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科技+文化“复活”馆藏千年文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2 02: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文化“复活”馆藏千年文物

——二○二四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举行

【文化中国行 科技赋能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 郝晓明

6月8日,主题为“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辽宁沈阳举行。其间,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博和文旅活动纷纷亮相,一批文物挖掘与保护前沿“黑科技”惊艳登场。

在辽宁大学举办的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上,一把千年古琴奏响了悠扬的旋律。湖南博物院党委副书记、研究馆员陈叙良,在会场讲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文物知识图谱应用支撑技术,让馆藏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文物保护数字化应用场景广阔

为更好地保护这张唐代独幽古琴,湖南博物院专门为其订制了“体检套餐”——先做CT扫描,然后测试“听力”,再进行采音、测音……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这张公元827年制作的古琴,历经千年洗礼仍禅韵悠悠,余音绕梁。

深度“体检”让千年古琴“被听见”,空天信息技术则让“深闺”文物“被看见”。科技与文化的跨界结合,有效破解了文物数字化设备采集效率低、信息源种类单一、安全性无法保障等难题,文物挖掘与保护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更为广阔。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高光谱则是帮助我们看清这些‘指纹’的‘有色眼镜’。高光谱遥感技术可应用在文物修复、文物真伪甄别等工作中。”

张立福还分享了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项目。他介绍,在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中,他们利用大幅面文物高光谱成像系统、文物高光谱图像分析软件等技术,实现了长2米、宽2米幅面文物在380纳米—2500纳米光谱范围内的快速获取。

此外,张立福团队自主研发的便携式文物彩色三维扫描软硬件系统,以及文物高精度结构与纹理信息采集技术和设备,不仅构建起文物数字资源快速采集技术体系,也让文物三维模型的获取更为精准。

科技贯穿文物工作各环节

从应用在田野考古调查的遥感与地球物理考古探测系列关键技术,到应用在殷墟、三星堆等重点考古遗址的金属溯源研究方法体系的建立……如今,科技已贯穿于文物工作的各个环节,成为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支撑。

6月8日,《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在沈阳博物馆举行,红山文化与良渚文明“同框”亮相。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在科技考古技术的助力下,这尊红山“男神”复原效果达到前所未有的真实度。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李海波介绍,与传统雕塑复原法相比,此次采用的三维技术虚拟复原方法更为精准地重现了男性红山先人生前的容貌。这一成果的取得,涉及了人类学、解剖学、计算机科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DNA技术是否能帮助找到中华民族的共祖?红山文化时期是否有了炼金术?随着红山文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相关猜想和创意也层出不穷。

今年是甲辰龙年,以红山文化典型代表“中华第一龙”C型碧玉龙为核心的“红山美意”文创产品面市。“下一步,我们计划根据复原的红山先民形象,以及红山文化遗存中先民使用的服饰和可分辨出左右脚的靴子残片,做成立体式泥塑文创产品。”李海波表示。

同样广受关注的,还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溯源谜团。科研人员通过对三星堆出土文物进行采样和“微纳”检测,初步确定了金属遗物类别及铅资源的主要特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陈建立介绍:“经过多年研究,根据金相组成与铅同位素比值等关键数据和指标,我们发现,三星堆青铜器的特征和长江中游地区、中原地区的产地特征相对一致,这也回答了三星堆青铜器来源的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听!博物馆的声音……三峡博物馆奇妙夜文物都“活”了
...、三段拧这些动作、舞蹈手形都是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汉代画像砖、汉代陶俑为原型提炼而来。整个节目的舞蹈风格体态、动作形态、动势动律均独具巴渝特色。悠悠琴弦声中,原本在石壁上
2024-05-17 22:13:00
馆藏文物近3000件 广都博物馆即将正式对外开放
...馆,与其对应时期的双流重点出土文物及文化发展情况。馆藏文物近3000件,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骨角器等7大类别。其中开馆展示文物约692件,包含众多珍贵文物,如
2023-09-22 21:30:00
文化“两创”看齐鲁|让文物与科技相拥,全国网络名人这样遇见孔子
...物馆的一项核心特色,“近年来,孔子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文物和陈列展览,深入挖掘特有文化内涵和教育资源,通过寓教于乐的社教活动服务观众、服务教育、服务社会,平均每年开展教育活动
2023-11-17 11:37:00
...文物的征集、收藏、修复、研究、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馆藏文物5万余件,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有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家具等10余类。藏品以大量反映太原地方历史文化的文物
2024-05-19 06:49:00
数智赋能 让博物馆可亲可近
...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四个展览的精品文物,为观众带来广西历史、地域文化的故事化知识解读。广西自然博物馆
2024-04-02 07:01:00
游目千载 对话古今——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启奇妙的探索之旅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启回溯秦汉文明的旅程,通过馆藏珍贵文物对秦汉文明进行深入了解,重温秦汉时期的辉煌文明史。活动共涵盖以下七大精彩内容,呈现方式各有不同,为您留存一段关于
2024-05-08 14:59:00
科技创新引领文物保护,山东公布十大文物修复优秀案例
...文物保护修复优秀案例”。这十个项目分别是:山东博物馆藏全形拓保护修复项目;山东省滕州大韩东周墓地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一期);山东菏泽元代古船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青岛市黄岛区
2023-12-19 16:01:00
...字虚拟人,“穿越”到古代,体验科举考试的全过程。让馆藏文物“活”起来。定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超过5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国家一级文物107件。该馆以数字化建设为核心,运用虚
2024-08-31 07:41:00
让文物“活”起来 洛阳这场展览重现千年前的时尚变迁
...朝、武周继位四个阶段的时裳变化历程,结合洛阳的一些馆藏文物来呈现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时裳流行的变化。”当问到汉服复原到底在做什么时,陈诗宇说:“汉服其实是断代了很长一段时间的,
2023-08-22 14: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