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数智赋能 让博物馆可亲可近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4-02 07:0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数智赋能 让博物馆可亲可近

本报记者 秦 雯 文/图

数智赋能 让博物馆可亲可近

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中的互动魔方屏。

数智赋能 让博物馆可亲可近

AR导览让大小观众同享逛展乐趣。

数智赋能 让博物馆可亲可近

文物互动游戏寓教于乐。

本报记者 秦 雯 文/图

全国首个铜鼓文化数字展厅日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开展,全息投影、互动魔屏等科技手段让文物鲜活可触;走进文物陈列展厅,借助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交流对话……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博物馆正以全新的展陈方式,为观众带来更丰富、更沉浸的观展体验,让更多人感受文物之美,触摸历史温度,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 创新数字陈列 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

近日,“鼓动八桂 声震九州——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观众见面。作为我国首个铜鼓文化数字专题展览,该展分为“铜鼓之乡”“铸铜为鼓”“铜鼓之用”“壮美铜鼓”四个主题,涵盖铜鼓历史、类型、用途、分布、工艺、民俗、纹饰等知识内容,利用多种先进数字技术,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沉浸式体验需求,全面复原展示广西古代铜鼓文化的整体面貌。

漫步展厅,穿过光影长廊,一块裸眼3D屏幕将广西代表性铜鼓缓缓送入观众眼帘,注目不断旋转展示的鼓面细节,铜鼓仿佛真的在眼前“动”了起来。与此同时,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身着壮族传统服饰的铜鼓精灵为观众介绍起广西铜鼓的历史,萌趣的造型特别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在铜鼓精灵的指引下,观众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铜鼓的八大类型,通过“AR互动”获取丰富的铜鼓知识。

此外,展览还采用VR技术还原了古代铜鼓产生的自然、人文环境,让观众无需使用任何辅助设备,就能突破时空限制,身临其境地感受广西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广西古代铜鼓铸造体验空间,通过多点触控智能交互透明屏技术将四面屏幕组成一个魔方屏,打造了一个古代铜鼓铸造工坊,展示广西古代铜鼓铸造从制模到浇注成型的全过程。观众可以通过屏幕做人机交互操作,沉浸式体验古代铜鼓的铸造工艺。在广西古代铜鼓使用与发展体验空间,专门设置了4个游戏关卡,观众可通过拍打铜鼓来通关,在游戏中体验铜鼓在炊事、乐器、指挥军政、祭祀等方面的不同使用功能,通关后大屏幕上就会出现相应的历史文化知识。

打造持续迭代、独具特色的全新形态展览,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通过可感知、智能化的展陈技术,让文物“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沉浸式的展示空间,也改变了观众以往的观展体验方式,让观众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广西铜鼓的千年辉煌与深远影响,理解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刻内涵。

2 AR智慧导览 历史与科技碰出火花

走进博物馆,站在文物对面,你是否有许多疑惑:它是做什么用的,它的主人是谁,它的精美纹饰有什么含义?如今,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AR眼镜智慧导览服务,还原历史场景,讲述文物故事,展示中华文化,让传统文物与历史文化以更新颖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答疑解惑的同时让人耳目一新。

“打开第21个。”“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汉代灯具——羽纹铜凤灯……”简单的语音指令后,观众可借助AR眼镜,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文物,通过三维模型“拆解”文物结构,充分感受眼前文物的“前世今生”。今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云观博联合全新推出了AR眼镜导览服务,范围涵盖该馆“广西古代文明陈列”“合浦启航——广西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陈列”“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匠心器韵——馆藏工艺珍品陈列”四个展览的精品文物,为观众带来广西历史、地域文化的故事化知识解读。

广西自然博物馆与社会力量合作,于去年8月在“地球与生物历史展”内推出AR眼镜观展试点,通过数字技术拉近观众与展品的距离,提升参观的互动体验。该馆还采购了VR头显设备,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期间向观众免费提供恐龙主题的VR体验,让更多人感受历史与科技碰撞出的智慧火花。

在知识经济时代,集视觉、听觉等多感官体验于一体的这一观展新方式受到了年轻观众和亲子家庭的欢迎。不少观众表示,AR导览运用数字化手段将文物的发掘过程以及文物在造型、纹饰、铸造工艺等方面的细节和看点淋漓尽致地呈现,让人看懂了文物背后的“门道”。

