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五千年,王的凝视
...众多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物,勾连起长江的古与今。“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推出:“文物篇——镇馆之宝请出列”,通过对长江沿线博物馆“镇馆之宝”、地标性文物古迹等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文物的探访,挖掘长江沿...……更多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5000多年前,长三角就有一个“朋友圈”
苏州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潮新闻记者 杨朝波 摄当我们沿着长江下游探访一连串考古遗址,从安徽凌家滩,到苏州张家港东山村、苏州草鞋山再到上海广富林、余杭良渚,一幅5000年前的江南历史画卷,逐渐清晰呈现。这和当...……更多
江豚,又名“江猪”“海猪子”,是生活在长江里的生灵。它全身铅灰色或者灰白色,嘴角微微弯起,好似面带笑容,因而也被誉为“长江中的微笑天使”。在浩浩汤汤的大江中,这一抹微笑已绽放了多久,人类又是何时和这...……更多
2019年的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良渚这个5000多年前的东方文明,站在了世界的面前。也让7月6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从此成为“杭州良渚日”。如今,5年过去,良渚文化在保护传承与文明互鉴中不断发...……更多
...—二○二四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举行【文化中国行 科技赋能典型案例】◎本报记者 郝晓明6月8日,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举行。其间,一系列精彩纷呈...……更多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悦之“交融互鉴,造就陶艺多元。”“版权保护,激发作品创新。”“以瓷入景,深化文旅融合。”这是记者近日在景德镇采访时,听到不少陶艺家、企业家代表和当地相关部门人员谈论较多的话题。初...……更多
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代表了长江流域对中国“多元一体”文明起源作出的卓越贡献。12月2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揭开良渚文明的神秘面纱,了解环太湖平原上五千...……更多
【文化中国行】探寻绵延千年的生态智慧
...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系列报道《文化中国行》带您探访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品味生态智慧的文化底蕴。6月初,太湖流域的夏粮进入了收获的季节。“苏湖熟,天下足”,如今,人们对江南的“鱼米...……更多
探访浙江省博物馆:“越剑双绝”一把在浙江,一把在湖北
...和文化符号,是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分。12月1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走进浙江省博物馆,深入探访浙江悠远的吴越文化。探访团探访浙江省博物馆。王筝 摄石家河与良渚遗址,长江上两个文明中心,...……更多
“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在重庆亮相
7月27日,“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至10月27日。凌家滩文化玉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24年度推出的代表性原创展览,这次“玉出大...……更多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茶山藏不住毛尖香
...智慧与技艺,架起了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即日起,“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推出“非遗篇——长江流域的非遗瑰宝”,细嗅市井烟火香,聆听非遗岁月长。在这场漫溯时光的非遗盛宴中,讲述长江非遗故事,领略多彩...……更多
杭州:首次以“城”为单位为历史文化保护立法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法治日报》记者随中宣部“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采访团走进杭州,品读这部亚运会洗礼下的人文历史“经典藏书”,欣赏“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诗画山水,体验千年宋韵文化独特韵味,感受法治守护...……更多
...”中写道:“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纸上得来终觉浅。全国的学生和家长纷纷利用秋假、国庆假期、周末等来到良渚,希望通过实地参观与体验更深入了解良渚文化的辉煌...……更多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花灯戏,带着泥土芬芳的非遗瑰宝
...智慧与技艺,架起了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即日起,“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推出“非遗篇——长江流域的非遗瑰宝”,细嗅市井烟火香,聆听非遗岁月长。在这场漫溯时光的非遗盛宴中,讲述长江非遗故事,领略多彩...……更多
有风来丨这个对话世界的论坛,为什么选取在深秋的良渚
...“美丽的水中之洲”。距今5300至4300年期间,先辈们就在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建立了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区域性早期国家——良渚文明。1936年,考古学家首次发现良渚遗址;20世纪80至9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良渚遗址相继...……更多
长江,奔腾着浪花,也流淌着诗意。一部长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不断被审美和诗意表达的历史。《黄鹤楼》《滕王阁序》《芙蓉楼送辛渐》《岳阳楼记》……千古传颂的长江诗文中,相当一部分与长江名楼...……更多
...央广网央广网上海11月24日消息(记者林馥榆)近日,《长江文化发展蓝皮书2022-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对外发布。《蓝皮书》站在全国视角,归纳阐述了长江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为长江流域各城市推动长江...……更多
伟大的历史变革丨新时代文化使命
...文明的重要标志。 目前,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在扎实推进。从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打造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试验田”;到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让文化遗产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再...……更多
不断发掘内涵丰富的长江文化(传承之光)
... 距今3500—3200年的盘龙城遗址。以上图片均为资料图片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几代考古人风餐露宿、青灯黄卷,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不断丰富着长江文化的内涵。提炼长江文化的鲜明特色长江文化...……更多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长江网讯 滚滚长江在江苏蜿蜒432.5公里,滋养出富饶的江南水乡,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江南文脉,也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11月28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的南京博物院,跨越历史的长河,感...……更多
读长江,不得不说“马鞍山”
...博物院展出的马鞍山凌家滩出土的玉鹰。王筝 摄无论谈长江生态,还是读长江文化,马鞍山都是一个特别的地方。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市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更多
