科医学研究所所长蔡威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营养师队伍存在一定的人才缺口,“数字
2024-04-15 16:12:00
中新健康 | 中国专家新发现:牙周菌群失调、代谢紊乱或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上海3月25日电 (陈静 倪靖)近年来,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记者25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究揭示:牙周菌群失调和代谢紊乱可能
2024-03-25 17:12:00
毓璜顶医院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任超:交叉融合、创新突破,守护患者
...术治疗,患者最终转危为安。“医者仁心”是他临床诊治病患的最好写照,每一次临床诊治,每一项技术应用,他都能够站在病患的角度,真正急其所急、想之所想,积极创新的同时注重效价比,为
2024-06-14 16:53:00
《Castleman病(铃铛病)患者关爱倡议书》在京发布
...和医院正式发布,旨在通过多方携手共同为罕见病Castleman病患者发声,更是对罕见病患者的生命呵护。该倡议书的发布是由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
2023-07-27 17:0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测血糖不用扎针的仪器准吗?三诺动态血糖仪改变他的生活
测血糖不用扎针的仪器准吗?这是王先生最近在家族群里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作为一名长期熬夜赶项目的程序员,去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 6
2025-04-03 11:18:00
给扁桃体“瘦身” 不妨试试烙治法
林炜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10岁男孩多多,经常感冒,每次感冒后扁桃体就会发炎,要去医院输液。因此
2025-04-03 11:23:00
韩咏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29岁的叶女士最近因为头晕去当地医院就诊。测量血压时,发现血压居然只有75/45mmHg
2025-04-03 11:24:00
湿疹反复发作?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杜仲平主任教您四季防治秘诀
每年春夏交替,湿疹患者便成倍增长。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杜仲平主任指出,湿疹的发作与季节、体质密不可分,需“因时、因地、因人”精准调理
2025-04-03 11:24:00
好孕食谱,四款促排卵的食物~
我们都知道女性朋友们在怀孕的时候,饮食方面是有诸多的限制,有很多的食物是不能吃的,有很多的食物是一定要多吃的,这可不是根据孕妇的口味定的
2025-04-03 12:0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汤彩云谈女性如何养好气血,做红润美人
汤彩云主任,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学士学位,北京公立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专家,从事妇科工作40年
2025-04-03 11:55: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周亚男主任:不吃苦药不扎针,治疗小儿春季过敏还有这一招!
现在的时节春暖花开,正是儿童过敏高发季。中医认为,小儿过敏与体质失衡、外邪侵袭密切相关,通过辨证贴敷疗法,不仅能缓解症状
2025-04-03 10:54: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周亚男主任:孩子春咳总不好?中医教你“赶走病邪”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周亚男主任指出:“春咳不仅是过敏原刺激,更是孩子稚嫩脏腑与自然节律失衡的‘对话’。”春咳为何偏爱孩子
2025-04-03 10:54:00
清明踏青季,康师傅mini桶:小身材大能量,春游必备好搭档!
清明小长假,正是解锁春日浪漫的好时机!无论是登山赏花、郊野露营,还是自驾寻春,康师傅mini桶方便面都能化身旅途中的“能量补给站”——小巧便携不占地
2025-04-03 08:32:00
程序员按摩后确诊脑梗死 不当按摩风险高
近年来,因按摩不当导致突发疾病的案例时有发生。长沙26岁的程序员张盛康就因颈部按摩不当诱发了脑梗,导致半边身体麻木无力
2025-04-03 09:23:00
夏荔芪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又有新依据,论文在《美国男性健康杂志》发表
近日,一篇题为《夏荔芪胶囊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前列腺上皮细胞焦亡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的研究论文在国际期刊《美国男性健康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Mens Health)发表
2025-04-03 09:33:00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病因?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怎么办
门诊上经常有患者说自己卵巢早衰来咨询,事实上,大多数患者都不是真正的卵巢早衰,而是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今天就把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2025-04-03 10:20:00
输卵管炎有什么症状?为什么会变成输卵管炎症呢?
输卵管作为女性身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发挥着生育的重要作用,卵子和精子的结合必须要完全依赖于输卵管的帮助,才能完成受精,形成受精卵
2025-04-03 10:22:00
姐妹俩先后确诊同一种癌!医生:让你们老公赶紧把这个爱好戒掉
50多岁的温女士家住绍兴,一年前,她心情忐忑地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胸外科王海涛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原来,来王主任这儿的前一周
2025-04-03 10:23:00
【中科御方】拔罐后马上洗澡,会伤身吗?
很多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喜欢去拔罐放松一下,拔罐后身上留下的那一个个圆圆的印子,仿佛是健康“打卡”的标志。可不少人拔罐后就想马上洗个澡
2025-04-03 10: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