业内人士指出,对文物藏品的透彻感知,首先要实现藏品的数据采集。如今,藏品的三维数据在智慧博物馆的多种场景中得到使用,助力博物馆藏品管理、展览,科研、文保、社教、文创等各领域的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馆藏文物翔鹭纹铜鼓、羽纹铜凤灯和大铜马为原型,结合区块链技术,在网络平台首次推出3款数字藏品。藏家选购后,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屏幕上翻转藏品,从不同视角观察文物的精巧构造、精湛工艺和精美纹饰,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这是该馆推进智慧化建设工作,运用信息技术推动藏品保护、展示及利用的一次融合创新之举。

近年来,广西自然博物馆对扶绥恐龙发掘地点就地保护的多处恐龙化石进行了三维数字化采集,获得高精度3D真彩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的模型在该馆“遇见恐龙”展览一经展示,就吸引不少关注目光,为藏品修复、复制,以及可触摸式科普展示等提供了更多可能。

3 增强公共服务 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

近年来,随着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推进,观众从预约到进馆再到导览观展,通过小程序、大小屏互动等技术手段享受全流程的数字便捷服务,极大促进观众和博物馆间的双向交流。与此同时,我区各大博物馆依托数字技术打造云上展览,构建“不打烊”的博物馆,增强文化服务供给力,让大众突破时空藩篱,更便捷地赏览文物,让文物更鲜活地走进人们的美好生活。

关注时代需要,聚焦观众需求,为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为大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服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桂林博物馆等我区国有博物馆紧扣馆藏文物特色,探索利用科技和创意手段推进网上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和文创产品开发。丰富而珍贵的藏品传递历史回声,讲述八桂大地的繁荣与文明。

依托馆藏特色,广西民族博物馆实施“铜鼓文化基因库三步走”建设规划,目前已完成馆藏110面铜鼓的文化资源数字化过程,为铜鼓基因库建立数据储备、制定数据标准以及初步的管理系统,以期形成内容全面、结构规范、功能完善的铜鼓专题资源库,形成可持续性增强和利用的知识宝库和交流平台,满足馆内外人员的鉴赏、研究、学习等文化需求,大力推动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铜鼓学。广西自然博物馆利用VR技术推出云上展览,于2023年7月首批开放“VR地球与生物历史展”“VR遇见恐龙”两个展厅,11月又增添了“VR珍稀动物展”相关内容。

《广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国有博物馆大数据体系建设,试点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桂林博物馆建设智慧博物馆,强化博物馆发展科技支撑。《关于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逐步实现智慧服务、智慧保护、智慧管理,推动市级以上综合博物馆提供数字导览、虚拟展厅、自助讲解、高清直播等新型服务。