杭州日报讯 三秋桂子,江南风景正好。10月1日,痴迷中国历史文化的大二学生林秋雨,从家乡海南抵达了涌动着亚运热潮的杭州。“我对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出现的玉璧特别感兴趣,也想了解良渚文化。”这次中秋、国庆“双...……更多
首期十大工程发布 杭州余杭区纵深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
...力高质量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全方位擦亮“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的金名片。擘画布局一年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高光”不断良渚文化大走廊以良渚为名、因文化而兴。自2022年12月余杭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正式提出“高站位...……更多
“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严文明:勤于耕作,不问收获
...,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周围的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中原文化区处于“花心”,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也向周边文化区进行文化辐射,...……更多
来池州 看见美丽中国
...观念,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10月18日举办的“绿色中国行——走进生态池州主题公益活动暨长三角森林旅游康养宣传推介活动”上,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林业、文旅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宣读了《长三角森林旅游和康养产...……更多
...章江海间——长三角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长江滚滚东逝,运河贯穿南北,孕育出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万年上山”,实证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遗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盛名...……更多
从良渚起笔,写下人类文明的璀璨星空
...示了里程和方位,指引后来者找到自己的目标。”现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邱华栋说起了他的感受,“人们看待世界文学的眼光已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当代文学正带着独特的生命印记汇入世界文学的大洋中,世所瞩...……更多
...明。良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为我们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提供了实证。过去西方一直流行的“文明三要素”是冶金术、文字、城市。按照这个三要素的判断标准,只有3300多年前的殷墟是符合的。这就像戴在我们头上的...……更多
让更多的人来讲良渚的故事 国庆节记者探访良渚古城遗址
...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长假首日,良渚古城正拥抱着国内外纷至沓来的游客,默默述说着中华文明的文化根脉和活态传承。跟着课本来古城“认清文明的来路才能知道它的去路...……更多
...富多样的年轻态、参与式主题活动,进一步擦亮“五千年中国看良渚”金名片。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大学是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汉桓帝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杀掉权臣梁冀的?
古往今来,权力向来都是人人向往的东西,它可以为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但是这个东西就是一把双刃剑
2025-01-31 20:44:00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是什么?老祖宗的用词真是太生动了
#历史开讲#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大侠舟车劳顿后进了一个客栈,总会有小二急忙凑过来,先来上这么一句:“客官
2025-01-31 21:02:00
故事:清朝发现小人国,小人身高不超20公分,国王把公鸡当成坐骑
提起“小人国”,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陌生,它曾出现在我们童年的故事里、梦境里。那么,世界上真的有“小人国”吗?在清朝就发现了“小人国”
2025-01-31 21:17:00
从洗脚工到煤老板,柳林“黑枭”巨头陈鸿志,为何会沦为阶下囚?
作为柳林"黑枭"巨头"山西煤老板"陈鸿志的江湖路可谓是非常精彩,他从一方首富再到犯罪入狱,一生跌宕起伏,这篇文章将走进陈鸿志
2025-01-31 21:31:00
清代义犬夜夜渡河,忠心救主远胜八公
康熙年间,乌镇有户人家养了一条狗,每天晚上都要跳下河里,游到对岸,帮另外一户人家夜里守屋。狗主人起初不知道什么情况,看它每天早上湿漉漉地回来
2025-02-01 10:11:00
我想做一名清官,真的很难!
贪官茂名前市委书记罗荫国说“老子是腐败分子,难道老子的上任不是腐败分子吗?我敢肯定,我的下任绝对还是腐败分子。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
2025-02-01 16:13:00
加入北约后的新烦恼:芬兰奥兰群岛地位争议
奥兰群岛?land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拥有超过6500个岛屿。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在历史上成为了军事和政治的焦点。奥兰群岛由位于芬兰和瑞典之间一系列岛屿组成
2025-02-01 16:14:00
俗语:“女怕午时生,男怕子夜临”,孩子出生时的忌讳,有啥道理
万事万物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规律和平衡,也有着其独特的相对性,换言之,很多事物都有两面性,它们在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矛盾基础上不断发展
2025-02-01 16:20:00
老百姓:“建房不建压身房,砌墙不砌迈腿房”,准备盖房的注意了
言形势者今谓之峦体,言方位者今谓之理气。几千年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落叶归根”,不管在什么时候
2025-02-01 16:22:00
被演义美化的纪灵,历史上的反差太大
《三国演义》给纪灵加了很多戏,先后单挑关羽、张飞,使一柄三尖两刃刀。然而,这些都是虚构的艺术加工,史料对他的记载仅有辕门射戟一处
2025-02-01 16:24:00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公路边的明朝古墓,两根望柱就能猜出墓主的身份
那桐镇至隆安县城的508县那门村段有一处明朝时期修建的古墓,在1000平米范围内埋葬着20多处墓葬,其中最早安葬的是明朝
2025-02-01 17:10:00
百年战争时期,英国与法国产生的领土纠纷,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开讲#文|木木编辑|观星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国领土不断更迭,百年战争结束后领土边界逐渐清晰起来,英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领土逐渐丢失
2025-02-01 17:28:00
苏联解体后,为何多数加盟共和国改革都失败了?
对于国家改革来说,都是发现了问题,然后不断进行调整。让国家激发新的力量和激发新的活力,推动国家继续向前发展。而且基本上多数国家改革
2025-02-01 17:38:00
剖析历史上的“高卢雄鸡”,是如何成为法兰西民族的精神图腾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在一些体育赛事中
2025-02-01 17:44:00
种族执念!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登月计划,但网友只关注月球能否种菜
前不久,嫦娥五号带回来了1721克月壤,专家们检测后宣布:月壤中不含有机成分,不能种菜!消息传出,网友们一片哗然,纷纷表示失望到心冷
2025-02-01 1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