政策指引,科技赋能,我区积极推进智慧博物馆建设,让文物在发掘、保护和利用中重焕光彩。全区各地各级博物馆努力探索“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拓宽传播途径,鼓励公众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以云课堂、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讲好广西故事,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明交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内外首个铜鼓专题的数字化展厅在广西博物馆与观众见面
...桂 声震九州——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在广西博物馆与观众见面。这是国内外首个铜鼓专题的数字化展厅,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复原展示广西古代铜鼓文化的整体面貌,跨平台多层次
2023-12-31 08:24:00
上海话中的“敲铜鼓”与博物馆中的铜鼓有多少故事?
来源:极目新闻中国的大型博物馆都有与铜鼓相关的收藏,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展厅结尾处就展出了好几面铜鼓,在昨天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联合打造的公益文化品牌——“上博讲坛”上,长期从事民族
2023-10-16 09:48:00
广西“10后”的暑假:从参观观众变成博物馆讲解员
...南宁8月7日电 题:广西“10后”的暑假:从参观观众变成博物馆讲解员作者 陈梅“现在将由我为大家讲解八大类型铜鼓……”近日,广西南宁市民主路小学青环路校区五年级的学生曾楚童笔
2023-08-07 18:58:00
奇特而神秘的铜鼓 如何见证广西青铜文化的最高峰?
...湾汉墓、合浦汉墓群……“吉金万里”展览图据金沙遗址博物馆官方微博在一场展览中“打卡”近百处考古遗址,是什么样的感受?也许,步入正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与观众见面的“吉金万里——中国
2023-10-12 13:40:00
南宁万豪×广西民博联名下午茶来啦!
...旅享家「馆」住你主题季,南宁鑫伟万豪酒店与广西民族博物馆联袂推出鼓韵·万纷下午茶,在这个秋季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壮族绣球马卡龙、壮锦巧克力芝士慕斯、铜鼓伯爵奶冻慕斯、花山岩画
2023-11-03 07:08: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开馆
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新馆开馆。创建于1934年的广西博物馆,是省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现有藏品近10万件(套)。广西博物馆改扩建后
2022-12-20 11:07:00
文化中国行丨“5·18国际博物馆日”广西推出200多项精彩活动
...播接力、组织文物鉴赏、推出公益研学……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我区各地各级博物馆、纪念馆依托馆藏特色和地方资源,精心策划
2024-05-18 09:06:00
“基于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数字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成功立项
...广旅元境公司联合申报的“基于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数字博物馆关键技术研发”成功立项。接入DeepSeek的元宇宙全息互动文物保护柜。广旅科技股份公司供图“基于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数
2025-03-20 15:49:00
共享丰盛文化大餐!广西各地推出精彩博物馆日活动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广西各地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精心策划推出多项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人们更好地体悟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
2024-05-19 14: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公开征集一批河北省高质量数据集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9月26日,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
2025-10-04 08:03:00
央媒看太原9月30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栏目以《双节市场备货足美食特产受青睐》为题,报道了假期到来,太原市各大综合市场提前备货
2025-10-04 07: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近日,2025鼓浪屿世遗文创作品征集活动启动。此次活动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高校、企业
2025-10-03 08:3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楚燕 通讯员 石青青)长假期间,许多人从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趁机好好休息。可是,如果休息方式不得当
2025-10-03 08:37:00
渤海之潮涌动着澎湃的脉搏,海河之畔镌刻着科技的印记。10年前,一颗带有“清华”基因的种子在天津这片沃土扎根;10年后,它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2025-10-03 09:25:00
太燃了!无人机空中展旗!高新区国庆“氛围组”已上线!
2025-10-03 23:48:00
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吸引用户下单超100万元团购券
9月29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北京卫视发起“老板驾到”直播活动,助力北京国庆中秋消费。抖音用户在@北京卫视 直播间下单超1万次
2025-10-03 18:36:00
“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首日盛况 打造国庆科技打卡新地标
国庆首日,“FutureBOT未来引力”2025北京机器人文化节在北京昌平超极合生汇正式拉开帷幕,成为国庆假期极具科技温度的打卡地
2025-10-03 19:06:00
走到白石山巅的尽头,这家建在悬崖边的“云端咖啡厅”绝对让你惊呼。
2025-10-03 11:37:00
泰康人寿发布新品“泰康百万药无忧(庆典版)医疗保险”(以下‬简称“百万药无忧”),以广覆盖、易投保、强保障、低费率为优势
2025-10-03 09:1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林雨新)在近日举行的2025全球数据管理峰会“数据要素分论坛暨大数据统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管理研讨会”上
2025-10-03 08:38:00
兴趣-实践-视野:达芬奇金奖少年带来的教育启示录
摘要:2025“你是达芬奇”全球青少年科学与艺术创新赛圆满落幕,其中金奖获奖少年的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在AI赋能的新时代
2025-10-02 16:22:00
单日调用近1万亿次,高德助力北斗规模化民用跨入新量级
2025年10月1日,随着国庆长假首日出行高峰的到来,高德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数量接近1万亿次,支撑导航总里程数超90亿公里
2025-10-02 22:31:00
10月1日,从太钢获悉,今年以来,太钢不锈进料加工团队以“精准备案、高效协同”为核心,在进料铬铁镍铁资源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10-02 17:3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记者昨日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获悉,该公司打造的“鼓浪屿AI伴游”服务已正式上线。市民和游客只需打开“鼓浪屿元宇宙”微信小程序
2025-10-02 08:57:00